Re: [问题] 高雄两天一夜顺行程

楼主: terago (隼)   2015-10-28 13:33:04
拿个旅游文来借题发挥一下
作为一个在外地工作的高雄人
很早以前就开始构思究竟要怎么向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其实高雄的发展在历史地理上有很清楚的脉络
然而对于外地人来说
高雄往往只存在着南部、烟火及夜景等意义罢了
我试着就一些现存的景点来拼凑过往高雄的面貌
希望无论是在地居民及远来的游客都能够更加认识这个城市
因为史地毕竟不是我的本科
如果有错或需要补充的部分也请指正
另外因为很久没拿相机
所以这篇可能没有什么美图
也请多多包涵
有些景点一时手边找不到图片, 有机会的话未来会想办法补齐
==================================================================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217/5517408346_8e270031a6_b.jpg
这是柴山西海岸
高雄人平常比较少由这个角度看柴山
但谈到高雄得从这里开始
高雄的柴山及旗后山由隆起珊瑚礁构成
除了垦丁及北海岸, 高雄拥有台湾整个西部海岸线上唯一的岩岸地形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772/9564983768_e529d6603a_b.jpg
在生态上, 柴山扮演了一个避难所的角色
比方沿岸岛蜥在整个台湾西海岸可能仅存于柴山沿海一带
又例如先前西子湾停车场整建时也有学者发表在西子湾发现了新种的珊瑚
由于柴山邻近市区, 高雄市民更是早已习惯了台湾猕猴的存在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466/5696557874_a219f231d2_b.jpg
由于岩岸地形加上潮差小
高雄天生就是一个适合建造港口的地方
由于战略位置重要
在明郑时期便在此设营置军(即今日的左营)
清朝的时候更在兴隆庄筑城
凤山旧城也成为台湾最早建筑的城池之一
目前仍保留了东门(凤仪门)、南门(启文门)及北门(拱辰门)三座城门
而拱辰门更是台湾的古城门中唯一具有门神的一座城门
直至今日, 左营旧城一带仍然带着浓厚的军事色彩
而旧城地区的巷弄也仍保留着清代遗留下的格局
林爽文事变之后
凤山县治由原本的兴隆庄移至埤头街
埤头街亦即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凤山, 当时是为凤山新城
凤山新城目前仅存东便门(同仪门)及训风、平成及澄澜三座砲台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253/5481873085_1642deaba3_b.jpg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140/5485484118_4658a935b3_b.jpg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廷向英法开放沪尾、鸡笼、安平及打狗四港通商并且开放传教
高雄至此初次跃上国际舞台
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143/4873940801_0ea2e68a4d_b.jpg
在四港通商及禁教解除后
天主教道明会的洪保禄及郭德刚两位神父由菲律宾来台
于1859年抵达打狗并在前金购地建筑传教所, 是天主教在台传教的滥觞
传教所经过几次改建后成为了现今哥德风格的前金天主堂(亦有称玫瑰圣母堂者)
作为台湾第一座天主教堂, 前金天主堂为台湾仅有的两座宗座圣殿(Basilica)之一
(另一座为屏东的万金天主堂)
此外亦在2001年所举办的台湾历史建筑百景中夺下了全国第一名
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084/4946849277_da28501ff0_b.jpg
天津条约在高雄留下的另一个史蹟
则是打狗清英国领事馆及领事馆官邸
首任的英国领事便是大名顶顶的郇和(亦译为史温侯或斯文豪)
在担任领事的期间在台湾四处考察
命名并发表了斯文豪氏赤蛙、斯文豪氏游蛇、斯文豪氏天牛、斯文豪氏蜗牛、
斯文豪氏雉鸡(蓝腹鷴)、斯文豪氏攀蜥等族繁不及备载的台湾生物..
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066/4305542367_3bbf7d555d_b.jpg
旗后山上和领事馆官邸遥遥相对的是高雄灯塔
在打狗港开放通商之后
为因应船只出入打狗港之需
清廷在旗后山上建造了灯竿作为导航之用
而目前的旗后灯塔(高雄灯塔)
系于日治时期大正年间日本人扩建高雄港时所重新修建而成的
1895年甲午战后进入日治时期
日治时期起初的高雄并不算是个大城市
但由于高雄具有良港的天然条件, 加以其时安平港饱受淤积之苦
日本人开始拓建高雄港, 高雄也自此逐渐发展为台湾南部的第一大城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613/3339744061_c942a7d480_b.jpg
1900年开始纵贯铁路台南-打狗段通车
第一代的高雄车站(打狗停车场)当时就建在打狗港边
亦即后来的高雄港车站
而这条临港线铁路在日治时期被称为滨线(はません,Hamasen)
这也是现在鼓山区哨船头一带被称为"哈玛星"的由来
1940年代之后高雄驿迁到现今的建国路上
高雄港车站则在2008年废止营运
在整理后成为打狗铁道故事馆
日治初期在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底下
日人在台湾引进甘蔗并开始广设糖厂
桥仔头糖厂便是台湾第一座现代化糖厂
桥头糖厂所生产的蔗糖由桥头车站经纵贯铁路载运到高雄港
再由高雄港出海运输回日本"内地"
今日驳二特区的许多厂舍便是早期台糖在高雄港旁建来存放蔗糖的仓库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296/5519786022_9defc1656d_b.jpg
除了日资企业以外
高雄当地富商陈中和也在此时期投资成立新兴制糖
此外陈中和在1920年代在高雄港边建造了高雄地区第一座私人洋楼
这座两层的洋楼目前被规划为陈中和纪念馆
每月的第二个礼拜六会对外开放参观
日治时期的建筑诸如高雄中学红楼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314/3426811344_a9424a6540_b.jpg
武德殿
https://farm7.staticflickr.com/6168/6168775551_44ab01ef42_b.jpg
虽然历经风雨, 至今都仍大致保留着原貌
至于高雄神社虽然平安度过二战的烽火
在国民政府时期作为忠烈祠之用
但在1970年代中日断交之后
因为国内反日情绪高涨
当时的市长王玉云遂决定拆除原高雄神社
将高雄忠烈祠改建为中国北方宫殿式建筑
https://farm1.staticflickr.com/185/385398040_20f6c028ee_b.jpg
忠烈祠承继了高雄神社的好地理
得以鸟瞰高雄港、驳二艺术特区以及打狗铁道园区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22/14063661660_55203da3ba_b.jpg
而原本的高雄神社仅剩下鸟居, 部份石灯笼以及一对神社狛犬
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141/4882132651_7ebd3e1a5e_b.jpg
同场加映高雄地区其他的神社狛犬们
原凤山神社狛犬, 目前位于凤山城隍庙前
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137/4903837993_c999abc75b_b.jpg
原桥阿头神社狛犬, 目前位于桥头糖厂中山堂前
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101/4916246778_0de91e1d87_b.jpg
原大埤湖社狛犬, 目前位于澄清湖高雄县军人忠灵祠前
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100/4923683278_16814079dc_b.jpg
日治时期中期以后内地延长主义兴起
南进政策、皇民化政策及工业化政策开始在台湾施行
作为当时日本领土最南端的大港
高雄自然而然的成为主要的南进基地
1930年代以后军国主义情绪高张
军国主义连带影响当时的建筑风格
状似军帽的兴亚帝冠式建筑也因应而生
例如1931年的高雄州厅(1988年于苏南成市长任内拆除改建为今高雄地方法院)
(也就是当年邱毅冲车冲撞的地方)
1939年完工的高雄市役所(高雄旧市政府, 今日的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
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283/1355020505_c8b8d2d3d8_b.jpg
及1941年完工的高雄驿
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080/4859946112_ac40f7b5b3_b.jpg
高雄车站也是西部纵贯线车站中唯一一个帝冠式的建筑
在2002年开始进行三铁共构工程
所幸当时主政者决议将高雄车站移地保留
作为日本大东亚战争时南进基地的高雄
拥有左营军港、冈山空军机场以及凤山陆军基地
在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也成为了陆海空三军官校及中正预校等军校所在之地
(延伸阅读: 闪灵乐团皇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SKtLvK-Vw)
==
写得有点累, 就先这样好了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