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被董氏基金会点名,连续多年拿菸捐中专用于查缉私劣菸品的绩效奖金出国考
察,名义是“私劣菸酒查缉”,行程中却安排参访菸商工厂,不仅考察经费受质疑,考察
报告中还对菸商多有肯定,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根据董氏基金会接到的检举,高雄市政府组成的跨局处参访团,从民国97年起,几乎年年
以考察“私劣菸酒查缉”名义,每年编列约200万元出国参访,但近年行程不但几乎年年
参访菸商海外工厂,甚至有菸商高层干部陪同下,甚至还“考察”酒庄,不禁让人质疑,
官员究竟是出国考察,还是用公帑旅游,甚至还接受菸商安排参观该菸商分布各国的工厂
,其间的利害关系与利益回避,市府官员的分守也未免太过寛松。
政府多年来为了国人健康,大力推动菸害防制,如今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几乎全
面禁菸;为了进一步降低吸菸率,民间反菸团体、专家学者,多年来疾呼提高菸税。
世界卫生组织 (WHO)认为,已开发国家菸税应占菸品零售价的67至80﹪,才能抑制青少年
吸菸、减少菸品消费量及非法走私,但台湾菸税仍是已开发国家中最低的。
近年邻近的香港、澳门、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均已提高菸税盼抑制吸菸率;中央到地方的
政府单位,就算无法立即推动加税措施,至少也应与菸商“划清界线,保持距离”,更不
该用菸捐的专款编列出访预算明目张胆结伴出游。
民间团体过去不断质疑政府因为菸商游说,才无法有魄力的大幅提高菸价、菸捐,来抑制
民众、青少年吸菸;如今高市府被戳破多年来竟用菸捐参访菸厂,明显违反“菸草控制框
架公约”不与菸草业建立伙伴关系准则。
高雄市大家长陈菊,此时不应该再保持沉默护短,放任下属还大言不惭,说和菸商是“合
作”关系不是“伙伴”关系;其他中央和地方机关,也应该趁机了解,是否也有类似“名
不符实”的考察,年年花纳税人或政府税收的钱出国旅游。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11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