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优先搭渡轮 旗津人回家不必等

楼主: wwwwhite (呵~~~)   2015-01-06 05:07:59
相信大家都觉得有了过港隧道,就可以取代原来被挖开的道路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住在旗津的各位会这样想是很正常的.
旗津原本是半岛,政府为了增加港口运输能力而兴建了第二港口,代价就是挖开旗津最尾端
与红毛港连接的那一端土地.
而过港隧道至此也取代了原本连接的道路的功能.
原本连接道路如果以现在的车道设计来看至少有十线道,大家没看错,就是十线道..
http://goo.gl/20Ve7L
照片里很清楚有六线道了,而左边的铁丝围篱也有两线道的宽度(现在是供进出货柜港的车
辆专用,非供大众通行用,所以才会隔起来)
而再往左边就是货柜码头了. 这当然也是为了港口建设而由海岸向内增建的..
现行的过港隧道很清楚就是南北双向加机车道是六线道(而且机车道是窄到不行,大概是一
般道路机车道的三分之二吧)
另外,原本可以走路骑脚踏车的,改为隧道之后,就完全禁止行人和脚踏车了.. 以前红毛港
和旗津南边,两边的人们是交流频繁的,就像隔壁村庄一样(家母就是从红毛港嫁过来旗津
的),而改为隧道之后的两边,唉...
之前推文有提过隧道偶尔是会封闭及限制车流,缩减车道的.
原因有以下几个:
1.台风、暴潮或是下豪大雨时,会有因为隧道内淹水而封闭的情况,这在其他平面道路或许
会有,但因为隧道本身的设计是弧形的,虽然有排水设计,但雨一大,里头真的就开始积水了
(一样的雨量,平面还没开始积水,隧道里己经开始积水了),
而一积水,自然就会封闭了.这时候,如果因为暴潮或台风天致使渡轮停驶,而隧道也封闭
时,那些无法放台风假或只是暴潮而不是直接台风(根本连台风假都谈不上)而必须上班上
课的人如何进出旗津?薪水怎么办? 没跟上的课程或考试怎么办? 而如果这时刚好住旗津
的人们刚好有人受伤急需送医,要送去哪? 或许有人立刻想到"有旗津医院啊!",只是这时
医生和护士们都无法到旗津上班了,有医院跟没医院是没什么差别的...
"如果依旧是十线平面道路,而不是现在容易因积水而封闭的隧道,上述情况发生机会应该
会减低很多."
http://goo.gl/A5zA58 隧道淹水新闻
http://goo.gl/cy8tB1 隧道积水封闭新闻
2.隧道的清洁和维修保养:虽然一个月只有两天左右的频率..但一洗或一维修保养就是好
几小时.这时候会封闭一侧而开放另一侧供车辆进出.直直的隧道就变成要左转右弯按照施
工人员摆放的三角锥或是路障告示牌等前进,而很多时候清洁或维修人员本身危险意识不
足或为工作之便,会穿梭车道行走,有时也没穿上反光衣(维修电灯时,隧道里头己经变暗了
还不穿反光衣,真的很危险),而且作业车辆有时也忘了摆放三角牌,清洗或维修用的器具也
不一定会收好,直接就摆放地上..
只要遇到清洁保养,驾驶人就要注意三角锥及告示牌左转右弯的,又要注意工作人员有没有
在路线前方走动.又要注意前面那台车到底是行进中的车,或是忘了摆放三角牌的作业车辆
.也要注意地下是不是有作业用的工具..
虽然这些都是驾驶人要注意的,但如果不是隧道,而是之前的十线平面道路,会有这样的情
况吗? 可能会有,但相对会少非常多非常多.至少不会是每个月保养维修个一两次.
而且因为观光人潮变多,隧道通行车辆也跟着多,隧道墙面清洗的频率自然也提高了..
换言之,要遇到上述的情况的频率在近年来真的是一直在提高..
"如果依旧是需要维修保养机会较少的平面道路,而不是现在经常要保养电灯,通风设备,
而且要经常洗墙面的隧道的话.. 会相对减少很多上述的情况."
3.车祸、抛锚等意外,只要隧道里一有事故,车子就不能进去了.只能救护车,警车,拖吊车
等进去处理事故及运送伤患,这时快则半小时,慢则一两小时以上,汽车会由4线变成2线,
除了行进变缓慢以外,所有车子挤在同一侧,整个废汽是变成两倍,温度也提升很多,
有经历过这种情形的旗津人们绝对很有感,完全是又臭又热但又没办法开的快..
只能慢慢的在里头享受人造的蒸汽浴....
http://goo.gl/ICRlqf http://goo.gl/ZHC7S0 这些类似情况一塞就是两个多小时...
而且有一种情况是放大绝,就是如果南北两侧同时都发生车祸,就完全封闭了..
这时只能车停着手机拿出来打电话通知公司或朋友要迟到了,要等多少? 不知道..
而发生车祸事故的频率一年大概数十次以上.. http://goo.gl/eIQwJI
"如果依旧是十线道路,而不是现在的隧道,应该不致于因为两个车祸而全线动弹不得吧?"
4.货柜车运送危险柜时,每天大概会有十至十几个时段,每次约十至十五分钟,会将隧道
内保持净空,只让这些运送危险柜的车辆通行,因为车一多,就会增加事故的机率,
再加上如果在里头因为激烈碰撞爆炸了,所有在隧道里的车辆可能都有危险...
而只要在上下班时间遇到这种时段,真的只有等十到十五分钟,而且一天会有很多次..
"如果依旧是平面道路,就没有所谓只限危险柜通行的时刻,也不会车开了现场才知道
又封起来了"
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挖路改成隧道,经济的发展是全民共享,改成隧道的不便却是旗津居民
要乖乖吞下去..旗津人何辜? 而且隧道通行后的一段时间,出入隧道每辆车都要付费,
真的是完全落实了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啊...
而且出入货柜车变多了,大车开车的习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有几位邻居就是因为隧道车
祸而先去卖鸭蛋了,走这一条上下班的人们,真的心脏都被训练到很强了...
基本上十线平面道路改成隧道,就像鸡腿便当换成肉燥饭一样.
(或许有人比较喜欢肉燥饭吧?)
观光的效益或许有,以旗津观光地区的店家+摊贩约300家,平均每家摊贩可以养活一到两个
家庭计算,约可以造福600个家庭,一个家庭平均4~5人,最多就是3000人(还没扣除外地人
来设摊营业的),现在旗津人口差不多30,000来说,勉强才十分之一(上述数字都有高估了)
其他人真的完全不是靠观光过活的,但却因为观光而必须受到生活上的影响,诸如噪音,
垃圾,交通拥塞等生活品质的下降..
全台大概只有旗津这个区域南边一大半建成货柜码头,北边打造成观光景点让国人观光,
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发展要在一个小小岛上实现,先是因应发展经济炸了路改了不如
以往便利却更危险的隧道,后又是发展观光,满足大家的身心休闲,却让在地民众少了生活
品质...
政府在大力推展观光及发展高雄港的同时,提供一点优惠给因为发展观光和高雄港而生活
受到影响,至少是失去了过往便利性的旗津居民,真的很不合理吗?
作者: SILVERSELENE (clover)   2015-01-07 12:46:00
反正一定会有人说:不爽不要住新理论是磁场不好?! 我土生土长三四代高雄人怎不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