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石化专区倡议,高雄市民该持什么立场?

楼主: cgi0911 (勝者的迷思)   2014-08-18 00:14:49
※ 引述《ButterMyAss (55)》之铭言: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40816/452987/
: 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杨秋兴(左一)以市民身分向江揆建言。林聪胜摄
: 行政院长江宜桦与政务委员杨秋兴下午联袂参加商业团体举办“南台湾企业座谈会”
: ,会中有人建议中央地方同党派,政府行事会较顺畅,年底政党轮替让杨当选,顿时
: 会场弥漫浓浓选举味。
: 杨会中以市民身分向江揆建言,赞同高雄石化园区迁移集中管理,将来统筹分配款应
: 提高分配比例给受污染的高雄,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林聪胜/高雄报导)
因为气爆事件的关系,“石化产业离岸化”的议题终于浮上台面。事实上石化产业
向南集中、离岸化,是高雄市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的“基本市策”。但稍有常
识的人都知道,这么大的计划,以台湾现有的强干弱枝、盘根错节的钱权结构,市
政府是根本插不上手的。现下,市政府能够扮演的角色,首先,是一个积极能动、
不断丢出构想的“提案者”的角色;第二,是站在市民的立场,不断发掘问题、传
达市民基层声音的“护民官”的角色。但是最后能拍板定案的人,还是中央政府。
现在气爆事件带来的民意狂潮太大。中央政府从一开始死守强硬的“三不”态度。
但当中央渐渐发现台湾人,尤其是高雄人,已经聪明到不吃中央政府这种威胁利诱
的烂手段。现在中央政府不得不屈服,首先是行政院答应拿出十三亿灾害准备金,
再来又一反过去死守五轻的态度,主动丢出“离岸石化专区”的议题。这对高雄市
民来说毋宁是一种好势头。然而,高雄市政府与市民该明辨的是,中央此一倡议,
是否只是出于民意压力玩玩缓兵之计?尤其那个2017年的时间表,稍有公共工程常
识的人看到都知道根本是有欠思虑,讲难听一点根本是骗小孩的。如果任由中央去
瞎搞,好一点是石化专区计划流产、赔上一点规划预算,而石化产业在高雄仍维持
原状;最糟的状况很可能变成:南星计划生出一座高污染的“麦寮六轻”,而楠梓
、仁大迁废,林园制程改善的诺言照样被食言,高雄市民被迫再次承受石化业产能
加码;原本石化产业转型的希望落空,而污染量却比以前不减反增。
所以虽然中央丢出石化专区的倡议,对我们高雄市民而言是个有利的势头,但势头
愈是对我们市民有利,我们市民就愈需要谨慎以待,以免被中央政府玩了个缓兵之
计而不自知。陈菊不急着照单全收中央政府丢出的石化专区的倡议,而是强调市民
参与,这是非常正确的一个政治选择。我们的中央政府,在这六年国民党的执政之
下,已经成了一个说谎吹牛的惯犯。如果没有我们市府和市民盯着,事情可说是百
分之百一定会往偷鸡摸狗的方向发展。若是没有办法趁著这个机会,建立市民参与
的决策模式的话,我宁可不要有石化专区。
相对而言,像杨秋兴第一时间就跑去跟中央摇尾巴,言谈之间恨不得南星石化专区
明天就马上开始盖;杨秋兴这种心中只有中央没有地方的作法,绝对不是对高雄市
民负责任的表现。杨可能会去找一些党工、无良厂商,开开所谓以“市民座谈会”
为名义的造势大会,然后就自以为这样叫做公民参与。事实上这根本不是“公民参
与”而是“公民不参与”。一堆党工、桩脚和无良商人提一些已经筛选过的默认立
场的小问题,然后做出拥护中央领导核心的结论,那不叫公民参与,那个叫洪宪帝
国筹安会。可是中央政府会拿这种筹安会式的结论,来当做自己“倾听民意”的大
义名分,这是很虚伪,却也很容易让不明究里的台湾人信以为真的。真正的公民参
与,必然是充满杂音、不时冲突,也不时在解决冲突的。
而在一个市民参与的决策模式当中,地方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仲裁“中央”与“人民
”之间的冲突的角色。这时一个强有力的仲裁者是很重要的。而我不讳言陈菊是扮
演这个仲裁者角色的最佳人选。她的社运背景,使她习惯于解决两难冲突的场面;
她的社工背景,使她能够体察到一些数字上看不到的、深入基层的民情(例如说,
大林蒲迁村的过程中,要怎么样做到尽量不拆散原本社区的人际脉络?这就是数字
上看不到的细微问题);而她的政治历练,使她不会轻易掉入中央政府的各种小手
段陷阱当中。但我觉得,最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陈菊是个坚持原则的人;这对
一个仲裁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没有原则的仲裁者,很容易因为权力高层
的恫吓,或是短期民意的诱惑,而做出非最佳的决策。而杨秋兴是否是个坚持原则
的人?我想市民心中应该都有定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