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蔡康永好品位的娱乐很重要

楼主: elrais (elrais)   2010-06-01 23:01:55
蔡康永走进来,嘴和脚步都出奇安静,招牌抿嘴笑轻浅礼貌。
正在盘算如何杀破这微妙的距离感时,他忽然扭头,真诚地好奇︰“我听说,你们在内
地,还敢做艾未wei的封面?
哈,真的是这个蔡康永。
一张嘴,只是小问题,却像大熟人,知你底细,洞悉世情。
他好像总是了解。娱乐圈,别的圈,人物气候,故事新闻,都可以信手拈来。台湾著名
综艺节目制片人詹仁雄就是相中他这点,才选了他与爱耍宝的小S搭档主持《康熙来了》
︰“康永好像是飘浮在半空中看这些稀奇古怪,所以他特殊,又非常有趣。”这是读书
人的优势吧——览了古今中外浩瀚的八卦与传奇之后,再来做广播、当杂志主编、主持
电视综艺节目、出普世散文集??他有足够的储备与花样让它们活色生香,鲜艳有趣。只
要他乐意。
都以为出身世家,从美国电影帝都学成归来,写一手秀才文字的蔡康永,应该是清高的
,不屈服的。以娱乐服务大众?应该不在他的DNA里吧。然而度过14年电视生涯,蔡康永
主持过20多档节目,招牌节目《康熙来了》以搞笑八卦红遍华人地区足足6年有余,金马
奖的金牌麦克风也非他莫属,几本散文集持续受到粉丝热捧——就连博客与微博,也时
刻拥堵满座。
是了,还是那个聪明狡猾的读书人蔡康永——如果这个世界永远需要娱乐,那么一直大
喊“娱乐至死”也无济于事,不如顺势就范,尽力出演,等真正有了听众,再盘腿来讲
一些“有用”的事情,游龙戏凤,人生际遇,唯美真理。
娱乐10问
“所有娱乐的设计都一样,它就是关于如何勾引人的期待。”
BM=BIZMODE C=蔡康永
BM︰《康熙来了》里小S负责耍宝,而你则话不多,但气场强大。据说主持过程中拉主线
的还是你?
C︰娱乐业是关于如何勾引人的期待的,我恰好习惯想得多一些。比方说在每一次的节目
中,判断哪一位嘉宾最有看点,要放在第一还是最后?卸了妆的女星小S说不能看,那究
竟要不要让她拿下面具?又或者是玩嘉宾交换衣服的时候,用一种看似偶然的方式让女
星选到她们最恐惧的对象?《康熙来了》做了6年,很奇怪的事情是,我反而在它上面倾
注的精力越来越多了。每次多花点心思让观众猜不中你,才会持续好玩。
BM︰害怕《康熙来了》停掉吗?你主持过那么多节目,自己最爱的是哪个?
C︰你不用怕它停,因为它一定会停(笑)。《两代电力公司》里的那个我个性最鲜明,
里面讲的都是我比较在意或相信的事情。至于《康熙来了》,它更近似于玩乐,嬉笑怒
骂而已,并不是我真正在意的事情,但我喜欢有趣的人。
每天有那么多的艺人谈话栏目在播,《康熙来了》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呈现出明星繁
华之外,甚至扭捏造作之外的另一面。让观众感受到,偶像也有脾气、也有破绽,并不
像他们通常表现出的那么虚假,那么刀枪不入。这是我希望能够通过《康熙来了》呈现
的状态,我自己也乐在其中。
BM︰怎么评价小S?你们完全不同但很契合,相映成趣。
C︰其实小S是我羡慕的人,她是很少见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倒是我很迷糊。节目里
她是火药,我是火柴,点燃了就很好看,所以我要做的就只是点燃而已(笑)。她觉得
沉闷或是不耐烦的时候,愿意用很好笑的方式把这个情绪透露出来,这是她很珍贵的艺
人特质,大家爱她就是爱这一点,而我会遮掩得非常多。我常常把她归类为“妖女”,
这是赞美——整本《西游记》里,大家最愉快的,难道不是跟蜘蛛精共度的那段时光吗

BM︰金马奖的麦克风一接就是5年,你心目中的典礼应该什么样?
C︰最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到内地的一些典礼,我发现内地的典礼通常都比较模式化,不
太喜欢有“意外”。我有时候会说,假如你们不喜欢“意外”,那为什么还要请我来主
持?(笑)
有一年,我主持金马奖颁奖,轮到曾志伟和吴君如上台颁最佳导演奖。当时,刚好是吴
君如的老公陈可辛入围,本来的程序是要拆信封,然后读名单。结果还没有拆信封,曾
志伟就忽然说︰“获奖的当然是陈可辛。”然后就把信封撕得粉碎,撒在舞台上。现场
观众都惊呆了,吴君如也吓坏了,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当时我就赶快跑过
去,蹲在地上狼狈地捡碎片,还好被我找到一个“爱”字——那一年陈可辛入围的电影
是《如果·爱》,就长舒口气,重新宣布。结果,典礼被写出来,发现媒体们很高兴,
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很好玩。
典礼就应该是一个燃烧热情的地方,三五不时藏有好玩的埋伏,不然来宾都顶了那么重
的妆和行头,枯坐两三个小时,岂不是要疯掉?
BM︰听说你开始筹备拍电影了?我总是想,如果你拍恐怖片一定很捧。
C︰好像很多人以为我很黑暗,可是说到恐怖片我自己都有点怕,爱血腥暴力剧的人是小
S(笑)。恐怖片和色情片选的话,我比较有把握拍色情片(笑)。其实色情片可以感人
,这个部分大家一直不怎么重视。如果有一天色情片不只能满足感官,还能看到人落泪
的话,那一定是创下色情片的一个里程碑。它会有一种人性在里面,是西方机械化拍法
拍不到的东西。
我的这部电影会讲娱乐圈光鲜亮丽生态背后的一些事,当然也怕有些人会对号入座,不
过,娱乐圈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缺乏想象的,对吧?
BM︰有没有一点点后悔过进娱乐圈?
C︰完全没有,娱乐圈并不像很多人看上去那么简单。
今年二月份,在美国加州举办了一个TED大会,TED是Technology、 Entertainment、De
sign(科技、娱乐、设计)的缩写,这个会议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科
技巨头们早就知道娱乐业是重要产业之一,可能最后万流归宗,所有心血的结晶都会流
到娱乐业里去。我很难想象未来有什么事情能够逃脱娱乐的影响,比如盛大网络公司如
果不是因为盛大游戏,它的小额付费机制不会发展得这么健全。
我们在娱乐业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训练就是︰永远站在观众那一方,想什么东西会好玩有
趣。像我现在想拍电影,很多投资合作都来自金融界、科技界,而不是传统中认为的抵
押房子去拍电影——这些行业要在娱乐中插一脚,因为他们会用得着。
BM︰近来你频频登上杂志封面,还记得在台湾版GQ当主编的境况吗?
C︰那个时候《GQ》进驻台湾地区,老板需要一个能常在外面晃来晃去,善于社交的人,
于是相中我去挂名(笑)。
我乐意答应,主要是觊觎Vanity Fair(《名利场》)的照片,它是整个康泰纳仕集团里
拥有最精彩照片的杂志。于是我跟老板沟通︰台湾的GQ大部分都会用Vanity Fair的封面
。欧洲的编辑部不同意,他们说GQ就是GQ,绅士杂志的封面不能是金凯瑞打扮成一只狗
,或者是霍夫曼被打扮成达利的样子。其实我从那个时候就觉得,好品位的娱乐很重要
,而不是只知道穿西装打领带而已。
BM︰博客和微博对你意味着什么?看得出你在上面很用心。
C︰我很珍惜“讲话有人听”这件事。有人说微博只能写140字很局限,但毛主席语录也
段段都在140个字以内,却能震动天下,所以微博可为之事甚多。
刚开始我的朋友鼓励我多写些跟《康熙来了》相关的事情,但我发现微博上的人关注的
并不是这些。就像我写“给未知恋人的短信”,转发会有3000左右;我写 “给残酷社会
的善意短信”,转发会有8000到1万,而写《康熙来了》并没有这么多转发。
我没有兴趣在台湾写部落格,但我有兴趣在大陆写博客微博,你会感觉到你做的事情在
这边有意义。
BM︰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你认为的“娱乐”?
C︰娱乐业就是关于期待跟悬疑的产业。电影一开始,你就想男女主角会不会在一起,凶
杀案会不会破,鬼会不会出来,就是这些事。可是如果今天满足了你的期待,你明天不
一定会再看。娱乐业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设计让你觉得,明天还得看。所有娱乐的设
计都一样,是关于如何勾引人的期待。
科技到后来也慢慢领会了这件事情。比如只果的iPad,它没有在乎第一个版本有多少缺
点,它就是要给你8万个缺失,每次帮你改掉两个,你就会对新的版本充满期待。如果第
一个版本就全部搞定,谁还在乎下一个新产品是什么呢?
BM︰在电视上做读书节目,你如何看待电视和图书这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
C︰在电视上介绍书,永远都有白费力气的感觉。重度依赖电视的人和重度依赖书的人,
对人生怀抱的期望是不同的。读书自由、私密、自说自话、自己往火坑跳,一切激动暗
中发生,而电视要求热闹、直接、一切公开,两个经验很难叠在一起。我面对我的读书
节目,常常像面对一个不讨喜的孩子︰这孩子很别扭,但你知道不全是他的错。
我们应该了解,有些事电视做得到,有些做不到。就像养鸡的人,不应该假装鸡既会生
鸡蛋,又会打毛线。看到别人踢足球,但你自己却瘫在沙发上;看到有人在打仗、有的
房子被火烧,但你只有力气烦心你的背痛和青春痘;见证各色人种在你眼前抵死缠绵地
恋爱,但你自己却寂寞得要死。电视有时让我们误以为好多人好多事都跟我们有关,却
忘了提醒我们一声︰其实那些统统不是我们的人生。
康永10问
“小时候我觉得25岁就够了,但有时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又让我觉得抓到了浮木
,不过对未来永远都有困惑。”
BM︰勾勒一下你心目中当下的台湾?
C︰台湾很像一个偏安江南的地方,很安逸,大家都很放松,过去所累积的财富,足以让
一两代人坐吃山空。它已经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朋友打算送自己的小孩去欧洲学服装设
计,他的小孩却说只想去游学两个月,而不是两年,因为学意大利文、法文太辛苦。拜
托,我们年轻时对这样的机会是多么求之不得,就算去端盘子都赶快搭了飞机杀出去。
台湾已经失去那个战斗力了,当然它从容和悠然自得的部分也很珍贵,但它不会再是那
个有很多事情发生的地方。龙应台的书当初在台湾像野火一样燃烧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
,如今她再推出《野火集》,就不会有这样的强烈反应。我倒是相信它现在在内地还是
有很多共鸣。
BM︰走动于台湾与大陆之间,有哪些让你在意的变化?
C︰过去大陆经常用台湾的俗语,像“抓狂”、“吐槽”、“很贱”,现在是倒过来了,
我们已经正式用“山寨”这两个字,我们也有台湾的“犀利哥”——就像以前大家说那
是“大陆的许纯美”。不知不觉间,巨大的人口所习惯的用语和标准,会渐渐蔓延到台
湾去。所以,就像方文山写的歌词会因为受到大陆国文专家的认可,再倒过来影响台湾
人的态度。
将来,如果以人口比例决胜负的话,娱乐产业最大的市场是在中国。未来中国的文化产
品会不会倾销到欧美?说不好,或许有一天真会发生,但势必需要调整。如果你希望获
得认同,那么你传递的价值观必须是每个社会都能接受的。
BM︰对大陆的社会实践感兴趣吗?
C︰说一个在微博中发生的事情。以前,我有时会转发关于大陆一些事情的微博,结果看
到有网友在评论中写“不好意思,让康永哥见笑了”。忽然觉得很心酸,我很想对他说
,和大家分享这样的信息,并不是为了来“见笑”的。但网友说这个话的立场我也很明
白,好像你家里人在打架,你也不希望朋友看到一样。所以现在我不再发那样的微博了
,但仍然会善意地去关注,其实我也是“家人”中的一分子,真的不是来“见笑”的。
BM︰你觉得自己最重要的天分是什么?
C︰我觉得好像是“翻译”。
说起来很怪异,我会把一些无聊的事情翻译成大家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我其实很
少用这个部分,几乎都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比如非得介绍文学史上的经典,艺术史
上的经典。这些是一般人绝对不想听的,但听了我的讲法会觉得能听下去,然后觉得有
惊喜,说“哦,原来这么有趣”。但这个部分我很少用到,好像这是一个不被需求的才
艺。
BM︰考虑过做生意人吗?
C︰娱乐业恐怕是生意的一种哎。我很想做一回“中介”,让台湾的一些文字通过网络或
者出版进入大陆,被更多人看到。台湾有很多很不错的文学作品,但要是没有经过某个
途径推荐的话,读者会觉得无从挑选,于是放弃掉。如果我在中间当一个桥梁,知道大
陆比较感兴趣的题目,再挑选台湾的好文字,书中的智慧就可以再一次被使用。
BM︰自己写的书里,最喜欢哪部?你喜欢看哪些书?
C︰如果只看一本的话,我会想让大家看《LA流浪记》。像我刚才说的,娱乐是有普世价
值的。这本书里有很多跟制作娱乐产品有关的事情和心态,又揭露了一些好莱坞产业成
功背后隐藏的诀窍。《LA流浪记》跟其他几本和我个人有直接关系的书不同,它在讲娱
乐业发源地的一些事情,应该会比较有价值。
BM︰制作人詹仁雄说你“总是飘浮在半空中看这些稀奇古怪”,你的视角为什么总是不
同?
C︰我不知道哎。可能从听童话时期起,我就有诸多挑剔了。比如三只小猪盖房子抵挡肺
活量很大的大野狼这个童话,我都忍不住觉得三只小猪活得真辛苦,也不喜欢野狼欺负
盖不起坚固房屋的小猪。
我最喜欢的一个童话,是《斑衣吹笛人》。800年前的德国小城,出现鼠患,全城束手无
策,只好打算弃城逃走。这时,出现了斑衣吹笛人,他的笛声让老鼠们如痴如醉,紧紧
跟随,后来他来到河边,老鼠们便都跳进了河里。居民高兴得要命,但吹笛人索取酬劳
的时候,居民却说没钱可付。第二天,他一边吹着笛,一边往山上走去,所有小孩跟在
他身后,越走越远,最后全部消失在山里面。
我有时会隐约觉得,那些被笛声带走的小孩,才是幸福的。
BM︰你一直在电视里,但为什么总有一副在电视圈“刚好路过”的样子?
C︰哦,那大概是因为我对整个人生都是“刚好路过”吧(笑)。
BM︰你会跟什么样的男生和女生做朋友?交往圈里没有哪些人?
C︰能够启发我,变成朋友后能让我放松,这是两个最重要的特质。我喜欢被激发出自己
原本不具备或没有发现的能力,或者被告知一些在他们领域很普通但对我来讲是新闻的
东西,比如蔡国强就是我欣赏的朋友,有趣,坚强。
人生大概一直都是在寻找能真正懂得你的人,但搞不懂我又死命迷恋我的是最可怕的,
这就像往一棵树上抹花生酱一样,爱的是花生酱,但是根本不应该抹在树上。我的交往
圈里没有酒肉朋友和愤怒者,前者不会有所启发,而后者??像贝多芬、莫扎特都是愤怒
的人,但你只要听音乐就好,如果请他们来吃饭,就会很痛苦。
BM︰如果2012来了,你预备做什么?
C︰既然末日都来了,为什么还要“做”什么呢?
作者: Koduc (可达鸭吴小明)   2010-06-02 12:55:00
艾未wei是啥??
作者: zerocrystal (轩辕)   2010-06-02 13:49:00
艾未未 当代艺术家 艾青之子 他有些事件比较敏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