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联合舰队电文或文件缩写为何叫GF?
: 取大舰队(Grand Fleet)之意, 也就是杰利柯上将此役率领的参战部队名称
另一说是Gathered Fleet,
不过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 既然帝国海军从赤炼瓦到巡洋战舰金刚到舰队司令部的午餐军乐队伴奏都自号皇家海军学
: 弟, 把大舰队名头拿来也就理所当然了
:
:
: 2. T字战 我方舰队有利
:
: 比起山城在苏里高海峡硬冲给西维吉尼亚练靶或是东乡在对马海峡宣传成分居多的战况,
: 大舰队在杰利柯指挥下连续两次占住公海舰队航向去路算得上是把希尔战斗意志击垮的
: 决定性因素
其实对马海战的联合舰队也不是要形成T字优势,
而是透过敌前大转弯的方法将阵列跨在俄国舰队的斜前方,
压迫对方强行进入平行砲战。
T字优势虽然是舰砲指挥上梦寐以求的巨大优势,
然而对方也不会待着不动乖乖给你打。
除了像苏里高海峡这种两边都是岛屿、根本没有迂回空间的情形之外,
要一路维持T字优势也必须要有机动性上的优势,
或者对方真的呆呆继续往前钻。
而日德兰海战中,Scheer发现自己往大舰队战舰群的火网上硬撞,
马上就开始敌前大回头脱离接触;
日本人则是在之前的黄海海战中吃到闷亏,
面对根本没打算跟你硬碰硬的对手,那也没办法构成这样的理想阵形。
: 然后明明占住头T却大破轰沈(?!)连发的场面对干你田中而言也应该都不陌生
正确来说英国方面的轰沉连发是出在一开始双方战巡编队的平行砲战,
以及之后第三战巡战队从另一边包抄德国舰队时被Derfflinger一发正中红心。
而占住T字优势的英国战舰编队则给予德国舰队相当大的威胁,
并且迫使Scheer两次冒险进行敌前大回转脱离接触。
=============================================
这也跟战前的配置有点关系:
相对于配置在苏格兰北部Scapa Flow或Cromatry的大舰队本队,
Beatty的战巡部队的配置地点是更南方的Rosyth (佛斯湾的深处、爱丁堡旁边),
虽然有距离更近、更方便快速抵达交战海域的优点,
但是这里同时也是航运要冲与人口稠密区,没办法随时开出去进行实弹训练,
因此在交战前不久的实弹砲击训练中,战巡部队的砲击命中率并不是很好。
(在战前几周的训练中HMS Tiger的砲击成绩是最差的,
实战中该舰射击的303发主砲弹中,命中弹只有3发;
而该舰被命中17发大口径砲弹。)
相对的,实弹训练机会更多的大舰队本队,
在砲术上的表现就比战巡部队要好。
这不代表战巡部队他们没训练:
事实上战巡部队的素质算是英国海军中最好的等级。
虽然没办法随时开出去到开阔水域砲击训练,
然而相对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砲弹装填速射训练就非常之频繁。
这也跟当时英国海军强调用快速射击抢先压制对方的概念有关,
当时的一致公认思维是谁先打出命中弹(或近弹),
就能建立起无法逆转的优势一决胜负。
要提高命中率并不容易,但提高射速就比较简单,
而相对之下,冒“一点”弹药起火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福克兰海战中,一发德国砲弹曾经打进装甲巡洋舰HMS Kent的送弹通道,
差点让该舰提早加入爆沉的行列,
还好英国船员立刻开始注水,才没有让摆得到处都是的火药跟着一起引爆。
后来海军部有提出改进弹药安全程序的建议,
但是大舰队的各主力舰还是维持原来的做法。)
以13.5吋砲来说,一般的常规射击速度是每40秒一发,
进入速射状态时会缩到30秒,
HMS Orion在演习中甚至有达成7次射击平均间隔24.3秒的特快纪录。
后来战巡部队甚至有达到更快的速度过。
不过为了达到这样的射速,
船上人员也会默许砲组员在砲塔内部、换装室走道等位置多堆一些发射药包
(因为砲塔的火药包供应速度赶不上这样的爆速射击),
甚至砲塔组员还会提前先把火药包的金属容器护盖打开,以加快提取药包的速度,
本来应该随时关闭的防燄门也没认真关上,
而这就是导致这几艘战巡轰沉的致命伤。
当时整个大舰队中,
公认射击速度最快的两艘主力舰就是HMS Queen Mary与HMS Invincible,
而这两艘都在战斗中爆沉。
(而且命中率也相当需要加强:
虽然德国人也对HMS Queen Mary的特快射击速度感到惊讶,
然而该舰爆沉前发射的150发主砲弹中,齐射不是远就是近,命中弹只有2发;
而HMS New Zealand的12吋砲在整场海战中发射的砲弹高达422发,
但是命中弹也只有2~3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