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舰娘小学堂 - 15m二重测距仪

楼主: a25172366 (Ei)   2015-07-21 18:34:41
好读:https://www.ptt.cc/bbs/KanColle/M.1437474884.A.1BF.html




如图:


15m二重测距仪,又称为39式倒分像立体视式十五米二重测距仪
是二战日本最先进的光学测距仪,不过也有一说技术来源是德国Carl Zeiss AG
也就是德国Bismarck的10.5m光学测距仪的公司
内部构造:


在火控雷达出现之前,光学测距仪是指挥舰载火炮最主要的观测与校正装置
如上图的内部构造所示,光学测距仪内有许多不同的各式棱镜或反射镜
分别由两端的观测口对敌舰取景,操纵者经过调整内部棱镜与反射镜的角度
让两个观测口的取景重合,就能得出初阶的三角数据
最后再加以运算,就能得到敌舰与自己的距离。
以下为合像式测距仪与三角计算法的原理
1.

将光学测距仪转向对准敌舰或是攻击目标
2.

此时由于两边的内设透镜组都是默认位置,所以也会垂直于敌舰
左右两侧的透镜透过特殊光学系统与反射镜系统让双方观察到的景象各半
由于尚未校正,故上下两观测口所取的景象会产生错位
3.

保持其中一方为直角的前提下,调整另一方的方向与位置,直到影像正确叠合
4.

叠合完成之后,根据三角定理。
以测距仪的基线长为三角底边,一方角度为90度角
得到a角的角度之后,就能够与其他数值一起计算出敌我双方的距离
与测距仪连动的刻度盘可以看出换算的数值距离
5.

a角越大测量能够越精细,所以作为底边的测距仪实际上越长越准
拿到距离数值后
将数值送往射击指挥所,将自己航程仪计算的方位、速度与雷达测定的资讯
敌舰距离、敌舰航速、本舰航速与距离、发射药类型、药量、弹种、风速、湿度
等数种数据输入九八式射撃盘与方位盘
得到计算后的回旋角、俯仰角与修正数据之后
通知各砲塔调整炮身与砲塔,准备统一击发


九八式射击盘改一
不过一般以英美的船舰来说测距仪在主砲上的会比较长
如Iowa的主砲测距仪是14m,舰桥的只有8m
作者: fertalizer (假肥料)   2015-07-21 18:36:00
先推(′・ω・‵)
作者: tonekaini (吾辈)   2015-07-21 18:36:00
吾辈也好想要
作者: tomalex (托马列克斯)   2015-07-21 18:37:00
未看先推
作者: Kagero (摩荔枝天(茄汁))   2015-07-21 18:37:00
再推(′・ω・‵)
作者: nolimitpqq (voidblaze)   2015-07-21 18:38:00
作者: langeo (langeo)   2015-07-21 18:39:00
推推
作者: bladesinger   2015-07-21 18:40:00
左舷,30公里,目标亚理柏克级飞弹驱逐舰
作者: CSC4010 (CSC)   2015-07-21 18:41:00
原来如此。好厉害......
作者: bladesinger   2015-07-21 18:41:00
(然后被鱼叉飞弹开幕先制)
作者: Becuzlove (阿呜阿呜阿呜呜~)   2015-07-21 18:42:00
好认真@@
作者: ntupeter (ntu dove)   2015-07-21 18:56:00
文组哭晕在厕所QQ
作者: noitaidar (诺伊)   2015-07-21 18:56:00
原来不过就是个三角函数的概念(′・ω・‵)角度a已知,则令敌我距离为x可得x=15*cot(a)
作者: mark0912n (马克零九一二恩)   2015-07-21 19:01:00
不过知道了这些 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 XD比如说科氏力...
作者: bob85ch (うみあおい)   2015-07-21 19:03:00
大和好可爱ˊωˋ 武藏的好长www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5-07-21 19:06:00
因为科氏力不在观测班的工作范围内~
作者: tnsshacg102 (Albion)   2015-07-21 19:08:00
张知识了
作者: uhks (歪太)   2015-07-21 19:18:00
其实比起科氏力 舰砲比较需要考虑马格努斯效应
作者: sonicsteroid (Sonic)   2015-07-21 19:21:00
但是砲弹不是球体?
作者: RDcat (Giro)   2015-07-21 19:21:00
看完推一下。岛风没事也被猫到wwww
作者: pegasusatlan (哈哈哈~ )   2015-07-21 19:27:00
长知识
作者: uhks (歪太)   2015-07-21 19:28:00
马格努斯效应也会反应在圆柱体上面 其实就是流体力学一环
作者: sonicsteroid (Sonic)   2015-07-21 19:31:00
wiki:当一个旋转物体的旋转角速度矢量与物体飞行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砲弹不会横滚发射出去吧?
作者: Carrarese (母鸡带小鸭)   2015-07-21 19:36:00
第一张图是否应该修正?只有战舰和航战可以装备
作者: uhks (歪太)   2015-07-21 19:43:00
翻了一下客本 看来我搞错了 XD 不过的确要考虑流体力学砲弹本身的旋转 以及和附近砲弹的扰动不过的确都不是观测班的工作了
作者: Chitose (千岁)   2015-07-21 19:45:00
战舰好复杂哦…
作者: kerorok66 (k66)   2015-07-21 19:46:00
作者: ysanderl (人里乡民)   2015-07-21 19:52:00
长知识推 不过算出距离之后好像才是大工程啊 囧
作者: oscar1234562 (Aurestor)   2015-07-21 20:05:00
推 玩过WOWS所以知道科氏力有多强大
作者: Iamstalin (战车狂)   2015-07-21 20:10:00
跟科氏力有什么关系...?
作者: dodo1018 (一乐后一苦后又是一乐)   2015-07-21 20:17:00
\小学堂/
作者: SaberTheBest (Saber最高!)   2015-07-21 20:22:00
德国的科学力是世界第一!!!!!!!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5-07-21 20:26:00
二战战舰还没看到神盾舰就会被击沉了...
作者: disciple2 (農農湯湯)   2015-07-21 20:38:00
去玩过WOWS就真的会知道准度真的超重要...
作者: oscar1234562 (Aurestor)   2015-07-21 20:41:00
科氏力在旋转坐标系上会发生 而敌舰与你的相对运动可视为一种旋转
作者: krrvincent (krr)   2015-07-21 20:48:00
德国的科氏力是世界第一!!!!!!!!
作者: CREA (黒髪ロング最高!)   2015-07-21 21:04:00
水平裂像对焦
作者: st6012 (高町疾风)   2015-07-21 21:08:00
次元舰队
作者: whosyourdad (乌拉乃响)   2015-07-21 22:01:00
长知识推
作者: Sechslee (キタ━━(゚∀゚)━━!!)   2015-07-21 22:31:00
推小学堂
作者: swatteam (Kimi Chen)   2015-07-21 22:35:00
科氏力那些会乌哩哇的影响会直接在类比式弹道计算中计入讲白话文就是在理论上那些有没的常数在去靠人脑计算那就不用打炮了
作者: nisiya0625 (成实控.关平控.马岱控)   2015-07-21 22:36:00
高中程度以上的小学堂XDDDD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5-07-21 23:00:00
射表是个伟大的发明
作者: swatteam (Kimi Chen)   2015-07-21 23:04:00
战舰砲击靠的不式射表, 而是类比式计算机的齿轮建立射表还是要靠靶场一发一发打出来蒐集数据战舰火砲基本上没有那个地方与预算让人这样玩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5-07-21 23:06:00
射表上会有写每个纬度区间,地球自转力造成的误差参数
作者: bluedolphin ( GENAU)   2015-07-22 00:18:00
舰砲也是要建立射表的 预算没有穷到不能打校射
作者: dderfken (托雷迪亞(鬍鬚張))   2015-07-22 00:53:00
归零
作者: tomalex (托马列克斯)   2015-07-22 00:54:00
BB的归0射击感觉...好贵
作者: dderfken (托雷迪亞(鬍鬚張))   2015-07-22 01:05:00
不过打靶的不会打到手抖了
作者: Hfy0920 (Hfy)   2015-07-22 01:14:00
一台神盾上面顶多八颗鱼叉砸同一台战舰应该还不会沈啦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15-07-22 01:14:00
舰砲有射表的 我记得有个日文网站有IJN的射表&散界数据
作者: swatteam (Kimi Chen)   2015-07-22 02:29:00
啊...要表达的应该是说在实际反水面射击时, 因为变距率和变角率还要看敌舰的临场反应, 只靠弹道表根本没办法得确实的射击解算, 这方面就只能乖乖喂弹道计算机另外米国人在1922年的实验与1935海军战争学院的结论是18000码以上的射击还想靠测距仪瞪出结果还不如洗洗睡所以他们相较于日本对大型测距仪不怎么热衷对于超过20000码的射击观测, 米国人后来先是直上观测机最后就大笔一挥以后就是雷达的时代了
作者: moonlind (又多了敷脸卡跟觅食卡了~)   2015-07-22 08:53:00
那火控雷达又是怎样的概念?直接扫座标位置之后飞弹打击?
作者: Archerfish (Af)   2015-07-22 09:28:00
火控雷达之间也是差异不小的美军早期的mk3测向测距都ok,但还不能观测弹著所以华盛顿打雾岛时还要发射照明弹以便观测后期的mk8则能一手包办了
作者: anedo (鹫岭之魂)   2015-07-22 12:22:00
http://goo.gl/9WM8iF 其他射击盘原由也可以参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