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逐舰的年表整理的过程比空母困难许多
: 其一就是美国在DD-347到DD-348中间有10多年没有建造驱逐的纪录
: 但是日本在一战后就开始在慢慢建造驱逐舰了
因为一战时代的平甲板实在太多了,
即使1923年Honda Point集体触礁事件中一次撞掉7艘,
都还是可以不痛不痒不用造新船,
甚至多到其中一艘(USS Moody, DD-277)是退役后由米高梅拿去拍电影炸掉的。
不过对美国来说这也不是坏事,
因为美国在1920-30年代国内经济发展,大量兴建火力电厂,
而对于美国海军轮机的众制造厂商来说,
火力发电厂的锅炉与涡轮技术也可以拿来船上使用。
本来美国海军在一次大战大量盖的平甲板轮机还不怎么样,
甚至有50艘左右的平甲板用到Yarrow锅炉,
美国海军用起来实在是有口皆呸,这些船大部分都提早退役了。
而经过轮机技术翻新、到了1930年代开始进入大量造舰的时候,
美国海军的船用轮机不但比起之前大幅改进,
而且越盖到后面的轮机温度与压力越来越高、效率也越好。
以重巡来说,
1930年以前起工的Pensacola与Northampton锅炉只有用饱和蒸汽,
1930年的Portland锅炉就已经用到过热蒸气,
而且温度比1931年的最上还高(压力差不多),
Baltimore的锅炉温度(摄氏454度)甚至比岛风(400度)还威;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可量产性:
日本海军的锅炉与涡轮几乎都是由舰政本部开发、也只有各海军工厂能制造;
(部分原因是隐藏船舰的真实性能:青叶、古鹰级的锅炉与涡轮都是直接买别人的,
但日本海军刻意隐藏妙高级的真实动力与速度,跟国外买设计的专利使用金又太贵,
一开始就得自己做锅炉与涡轮的设计(当然有跟国内的三菱、川崎重工等合作),
也只能接受饱和蒸汽就好、并且同一支大轴得用两组涡轮机同时带动,
才能分担该舰所需的巨大动力输出,代价就是轮机部分的重量偏高。
后一级的高雄沿用妙高的轮机设计,同样也有这个问题,
一直到最上级才由于轮机技术进步而回复到单一涡轮机就好的状态。)
而美国海军没那么麻烦,从战舰、航空母舰到驱逐舰的轮机,
几乎全部都是交给Bobcock & Wilcox、Westinghouse等民间厂商制作,
需要量产的时候也随时可以量产。
除了自由轮或少数由商船修改设计的CVE,由于需要的数量太多,
只好用比较简易的往复式轮机之外,
其他海军船舰几乎都有品质优良的轮机可用。
另外,日本的高压高温锅炉仅限于天津风、岛风、飞鹰与隼鹰采用
(钢材仅限日铁八幡的第二压延工厂可以生产),
而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则在1938-39年就已经达到更高的温度与压力,
不但后面大量制作的Fletcher、A.Sumner与Gearing等各级驱逐舰通通有得用,
而且新造的战舰、航舰等大型舰用轮机都是小型、高马力且高可靠性的产品,
没有这样的轮机,北卡与南达等战舰大概也飙不出28节的速度,
并且还能承受伴随航舰作战时所需的频繁过负载输出。
: 三、美国最后一艘驱逐舰 USS Timmerman (DD-828):
: 动工是在1945/10/1
: 但是却到1951/5/19才下水
Timmerman的时间会久是因为实验目的:
搭载GE的特高温高压锅炉(蒸气压力是岛风的3.5倍、温度565度比岛风的400还高)、
Westinghouse的同类产品(跟岛风相比下,压力1.5倍、温度565度)各一组,
理论上估计的速度是40-43节。
不过该舰由于实验舰的风格很重,新产品的问题也不少,
真的出海巡航的日子反而不多,
试验目的完成之后不久的1956年就退役拆解了。
: → IrisAyame: 米国的问题是产线全开时候,IJN已经快被打残了 09/19 15:04
另外,日本商船产线全开也只能造出战标船,
早期的战标船品质还好,后期的就是以假设马上就被击沉的标准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