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 Re: 亚美尼亚在哪里?

楼主: lidance (同情我就给我钱)   2007-08-03 22:00:59
※ 引述《youtien (胡逆天)》之铭言:
:   我想补充一点。不知道很多常识、不知道很多“应该知道”的东西,也不是
: 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有些人根本就对什么都没兴趣,除了食、色;但在
: 这两方面他们也只会看到有什么就拿就跟。碰到这种人,你怎么办?如果你自己
: 有这种倾向,怎么办?如果你儿女或弟弟妹妹是这样子而你对他有责任,你怎么
: 办?
:   刺激他对知识或前途的焦虑感没有用,那要怎么引发他对事物的兴趣呢?
隔了许久才来回应你的问题
因为我想看看下面有什么类型的讨论
不过好像没有针对你的明确意见
对于你的问题
我的想法说来简单
就是这些人的兴趣似乎无法透过他人引发
问题是出在大学之前的阶段
不是进到大学才发生的
可能要他们自己"觉醒"才有办法
要说明我的简单意见 需要以下又臭又长的文字
没兴趣的 可以切出了
我要强调与前文相比 这篇文字并没有值得转文的惊人实例
都是一些个人偏见
PTT创立不久 我已经开始上站
现在整个PTT各板为了各种大小事战成一团
在当年 我们可是和PTT本人战的
想来也十分怀念
为什么要谈这个呢 卖老吗?
当然不是
在PTT约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我几乎都密集上站 所有的大事件差不多都有印象
大部份专有词汇也都能解读
这或许是一种资讯强迫症
如果有一天上PTT时 发现自己无法读懂文章中一半以上的专有名词
我可能会产生恐惧和焦虑感
不过 我同时也会想办法去弥补这样的落差
我相信很多看板的人 与我有相同症状
我们都会追逐知识 来扩增我们的文化解读能力
我们不希望与我们的社群脱节 我们学习其符号 同时也参与其发展
整个PTT文化有我们或多或少的痕迹
同样的 整体台湾社会社群也是一样
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参与者
他们不具备与同年龄其他人相同的符号解读能力
他们也没有增加相关能力的企图
后者导致了前者的问题
如果有一群社群的成员 正努力推动这个社群往更丰富的境界发展
而他们却停在原地 不能说是享受一切
但明显渐渐脱节 沉默的脱节
这其实是件可怕的事 你不知道他们的结局会是如何
要停下来拉他们一把吗? 或他们这样下去 会有良善的结局吗?
我十几年前在台大的年代
整个同侪团体 一样有读书 有打电动 打麻将 出去夜游 联谊
办愚蠢的社团活动
在宿舍彻夜打台球 看过所有流行的漫画 周星驰电影何止会背
整个年轻人世代应该有的符号解读能力
我所认识的大部份同学都有
我相信现在台大的同学应该不会输我们太多 或许更有过之
甚至我觉得国立的都差距不大 一些私立的也不落人后
但就算这些大学有30所 40所 50所
台湾也还有其他120所大学
我前文所述的惊人故事就是出在那120所
有人不知道副总统是谁
有人认为美国和欧洲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
有人认为拿铁是一个国家
你还要更多例子吗?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但我发现这些后段大学的学生
(其实应该不能称为"后段" 因为太大一"段" 应该称非前段)
有个很独特的现象
就是"解读能力的空白"
有很多同学不读书 不打电动 不出去玩 不看漫画卡通 不看周星驰电影
不打工 不参加社团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嘛 可能在睡觉
更夸张的是 我发现很多男生也不抓A片
原因是学不会抓A片的p2p软件使用法 或说是没有学的"企图心"
你要和他们聊什么?
他们是一片的空白
我在前段的私立学校教书时
讲到一点点ptt用语
学生马上会反应说"阿老师你是乡民"
在非前段大学 你可能花三分钟说明"往后面站"的电影典故
全场七八十个人 依然没有一个人的眼神是"阿!我有看过"
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落差
我想就像蒋公因为蛮族而逃来台湾的消息 一样让人震惊
不管是垃圾资讯 或是实用资讯 学术资讯
这些人都没有
而他们并没有企图去填补这种落差
我想他们之所以成为"空白人"
大概是因为在生命的某个时段 可能是小学或国中
突然失去补充符码的动力
然后开始听不懂 越听不懂 就越不想增加相关能力
所以他们就远远的脱节了
等到大学 已经是烂摊子
这不单指是读书方面
前面有些文章在讨论高中地理历史课本的背一背是不是就有世界观的问题
我觉得这根本是...
连高中历史地理课本的知识都没有的人 实在太多了
不是说要全背起来 60%的标准可能都算是苛求
拜托 不要讨论亚赛拜然 车臣 达富尔
不要讨论马利的小朋友有没有水喝 不要去管阿根廷政府的财政
不要讲澳大利亚和奥地利的发音差别的冷笑话
你只要去找看看身边的"空白人"大学生
问看看他们
彰化县南边是什么县 台中县北边是什么县
立法院长和总统的差别 除了字不同以外 能不能举两个出来
"台湾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份
你不妨了解一下他们眼中的台湾 和你眼中的台湾
有没有长的一样
连台湾都长的不一样了 谈什么世界观?
这些"空白人"缺乏符号的解读能力
却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
而我们却期待"空白人"因为他大学毕业生的身份
将来要担任社会中大学生的职责:脑力工作
他们会成为你工作的伙伴
会成为你的部属
你可能要和没听过"左手只是辅助" 不知道弯弯 不会用msn的人讨论创意
或许要带领认为"郭台铭有钱是因为他有很多土地"的新人当理财专员
对 也许这问题不大 他们或许还是搞的起来
但你觉得能搞到多大呢?
特别是这些人并没有学习的企图心
开放大学门槛的一个远景
是如果让农夫和工人都学会写报告 学会组构并生产知识的方式
那我们的国力将会非常强大
每个农人工人都会看原文书和研发 不强才怪
但这个远景有个很大的矛盾 或说是前提
就是进大学的人 本身要有追求知识的欲望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知识
但矛盾在于 如果他本身就有追求知识的欲望 其实门槛要不要开放 差别不大
面对"空白人"
已经让非前段大学的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改变
老师们经常戏称自己的教材教法 已达到"识字"程度以上都可以使用
那大学的意义在哪里?
把他们在中学时期就该会的东西 又再学一次?
大学时期的国际关系课 要从美国的北边是加拿大 南边是墨西哥教起?
我不知道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
当然也提不出解决的办法
如果要说这篇的"感想文"意义在哪
我想大概是让前段大学的同学们知道
蔑视和嘲讽非前段大学的学生 并没有意义
因为这不能改善现状和未来
当这些人成为你的同事和部属 甚至长官的时候
你就知道问题大条了
帮忙想想解决的办法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