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转录] 替外省人解危 反遭射杀的记者钟天福

楼主: Harvard5566 (感情放一邊檳榔攤)   2016-02-26 14:26:07
※ [本文转录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Mp-_Dio ]
作者: Harvard5566 (感情放一边槟榔摊) 看板: HatePolitics
标题: [转录] 替外省人解危 反遭射杀的记者钟天福
时间: Fri Feb 26 14:25:13 2016
《二二八记者劫》书摘2
228事件/替外省人解危 反遭射杀的记者钟天福
新头壳newtalk 文/吕东熹
发布 2016.02.26 | 11:46 AM | 更新 2016.02.26 | 11:50 AM
“228事件发生时,父亲钟天福担任《国声报》高雄记者,3月6日本来跟《台湾新生报》
记者谢有用等人约好,要一起前往高雄市政府采访。临行前他受托去救了一家不认识的汕
头人,延误采访,事后赶到高雄市政府采访时,正好遇到大屠杀,当场命丧市府大楼前。

钟弘年说,家境原本不错,但父亲于228事件罹难后,家道中落;自己有一年生病,因家
里没钱看医生,延误就医,左耳因此失聪。
钟天福,1904年12月9日生,高雄旗津人。钟家在清治年间,为旗后三大望族之一,资产
颇饶,日本时代至战后初期,家道仍旺。
钟天福毕业于台北一中(建国中学前身),曾于旗津小学当过一阵子老师,18岁时跟随大
舅子到中国上海,学做票庄生意,约5年后返台。这段中国时期的阅历,让他学会中国各
省的语言。
事实上,钟天福自上海返台后,父亲钟吉祥曾出资让他做杂货店生意,但他没有多大兴趣
,后来转任职“千代田保险公司”,才让他赚了不少钱。钟弘年表示,钟天福也曾担任大
阪《朝日新闻》记者,家里还收藏有明治37年(1905年)《朝日新闻》25周年的纪念品。
战后,钟天福会再度走上记者这条路,有其因缘。钟天福在“千代田保险公司”与《朝日
新闻》任职所累积的经历与名望,让他与高雄闻人杨金虎(前高雄市长,也曾于228事件
中被捕、遭刑求)、林迦、王天赏(前省议员、《国声报》创办人)等人私交甚笃。
二战末期,钟天福一家为了躲避空袭,曾疏散到玉井,再到新营。在美军空袭最严重时期
,民间公司几乎都停摆,钟天福短暂在高雄车站附近担任木桶公司主任,当时这家公司为
了军需需要,专门制造豆酱等战时产品。
战前担任大阪《朝日新闻》记者
日治末期,钟天福曾投资日本企业,但战后这些股金都成为废纸,不过因还拥有不少资本
,所以曾短暂经商。国民政府接收部队登陆高雄时,钟天福也拿着中华民国国旗到高雄车
站迎接,跟很多台湾人一样,热烈欢迎祖国接收大员。同时,他也出资,与林迦等人共同
发起创立“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他当时投下钜资20万元,而那时一般人民的月薪约
10元上下。
投资生意之外,钟天福也担任《国声报》记者,钟弘年说︰“父亲在台湾时,即曾与外曾
祖父学过汉文,在中国时期,又进一步学习中文,阅读文艺书籍,回台时,买了一大堆书
籍回来,加上票庄生意会接触中国各省人士,所以除了北京话以外,也学会多种地方语言
。”可能因为这样,钟天福日文、中文底子都不错;回台后,因战前即曾担任大阪《朝日
新闻》记者,遂应聘担任高雄《国声报》记者,却也因为在228事件爆发时,于高雄市政
府采访而葬送了生命。
钟弘年说:“我父亲被杀的前一日,有一位中国来台的汕头人,因228事件影响,在家里
被围了3天。因为父亲会说普通话,又担任邻长,3月5日有人来拜托请他去帮忙解危。3月
6日,他原本与《新生报》谢有用、陈姓记者及同事李言等人约好,一起去市政府,因为
处理汕头人被围之事耽误,等忙完到了市政府,其他记者都已经采访完先行离开,当时市
政府有准备中餐给大家吃,所以就留在那里吃中餐,等候山上协商结果,没想到下午2点
就出事了。”钟弘年认为,他父亲钟天福是为了救那位汕头人才丧命的。
大女儿钟锦琼则说,3月6日早上,父亲打电话到电力公司给她,要她赶快回家。待其返家
后,父亲交代她说,家中有一点配米,约一布袋量,若有人来,即代为分配,随后跟她说
︰“黄市长要上山见司令,我只是要去听消息,也没什么,随后就回来。”然后掉头就走
。他在途中碰到外省人被台湾人追打,于是上前劝说,并将之带到宪兵队交给一位苏先生
,之后迳往市府。结果当天下午士兵冲下山,他从市政府冲出来要跳进爱河游到对岸逃走
,但随即被士兵射杀而死。
被杀害当天冷得好像冬天
钟弘年转述母亲生前说法,父亲被彭孟缉军队杀害那一天,“高雄上空突然出现上万只燕
子,连母鸡都会啼叫,雨下一整天,天气很冷,好像冬天一样”。天地悲凄之样,与钟锦
琼去市府找寻父亲尸体的情景相似,甚至出殡时,一路上也都有尸体,钟锦琼说︰“我们
将尸体收埋在林德官(公墓),见那里有好多人来认的尸体,土公仔(墓地挖洞的人)挖
好一个一个墓穴,其中一个,里面有3、4具尸体,大人、小孩合葬一窟。虽然我们当时情
况很坏,但总算是自己人送葬、收埋。”
作者:吕东熹(资深媒体人)
(编按:《二二八记者劫》是资深媒体人吕东熹2016年完成的作品,书中收录战后在《台
湾新生报》、《国声报》、《和平日报》、《人民导报》、《大明报》,以及台湾广播电
台等几家媒体任职,于228事件中遭到政府杀害或构陷入狱的媒体人及其家属的生命故事
。新头壳特别与玉山社合作,摘录书中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6-02-26/7055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