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研究,乾隆20年以前,一石米约1.5两银子。
一石米50公斤,现在一公斤米大概50元,换算,一两1666,进位为1700。
维持一个长工一年生命所需,约7.7两,算8两。算是最低薪。13600元。
拥有20亩土地的自耕农,两年半收入约为70两。一年收入47600元,勉强养活一家四口。
9000两,大概1530万,算1500万。
如果用另一种算法,一两银子通常值800文。
乾隆,一文钱大概一个烧饼。一个烧饼大概20元台币,一两就是16000元台币。标额就变成1
.3亿。
跟用米价换算,整整差9倍。
再另一种,海关华洋贸易总册都有该年度中外币值换算,报纸也会有,大家自己想办法吧。
看出来了吗?把两拿来换算现在的币值,其实没什么意义,算法太多种。
但无论如何9000两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拿现在的钱去换算就不对了...现在1公斤“精米”的价格若是50元 乾隆年间的“精米”绝对不止50元。一般换算或相比如不考虑通膨 应该是拿老百姓的最低生活金额 例如一家四口三餐温饱的金额若是50文/日 对比现今台北市可能就是1000至1500元
你看马上就出现另一种看法了。所以,换算本身没什么意义。能确定的是,9000两不是小数目。若非金庸没概念,就是太过夸大
作者:
ittsai (IT)
2023-08-22 18:00:00其实楼楼上50文等于1000元的算法刚好跟原po的1文=20元的换算一样
古代糙米,搞成精米又弄出脚气病问题搞不好吃到一半还吃到壳跟石头没喷农药,菜都被吃光,没施肥作物长不好
拿三餐温饱也不准, 清代穷人生活水准和现代人差太多了
改朝换代一下,有可能各代之间一两差异很大吧,但是无论如何,九千两一定是一笔大数目的,像是凌知府那样的官员,一年俸禄有没有一千两?贪污行贿等等是一出手就要万两等级的,被抓到等著杀头吧
毕竟除非是作专门研究的 不然一般人是不会晓得几百年前的经济与老百姓生活水平XD 在乾隆10年时的税收 田赋部份占2900多万两 盐税550多万两 这近3500万的税收 比上那9000两的镖 这镖看起来有点像是银行大型运钞车等级但也不像是一介红花会说赔就能赔的金额?
几百年前当然难追,如果是看到晚清国库,两三百万两可以买英国日耳曼最先进的铁甲战舰,清廷就已经捉襟见肘拿不出来了,因为当时全国国库收入也就这么几千万两而已,甲午战败或者辛丑条约赔款那都要几亿的根本赔不起,还得向各国银行融资分个三四十年慢慢赔,可见九千两这种万两等级一定是一笔大数目
作者:
neak (neak)
2023-08-23 07:27:00以前应该比较少人吃得起米,穷人不是都只吃地瓜吗?而且没有进口便宜的米,米的价值比现代高吧?就像如果一样是荔枝,古代没有冰箱可以冷藏的荔枝应该比台湾荔枝贵很多吧
没有喔,从宋代到清代,除非遇到战乱,否则米价都很稳定的维持在一石米1到2两银子之间。米价一直都是管制对象,米一贵就什么都贵了。白米就是长江以南的主食,如果吃不起米,每年种的米都到哪里去了?清朝白米是严禁外销的,只准国内消费。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吴越,是岁大旱,斗米五千,人多饥死。”by wiki《旧唐书·德宗本纪》载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文献通考》卷301记载,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南方多丘陵地,只要一定高度大多旱田种杂粮,挖井是人喝的
大旱那是没办法的事,即时现代都一样。但那毕竟是特例,不能把特例当通例不然我也可以说台湾还有五个人吃一碗面,哪有人人都吃得起白米这回事,但这样没意义
古代没抽水马达,抢水源打死人是家常便饭张灵甫、马谡都栽在山丘水源问题上嘉南大圳完成后,水田比例才上升,以甘蔗改为栽种水稻1932年台湾嘉南地区旱田比例56.9%,全岛旱田比例47.7%
作者:
wfelix (清云)
2023-08-23 13:37:00应该说 小说内的贫富差距是很大的对底层百姓而言,九千两当然是大数字但对于需要请镖局护送的大户商贾而言,这就不是大数字了然后大镖局出趟镖,要动用十几数十人一趟远路时间都是以月计算的飞狐就提到大镖局的手续费相对贵穷文富武,练武之人在金庸世界是生活相对优渥的,请动一群练武之人帮你护镖的开销自然不能跟底层的开销来比那么愿意花大钱请人来护送的东西,其相对价值自然也会拉高
9000两不是飞马镖局在这个案子赚的钱 而是他保护的金额 如果完成保镳抽个5%扣掉成本可能剩下300两还要跟其他镖师(如果有的话)分呢
作者: baigyatsh (想吃黑鲔鱼) 2023-08-27 17:13:00
现代代购都不止抽1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