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的词源
因为易经之中,以阳为九,阴为六,所以多有论者对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叙述的天下至高
武学九阴真经,认为不符合易理,甚至叶洪生还认为该改名为六阴真经。
为此,金庸其实有透过一些朋友跟自己蒐书找出九阴的词源,像山海经中就有提过九阴两
字,然后葛玄在老子道德经序中也有:“精进研之,则声参太极。高上遥唱,诸天欢乐,
则携契玄人。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内观形影,则神炁长存。体洽道德,则万神震伏。
祸灭九阴,福生十方,安国宁家,孰能知乎”这一段文章。
此外,九阴也存在阴间、幽杳之地等含义,唐朝的柳宗元在《天对》也写了:“修龙口燎
,爰北其首。九阴极冥,厥朔以炳。”
我个人也查询到一些道教文献,其中也多有“九阴”的词源。
唐朝时杜光庭编辑的《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也有一段:“臣以愚昧,玄理
难明,进正犯违,千愆万罪,特乞赦宥,许以自新,众官门人,咸赐福祐,善称三界,福
灭九阴,道气扶持,真灵接助,学道成就,克获神仙,七祖生天,存亡蒙泽,若居世上,
福禄日增,为天人师,弘道利物。”
南北朝时代的《上清天关三图经》也有一段:“玄阳天关摇光太明太上玉皇道君,混合万
变,共为一神,愿为我上招帝晨九真帝君,九阴混合,回转天门,解我七玄之祖,令得遨
游玄云,削我北阴死根,记我东华玉篇。”
同样是南北朝时代的《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也提到:“帝君九阴经曰:故欲变
化分形,隐沦八方,匿躯藏景,入空造冥,来致万物,招制邪魁者,当常斋,修帝君九阴
之精思也。”、“此帝君九阴隐书,九真之内事也。五神之阶级,三元之涂路。中央黄老
君、南方紫精君、东方青童君、北方太上君、西方太素君,并回九阴以散形,布五星以灭
景,混变万物,触事立成,长存久视,上为真人者也。若兆常能行之,则变化无方,身生
水火。于是帝君九阴之道毕。”
东晋的《太上九真明科》更多处叙述九阴,其中两段诗句曰:“妙赞万真曲,玉响何铃铃
。披拔九阴籍,度身反南庭。”、“谁能究此章,精诵素灵赞。以解九阴过,拔度七玄难
。”
从以上道教典籍来看,九阴的词源其实非常广泛,所以金庸自己也说采用九阴真经的名字
,其实不是采用易经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