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儿子与小儿子

楼主: wosindsie (诚心学道)   2014-05-22 06:54:31
兄姊平安。
近日又是一片风雨,看了虽然担忧,
但是细看之下,却又发现在纷扰之中,
这样的风雨却奇特地出于同一个源头:对主的爱,
为此我感到松了一口气。
前段时间,我读 Tim Keller 牧师的书。
Keller牧师具有奇异的眼光,他钜观与微观并具,
同时不仅熟悉世俗学问,也洞察教会生态,
他带有机智的论述风格,读来是相当享受的事。
在《挥霍的上帝》里头有一段,
乍读当下,我有种窒息感,特别与兄姊分享。
  现代的人很难理解,当初基督教刚开始在世界兴起时,人们并不把它
  当成是一个宗教。它是非宗教。想像初代基督徒的邻舍们询问他们关于
 
  信仰的问题时:“你们的殿宇在哪里?”基督徒会回答:“我们没有
  殿宇!”。“这怎么可能?那么你们的祭司在哪里服事?”基督徒会
  回答:“我们没有祭司!”。“可是……可是”邻人瞠目结舌地问:
  “你们在哪里献上取悦神祇的祭物?”基督徒会回答:“我们不需要
  再献祭了!”。主耶稣自己是终结一切殿宇的殿宇,终结所有所有祭司的
  祭司,终结各样祭物的祭物。
  因为从来没有人听过这样的说法,所以罗马人称他们为“无神论者”。
  因为基督徒口中所说的属灵实际是那么独特,无法被归类在世界任何
  现有宗教类别中。这个比喻说明了罗马人称呼他们为无神论者,是有其
  绝对正确性的。
  身处在现今文化战争里,我们不可以失去教会初期的独特性。对大多数
 
  现代人来说,基督教就是一个宗教与道德主义,好像唯一能与它替代的
  选项(除了其他世界众宗教外),就是世俗化的多元主义。但是,在世
  纪初期却不是如此,基督教信仰完全被视为第三类,是无法归类于任何
  世界众宗教之中。
  大致说来,整个关键点是:宗教人士被主耶稣冒犯了,但那些偏离宗教
  道德的人,确受到主耶稣深深吸引感召,对祂满怀兴趣。这类记录在新约
  主耶稣生平中层出不穷。当主耶稣遇见宗教人士和因犯奸淫而被押刑的
  女人,或宗教人士和受种族歧视者,或宗教人士和因政治因素被排斥者时,
  我们都可以看见:最终与主耶稣连结的人,都是被社会屏弃放逐的,而非
  像大儿子的人。主耶稣对这些受人尊敬的宗教领袖说:“税吏和娼妓倒比
  你们先进神的国。”
  自始至终,主耶稣的教导都是吸引了非宗教的人士,却触怒那时相信圣经的
  宗教界人士;反观现今的教会却没有这样的影响力,现今的教会对于当初
  那群被主耶稣吸引的社会边缘人,无法产生任何吸引力——即便是自认为最
  前卫的教会。我们容易吸引那些传统保守、衣冠楚楚的道德人士,而那些
  行为荒诞、放荡不羁、心灵破碎,或社会地位卑微的边缘人,则一心只想
  避离教会。这现象提醒我们:“若是教会牧者们的讲道信息,以及会友的
  操练行道,无法带出像主耶稣对这些人一样的影响力;显然,我们并没有
  传讲出与主耶稣同样的信息。”若是我们的教会,对社会中的小儿子们无法
  产生吸引力,那就表示教会中的大儿子的人数比例,远远超过我们想像中的更多。
前段时间,有人批评我高高在上、拉不下脸。
我刚开始很讶异,后来想了想,自嘲自己是个大儿子,笑开了感谢主:
“原来我在人眼中,也是个大儿子啊。
亲爱的父神,感谢祢提醒我。
祢的提醒滋润了我未来的事工。”
我身处在台湾基督长老会中,听闻许多人事斗争——
事实上,现在的我也身处在斗争之中,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牺牲者。
但是,我知道不管结果如何,主与我们同在。
我们尽心尽力献上,愿主悦纳,
但后果是属于主的。
周一去听唐崇荣牧师的解经讲座,在真正经文的解释上,
牧师只说了一句:罗1-14。
他说,保罗在这句话中有三点意念,值得我们好好思想。
1.每人都需要福音。
2.每人都需要上帝。
3.我已经预备好了。
尤其是第三点:
“你是xx人,你的事我都已经知道。对xx人,讲xx人能明白的话。”
“你是xx人,你的事我都已经知道。对xx人,讲xx人能明白的话。”
我觉得这真的是很困难、很困难的一项预备工作。
愿上帝施恩帮助我们,让我们能藉著由祂而来的智慧,去成就祂的工。
作者: saniblue (sanity)   2014-05-22 07:18:00
Amen
作者: GoodElephant (翊今寶寶,說你好。)   2014-05-23 03:43:00
先推
作者: timer000 (祝我们平安^_^)   2014-05-23 09:50: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