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专栏] 不飙分的林书豪更可怕?持续用助攻堆高

楼主: joanzkow (星浪)   2023-04-05 20:11:18
※ [本文转录自 basketballTW 看板 #1aBMLWhK ]
作者: joanzkow (星浪) 看板: basketballTW
标题: [专栏] 不飙分的林书豪更可怕?持续用助攻堆高
时间: Wed Apr 5 20:11:09 2023
《林秒出手》不飙分的林书豪更可怕?持续用助攻堆高属于他的“书豪障碍”
运动视界
作者:EdotTdot_4
2023/4/5
来台前六战总计“才”传出41次助攻,近三场比赛一共传出惊人的38次助攻。各队不断透
过防守策略都迫使他传球,减少他挡拆后的攻击机会,反而逼出了持续刷新联盟助攻纪录
的林书豪。
3月26日,高雄17直播钢铁人面对桃园璞园领航猿的比赛,林书豪才以15次助攻,打破P.
LEAGUE+(以下简称PLG)单场助攻纪录。相隔一周,作客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主场,林书
豪又以16次助攻持续堆高“书豪障碍”,同时还贡献25分7篮板2抄截2阻攻的全方位成绩

https://youtu.be/7oNVxsdCRZY
磁铁般的吸怪能力 林书豪对团队进攻的助益
前两次交手,梦想家都透过Hard Hedge和Blitz等侵略式的防守策略,试图削弱林书豪的
挡拆破坏力,并给予激烈的肢体碰撞,尽其所能打乱他的节奏。上次两军碰头后,由于梦
想家不断对林书豪“上身体”,因此还有网友戏称梦想家是“格斗家”。
有了先前的交战经验,林书豪此役对梦想家的防守策略做足准备,尤其是遭遇包夹时,分
球时机的拿捏。加上此战裁判吹判尺度较为严谨,较容易针对身体接触响哨,因此梦想家
相对粗暴的防守动作收敛许多。
林书豪在场上犹如一块大磁铁,吸引梦想家团队防守的注意力,不断为队友制造空档。他
的吸怪能力究竟有多强大?下方的影片剪辑已经说明了一切,当他带球到罚球线附近,瞬
间吸引梦想家的五名防守者,全数内缩到禁区,不只是篮下的温德(Wendell Lewis),
弧顶的张杰玮和底角的吕政儒,皆出现无人看管的空档。
https://youtu.be/1BBzAyvjrRI
林书豪面对包夹的决策,是值得学习与效法的。他并不会过度盘球,而是会及时分球给队
友,即便未能因此进帐助攻,仍然可以造成队友四打三的有利局面,达到活络团队进攻的
效果。
顺带一提,这场比赛和林书豪搭档的洋将温德,亦展现出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策应能力,
几次短挡拆总能找到空档的队友。例如下方影片这球,钢铁人执行Fist战术,林书豪在弧
顶遭到包夹,接获传球的温德又吸引两人协防,从容不迫找到篮下的铁米得分。
https://youtu.be/1BBzAyvjrRI
先发变阵拉上射手 舍弃普林斯顿战术
钢铁人此战在人员调度上,做出一些调整,给予具有外线投射能力的球员更多上场时间。
过去三场比赛钢铁人都是以林书豪搭配温德、悟空(Gokul Natesan)、邱柏璋与篮少甫
,而这套组合只有林书豪和悟空的外线投篮较具威胁性。部分队友在空档情况下接获林书
豪传球,都显得比较犹豫,畏惧尝试外线投篮,大多选择回传给林书豪,没能彻底发挥他
切入分球的效益。
为了改善这项问题,钢铁人此战先发变阵,不仅以铁米(Femi Olujobi)取代悟空,并将
两大射手吕政儒和王律翔拉上先发,先发五人当中只有温德不谙远距离投射。另外替补的
出场次序也有些微调,此战缺乏外围投射的邱柏璋和篮少甫,遭到教练团冷冻,张伯维则
上阵七场比赛以来最多的21分钟。
教练团安排林书豪与射手群同时登场,增加他们并肩作战时间的主要目的,在于放大林书
豪切入吸怪分球的效益。从数据上看来,教练团的实验应该是成功的,先发组合除林书豪
以外的球员总计在三分线外出手17次,创下本季新高。
身边围绕多名射手,为林书豪增添更多传球选择,使他更能发挥串联球队攻势的功能。如
同下方两段影片剪辑所示,林书豪在挡拆后可以根据对方防守布阵,伺机选择传球至远边
底角,或是同侧埋伏的射手。
当他执行P&R,选择走掩体那一侧,吸引协防时,梦想家的防守圈会往强边偏移,远边射
手便可因此获得空档。
https://youtu.be/1BBzAyvjrRI
而林书豪破纪录的第16次助攻,则是运用回绝掩护(Reject Screen),吸引底角的简浩
协防,替同侧的射手吕政儒制造机会。
https://youtu.be/1BBzAyvjrRI
除了轮替配置异动,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战术调整。仔细观察比赛内容,可以发现近期钢
铁人执行“Weave”的频率是增加的。因为林书豪每场比赛都受到对方重点看守,透过“
Weave”连续地递球掩护,有助于替他摆脱防守者,并扰乱对手二线协防的站位布阵,为
林书豪创造更宽广的切入空间。
https://youtu.be/1BBzAyvjrRI
回顾二月中林书豪甫加入钢铁人时,球队时常执行郑志龙教练推崇的“普林斯顿(
Princeton Offense)”战术,尤其是Point Series和Low Post Series这两套基础走位。
但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长人持球策应为主轴的普林斯顿,逐渐消失在钢铁人的战术版上
,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以后卫持球发动的战术,诸如Fist、Pistol及前述提及的Weave。
如此战术调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作为钢铁人进攻核心的林书豪就是后卫,加上振中长人
群在策应方面的表现,原本就不是特别突出。再者,比起走位复杂又需要迅速灵机应变的
普林斯顿系统,Weave虽然也是来自于普林斯顿的概念,但相对容易理解与执行,或许也
更适合季中经历阵容和总教练更迭、团队默契未臻完善的钢铁人。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8/385978/aspect-0R2CDHChWD-700xauto.png
各队积极包夹竟逼出更可怕的林书豪?
在各队见识到林书豪对领航猿狂轰38分的火力示范后,接下来交战的对手,无不对他采取
针对性的防守布阵。包含台北富邦勇士的“Box-1”、领航猿的“死亡缠绕”与“All
Switch”,或是此战梦想家所使用的Hard Hedge和Blitz。尽管方法不尽相同,但共通点
都是期望透过协防和包夹,迫使林书豪传球,尽可能封锁他的得分。
对手们确实借此压制林书豪的得分火力,连续三场比赛都把他的得分压在30分以下,而且
自3月19日那场三分球11投6中的比赛后,接下来三战他在外围合计14投4中。
然而,他却用不同的途径帮助球队,来台前六战总计“才”传出41次助攻,近三场比赛一
共传出惊人的38次助攻。各队不断透过防守策略都迫使他传球,减少他挡拆后的攻击机会
,反而逼出了持续刷新联盟助攻纪录的林书豪。
截至目前为止,林书豪场均25.22分8.78助攻,若非出赛场次未达标,早已空降PLG得分助
攻双冠王,显示出无论面对何种防守,他总能做出最适当的应对与决策。
#KeepLINproving
※火箭时期的林书豪和James Harden,所组成的“哈林连线”成效为何不如预期呢?请见
我的IG粉专@etbasketball,立刻追踪查看更多篮球相关文章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102307
作者: playing808 (nnrfr)   2023-04-11 12:53:00
推 好久没在这里推文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