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天皇的称号

楼主: chinese228 (请补交夏聚心得)   2013-03-13 10:14:32
不好意思,因为没啥人讨论,在下觉得发这种业余文不够妥当,所以自删。
应版主邀约,但bbs砍掉后Fox附件好像不能转信,
只好旧文删了又手动重发。
※ 引述《PrinceBamboo (竹笋王子)》之铭言:
: 问题1
: 既然乙巳之变后中大兄就已经掌握实权 那为何当时不登基
: 而要架空舅舅(兼妹夫)和妈妈长达16年 妈妈死后(661年)还又拖了7年才即位?
: 跟当年的圣德太子一样 只差在中大兄最后还是有即位 圣德太子又为何不自己当天皇?
这时期的大王(日后的天皇)比较偏向精神领袖,其统治权力并不巩固,
因此谁来当天皇,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个人声望,
以及灵力(比如能否祈雨成功)能否让各大臣豪族信服。
用中国的政治逻辑来讲,就是"谁有德",可以让"万民所归"。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般来讲,在这情况下是很难当上大王的。
圣德太子并没有实权,他和苏我氏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
换言之他不是"苏我氏的人",苏我氏并不想扶正他。
他的执政基础是建立在大王家内部的威望,
以及实际上能满足苏我氏的政治喜好与利益。
所以他选择用佛教和遣隋史巧妙地强化他和大王家的政治威望,
用宪法十七条在精神上压制苏我氏,
但实际上的作用其实很有限。
所以他死后,他的儿子山背大兄居然还被苏我入鹿陷害灭族。
相较之下,中大兄可能是继体天皇之后,第一个掌握政治实权的皇族,
但最初的掌权只是他成功消灭专擅的苏我氏,而非自身有高人一等的威望。
(继体时期是一堆动乱,他死后之后没多久就是苏我氏的时代了)
他消灭苏我父子时,苏我要扶持的继位者是他的异母兄古人大兄皇子,
而他消灭苏我氏等于跟当时在他之上的实力者古人大兄作对,
当然不可能自己上台当箭靶,所以拱舅舅轻皇子当天皇(孝德天皇)反而是稳当的作法。
等他除掉最大竞争者古人大兄时,已经到他舅舅去世,老妈重祚为齐明天皇的时候,
在努力成为实际的主宰者的过程中,他还要让律令制转化为政治资本,
更需要的是显眼到足以服众的政绩,而不是抢著登上有负担的王位。
这种为何之前他要不顾孝德天皇反对,硬将朝廷迁到难波,
以摆脱奈良盆地的诸多豪族的制约。
但律令制度下朝廷的建设消耗太多人力物力,也夺走许多各地豪族的利益
(如废屯仓制律令国,这让各地国造失去政经大权只能剩祭祀权)
这让各地的国造豪族非常不爽。
为了转移压力,他发举国之力救援百济,
想透过重建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来强化威望。
但老妈皇极天皇远征到筑紫时就病死了,白村江之战又被唐军打个惨败,落荒而逃。
这时要以收拾烂摊子安抚民心为重,所以把弟弟大海人留在西国安抚豪强,
自己则回到近江朝廷继续大化时期的制度革新,
为了避免得罪人,这时选择称制自然比较恰当,
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再开始称皇称帝。
话说日本目前考古的发掘中,最早使用"天皇"的官方纪录是天武朝的文书,
可以想见,"天皇"这名称背后代表的是全面引进全新的律令制度。
当时这是个前无古人的改革,要承受的压力相当庞大,
所以也不能怪中大兄费尽心思搞斗争和"change"而迟迟不登基。
: 问题2
: 中间曾迁都难波,近江大津京,藤原京 不是都在飞鸟
: 为何日本史分期上全都画进飞鸟时代中?
如果整理下历朝皇宫的迁徙,其实是找的到规律的。
古坟时期的大王大都是难波和奈良盆地两地在跑。
泊瀬部皇子(崇峻)时迁到盆地东南方的飞鸟地区,
于是推古到孝德诸天皇的皇居都在飞鸟,
齐明天智朝时迁到近江,但壬申之乱时近江的宫室被烧毁,
天武朝时又迁回飞鸟,然后天武老婆鸬野讃良皇女(持统)开始建造第一座都城藤原京,
(之前都是皇宫,所以才叫"xx宫")
日后才有平城京 长冈京和平安京。
对照地图会发现早期的飞鸟xx宫都在飞鸟川沿岸,
也就是奈良盆地的东南边。
奈良盆地的特色就是丰美的粮食产地,
而且盆地的封闭地形也能保障安全,
神武东征后,日本上古神话的主要舞台就以这里为主(像长随彦 三轮大神等等)
大王墓和各大臣连的墓也密集地集中在这里
难波则是在今天的大阪地区,其实迁到这里就很明白,
是要控制对朝鲜的贸易,特别是从朝鲜引进的渡来人和铁器等先进的技术,
在这里建宫的天皇大都以善于内政为名(如仁德天皇)
换言之古坟时代的大和王权就是以奈良盆地为生产腹地,
靠着难波的对朝贸易来强化政治实力。
但古坟晚期大和王权对对任那府的控制力大幅下滑,
难波的重要性也随之降低。
崇峻朝后的大和王权的核心区域则集中在飞鸟川一带,
因此称之为飞鸟时期并不为过。
天智天皇是第一个试图超越[飞鸟-难波]体系的天皇,
近江朝廷想利用琵琶湖的水运控制东国的豪强,但他的儿子大友皇子输了,
持统的藤原京则是迁到奈良盆地北方的政治实验,
试图控制山背(日后的山城国)以北的地区。
之后的平城京到平安京则是越迁越北,
这也反映了大和王权的直接控制区域随律令制越来越大,
朝廷的权力越来越强。
: 问题3
: 日本史分期 首都在平安京时称平安时代 政治中心在江户城时称江户时代
: 并不是"京都时代"与"东京时代" 那为什么只有奈良时代不是称为"平城时代"?
: 当时首都名称是平城京而不是奈良啊 而且后期迁都长冈京 也不在奈良啊
: 这个我多年前曾问过(#1AEw9_WJ) 但没得到答案
没什么标准答案,但我想主要是因为都在奈良平原(大和)的缘故。
这些历史时期的命名很明显都是明治的事情,
因为幕府之前都是古人以xx朝来命名,
就算是赖山阳那种尊王论的仿正史写作也是用当权者来断代,
而近代“地名”或文化现象为断代的分期方式,
很明显是受到考古学的影响。
另外,从明治到目前为止都是“东京”的时代,
去划分一个“东京时代”完全没意义。
: 问题4
: 中国的君主皇帝 一般以諡号或庙号传名后世 而两者都是死后才给予的
: 因此一个人只会有一个
: 比如唐中宗,唐睿宗都曾经退位又复位 都当过两任皇帝 但史书上的庙号只有各一个
: 但是日本天皇的称号 却不一定是諡号
: 根据维基百科的表 → http://zh.wikipedia.org/wiki/日本天皇列表
: 有的是諡号(蓝字) 有的是追号(红字) 有的是生前尊称(绿字)
: 但到底諡号和追号有什么不同呢?
: 还有諡号或追号是天皇崩后多久之内决定呢?
: 元正天皇时成书的"日本书纪"中已有纪载到舒明,皇极,孝德,齐明,天智,天武,持统
: 从持统上皇崩(703年)到"日本书纪"完成(720年)可知 至少在17年内就决定了
: (弘文天皇则是过了1200年后才追諡)
: 那为何当过两任天皇的皇极天皇(齐明天皇)和孝谦天皇(称德天皇)会各有两个諡号呢?
: 她们第一任的諡号难道是退位后~重祚前的这段期间就定了吗?
: 另外假如天皇在位时都称为今上天皇
: 那退位为上皇 甚至有好几位上皇并存时 当代是如何称呼他们的呢?
: 是否史书上的諡号在退位后~崩前就已经定了呢?
: (嵯峨上皇和淳和上皇并存, 白河法皇,鸟羽上皇并存, 鸟羽法皇,崇德上皇并存,
: 崇德上皇,后白河上皇并存, 后白河上皇,六条上皇并存, 后白河法皇,高仓上皇并存 等)
: 这个我多年前也曾问过(#19mE6WV1) 但也没有得到答案
: 希望有日本史高手能解开我的迷惑 谢谢! ^^
日文维基其实有写:
http://ja.wikipedia.org/wiki/%E8%BF%BD%E5%8F%B7#.E6.97.A5.E6.9C.AC
E3.81.AE.E8.AB.A1.E5.8F.B7
諡号有褒贬之义(跟中国的褒贬不大一样,主要是纪录天皇的重大事件),
如御眞木天皇在天旱时首创祭雨,所以諡号为崇神天皇;
大友皇子有文采,能写汉诗,所以明治时加諡号弘文;
安殿亲王有名的事蹟是二所朝廷和药子之变,所以諡号平城。
追号则是天皇居所,没有褒贬之义(如醍醐,村上,一条,三条,桃园,正亲町等等)。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3-03-13 17:08:00
推! 板主快m!
作者: jfy (天之子)   2013-03-13 19:06:00
我上面那篇全引日文Wiki的更业余阿XD,没人讨论的原因除了本版人气之外,有没有其他资料能引用来说明也是一个问题,就像我回本系列的那篇,也是因为刚好我有买介绍天皇的那期历史人杂志,所以就引用该期一些学者、专家的论述来说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