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立峰──台湾文化产业何时能‘重版出来’?
2016-06-20 11:29
http://udn.com/news/story/8401/1773261
【读‧书‧人 专栏/祁立峰】
没有故事的偶像剧
最近文化界的新闻太多了——寒伧的版税,倒闭的书店,缩编的报刊,还有文化部的
昭昭改善方案,但我想从另外一个貌似无关的话题切入。日前马欣发表了一篇〈台剧
真的有拍出年轻人身影吗?〉,谈日剧《重版出来》和韩剧《戏子》,这两剧拍出了
新世代身处当前困踬辛酸之职场,专属于职人的爱恨情仇。随后郑人豪发表〈台剧不
止于爱情偶像剧〉回应马欣,举了〈一把青〉、〈必娶女人〉等作为反例。
我们姑且不论台剧这几年到底有否思进取好了,从每下愈况的收视率其实就已经胜负
已分,但我无意指摘台剧及其背后一连串产业,怎么看,这都与嚷嚷经年了的“文创
产业”更源头之困境有关。
众所周知,《重版出来》是漫画改编。而就我所知大部分的日剧都有所本,背后早已
有小说或漫画作为前文本。小说漫画一朝热卖在先,随之而来的动画化、影像化,整
个产业连动热起来的巨大产值,就像“萌”这个词的本义,纸团余烬一瞬间就闪燃了
起来,火势熊熊。
《重版出来》即便讲漫画出版社衰荣与困境,却仍然引发广大阅听者关注。更遑论之
前《半泽直树》故事发生在是银行业,《王牌大律师》讲的是检察官与律师,更早些
的《白色巨塔》聚焦医界和学术界斗争。台湾确实也有过几出医界戏剧,《麻醉风暴
》与侯文咏同名作改编的《白色巨塔》,但我们还是被迫看了太多的肥皂爱情故事,
有败犬一点的,有工具人一点的,微文青一点的,时代感一点的,但最后还是走向公
式化。
我听过几次编剧演讲,面对台剧的弱势质疑,最后结论大概就是“我们没有市场”,
这个结论我在其他场合听过更多次——票房破亿的好莱坞电影之于贫弱的本土电影;
强势的翻译小说之于滞销的本土小说。
大国/岛国、大市场/小市场,这解释听起来太俐落了,太一锤定音了。
回到《重版出来》这出剧,它讲初入漫画出版业的菜鸟,凭著青春热血挑战漫画再版
和超越竞争杂志,这看似一般般的动漫设定,却又充满各种现实的辩证。剧中几乎没
有女二男二,没有感情暧昧,没有台剧拖沓而过时的嘶喊或雨中奔跑,反而是更多的
术语解释,编辑的作息,画家的日常,职场的细节。还有商业与艺术的辩证,出版社
的文化使命与利益,泡沫经济前后的时代脉络,看似残酷碾压新人的编辑如何确保利
益、让编辑部得以继续冒险推出新人……
我印象中台剧几乎不加边栏、不上注解。“没有观众想看”。最后我们就在脸书上疯
传一张、乡土剧里插管插到头上的喷笑画面。淡淡的时代感,浅浅的对白,微微的文
青,这就是天花板了吗?
我们的故事到哪去了?
官方嚷嚷跨界的媒合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实际比例如何?编剧宁可瞎掰些想当然尔的
日常或非日常,傻白甜小资女配高壮帅富二代。因为速食和即食,我们的故事尽可能
地去背、去细节、去景深,但这岂是戏剧之过而已?
我最近读东山彰良获直木赏的《流》,一桩发生台湾的凶杀案,一个住在广州街的少
年,一幅专属于台北西区的七零年代街景,都像故事里那辆炫目的火鸟跑车似快速流
泄。若《流》进而影像化,外景拉进龙山寺、华西街拍、合成当年的中华商场,那背
后会带来是什么样的效益产值?然而我们没有。小说不是台湾作家写出来的,就算影
像化也不会是台湾电影或台湾资金。那本土小说和作者在干嘛呢?现代主义方兴未艾
,我们还没写够繁复实验性,语言断裂解殖的纯文学作品,至于拍偶像剧或电影?跟
我们没关吧。
回到前述讨论,我最难理解的是郑文的末段:
“当这个产业面临着不论是外来的竞争,还是内在累积已久的问题,左右著产业中诸
多工作者的生计时,还是有一些人努力着,试着突破点什么、坚持点什么,最后交出
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当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该给他们多一点掌声?”
读到这里我仿若又看了一出《Jump少年周刊》里的努力热血胜利的公式,像《灌篮高
手》里三井寿那记横跨空中迟迟不坠的三分球。我无疑质疑漫画,但它不过是让我们
暂时逃逸于现实生活的儗仿物。若我们谈的是产业,是生意,不是现实人生的一话《
海贼王》,那么这个结论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商场何止如战场,邻近强国们的文化产业又何止大举压境,前线早在多年前就已溃不
成军了。我们这样劲搞搞呼告民粹与国族之爱,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我已不仅担心我
们将失去黄昏,我更担心的是连热血漫画里那个奔向夕阳的最后一幕分镜,都因为经
费不足市场太小而直接省略了。
不光是戏剧或文学而已。我们整个文化产业链都在供需面弄错方向很久了。这不仅是
市场小足以蒙混过去的。事到如今只有爱的鼓励,真的一点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