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发了篇《平清盛》心得的我又来了,这次购入了总集篇来收藏。听说总集篇换掉了原
本令人诟病的棒读旁白君而令人拍手叫好,不过实际看过觉得终究是缩减了许多内容,跟
完整版的落差挺大的啊。在对比完整版跟总集篇之后产生了一些心得。
第一是,因为少了优美又点题的OP和纪行,又删掉了大部分歌舞、吟诗、抄佛经这些营造
文化氛围的段落,更加突出了剧本的问题。要说是问题嘛,在我看来这剧本很有历史同人
的感觉,缺少了朦胧情愫和“刻意凌驾于现实的对美的追求”的历史同人,剩下的就是牵
强啊。剧中描绘阴暗的情感、强烈的视觉造型,与其说是为了写实,不如说是任性的追求
某种美感。而总集篇去掉了这些,让我改用一般的眼光来审视,感觉到确实非常不符合一
般人对大河剧的期待吧,我不期不待地看倒是觉得挺新鲜挺好玩的。
第二是,因为更集中在主角的主线剧情,主角的缺点也被凸显出来了。主角的人物塑造、
造型和表演都是比较夸张的,但是本身的存在感却是很暧昧,介于突兀和缺少气场之间。
最初是被松山清盛的剧照吸引来的,看别人演戏多少有种明星穿越到古代的感觉,但松山
清盛却一脸我就是古人的感觉,被松山的这种可以完全让自己“消失”的特性给吸引。原
本对松山研一的印象,与其说是停留在L或风太郎,不如说对他这个人实在没有什么印象
,但这两个角色确实让人很有感觉。不过,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了解松山清盛为什
么失败了,要担得起一整年的大河剧的主役,光是让自己消失是不够的吧。再加上因为观
赏的画质从电脑萤幕跃升到大电视蓝光片,发现主角脸上的脏污更明显了,一直注视著松
山清盛的脏脸确实是有点难为情啊,终于稍微体会到了日本观众的心情。
作为松山研一的新入坑粉,一边补剧一边补八卦,对松山研一的好印象却是慢慢有点幻灭
。不禁也是有点怀疑,他能接连获得大河主役还有主演名导演的电影到底是凭借著什么呢
……毕竟演技这种东西实在很难评断,客观上的人气和资历还是不太足够吧。不过还是相
信他在《平清盛》的演出其实很符合剧本想要的那种一言难尽的感觉,在大海边望向未知
彼岸的年轻人,同时散发着生命力与陷于命运之困顿的人物像……有着像孩子一样单纯清
澈的情感与向往。
一直在想戏里的很多隐喻。以“两个父亲”做为开篇,不单是说平清盛同时有白河帝和平
忠盛这两个父亲,结合OP来看,也可说一个父亲是山,是天皇与贵族的世界,是山林间仰
之弥高的传统神社,是过去,一个父亲是海,是武士之世,是向海面无限延伸的严岛神社
,是未来。剧里采用的前卫摇滚曲目“Tarkus”改编的交响版,原曲背后有一个故事,就
是讲一个叫做Tarkus的坦克装甲犰狳自火山爆发中诞生后,打败了无数半机械半兽的敌人
,最后它遇到人面兽身的Manticore一番大战后,被Manticore用尾巴的刺画瞎了眼睛,最
终放逐流水而成为Aquatarkus。诞生于火山,消逝于水中,剧中的平清盛也是这样的一个
怪物吧。而这两面性又表现在其他看似水火不容互相冲突的却紧密相连的事物,比如爱与
丑陋,比如私欲的复仇与公众的革新,比如成功的荣耀与牺牲的痛苦。一直强调“怪物之
血”的诅咒,但是所谓的怪物其实就是人。
剧末海底的宫殿让我联想到浦岛太郎,海底龙宫有着梦幻绮丽的童话故事的氛围,但是结
局却是好心没好报因果难定世事无常的虚无感。实际玩过双陆棋还发现下棋的隐喻也是很
妙,象征著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长行、还有让棋子孤立或者团结的游戏策略就像是剧里几
大家族的兴衰与伤痛。
感谢你看到最后。对这剧的偏好一直有种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想着想着,困在心里头好久
了,抱歉在此再次占一个版面抒发。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