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京都赏樱纪录:醍醐寺.圆山公园.知恩院.平野神社
巴哈姆特小屋图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6114276
造访日期:2024年4月
2024年4月距上次2018年相隔6年以后,再度前往京都赏樱。这次赏樱已跟前几次不同,因
为前往的景点几乎都是过去去过的。这次之所以旧地重游,主要是因为想要尝试将京都樱
花作为观光指南出版,不过距离第一次京都赏樱已有10年,许多照片可能已经不合时宜,
尤其平野神社、背割提据传因为2018年的台风受损严重,想要看看灾后数年的状况。
这次赏樱的日期为4月2日到6日(其中4月3日因为大雨未排赏樱行程,改为学术取材),由
于前一年的2023年,日本许多樱花再度破了最早满开纪录,相当担心如这次再度重演,相
隔许久的赏樱就因此泡汤。这次2024年的樱花再度超出预期,但却是比预期较晚满开,原
因是因为樱花开花后天气偏冷,因此满开日期延后了好几天,直到4月5日才满开,也就是
过去的平均值。
前三次京都赏樱都是在满开中期到末期前往(尤其2018年前往时几乎快掉光),这次是第一
次在满开前到达,前几天感觉到樱花还没到盛开期,因此照片与过去照片有少许落差。不
过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偏早开的醍醐寺,这次终于在盛开期前往(过去三次醍醐寺都已过盛
开期)。
本篇介绍这次所前往的赏樱景点,按照前往的先后顺序排列,在景点介绍时还是会搭配历
史解说,作为京都樱花观光指南铺路。另外,本次赏樱的最后一天还前往大津市的三井寺
,在本系列会一并介绍。
醍醐寺(4月2日)
醍醐寺创建于876年,是包含醍醐山上到山脚下的广大寺院,其中下醍醐是一般观光客较
熟悉的寺院范围。醍醐寺创建者是理源大师圣宝,于876年首先于醍醐山上创建,但早期
建筑大多毁于战火。现在醍醐寺大部分建筑是在丰臣秀吉时代前后落成。他于1598年在此
寺举办盛大的赏樱宴会。举办地点三宝院现在是该寺重要的子院,另外每年4月第二个星
期日会举办“太阁花见行列”,试图重现当年赏花宴会盛大的光景。
醍醐寺分为三个部分,进入寺院门口左边是三宝院、右边是灵宝馆,最前方则前往伽蓝,
赏樱季节该三区域均个别收费。由于三宝馆最靠近门口,因此排队人潮也最长,但其他两
个地方也有售票口,因此不见得一定要去排三宝院。
这次与前几次最大的差别,就是三宝院的户外允许摄影(室内依然禁止摄影),因此终于有
三宝院的照片。三宝院是醍醐寺的子院,最早是1115年创建,但遭到损毁,现在该院是
1598年,由丰臣秀吉捐资兴建,甚至连建筑到庭园都是他亲自设计,也是上述该年举办赏
樱宴会的场所,被列为国家特别史蹟与特别名胜。入口的巨大枝垂樱被称为“太阁枝垂樱
”,象征丰臣秀吉对该寺樱花的喜爱。
该院庭园是丰臣秀吉所设计的池泉回游式庭园,旁边紧邻庭院的建筑包含纯净观、表书院
等,也是当年为了举办宴会而从外地移筑过来。以前曾当成该院入口的唐门,建于1599年
,被涂以黑漆与皇室象征的菊花纹、丰臣家象征的桐花纹的金箔,被列为国宝。
灵宝馆是1935年建立,主要是为了保存并展览该寺收藏而建,周围种有大量不同品种的樱
花,尤其靠近建筑的巨大枝垂樱最为夺目,树龄高达180年,过去数次前来都已经过了盛
开期,这次终于能看到满开的面貌。
继续前往伽蓝,也就是为该寺院的核心,主要建筑包含金堂、五重塔、不动堂、弁天堂等
。金堂虽然创建时已存在,但被烧毁两次,现在的金堂是依照丰臣秀吉的遗愿,于1600年
从现在和歌山县境内的满愿寺本堂移筑过来的,内部供奉该寺本尊药师如来座像。
五重塔于西元951年落成,塔高38公尺,是创建初期建筑唯一留存至今者,不但是该寺,
也是京都境内现存最早的建筑,被列为国宝实至名归。该塔建于朱雀天皇期间,为了对父
亲醍醐天皇祈福而建立该塔,历经15年完工。由于该塔历经千年保存良好,内部的佛教壁
画也维持创建初期的风格,同样列为国宝,但内部未开放参观。
不愧是列于日本樱花百选的醍醐寺,即使前来赏樱多次依然惊艳,三宝院、灵宝馆的两大
枝垂樱可为代表外,寺院内枝垂樱的数量可称为京都之最,许多集中在灵宝馆建筑周围,
另外伽蓝内也有不少。这次终于在满开期间前来,是这次赏樱的最大收获之一。
圆山公园(4月2日)
圆山公园位于八坂神社后方,江户时代本来是部分寺院的所在地,在明治维新初期的“废
佛毁释”下被政府没收为公家用地,1886年改建为公园并开放参观,成为京都最早的公园
。该公园最负盛名的樱花便是位于公园中央的枝垂樱,被称为“一重白彼岸枝垂樱”,又
被称为“祇园枝垂樱”。该樱花树的前身本来树龄至少200年以上,曾被指定为天然纪念
物,但可惜在1947年枯死。现在所见枝垂樱是它的后代。
圆山公园是京都最热门的赏樱名所,公园内满满的人潮,尤其是上述最有名的枝垂樱无时
无刻都被人潮包围,占地不大的草地也都坐满了人,根本称不上有赏樱品质可言,因此拍
一些枝垂樱的照片就快速离开。
知恩院(首次前往)(4月2日)
知恩院是这次少数第一次前往的寺院,该寺就位于圆山公园旁,因此离开公园便立即前往
。知恩院创建于1175年,创建者为法然上人,他年轻时在比叡山修行,后来决定要开立净
土宗寺院,因此于1175年在现在寺院的位置筑一草屋做为修行场所。法然上人死后弟子建
立寺院供奉他,由当时四条天皇赐下“华顶山知恩教院大谷寺”的寺号,成为山号与寺院
名称的来源。
知恩院的前方就是该寺的地标,也就是高达24公尺的“三门”,是京都最大的木造建筑物
之一。知恩院在中古时代历经多次焚毁,现在的建筑大多是江户时代所建,其中三门是
1621年由德川秀忠捐赠兴建,内部安置释迦如来与十六罗汉像,被列为国宝。与南禅寺三
门可以付费登上楼门不同,知恩院的三门无法参观内部。
通过三门爬上阶梯,便可看到御影堂与阿弥陀堂。御影堂也是该寺本堂,是全寺最大的建
筑,于1633年在德川家光捐助下重建,所在地就是据传他最早传道的地点,被列为国宝,
供奉本尊法然上人像。阿弥陀堂于1910年重建,供奉阿弥陀佛像。
从御影堂的右侧绕道后方,可以进入该寺深处的方丈与庭园,是1633年所建的回游型庭园
,通过庭园可以从方丈后方出来。从御影堂周边再爬上阶梯,可以到达势至堂,建于1530
年是该寺最古建筑,也是该寺发源地之一,最上方有法然上人的御庙,供奉法然上人的遗
骨。知恩寺在某些网站被列为樱花名所,但这次前往发现樱花并不多,不需为赏樱而前来
参观。
平野神社(4月3日)(夜樱)
平野神社位于京都市区西北部,创立年代不详,但据推测是迁都到京都不久之后,祭神有
今木神等4个神,其中今木神据传是桓武天皇的生母高野新笠的祖神。该神社创立早期受
到许多贵族与武人的侍奉,但曾一度荒废,后来在江户时代初期重新兴起。
平野神社在2016年曾前来,之后据传受到2018年台风影响,许多樱花树倒塌,因此这次便
是前来看现在樱花的状况。穿过鸟居与神社门口之后,便可看到本殿与中间的舞台,基本
上都被樱花包围。如将这次前来的照片与2016年照片比对,似乎看不太出来樱花树受损严
重的迹象,倒是因为这次许多樱花尚未到达满开期,甚至还没开花,因此照片比上次前来
稍微失色。
除了神社的左侧外则有“樱苑”,2016年前往时并未收费,这次前往时园区几乎都被帐篷
布包围,进入要收费,并有夜间点灯。收费区里整理的相当整齐,还有少数摊贩营业,樱
花大多未达满开期,但少数枝垂樱已经满开,到了晚上夜间点灯下非常光彩夺目。由于该
庭院改收费制,建议先从外面判断是否要付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