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支撑日本近代化的银矿山:生野银山

楼主: comet115 (绿色彗星)   2025-01-22 10:04:35
网志图文版:http://milkyrailway.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_7.html
金银自古以来就是珍稀的贵重金属,也是古人用来衡量财富与交易时的货币。不过,你是
否曾经好奇金和银到底是从何而来?这次的播但线铁道之旅,除了拜访竹田城的云海,铁
道迷津津乐道的103系电车之外,我同时来到了深山中的银矿产地:生野银山。
https://i.imgur.com/8wjQeRR.jpeg
支撑日本近代化的银矿山
位于今日兵库县北部的生野银山是形成于中生代的热液矿床,除了银之外,矿床中亦富含
铜、铅等金属矿物。据说在西元9世纪人们就在此地发现了银矿,但由于冶炼技术不发达
,徒手开采的矿石还得运送到中国、朝鲜才有办法变成闪闪发亮的银。直到16世纪日本获
得冶炼的技术之后,生野银山在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政权的主导下开始大规模开采,生野
银山就此成为丰臣与后来的德川幕府财政的重要支柱。
江户时代结束之后的生野银山由明治政府继承,和石见银山、佐渡金山等矿区一同成为官
方经营的矿山。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现代化,在明治政府一系列西化政策下特别招聘了
法国矿业技师Jean Francois Coignet来到生野银山传授机械化采矿技术,推动银山直达
港口的马车道建设等等。1896年,生野银山由三菱财阀出资入主,三菱带来的雄厚资本继
续加大投资水力发电设备提供开采机械所需的动力,促使采矿效率进一步提升。
1973年因应三菱业务调整,生野银山就此结束长达数百年的金属矿采掘事业。不过百年来
的历史堆叠,总长度甚至长达350公里(相当于从大阪坐新干线到静冈的距离),错综复
杂的坑道还能一次看到江户时代与近代的采掘遗迹,因此在闭山后当地很快地成立博物馆
保存相关历史资料,原有的部分坑道也转型为观光坑道,让游客可以一览真实的采矿现场

前往生野银山的交通
生野银山位在兵库县的中心地带,最近的JR车站是播但线的生野车站,山阳方面可从姬路
搭乘电车至寺前转乘,山阴方面可从和田山转乘普通车外,往返大阪与鸟取的滨风号特急
也有停靠。不过,从车站到银山有5公里远,且没有公共汽车路线可以直达。因此,若要从车
站前往银山可以到生野车站西出口的观光案内所租借自行车,建议选择电动辅助车款,以
应付一路上坡的山路。店家也会提供安全帽和手机架,装备相当完备。
入坑采银去!
从车站一路骑车到生野银山的门口,在冬季暖阳加持下顿时还感觉有点热。入口处陈列著
过去用于矿山铁道运输的电力机车、客车与货车,以及矿坑内使用的装矿机和矿车。电力
机车仿佛是放大版的新平溪煤矿的独眼小僧,让人有种特别的熟悉感。我在纪念品商店前
的停车场停好车之后,在门口购买门票进入园区内。主打亲近采矿遗迹的生野银山园区共
有两条漫游路线,一条是坑外的古代露天矿场遗迹,另一个就是我这次特别来观摩的金香
濑坑道。
有着厚重如城堡般的石砌坑门的金香濑坑道是明治时代初期招聘的法国矿业技师Jean Fra
ncois Coignet所设计,包含未开放区域总长可能长达上百公里,但目前只有开放其中大
约1公里的坑道给游客游览。由于坑道位于山坳处,外头已经感觉有些寒冷了,洞内感觉
又冷了一点。但这不只是因为是冬天的关系,坑道内常年都维持着13度左右的低温,当地
还利用这个环境在坑内各处存放土产的烧酒,成为游客回家前可以在纪念品店购入的伴手
礼。
走进坑道内不久,抬头一看就看到一个穿着江户时代服装的假人坐在上头的小洞内。这个
小洞是管理单位过去为了将矿坑转型为观光坑道,在进行扩孔工程时发现的旧坑道。这条
孔道大小仅能容纳一个人匍匐前进,过去是江户时代为了排出地下水而留下的遗迹。除了
排水道之外,还有很多孔道在近代挖掘的主坑道旁或并行、或交错,就好像蚂蚁窝内的通
路一样。园区在坑道前段设置了江户时代采掘展示区,这些身着旧服饰的机械假人有的拿
著槌子敲打坑内的矿石,有的拿着测量工具在洞内测量,还有从狸掘孔道中探头出来的探
路人,让游客得以想像古代采矿的艰辛。
继续深入坑道内,坑道由粗犷的素掘,转而出现五枚合掌支柱组和马蹄形钢板支撑的隧道
,我接着进入近代的机械化采矿现场。儿时的我所想像的挖矿就像是鼹鼠一样挖一条路把
宝藏给挖出来这么简单,但实际上金香濑坑只是这座矿山中的上层坑道,下方还有一条搬
运矿石的坑道。事业单位透过地质探勘、岩芯钻探找到山体中的热液矿床后,会在矿床上
下各挖一条坑道接近矿脉,并在矿脉旁挖出连络上下坑道如微血管般的坑道,接着从中间
、从下面将矿脉穿岩破碎之后,借由重力让矿石掉到下方的矿车上运出。站在坑道内展示
的一条挖空的矿脉遗迹前,只见一条夹在两侧岩壁间、深不见底(解说板表示深度可达30
公尺)的狭窄岩缝。我一边对壮观的采矿现场感到惊艳,一边想到原来国中课本上要我们
判断地质事件先后顺序的矿脉是长这个样子啊!
破碎后的矿石由漏斗落下到矿车内载走
坑道除了挖掘矿石,同时也扮演着人员运送的交通孔道功能。来到光荣立坑的卷扬机展示
区,偌大的卷轴缠绕着比手指还要粗的钢缆,往上方的素掘岩洞中延伸,透过上方的滑轮
拉动前方的立坑中的电梯。在电梯后方与下方已经是开放区域之外了。看着深不见底的黑
暗坑道,我不知为何想起漫画《黄金神威》中刺青犯人躲在北海道的矿坑中的剧情;如果
有人躲在这座如迷宫般的矿坑中,恐怕真的也找不到他吧。
官方简介说绕一圈大约只要40分钟的坑内巡礼,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花了将近1.5小时才
走出来。对从地球科学出身的我来说,以前在课本上看了也一知半解的图片,在坑内用贴
近真实的方式展示真的颇为震撼,深深觉得矿业知识也是一个大坑。台湾北部山区过去也
曾是矿业重镇,但如今只有金瓜石的黄金博物馆将旧有坑道转型为观光坑道,其他坑道大
多封闭坑口并随时间荒废在山林中,错失了转型的机会颇为可惜。离开坑道后,坑外还有
陈列江户时代绘画、矿石文物等资料的矿山资料馆,以及假人演示江户时代炼银技术的吹
屋资料馆,推荐也可以仔细逛逛。不过因为我还有其他行程的关系,只好有缘下次再来拜
访了!
造访日期:2024.1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