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市历史人文观光指南:小岛养生所迹纪念馆.圣多明各教会迹资料馆.长崎公园
巴哈姆特小屋图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753531
图文版照片拍摄期间:2022年12月
本篇将介绍这次2022年前往长崎所去的3个景点,即小岛养生所迹纪念馆、圣多明各教会
迹资料馆及长崎公园,作为之前长崎市内人文景点介绍的补充。小岛养生所迹纪念馆是长
崎最早西洋医院小岛养生所遗蹟上建设的展览馆,圣多明各教会迹资料馆同样也是教会遗
迹上开设的展览馆,至于长崎公园则介绍公园内的雕像,与周边的防空本部迹。
小岛养生所迹纪念馆
小岛养生所迹纪念馆位于新地中华街上方,大约步行15分钟的山坡上(该馆周边道路相当
复杂,应多利用google地图导航),实际上位于仁田佐古小学校舍的下方。该馆开馆于
2020年4月,是长崎市最新开设的博物馆,因此展示空间相当新颖。
该馆顾名思义,介绍长崎最早西洋医院的小岛养生所。长崎由于身为江户时期与西洋贸易
交流的重要窗口,近代西洋医学也传入日本,尤其“出岛三学者”之一的西伯德曾开办诊
疗所,并成立“鸣滝塾”培养医学人才。幕府末期官方有鉴于西洋技术的重要,因此在长
崎开办海军、医学、英语等传习所,其中医学传习所便成为长崎大学医学部的前身之一。
由于江户时期日本与荷兰关系甚深,幕府末期的传习所教师许多是从荷兰聘请而来,其中
之一的庞贝(ポンぺ)后来成为小岛养生所的创办者。庞贝于1829年出生于荷兰,在医学校
毕业成为军医,1857年以第二期海军传习所教官团成员前来长崎,受到幕末到明治时期的
医师松本良顺的协助之下,同年便开办医学传习所,课程从基础科学开始,到解剖学、病
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最后到内科、外科、眼科等,教导整套的西洋医学体系。
为了做为医疗,也作为医学生们的实习医院,1859年庞贝向幕府申请建设医院获得核可后
,2年后即1861年成立小岛养生所。该所位于长崎郊区的山坡上,诉求空气良好、风光明
媚,并引进西洋的医疗设备。早在该所开设前,庞贝便对日本人施打牛痘,并曾在霍乱流
行时提供治疗与预防建议,该所开设后一年便医治了约930名病人,也成为临床的讲授机
会。
虽然成立养生所隔年庞贝便离开日本,但在短短5年间建立了日本近代医学体系的雏型,
且培养许多人才,在明治之后贡献甚大。如当初协助创建传习所的松本良顺,幕府末期担
任将军的御用医生,明治以后被军队任用,成为初代军医总监。庞贝学生之一的长与专斋
,明治以后跟随岩仓具视访问团前往欧洲考察医学与卫生行政,回国后历任文部省医务局
长与东京医学校(现在的东京大学医学部)校长,对明治时期的医学与卫生贡献极大。
1865年小岛养生所与医学校合并成为“精得馆”,明治之后由政府接收改称为长崎府医学
校及病院。1888年第五高等中学校医学部成立,接收了原本小岛养生所的医学校及病院,
1901年医学部独立成为长崎医学专门学校,1923年升格为长崎医科大学,战后并入长崎大
学成为医学部。由此可见幕末的医学传习所与小岛养生所是长崎大学医学部的前身之一,
所以该医学部以1857年为创建年,并将庞贝视为开创者。
该馆成立的背景是仁田佐古小学校舍建筑时,将建地下方的小岛养生所遗蹟进行挖掘考古
调查,馆内有一部分展示挖掘时发现的建筑物地基、砖瓦与外围的石墙。馆内还展示挖掘
出土的遗物,年代大约在整个19世纪下半,也就是养生所开设前到医学校时代,其中有欧
洲来的药瓶、盘子、洋酒瓶等。该纪念馆规模虽然不大,但不愧是全新开馆,展示内容相
当精美,也有影片展示,还有中文等各国语言的介绍折页(可网络下载),是相当推荐的景
点。
圣多明各教会迹资料馆(サント・ドミンゴ教会迹资料馆)
圣多明各教会迹资料馆位于市区公会堂前与樱町电车站中间,与上述养生所纪念馆类似,
是利用樱町小学校校舍空间建立的资料馆,于2004年开馆,入口斜对面便是之前介绍的长
崎历史文化博物馆,距离下述的长崎公园也不远。
该资料馆顾名思义便是介绍该学校在建设时所发现,1609年建立的圣多明各教会遗迹,又
称为“胜山町遗迹”。长崎于1571年在改信天主教的战国大名大村纯忠协助下开港,1579
年甚至决定把长崎捐赠给耶稣会,因此长崎市内曾广设教堂,而有“小罗马”美名。虽然
在1597年发生“二十六圣人”殉教事件,但当时禁教尚未彻底执行下,长崎依然持续有教
堂兴建。
当时在萨摩(现在的鹿儿岛县)传教的摩拉利斯(フランシスコ・デ・モラーレス),受到迫
害而前往长崎,圣多明各教会便是由该传教士于1609年在此地兴建,支持兴建者包含也有
信仰天主教的长崎代官村山等安。但该教堂兴建完成后不久便在刚成立的江户幕府的禁教
令下,于1614年被拆毁,原址成为长崎代官末次平藏的住宅。
1663年长崎市区大火将末次家的住宅烧毁,正逢该家族没落的时候,该土地由长崎的町年
寄(长崎当地协助幕府统治的家族地位较高者)高木家接收成为住宅,后来高木家也曾担任
长崎代官。明治之后废除代官,该土地便由政府所有。
资料馆规模不大因此免费参观。馆内大部分展示挖掘遗迹的一部分现场,其中有圣多明各
教会遗迹,如排水沟、异国风情的石块叠状物,也有末次、高木住宅的遗迹,如水井等。
馆内的小型展示室除了介绍该遗迹的历史外,还展示该遗迹出土的“花十字纹瓦”,该纹
瓦普遍用在当时天主教教堂与墓碑,许多图案不同,相当精致美观。
长崎公园、防空本部迹
长崎公园位于诹访神社旁,于1873年由政府宣告建立,是长崎最早的近代公园。公园从山
脚延伸到山坡上,春天时有樱花盛开,也有“号称”日本最早的喷水池(但日本最早的喷
水池应为金泽的兼六园,于幕末所建立),另外还有免费但相当小的动物园。
长崎公园有不少为了表扬对长崎的贡献而制作的人物雕像,其年代涵盖整个长崎历史,可
以说光是用雕像就能了解长崎,包含长崎甚左卫门、本木昌造、松田源五郎、上野彦马等
(上野彦马已在东山手篇介绍)。长崎甚左卫门就是据称“长崎”地名的由来,该家族曾是
镰仓幕府派遣的地头之一,后来到甚左卫门成时为战国时代末期的武士势力之一,其公馆
就在今长崎市内,曾受洗成为天主教徒,并在1569年在其公馆旁设立教堂。
本木昌造为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人物,曾担任幕府翻译,1868年的创办了最早的日语报纸
“崎阳杂报”,1870年他成立“新町活版所”,正式投入活字制造与活版印刷事业,之后
从长崎推广到全国各地,让他有“近代活版印刷之父”之称。
松田源五郎是明治时期长崎有名的实业家,跨足仓库、电灯、铁道、银行等行业。他的最
大功绩之一便是在1879年为了联合在地商业组织,发起创办长崎商法会议所,后来在1928
年改名成为现在的长崎商工会议所。他也曾在1877年创办现称的“十八银行”,目前是长
崎在地银行之一。他因经营商业也跨足长崎政坛,曾当选过众议院议员。
除了人物像外,公园内还有歌碑、句碑、文学碑等,另外还有1916年由市内教师发起而建
立的“乡土先贤纪功碑”,表扬101位对长崎发展有功的人士,除了79位日本人,如本篇
所提到的末次平藏、本木昌造外,也有22位外国人,包含本篇提到的西伯德、庞贝等,其
中12位为中国人,包含历史篇曾提到的隐元、逸然、沈南苹等。这个有久远历史的公园除
了作为休憩空间外,也是学习历史的管道。
在长崎公园与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之间,有“长崎县防空本部迹”这防空洞遗迹,可免费
进入参观(但仍有部分空间未开放)。该防空洞便是二战末期作为防空所建设的行政与军事
总部,内部有知事、参谋长室、传令室与通讯设备等。
1945年8月9日,该防空本部曾通讯向中央回报原子弹爆炸的状况。该部距离爆炸地点约
2.7公里,当时不知被投下的是被称为“新型爆弹”的原子弹,爆炸后的立即回报时还声
称受损有限,直到几小时后才回报市内发生大规模的火灾,与相当多人员的死伤,显示爆
炸当天长崎的混乱状况。
本系列曾以专篇介绍诹访神社与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以上的圣多明各教会迹资料馆、长
崎公园、防空本部迹都位于这两景点周边,很适合一起搭配参观。这些景点中长崎历史文
化博物馆展示相当丰富,建议须预留较多时间(1.5-2小时)参观较为充裕,其他景点的参
观时间则视状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