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东京历史人文之行:霞关.日比谷公园

楼主: k4851118 (高望)   2023-03-17 22:08:20
2019东京历史人文之行:法务省旧本馆.日比谷公园.日枝神社
巴哈姆特小屋图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679477
(造访日期:2019年10月)
(本系列虽然分类为游记,但做为未来东京历史人文观光指南的准备,包含许多历史典故
解说,因此介于游记与深度历史导览之间)
本篇介绍的景点位于永田町与霞关周边,虽然是日本中央机关的聚集地,并非外界认知的
观光区域,但仍有法务省旧本馆、日比谷公园、日枝神社、宪政纪念馆等对外开放的景点
。这些景点参观都不用很多时间,半天就已足够,且因为邻近上篇介绍的皇居与丸之内,
可以一并用一天的时间来参观。宪政纪念馆留到2022年的游记介绍,本篇先介绍前三者。
永田町与霞关简介
永田町与霞关位于皇居外苑过去的护城河之南,是中央政府机关的聚集地,相当于台湾博
爱特区的存在。永田町有居于中央决策核心的内阁府,也就是作为首相的内阁总理大臣之
办公室与官邸,及立法机关的国会议事堂,另外有国会附属的议员会馆及国会图书馆等。
霞关包含法务省、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文部科学省、环境省、经济产业省等中央政
府部会,及司法府(相当于台湾的司法院)辖下的东京高等法院、地方法院等。
永田町的名称来源是江户时期姓“永田”的住宅及周边的“永田马场”,而霞关的地名据
传来自中世纪的和歌中“可以看到晚霞的关口”,但是否真的指的是这里仍有异论。江户
时期这里与丸之内一样都是各藩的住宅,进入明治成为政府所有后,本来有中央官厅集中
的计画,但后来受限于预算不足,只有一部分中央部会进驻,包含下述的法务省所建立的
旧本馆。明治中期国会开设后,本来也以永田町现址为议场,但未赶上开议而暂停,直到
1936年现在的议事堂才完工。
战争末期除了国会议事堂刻意被保留外,其余建筑几乎都被空袭炸毁,之后在占领时期成
为美军业务设施与住宅。战后日本政府颁布官厅营缮法,将永田町与霞关列为中央官厅地
区的整备计画,于是众多中央政府机关都汇集于此。1968年霞关还出现了由三井不动产所
建,号称日本第一栋的摩天大楼,高147公尺,有许多公司与银行进驻。现在霞关与丸之
内一样都是充满办公大楼,夜间人口极少,不过前者以官厅为主,后者大多为民间公司,
因此仍有不同。
法务省旧本馆
法务省旧本馆是霞关仅存的明治时期官厅建筑,最早建于1895年,由外聘的德国建筑家设
计,作为相当于最高法院的“大审院”使用。该建筑逃过了关东大地震,却在战争末期空
袭时内部受损惨重,曾进行大规模的装修。1994年该馆外观指定为重要文化财,并改建复
原成创建时的模样,现在作为法务省与检察厅辖下的“法务总合研究所”等单位使用。
该馆由于现在仍以政府机关使用,原则上无法参观内部,但上班时间经前方警卫允许下,
可以前往馆内的“法务史料展示室”参观。该室的展示内容包含近代日本司法制度的历史
,与旧本馆建筑的历史,最近配合日本司法制度150周年,也介绍建立司法制度的有功人
士,及展示明治时期的法典等贵重书籍等,还有相关的影片。虽然展示室不大,但展出资
料丰富。
日比谷公园
日比谷公园是位于霞关的都立公园,明治初期曾是军队的练兵场,后来练兵场退出后,考
量这里地质不稳不适合建造建筑物,因此于1893年宣布改建为公园,并于1902年完工开放
,之后又增建西洋咖啡厅“松本楼”与音乐堂等设施。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这里曾为重
要的难民收容地,并曾设立暂时住宅。
由于该公园靠近政府机关与国会,近代以来成为政府作为祝贺与举办活动的产地,但在明
治末期到大正年间,这里更是“大正民主”中许多事件的舞台,最具代表性的是1905年的
“日比谷烧打事件”。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虽然以日本胜利告终,却未获得任何赔款
,这让饱受重税与征兵之苦的日本民众不满,全国各地都有游行抗议运动。1905年9月5日
东京市民在该公园抗议,但不久就成为暴动,市内出现许多殴打与纵火事件,有如无政府
状态,造成多人死伤,迫使政府发布戒严令控制局势,被认为是“大正民主”的起始点。
该公园除了上述事件外也是许多社会运动的舞台,包含1913年“大正政变”(又称第一次
护宪运动)中,当时许多民众聚集在该公园到国会议事堂之间要求桂太郎内阁下台。1920
年前后的成年男子普通选举运动中,这里经常也是支持群众的聚集地点。现在公园内有
1952年由日本新闻协会所捐赠的“自由之钟”,仿造美国独立宣言时所使用,象征自由的
时钟。从以上来看,日比谷公园可以说是日本的“自由民主公园”也不为过。
日比谷公园现在是霞关周围上班族的休憩空间,假日也可看到家长带儿童游玩。该公园参
考德国的公园样式,据称是日本最早的西方公园,配置音乐堂、花圃、草地与运动场等设
施,就连管理所也是典型的西洋建筑,于1910年建成,已被指定为东京都的指定文化财,
曾作为公园的资料室,现在成为婚礼的租借场地。
公园内还有“松本楼”这西洋餐厅与公会堂等重要建筑。松本楼在日比谷公园的正中央,
约在公园成立同时的1903年创业,当时引进的西餐大受欢迎,“在松本楼吃咖哩与喝咖啡
”成为当时上班族的时尚活动,现在依然有提供咖哩饭等西餐。
松本楼因为地缘关系也是民主运动的舞台,甚至与孙文也有关联。松本楼的董事长与近代
日本实业家梅屋庄吉有姻亲关系,而梅屋庄吉是孙文一生最重要的日本友人,终生大力支
持孙文的革命事业,也因此孙文在日本期间多次前往松本楼。现在松本楼一楼大厅有个古
董钢琴,据称是孙文夫人宋庆龄在日本梅屋住宅中曾弹奏的钢琴,是该餐厅的重要展示品

公园的南侧还有1929年建造的日比谷公会堂,是由东京市长后藤新平的提议下建造,作为
东京市政调查会与市政会馆使用。因地缘关系经常举办民主集会与演讲,也曾举办音乐会
等艺术活动。目前该馆因为耐震问题整修中,目标是外观复原成创建时的状态。
日枝神社
日枝神社为于永田町国会议事堂的正后方,最近的地下铁站为溜池山王站与赤坂见附站。
该神社创建年代不详,但创建者为最早建立江户城的太田道灌,他从现在琦玉县川越市的
日枝神社引来“大山昨神”这古神,作为江户城的守护神。德川家康成立江户幕府后,仍
将该神作为守护神,但不久便将神社迁往城外,之后因为1657年明历大火而被烧毁,2年
后的1659年将神社迁移到现址并重建。
整个神社建在山坡上,因此从鸟居进入后还要爬上数十阶梯(西边的入口有手扶梯补助),
才能进入本殿境内,境内范围不大,很快就能参观完毕。该神社建筑曾因悠久历史被指定
为国宝,但毁于1945年的空袭,现在的神社是1958年重建。另外,该神社6月所举办的大
祭“山王祭”(与神田明神的“神田祭”每两年轮流举办,并称为“天下祭”),据传起始
于江户初期,期间曾经有盛大的“山车”游行(现在已无游行),是东京的传统祭典之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