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日期:2019年四月(耽搁许久才写完,请见谅)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684560
2015年造访京都时,顺道去了“姬路城”,当时被那雪白又充满层次的优雅形姿深深
震慑,感动难息,回国后便深陷于网络,寻找还有哪些古城值得一去。目标不免在点滑中
放到收集百大城池,但我没住日本,也不可能三不五时就往那跑,毕竟假难请,世界又太
大,就只能努力筛选,排出优先级。
几个被列入国宝的现存天守最先被我标进地图,至于那些近代重建的,扫了几许,便
被名列设计前三的“熊本城”勾住目光,它有跟“姬路城”类似的庞大规模,却显著很不
一样的墨深外观,外加同一区的“阿苏神社”也满是历史古色,就想着若哪天去九州肯定
要去拜访。
哪知,人生就是充满诸多料想不到的事,才在心里把旅游蓝图美好勾勒,2016年便看
到“熊本大地震”的消息,盯着网络上各种倾危坍塌的画面,我呆掉了,怎么会这样?“
阿苏神社”看来大半已毁,而“熊本城”天守虽还勉强屹立,城池各部都多有损伤,复原
时日似乎遥遥无期。
所幸,日本人的坚毅与技术相当强大,身为首要修复目标的天守进程还满快,看着偶
尔从网页迸出的报导照片,很让我期待能在近处和它相望的时日。可是这期待或许太浓烈
了,大神手一挥,就敲定了我的九州旅程,也让要不要排入“熊本”成为为难的事。去,
看见的只是残缺,也无法深入了解。不去,人生如此无常,谁又知道会不会就此错过?思
考了许久,最后决定依从缘分,尽管不完美,仍是它的原本躯壳。
离开了“水前寺成趣园”,我们往“熊本城”驶去,由于前人的参访建议在地震后都
失了准度,来之前我很认真研究了官网,确定得把车停在“二之丸停车场”,再从那开始
走,却没料想到外围很多路都封了,依导航开去,不仅深陷壅塞车阵,还不断被临时指标
、篱栏逼转方向,都已经行程大推迟了,还碰到这种状况,很让人心揪跟紧张。“六点这
里要清空喔。”好不容易下了车,经过的工作人员出声提醒。呃,剩一个小时,是要我用
跑的吗?看着手表指针的我欲哭无泪。
顺着指标向东走,停车场所在的“二之丸”于江户时期是上级家臣的屋舍,现在看来
只是个光秃秃的广场,再过去,是城区的第一道防线“西出丸”,“西大手门”在此以楼
阁扼守,也为整座城池规格最高的门户。它于明治时期曾被拆除,好不容易复原,却又被
地震重创,我从封挡的路口望进,旁侧的“元太鼓橹”已崩塌得如同碎石坡,匿在转弯处
后的“西大手门”估计也是类似命运。
沿着“西出丸”城墙朝北,天守阁在墙后现出部分身影,虽然起重机的吊臂挺破坏画
面,相比前段时间满满的鹰架围布,再想想它才经历过的灾厄,就觉得该感谢诸神庇佑。
努力辨识被吊臂遮挡的大天守、尚有结构缺失的小天守,还正端详著比较近的“宇土橹”
,旅伴已经飘远了。欸,会不会太薄情了,是因为见识过盛颜风华,就对此时的毁容不屑
一顾吗?还是怕多看会触景伤情?
我加速脚步,在瞥看中追到西北角,根据图板,于此戍守的是“戌亥橹”,一道斜坡
盘转落抵已被草皮占领的护城河,让我们能以略近的距离与城阁相望。由资料照片对照,
旁墙原本也该有一列矮楼,现在看来是全数崩落了,幸好“戌亥橹”身为主体,建造时应
有特别用心,尽管一侧基台已塌空,还凭着边角的一线叠石维持平衡。叠石歪斜、崩穴凌
乱,很让人为其担忧,盯了好一阵,我才把视线上移,研究它外展的墙板设计,欣赏其簷
线的交互切划。
待了片刻爬回原路,外围的空地放了许多石块,形状各异却排列有序,这些都是经过
登记的墙石,虽崩散了,本来在哪,之后也会尽量砌回。若在台湾应该看不到类似的细心
吧,古蹟能自焚就自焚,维修也极可能是把旧材全丢弃,似模似样盖座新的最省事。
而由这个城区边角拐往东,便能看到号称第三天守的“宇土橹”,它有着外三重、内
五层、地下又一阶的结构,三角形的千鸟破风刚冷切划,墙面与窗板显著岁月浸润后的斑
驳,近卫老将般,沧桑却不减其英武。所处的城墙是所谓的“武者返”,底部斜扩增加稳
度,上部拉升为垂直,就算脚力极强的武者也无法不凭工具攀攻。据说城里此等规模的高
阁到明治时期还有四个,但拆的拆毁的毁,如今也只有它残存下来,是有某种神灵在此驻
留加持吗?想到它又撑过这次的地震灾厄,便觉不可思议。
穿过一旁的“加藤神社”鸟居,广场边是此阶段能最接近大小天守的地方,形如终点
般,招引了无数游客聚挤拍照。“大天守”比“宇土橹”高了一层,模样相当近似,我比
较了一下,前者的千鸟破风在斜划之余,又微微挑飞,顶阁还有个唐破风弯勾饰著,挺符
合属于领主的华贵。比“宇土橹”矮一重的“小天守”就很难分析了,毕竟它还处于重伤
再塑的阶段,看起来已放弃了传统木构,改用更能挺过地震火劫的钢筋水泥,盯着有一半
悬空的楼体,有种星舰浮游的错诡感。
资料上说阁里的房间都以不同武器来命名,像是“御铁砲御间”、“御具足之御间”
、“御矢之御间”,很令人想起在“姬路城”天守内走探的回忆,当时我在幽暗厅里一路
望着满墙的武器挂架,由各类大小孔隙揣摩射箭、丢石、倒油的画面,而“熊本城”既结
合了现代科技,想必之后也布满多媒体设施了,不晓得会否便失去那种怀古幽情。
话说回来,大小天守也真的是命运多舛,在明治维新期,便因“西南战争”陷于大火
。当时新政府派别分裂,“大久保利通”重文官,主张全力发展内政,而“西乡隆盛”则
同情诸多失业的武士,想以讨伐朝鲜半岛来解套。这场政争到最后演变成内战,“西乡隆
盛”领兵攻打政府军戍守的“熊本城”,尽管城池撑过了漫长的围攻,大部分重要建筑也
付之一炬。怪的是,相传大小天守在围攻前便失火了,究竟是意外,抑或偷袭战术使然,
至今仍是个谜。
神社院落除了供人缅怀历史、观看天守的修复进度,也放了“仰清正公”的长幅旗帜
,有身穿将军盔甲的Q版娃娃在台座等人跟他合照。娃娃身分满容易猜,结合神社名字,
显然是“加藤清正”的化形。此人对“熊本城”有着重要意义,虽说“细川忠利”为初代
藩主,但没有“加藤清正”就没有眼前这座城池。他是“丰臣秀吉”自小培育的家臣,也
是其头号猛将,率军统一九州,分得一半的“肥后国”后,便开始于“茶臼山”砌城拓展
,初代天守阁便是他的手笔。据说他对建城颇有一套,“江户”、“名古屋”都曾经手过
,不能深入走访,感觉其间造景的层次及防御布局的微妙,很令人遗憾啊。
除了建城才能,由于他曾于领地治水,又在攻打朝鲜立了武勋,再加上虽靠向德川,
却始终对原先的丰臣氏族忠诚,在日本人心中形象相当好,便逐渐成了信仰,有了相关神
社。我往周边望了望,两侧各是御守贩售处及提供御朱印书写的社务所,正面显然是本殿
,尽管没有多重阁簷花俏砌筑,只以一线浅弧简朴作饰,两侧酒樽的堆叠,几处书法的龙
飞凤舞,就莫名让视觉丰沛起来,遮帘的图案感觉也有名堂,查了一下,原来是结合桔梗
与蛇眼的家徽。
避开中线的参拜人群,我从旁窗往内望,除了观礼用的座席,墙边都布满妆点,并非
金炫的复杂雕工,而是不同绣纹的布帘披垂环围,顶部有些黑白老照片,记印旧时的神社
和天守阁,旁侧还置了面相森然的墨深盔甲,不知是否为“加藤清正”之物。不免也认真
盯瞧了心处的祭坛,可惜视角不对,又有内窗遮挡,难以知晓是否匿了精致坛座。
看过“加藤神社”,基本上算完成了“熊本城”的朝圣之旅,毕竟城里仍在施工,且
还有停车场时限卡著,走回头路其实比较保险,提早到就在邻近的卖店区消磨掉。但好不
容易来一趟,就这样快速了结实在很违反我个性,犹豫几秒,就决定赌一下脚力,“沿着
城墙绕一圈,如何?”我望向旅伴。“啊?”随之浮现的表情显然是不愿,幸好那句“不
要”始终没有成形,就这么落定我们接续的方向。
绕出神社,随坡下行,北东部分的城墙基本与马路相切,近距离望着“武者返”弧状
抛升,感觉墙体又更加高耸。原以为这区受损不大,走了片刻便见硕大钢架扶按著城壁,
仿佛若少了这力道,就会瞬间倒塌。根据标示,顶头那栋长楼名曰“平橹”,与旁边坡路
上的“不开门”形成这区段的隘口。
“不开门”这名称很令我好奇,细查后发现还真的平时都不会开,因为传统上东北被
日本视为不洁的鬼门,若由防御面论,维持常闭也较好,毕竟它离天守阁相当近,有陡峭
捷径快速通抵。这样的低调有其好处,让它成为难得残留的原始橹门,然经过这一震,图
板上的它已成一堆残骸,很令人望之唏嘘。
再过去的路段也是类似命运,曾经有“北十八间橹”与“东十八间橹”转折串连,在
边角处守望,现在已无任何屋房留存了,连墙体都大幅崩落。邻近的“熊本大神宫”同样
灾情惨重,墙下的一栋长殿直接被压垮,乱石残骸直逼本殿。即便现在清空了,揣想当时
工作人员的惊恐、可能的伤亡,就不禁慢下脚步,望着空地发怔。
相对而言,南边的“熊本稻荷”运气就好多了,从路边望进,旗帜昂扬、漆色喜气,
仿佛那场灾厄其实没发生过。但这自然是收拾重整后的成果,大鸟居、辰巳大明神、子安
大明神在那一刻都受到损伤,入口侧处那风格突兀的社务所,就是倒塌后的重建。广场很
奇妙地立了一个大环,把远望的我勾去细看,字板称其为“智慧之轮”,若依左、右、左
的顺序各绕一圈,便能在工作学问获得加持,也不知这顺序是怎么推敲出来的。望着旅伴
老实转绕,不禁祈望他配备的翻译功能可就此升级,不会三不五时怠工。
环后醒目的双层建筑并非本殿,得从一旁的阶路再往上,可能是为了提振气氛,阶底
放了一块衣装如神官的立板,让人促狭假扮。拍过照后几步登阶,双层建筑的二楼是“神
乐殿”,与其紧依的上丘路朱红鸟居并叠,不免好奇著盘转之后是否也有长龙般景致,可
是时间残酷紧咬,我只能往里瞄个几眼,便将这份好奇丢弃。尽管相关元素皆具,相比各
地“稻荷”的人潮如织,这里的本殿冷清许多,也及不上“加藤神社”的热闹,走探的这
段时间里,仅见一组游客,感觉地震的重伤使不少人把“熊本”从旅游规划中删去。
盯着本殿唐破风的弧浪流曲,再从不同型样的绳穗间望进殿内,昏暗的光线凝塑了滞
重氛围,就仿佛神明已闭了眼,暂不想搭理世事。是地震令其元气大伤吗?还是在那之前
,就已被噬啮?都说神是自然的代言,更何况“稻荷”这与土地关系紧密之灵,我想着这
些年气候的反常巨变,想着人类对地球的需索无度和无尽破坏,或许地震也是种情绪宣泄
,杂着警告与心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