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九州游记【十一】星野制茶、八女茶文化馆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3-01-03 11:29:53
造访日期:2019年四月(耽搁许久才写完,请见谅)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676956
对茶饮已算有点入魔的我,很早便调查过日本有哪些茶叶的名产地,京都不用提了,
以细致工法产出的抹茶几乎等同王者的存在,静冈则凭煎茶的产量取胜。而另个会被相提
并论的是“八女”,假使单以玉露来评价,搞不好还更被推崇。因此,既到了九州,当然
要去那里认真体验并大肆采买。
早先曾看过有人推荐深入“八女”的中央大茶园,让自己被随丘起伏的碧绿景致围绕
,照片也的确令我神往。但要去哪个点、路线该怎么走,文章写得颇模糊,感觉实际操作
有八成迷途的可能,所以当发现“祐德稻荷神社”这个景点,衡量几许,就把难以掌握的
大茶园删去了。尽管如此,神社仍旧花了比预想还久的时间,只能舍弃午餐,若肚子抗议
,就丢几片仙贝进去叫它闭嘴。
驱车往南又转东,花了两个小时,总算进入“八女”地界,望见山色。我一路眼睛睁
大,想会不会侥幸瞄到也算不错的茶园蔓延,结果都满普通,可能要找景真得朝小路钻。
根据事前的规划,来这儿的首要目标是“星野制茶园”,因为谈到“八女玉露”,几乎都
能看到它被列名,其官网品项也洋洋洒洒,分级细碎,肯定是投注了无数时光心血,才能
有如此成果。由于知名度高,不少店面都会摆卖他家商品,不过据前人所言,若目标是高
阶款,还是得跑本店,货色比较齐。
依照导航指示,我们找到了“星野制茶园”,其外观平实,就像间略有布置的乡野民
家。怎料一推门进去便立刻吓到,这人也太多了,但再想想,以其名声加上现在又是新茶
刚出的时节,若门可罗雀才该觉得诡异吧。我的视线朝四周扫射,卖的东西真的无敌多,
右墙是各类的茶品礼盒,左侧比较杂,茶包、茶具、茶点很令我眼花。茫然了几秒,眼尖
的店员在忙碌中瞄到我们,先理出两个座位,接着奉茶,将menu递上。不得不说,他家
menu印得相当精美,随手翻阅,每个品项都让人心动,再加上桌面放了不少新茶茶罐,淡
柔为主调的嫩绿、粉红、浅蓝交互涂抹著,顿时很想说“老板,全包了”。
忍着这句呐喊,跟自己说就是怕在现场失心疯或陷入犹豫浪费时间,所以已拟好采购
品项,现在到底在乱什么。我深吸一口气,翻开小笔记,根据调查,他家玉露有六级,光
是最末的“星风”就已是我平常在喝的价位,前头那些有得奖的根本天价,想都别想,第
四级的“星之秘园”算是还能接受的。而既朝着玉露来,比较次的那些煎茶、茎茶、或是
用取名来惑乱人心的,就别花脑力了。
至于抹茶粉,这是新触碰的领域,在台湾都是买店面泡好的抹茶拿铁,刷都没刷过,
偏偏“星野”的抹茶品项比玉露还狂,好几类茶道宗匠御好,点进去又另有分级,看不出
其中差分的我索性把这类都删去,专注在店家的主系列。那里头最高阶的名为“宝授”,
价格很合理尊爵不凡,几秒就被我略过,其他种就令我陷入长考,琢磨了好多天才决定第
二等跟最末的各买一罐,试验自己能不能尝出差别,若只是廉价舌头,以后就别破费吧。
岂知我才走到他们用来存放抹茶的透明冰箱前定望几眼,旅伴就开口相害了:“买‘
宝授’啦,本店限定耶,离开这里就没得买了耶。”我斜眼瞪他,他就回我:“不买就不
要后悔,然后每天在那唉唉叫。”呃,真的是完全被看透了,而且知道怎样说会戳中,看
着他那戏谑的表情,想反驳,心却渐渐在动摇。最后的结果很容易猜,在拿出大罐的二级
“星授”后,手抖的我拎起小罐“宝授”,接着把“八女之华”由大罐降成小罐,加减补
贴。
买了这么昂贵的东西,回国当然是先把它供著,新手上路买了茶筅,把其他等级刷到
有些心得,才舍得将其开封。果真,一分钱一分货,先前就已能感觉出“八女之华”涩味
较多,“星授”明显温润,没想到“宝授”又更加提升,才入了口就马上回甘,完全不须
适应期,就算落了喉,口腔都还余韵无穷,第一次觉得抹茶单喝原来也能这么美好。
时间点拉回到“八女”,尽管事先写好了剧本,要自己一进店马上掏出笔记,跟老板
报出品项拎了就走,实际上场却是歹戏拖棚,搞了超过半小时才离开。因此,另个也算重
头戏的“茶文化馆”就只能被迫压缩,它是“八女”本地为推广而建的展馆,同时附设了
茶寮让人歇坐品味。正餐方面有掺入玉露的咖哩、作成清爽沙拉的抹茶荞麦面、以及以焙
茶入饭的天丼,甜点则有抹茶冰淇淋、圣代、提拉米苏,相当诱人。
但可能为了节约人力吧,根据官网,这些只有中午时段提供,连甜点都舍不得当下午
茶继续卖。最早我是想先冲“茶文化馆”,再去“星野制茶园”采购,只是算过由“祐德
稻荷”开来的时程便觉太拼,衡量傍晚还有安排别家甜点就放弃了,不想逼死自己。
文化馆的距离不远,开车几个弯拐便能望见,可能是为了招揽新世代,它没有以传统
茶屋的样貌来打造,反而用玻璃帷幕覆裹,硕大的建筑簷面如浪,像仿拟茶丘的起伏。走
了进去,入口为商品贩售处,压着一一挑看的好奇我先往里处走,因为是推广性质,沿途
可见诸多看板、展桌,说明茶叶的分类与制程。
我虽对茶已有基础认知,日本茶还是相对陌生,花了些时间浏览,不意外最大宗是煎
茶,而相比台湾高山茶区有云雾降低日光直射,缺少这样地利的日本,便改在新芽期以黑
网遮覆,遮阳七至十天的称作“冠茶”,超过二十天的才能归类为“玉露”。至于抹茶,
通常是选用玉露级别的嫩叶,在蒸青成为所谓的“碾茶”后不揉捻,直接以石臼碾磨。为
了让民众更有感觉,馆方还提供了实作体验,让人自己转石臼,成品可带回家泡。
除了这几样高阶品,当然还有比煎茶略次的茶,通常是筛选后遗下的老叶或茶茎,前
者称作“京柳”,若用焙火处理过,便成为“番茶”。茶茎也不会浪费,日本人以“雁音
”、“白折”风雅名之,“棒茶”则是其焙火过的产物。虽然高阶茶品多半追求入口的甘
甜,但在有经验的师傅手里,较次的材料仍能转换出各自风味,有的清新爽冽,有的多了
呛烈火韵。读著文案,每种都挑起我的好奇,偏偏难得来一趟很自然先把目标放在抹茶、
玉露,而当洒出一堆钱,就会进入客家模式,对这些茶种伸手又收手。
茶文化馆的展区老实说并不大,主要空间都划给了茶寮,相比外头的现代感,里头装
潢稍微往传统靠拢,立柱上有发散木构支著木条并接的天花板,再搭配张展红伞,视觉上
温暖许多。虽知已经无望,我仍旧走到柜台盯着看板,上头用字有点微妙,说两点半转为
吃茶用,但也不知是指仍有甜点供应,还是就仅另张看板写的“八女茶席”。
茶席主打“极上しずく茶套餐”,除了和菓子还会提供一盏玉露,根据解说,此碗已
先行泡制,直接啜饮,会有一滴浓缩的鲜甜,这也是しずく的字义。当然接续还能以调好
温度的热水按指示浸泡,共可喝上四道,体会每回玉露风味的转变,最后再将茶叶加上醋
酱油吃掉。另个让我眼睛一亮的是,冰淇淋还有在卖啊,抹茶焙茶都有。
“要吗要吗,想好喔。”旅伴又开始假好心看好戏了。可恶,人生怎么那么难,充满
了抉择。两种声音在脑中相斗著,一个说能提早感受玉露并有冰淇淋相佐,立刻解馋,另
者说不能为了小鱼放弃大鱼,傍晚还有甜点店在等着呢,而且人家早早关门,可不能迟。
两番话在脑中战了好几回才终于有一方胜出,拖着我朝别的区间探。茶寮的侧处设了和式
座位,有些在旁设了书柜,有些以长幅望窗供访客远眺山林,往二楼走也有挺大的榻榻米
区间,听说是给茶会租借使用。而当这么逛著才发现外头其实别有洞天,院落里竹篱草簷
,就彷若尚有小茶屋在林里等人造访。
晃了一圈,来到这里的工房,也就是实作体验的场地,有品茶、泡茶、制作和菓子的
教学,也能感觉手揉绿茶是怎么一回事。不过看来都要预约,只有碾抹茶不用,桌上放了
很多小石臼,领到茶叶就能开始,可惜此刻的我没这种闲情逸致,摆个姿势拍拍照,就当
了结,往来时就经过的贩卖区准备厮杀。
转了进去,可以想见有不少茶品牌在这边争山头,玻璃冰箱里也被我瞄到很熟悉的“
星野制茶园”抹茶小黑罐,果然,什么等级都放了,就是没“宝授”,我不禁以一种大爷
心态偷偷骄傲。既才为茶叶洒过钱,对那些花花绿绿的茶盒茶袋就自动过滤掉了,改专注
在小甜点,而这里不愧是茶产地,研发出的花样相当多,除了茶糖这种外观好理解的,其
余以平假名片假名标示的都有看没有懂,翻译机大人自然又对我的频繁输入感到厌烦进而
敷衍。
走了几圈相互比较,是有些以“浓”大做文章的抹茶饼令我相当动心,但品牌没听过
、没给试吃,一次得买一大盒就让人觉得是在赌博。最后决定挑些可单买的,能多尝试,
被雷到也不会太痛。于是就拿了抹茶大福、羊羹及几个不知名,由于没机会食用他家正餐
,就把抹茶荞麦面、玉露咖哩包买回去自己调制。吃多甜点会口渴,抹茶啤酒很刚好,顺
手也带走一瓶没见过的玉绿茶。
重点是,抹茶冰淇淋有外带杯啊,于是我心满意足拎起,走向收银台,收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