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九州游记【九】武雄温泉馆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2-12-29 11:26:03
造访日期:2019年四月(耽搁许久才写完,请见谅)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671814
除了“御船山乐园”,原本“武雄”其余景点都该在昨日傍晚解决,避免挤压今天已
经很满的行程,但旅途要做到完全照表操课哪有可能,只要一个兴起,就很容易形成破口
,“武雄温泉”便是因此积累的未完成事项,仅能加快脚步,希望不要造成后续计画的崩
塌。
从乐园回到旅馆,匆匆把行李打包完、退房,我们驱车前往市区,找到标记温泉区入
口的楼门,它有着神社里常见的外型,歇山簷脊、亮红漆色柱梁,较不同的是二楼围栏下
全为白色的构体,以弧边圆角作修饰,中间切削出门道。据说,这样的设计发想自龙宫,
多望几眼,还满符合印象中的某些传说图绘,建于温泉馆前也合理,与书著“蓬莱泉”的
牌额共同点出水之意象。
其设计者名为“辰野金吾”,台湾人应该很少听过,毕竟他活跃在百年前的“明治时
代”,但传下的风格大家肯定相当熟稔。在那个西风东渐的年代,他以红砖与白大理石交
相嵌的设计,成了所谓的“辰野流”,昨天在“佐贺”见过的“旧古贺银行”估计也是同
个系统,而这样的影响力无远弗届,如今台湾很多日治时代的建筑都显著类似元素,像总
统府,就是最好懂的样本了。
出自“辰野金吾”的建案多半是银行、车站、政府机关这样的大型楼阁,有拱窗、冠
顶作缀,日式传统风算稀有物,且或许是有份故乡情感,他又在这栋楼门藏了彩蛋,若于
开放时间爬到二楼,便能在木质天花板的四角,看到鼠、兔、马、鸡的图绘。既是彩蛋,
初望不明其理是自然的,因为与其相关的其余部分远在“东京车站”。
身为大师的另个经典作品,“东京车站”除了典型的红白交划外观,里头也气势非凡
,中央八角大厅有着欧式的切弧缀边,然当仔细瞧,拱顶下每个边角的圆框浮雕并非花鸟
,而是动物,且皆为生肖。当年肯定不少人都因此陷入疑惑吧,似要以地支对应方位,偏
偏只有八只。我想应该是大师考量全放会影响视觉均衡,一个心血来潮,干脆把其中四只
藏来“武雄”。
没得上楼见识的我们穿过楼门,在正面相迎的是风格相似已被列为古蹟的“新馆”,
会以新称呼,是因为在砌建的“大正”年间之前,还有更古的汤屋。我不禁停步盯瞧,这
栋新馆若仔细拆解,其实没啥繁复妆点,但很奇妙,望起来就有种花俏感,是翼展长楼的
朱框交连吗?还是簷面上的几道小翻挑?抑或缀于正侧的唐破风本就能带起流动感,再辅
以山簷玄关、正中钟形望窗,便这么抓缚了视线,就算阴灰雨幕都扰不了光采。
新馆两侧有些矮房,是目前仍在营业的汤屋,左边一排含纳了“元汤”和“蓬莱汤”
,得用投币贩卖机先行选择,再给柜台验票。不过除了门口挂帘“武雄温泉”的字样较为
风雅,其余各类说明贴得满满,杂乱之余也让初来者无所适从,遑论我们这类外国人了。
近前研究看板上的各汤叙述,文字算好懂,毕竟没几句,照片尺寸就很缺乏诚意,迷你得
仿佛害怕暴露细节,要人先掏钱进来再说。努力盯瞧,“蓬莱汤”像是走简约清澈路线,
照片看来只有很普通的素白墙砖地砖,建于明治初期的“元汤”相对多变,文案强调复古
,池区也以木板架筑切隔,由于号称是现存最古的木造公共汤池,感觉人气应该比较高。
除了大众池,这儿尚有他们称为“贷切”的私人池,位置在靠近新馆的“柄崎亭”,
由照片来看,名曰“樱华”、“天平”、“芭蕉”的这三间都有着庭园取景,不过应该有
满多人宁愿选择“殿样汤”或“家老汤”来品味过往历史。根据前人的叙述,这两间藏在
更里处,得由工作人员带路引领,外观就像民宅一般,当进入后,会先有一间榻榻米休息
室,更衣完踏阶往下,才是呈黑白菱格的汤池。既称“殿样”及“家老”,自然有其渊源
,前者是当年城主“锅岛氏”的私有空间,后者则提供给重要家臣,因此乍看虽仅是简洁
的木构框围,却在细致处透显贵气。
与“柄崎亭”约略对应的右侧另有间名为“楼门亭”的旅馆,白色墙面、墨簷交叠,
里头除了雅致厅房,也设了大众池“鹭乃汤”。它比“元汤”、“蓬莱汤”有意思多了,
因为不论男女,都切分出露天的区块,从小小的图片来看,男汤格局比较冷硬,女汤则是
在竹篱环绕间,辟了具体而微的庭景,感觉有点偏心,不过昨晚住过的“御船山乐园”在
精致度上肯定轻易辗压。
外围部分浏览完,我们由中央玄关穿入新馆,本以为会看到旧时的接待厅或者收费柜
台,怎料却是间纪念品店。它由于空间不大,各色商品被迫摆挂得满桌墙,奇的是,望来
倒不显杂乱,可能包装是原因之一,淡雅的用色减少视觉压力,于是茶叶点心显得诱人,
就算小玩意也很挑动购买欲,陈设方式感觉同样花过心思,美学素养体现在门口的简单告
示,不仅字体娟秀,几笔勾出的小沙弥也呆萌可爱,高人果然都藏于民间。
经过与平面图的相比对,一楼大多是木质隔间,由横展前廊串接,格局大致对称,左
边给男性,右侧归属女性。不太知晓这些厅室当年的各自功能,可能是更衣间,也或许是
给人交谊,而在目前转型为博物馆的景况下,已成了展厅,有些古旧用具,也少不了解说
看板。
据其所述,“武雄温泉”早在一千多年前便出现在《肥前风土记》,是“神功皇后”
远征朝鲜时意外用刀柄敲出来的,涌出的泉水有疗伤功效。而由于它跟“佐贺”类似,都
位于“小仓”至“长崎”这一线的贸易要道,名声始终不坠,连“宫本武藏”、“伊达政
宗”这些战国豪杰也造访过。当中最知名的该属“丰臣秀吉”,那时他征讨朝鲜受挫,听
闻“武雄温泉”的神效,便率伤兵至此。为避免扰民,他特别立下朱印状,入场费不得欠
赊,店家有什么规定就乖乖遵守,这纸令状目前仍悬挂在厅里,字迹狂放飘逸,不似武夫
手笔倒像来自哪位风雅名士。
诸多展品间最引人注目的该是一幅大型彩绘“武雄町温泉场春景图”,它画于明治年
间,笔法仿古,以水墨山岩为衬,云雾缭绕,左下可见当时刚开通的“武雄车站”,右上
就是温泉区了,环墙矮阁,水池园林,跟现在极为不同。我仔细辨了一下,靠外侧的像露
天汤池,中处几间在簷下的,很可能正是“元汤”那列的前身。
图绘里没有目前所在的新馆,毕竟这栋是到了“大正”时期才出现,当年经营者发现
了新的泉脉,便想由此衍伸出复合式娱乐场所,据说“辰野金吾”初拟的草图洋洋洒洒,
除了汤池,尚有餐厅、剧场、台球间,门楼层层叠叠,彷若真是座龙宫城,可惜资金不够
,删到最后只剩目前这样。我挑了一边往内走,厅后现出八角状的挑高空间,墙砖素白,
地砖花色细碎,嵌于中心的汤池用的虽是较好的石料,已被染上岁月斑迹。抬头望,除了
腰处的通风窗带,顶部也有明窗环绕,结合辐射状的木质簷板与心处采光,便似日轮俯照

馆方相当贴心,在墙边座椅置了当年的温泉灯牌给人摆弄打卡,来之前曾看过文章模
糊提及有特别为天皇打造的汤池,见此格局与摆设,我很自然认定就是这儿,还认真揣想
了一番,后来才发现,这边是女汤啊,男汤在对称的另一侧,光性别这关就不可能了。虽
觉得被拐,但又有点道理,正是网美们才需要道具拍照。
然就算找到孪生的另一间八角厅,也没解了疑惑,因为这两大间被取名为“五钱汤”
,风格近似但较小的相邻四方厅却叫“十钱汤”,给天皇用的怎么可能反而廉价?难道是
大间在后来成了大众池,小间是个人池所以较贵?我盯着“十钱汤”的布置,根据说明,
它使用了高档的珐瑯砖,池底以之形构的黄蓝花瓣的确增添了视觉变化,好像值得抬价。
怎料廊尾另有三间称为“上之汤”的不仅毫无装饰,空间又更迷你,然后还收人二十钱。
脑袋纠结地比对图板上维修前的破旧,砖花似有些色彩纹路,而眼前亮洁白砖嵌著崭新木
质澡缸,很难想像是同个地方,总觉得还是留些斑驳让人怀想较好。
那所谓的天皇御用池到底在哪呢?事后我努力于网络翻找,才在某些日文网志找到答
案,原来不在新馆里啊,它以“特别贷切汤”之名,藏在馆后某处。那时是为了“陆军特
别演习”天皇的可能造访,馆方精心打造,还用“有田烧”制作了花卉拼砖,形样各自,
每块都如画笔挥洒,结果,居然被放鸽子......不太知晓此间有没有以别的名目改给权贵
使用,回收成本,由资料照片看,后来遭遇还挺凄凉,经过专家一番努力,才勉强回复那
些砖花原本的风貌。
一楼巡完,我们随阶踏上二楼,与其说是温泉馆,感觉这儿比较像附设汤池的旅馆,
因为二楼几乎是榻榻米房间,和纸拉门后的侧墙有陈列书籍的“违棚”、以挂画花艺展示
主人品味的“床之间”,再添些桌几便可以拿来宴客了,挺符合原先提供各式娱乐的概念
。不由得推想,当初可能某些空间留给了浴后休憩,某些是有舞乐表演的餐厅,几间搞不
好是“不可说”。
而从这边的背窗可以望见馆后院落,原来两间八角状汤屋的外观是有别致设计的,并
没有因藏于视觉死角便敷衍带过,它们像座朱红亭阁,双叠瓦簷翻挑,假使后院拓展为泉
池,就可转生为纳入池景潋灩的水榭。
逛过一圈走到前廊中央,钟形窗框出了广场对处的楼门,即便立于雨中,依旧亮艳。
这很让人串联方才望过的两座亭阁汤屋,若“辰野金吾”最初的蓝图得以成真,是否便有
更多类似的阁殿连绵,浮透于蒸烟,于夜里舞出属于龙宫的水色幻魅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