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福冈城.栉田神社.那珂川水上巴士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9-03-11 03:21:40
图文版
https://laxic.blogspot.com/2019/03/day-4-2.html
昨晚搭观光敞篷巴士的夜景路线,今晚预约了那珂川水上巴士(那珂川水上バス)的博多湾
クルーズ,从水上一览那珂川与博多湾的夜间景色。下午的时间就来去逛逛大濠公园,当
然主要目的是盖福冈城的百名城戳印。
博多出生的天才绘师 - 西岛伊三雄为大濠公园设计的代表性标志是一朵五瓣的红粉樱花
,因为大濠公园与相邻的舞鹤公园内,种植了许多樱花树。可惜,现在不是季节,无法一
睹盛开的景致。
大濠公园与舞鹤公园相连在一起,福冈城就在舞鹤公园内。说的更精确点,大濠公园与舞
鹤公园以前都是福冈城的一部份。
从大濠公园駅3号出口出来,突然下了一阵雨,赶紧躲进一旁的邮便局,顺理成章的搜刮
明信片。
漫步在悠闲的公园内,总是有些有趣的小景物。两只在座椅附近的小狐狸,一瞬间还以为
是真的呢。倒也提醒了我,一定要规划一趟东北行程,到白石藏王狐狸村和石卷田代岛走
走晃晃。
湖畔东面藏有另一个亮点,那是福冈两间星巴克概念店其中之一 - 星巴克大濠公园店,
而另一间则在太宰府天满宫表参道上。
这间以环保为主题的概念店,使用大量回收的木材构筑,大片的窗户与天井迎入明亮的自
然光线。我尤其对那面湖的落地窗特别喜欢,半透明又半倒映湖光水色,犹如隐身在绿意
盎然之中。
门口就能看见,获得美国绿建筑协会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认证的说明。
走进店内逛逛,看看有没有值得入手的纪念杯。
湖畔的北面也有不错的餐厅,那是一间原本称为花之木(花の木)的法式料理餐厅,玛丽莲
梦露与乔狄马乔蜜月旅行光顾中洲总店时所坐的桌椅,如今仍保存在此处。能够在此依著
湖畔用餐,肯定相当不错。
大濠公园的湖泊不算小,湖中央有柳岛、松岛、菖浦岛三座小岛,以观月桥、松月桥、茶
村桥、さつき桥来连接。
福冈城,别名舞鹤城,是一座庆长初年兴建在名为平尾丘陵地的平山城。这片丘陵地约略
为荒津山所在的西公园,往南延伸到福冈市动物园的南公园。在绳文年代,平尾丘陵东西
两侧都是与博多湾相连的内海,东边称为冷泉津,西边称为草香江(くさがえ)或草ヶ江。
从镰仓到室町时代,随着河川冲积、海岸线后退,再加上博多港的发展,以及为了防备蒙
古入侵而在海滨筑起的元寇防垒,东边的冷泉津已经不复在。
安土桃山后期,丰臣秀吉平定九州后,命黒田孝高(黑田官兵卫)进行名为太合町割り的博
多复兴,并在流入博多湾的河川较窄处,挖掘了许多小运河,统称博多大水道。丰臣秀吉
太合町割り复兴计画,主要目的是以博多来统治九州,另一目的则是为了日后进军朝鲜。
黑田氏不论是效忠于小寺则职或织田信长或丰臣秀吉,从黑田重隆开始,黑田职隆、黑田
孝高祖孙三代皆是姬路城的城代。直到丰臣秀吉死后的关原之战,筑前领主小早川隆景的
养子 - 小早川秀秋的叛变,德川家康的东军获得胜利,小早川秀秋转封备前及美作,黑
田孝高之子 - 黑田长政转封筑前。
黑田氏本为从16万石的丰前国中津城大名,因关原之战的战功,以52万3千石入封筑前。
黑田孝高、黑田长政父子没有选择原本小早川氏的居城 - 名岛城,而在博多町与那珂川
的对面的福崎一带,筑起新的城池,并引用黑田一族发祥地的名称 - 备前福冈,将此区
的地名改为福冈。建城之际,入海口被填平,草香江(くさがえ)变成一座大湖泊,成了福
冈城防御的外。
湖中央凉风徐徐,岛上幽静,不禁想像,如果福冈城还在,从此处遥望福冈天守与倒影,
想必也是一番风味。
南面河畔有刻着孩童歌谣的石碑,拳骨山的狸猫先生(げんこつやまのためきさん)与茶摘
(ちゃつみ),好像玩太鼓达人时有听过,却哼不出来。
环湖一圈约2km,不少人在练跑。走中间小岛约700m,切到南面后,顺道一逛福冈县护国
神社。
福冈县护国神社可以追溯到明治元年(1868年),当时的福冈藩藩主 - 黒田长知为了纪念
在戊辰战争中牺牲的藩士,而建立的招魂社。后来招魂社制度修改,改称护国神社,并在
昭和18年(1943年)搬迁到现地,统合了山川、柳河、八景山、田川等护国神社,改称福冈
县护国神社。
除了明治神宫的鸟居外,这里的大鸟居也是使用来自台湾的桧木。鸟居在搬迁到此的时候
所立,由于当年的车辆载具无法如此大的木材,所以木材从台湾运到博多港卸下后,是用
人力以滚轮及粗绳拉拖的方式,一路从博多港拉到这里。这两根高度13m、直径160cm的圆
木,未经削切,拉至定位后就直接竖起,立成鸟居。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10月底了,到了父母为了祈求儿童健康成长的七五三诣,神社内停车场
停满游览车,也看见一批批的学生走了出来,周遭也没看到穿和服或振袖的小朋友。还是
说有举办什么活动?就不太清楚了,不过这几天福冈的饭店倒是很抢手,东横INN在6个月
前预订就几乎满了,3个月前一般饭店开始预订也都一房难求。
走回马路对面的舞鹤公园,打算从福冈城南面的入口进入,但因为追回桥是木桥,因年久
危险,暂时禁止通行。
福冈城在黑田孝高与黑田长政父子两人的规划下,于庆长6年(1601年)开始筑城,负责土
建工程的普请奉行是黑田氏的忠臣 - 野口一成及益田正亲,同为黑田二十四骑。
7年后,庆长12年(1607年)福冈城竣工。福冈城的三之丸外有护城河环绕,西面的大堀(お
おほり)是草香江(くさがえ)残留的湖泊,东面有那珂川,东南面有肥前堀(ひぜんぼり)
及中掘(なかぼり)。三之丸对外只有三个入口,北面的西侧是下之桥及下之桥御门(大手
门),北面东侧是上之桥及上之桥御门(搦手门),南面则是追回桥及追回桥御门。
以前入口只有三个,现在却很多。再往前走一点,从警固中学足球场旁边的舞鹤公园南口
进入。
沿着小坡道往北,穿梭在满是绿意的树林小径。爬上坡,视野变的开阔,路旁的一栋建物
,正好是鸿胪馆迹展示馆,福冈城的百名城戳章就摆放在入口处柜台,那就先盖个章吧。
而鸿胪馆遗迹展示馆前方的空地广场,腹地之大,原来是曾经作为西铁狮(合并前为西日
本海盗、西铁飞艇,现为埼玉西武狮),以及福冈大荣鹰队(现为福冈软银鹰)的主场的平
和台野球场,昭和24年(1949年)开馆,平成9年(1997年)闭馆退役。
盖完章,就顺便进去瞧一瞧。入内参观只需要在柜台签名登记,可能是要统计人数之类的
,柜台的伯伯看到我们盖完章要进去看也很开心。
鸿胪馆(こうろかん)是平安时代用来海外交易及外交的设施,当时设有三处,分别在平安
京(京都)、难波(大阪)、筑紫(福冈)。不过在更早的奈良时代,就有筑紫馆及难波馆等招
待外国使节。
平安京的鸿胪馆,主要是接待来自渤海国的使节,然而渤海国于10世纪被契丹消灭,该馆
在镰仓时代也随之废止,存续约160余年。难波的鸿胪馆,主要接待百济和新罗的使者,
后来转作摄津国国府,存续约236年。
筑紫的鸿胪馆,主要接待来自新罗及唐代的使节,或是从日本派过去的遣新罗使、遣唐使
。遣新罗使和遣唐使的制度停止后,以接待唐、宋、新罗的商人为主。筑紫的鸿胪馆,存
续约403年,在鸿胪馆遗迹展示馆内能够观看一千年以前鸿胪馆的建筑遗址、当时贸易盛
行下的陶瓷器,贸易,以及复原的建筑模型。
福冈城算是座新兴的城池,但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庆长6年(1601年)筑城、庆长12年(1607
年)竣工,曾经风光的兴起,却仅历经266年,于明治6年(1873年)在废城令的发布下,多
数建物遭到拆除或移建。
如今除了本丸的祈念橹、北边三之丸的下之桥御门(大手门)及潮见橹,以及南边南之丸的
北隅橹、南隅橹、多闻橹之外,所有的御门都已不在,只剩一块块记录遗迹位置的小石碑
,以及爬满绿枝的城郭。
福冈城是一座梯郭式的平山城,如果这些防御工事都还保留住的话,就能很明显感受出福
冈城城内的路线迂回,可想见当年黑田孝高、黑田长政父子所设计的城池,是多么为了战
争而准备。不过当时德川家康的大势近乎定局,福冈城再也没有遭遇过战火。大面积的二
之丸,现今成了民众使用的运动空间及各类球场。
随着一步步的阶梯,不知不觉爬到地势较高的本丸。
随着福冈城内福冈县厅的设置,以及陆军福冈步兵连队驻扎,城内的橹及御殿等等建筑,
相继被破坏或迁移。本丸的表御门在大正7年(1918年)迁移至黑田氏的菩提寺 - 崇福寺,
作为崇福寺的山门。
踏上本丸的阶梯,马上就看见位在东北方位,也就是鬼门方位的祈念橹,不过现在也都不
存在了,只剩下转角这栋于万延元年(1860)竣工的两层楼栋札。
祈念橹的栋札也在大正7年(1918年)遭到迁移,移大正寺作为观音堂,直到昭和58年(1983
年)才又移回原处。由于算是复元的橹,与当初的外观已有较大的不同,屋脊上的𩾇、筒
瓦上黑田氏的家纹 - 藤巴,倒是完整的保留。
本丸的腹地面积也不小,是初代藩主 - 黑田长政的居所。可惜,其父 - 黑田孝高还来不
及看到福冈城建完,就于庆长9年(1604年)病逝京都。想到此,不免觉得些许落寞,或许
是阴雨天加上十月带有凉意的风,也或许是枯桠的樱花、青黄不明的银杏与凋零的梅树吧

再上一层,就是福冈城的中心 - 天守台。要爬上天守台,还有两道关卡,分别是铁御门
及埋门。
当年为了不让敌人轻易入侵,第一道入口宽度设计的很小,大概就一人能通过,两边的石
垣又相当高,并在置了双重的铁板门,故称为铁御门。
好不容易爬上铁御门,却是进入一个击杀敌人的枡形空间,要再通过窄小的埋门,才能再
爬上藏在埋门后方通往天守的阶梯。好在现在另外架设了阶梯,好走多了。
爬到最上层,天守台上仅剩下立柱的基石,东西向6列、南北向9列,以及推想的复元天守
解说图。依据基石及石垣的规模来推断,学者认为福冈城的大天守高度约23公尺,5重6阶
,与熊本城或姬路城的等级相近,其东侧与中天守及小天守相连。
然而,福冈城的天守的存在,一直是个谜。
在现代的发掘调查中,天守台确实有兴建,却没有出土证物能证实天守的存在,天守的工
程就在基石与柱立而已。因为在正保3年(1646年)绘制的《福博总绘图》,是福冈城最古
老的绘图,以及上交幕府的《正保城绘图》,皆没有画出天守。
传言,在元和6年(1620年)小仓藩藩主 - 细川忠兴给其子 - 细川忠利的信中发现,黑田
长政为了不让德川秀忠有所顾虑,再加上当时德川氏正在修筑毁在大阪夏之阵的大坂城,
于是决定将福冈城的盖好的天守拆了,将建材送至大坂城兴建天守。
由于历史资料不足,这一切都尚未定论。
天守台的高度离平地约30公尺高,有360度的展望,市区内也没有太多的高楼层建筑,视
野绝佳。
福冈城竣工后,战国时代已经进入后期,天下趋近一统,从层层堆叠的防卫结构,仍能感
受出战国实战型城池的气息。
雨水洗净后的空气更加清新,四周无人喧嚣的静谧,昔日的本丸御殿已被梅树、樱花、银
杏取而代之,如石垣般环绕四周,若是天空再晴朗一点就好了。
离开福冈城前,刻意绕到下之桥御门,也就是三之丸的大手门。一旁是用来观看博多湾潮
流,以及监控玄界滩的潮见橹。
内枡形的下之桥御门,原本是搭配两层的橹门,只不过在明治时代,不明原因改为一层,
而后在平成年间又遭祝融,即使今日复元仅有一层的样貌,站在枡形空间内依旧感到重重
压迫感。
趁著下午4点多用餐人潮较少的时段,来到博多駅附近的汉堡排名店 - 极味屋。昨晚所见
的排队人潮实在太惊人,即便午后,我们也是稍微等了一会。
铁板汉堡排好吃归好吃,用餐完走出店外,就会发现自己满身油烟味,所以饭后就来去吹
吹海风。
回到西中洲的旧福冈县公会堂贵宾馆,这栋充满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的两层楼建筑,矗立在
那珂川与药院新川汇流的西中洲尖端,是由三条荣三郎设计,为了接待明治43年(1910年)
的九州冲绳八县连合共进会的贵宾所兴建,就连孙中山也在明治45年(1912年)3 月来此作
客过。
事先预约好了那珂川水上巴士(那珂川水上バス),报到的地点就在旧福冈县公会堂贵宾馆
旁边的福博であい桥下。
福博であい桥斜对面就是一兰拉面的总公司本店,相当显眼的大红色调,而创始店则在较
远的南区那之川。
恰巧瞧见中洲博多舟(はかたぶね)从眼前缓缓飘过,这是那珂川上唯一一艘屋形船,分为
两种,一种为船内铺设榻榻米的和船,名为中洲はかた舟;另一种为船内设置吧台座的洋
船,名为ラ・ベル・エポック。2小时的航程,边欣赏中洲夜景,边大啖锅物料理。
那珂川水上巴士也是有90分钟的BBQ烧烤专案,自认荷包不够深,无力负担,搭一般的水
上巴士游河就够开心了。
一般的路线分为两种,最热门的是中洲クルーズ,票价只要1000円,航程30分钟。路线从
福博であい桥出发,先航行中洲上游尖端的清流公园与博多运河城一带,折回往下游航行
至出海口的博多港塔,再返回福博であい桥。
我们选择加码版本的另一种路线 - 博多湾クルーズ,票价1500円,航程45分钟。或许是
价位较高,相较之下冷门许多,船要发动前才临时加入一位同行者,连我们共三人准备出
航。
加码版的游河,船上也多了加码的驻唱歌手。晚风轻轻吹,伴随Paw Pad Of a Camel轻柔
的歌声,整个人随着旋律轻飘飘了起来。
博多港塔的光影渐渐放大,然后又逐渐变小,我们驶入平静的博多湾,绚烂灯火在身后愈
来愈远,仅有歌声缭绕。
想不到博多湾是如此地静,与热闹的那珂川有极大的反差,海上仅有我们这一叶小舟,缓
缓飘着,就好像要去流浪一样。
一路航行到福冈塔附近后折返,漂流的行程不知不觉就要进入尾声,再多看几眼博多湾沿
岸夜景,从福冈塔、福冈巨蛋、荒津大桥、博多港塔等等,都是这几天走访之处,能以不
同的角度欣赏,真是大饱眼福。
结束那珂川水上巴士后,感觉又嘴馋了,身在豚骨拉面的发源地,浓厚的汤头又是最爱,
本想在吃个宵夜,但一直涨气的肠胃不争气,残念。
川端通商店街在8点半也都打烊了,却觉得时间还早,那就再到处晃晃吧。
夜晚的栉田神社还是灯火通明,高耸的白旗上“博多总镇守栉田神社”的大字,马上给人
一股威风凛凛的气势。
神社内也有许多不想睡的猫,等著好心人喂食。
栉田神社拜殿的注连縄相当粗,也特别显眼。本殿主祭神有三位,中殿为大幡大神,别名
栉田大神,左殿为天照大神,右殿为素盏呜大神,别名为祇园大神、须佐之男命。
穿过腹地不大的神社,来到栉田表参道的神门前,入夜后的神社别有一番景象,灯火不熄
,犹如24小时随时镇守着。
隔日早晨,趁著去机场报到前的短暂时间,又再次来到栉田神社。
从栉田表参道走入神门,门前挂著偌大的“威棱”匾额,两字意旨天皇的威光长在。
神门门楼前有两只高挺的青铜色狛犬阿形,右边张嘴的是阿形,左边没张嘴的是哞形。
门楼的天井,抬头可见惠方盘,内圈为东西南北,外圈为12干支,每年调整对应的图案。
神门内侧的匾额,刻有博多总镇守的大字。
福冈市的栉田神社是从三重县松阪市栉田神社的分灵,主祭神栉田大神本名为大若子命,
在垂仁天皇时期,受朝廷命令讨伐北陆越之国的贼徒阿彦,战后举起大旗庆祝胜利,因而
有了大幡主的尊称。
垂仁天皇22年(西元前8年),皇女倭姫命梦见天照大神创建神宫的神托,在寻找供奉天照
大神之处的旅途中,在当时伊势国松阪,建了座庙宇来祭祀,便是三重县松阪市栉田神社
的前身。后来,大若子命在倭姫命的派遣下在伊势山田原兴建了供奉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
。大若子命死后也神格化,成了大幡主命,由伊势国松阪的栉田神社祭祀。
进入社殿的门楼,左右也有石狛犬阿形与哞形。
福冈市的栉田神社是在天平宝字符年(757年)孝谦天皇时期,向伊势国的栉田神社请愿分
灵至丰前国,一直以来福冈当地人喜欢称这位总镇守为“お栉田さん”。
右殿的素盏呜大神,是小野好古奉朝廷之命,讨伐濑户内海海贼引发的藤原纯友之乱,在
天庆4年(941年)向山城国,也就是京都祇园的八阪神社请愿而来。然而,左殿的天照大神
则已不可考。
在纷乱的战国时代,栉田神社屡遭战火袭击,近乎是荒废了,尤其是九州征伐平定战后,
博多几乎摧残殆尽。今日看到的社殿庄重中又不失华丽,是丰臣秀吉在天正15年(1587年)
命黑田孝高(黑田官兵卫)进行博多复兴所建。
也因此,从社殿屋瓦或灯笼,处处可见丰臣秀吉的家纹,由桐叶及花所构成的五七桐,又
称太阁桐。
神社内另有一处摆设山笠,每年7月博多祇园的山笠祭,是这里夏日最华丽又奔放的活动

这种由多人扛起的大轿称为山车,在博多称为山笠,轿上有许多鲜艳华丽的人物及装饰,
都在说著不同的历史或神话故事,在地也分成不同流派,彼此争奇斗艳,而且山笠通常都
高达15、16公尺。
明治时代之后,电气普及,架设在路面的电线限缩了山笠的高度,所以山笠也演进成两类
。一类是摆放著不动,单纯展示用的"饰山(饰り山笠)",从7月1日祭典一开始就展示在市
区各处。
另一种山笠称为"抬山(舁き山笠)",从7月10日开始由众多男士扛着将近一吨重的山笠巡
绕市区。更在7月15日祭典最后一日,要扛着山笠在30分钟内跑完5公里的路程,而且速度
不是关键,而是如何跑的华丽又气势。
如此热闹的祭典,真想在7月来一趟福冈亲身感受一番。
最后,搭上机场内的航厦接驳车准备返回台湾。
登机前,走至国际线航厦4楼的观景台发呆看飞机。
福冈空港离市区相当近,归属于商用空港,不过机场内也是有部属政府机关机构及部队,
趴在窗看了一会,就降下了一架航空自卫队春日基地板付地区的川崎T-4中级教练机,隶
属西部航空方面队司令部支援飞行队。
机场内还有在日美军、海上保安厅第七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福冈航空基地、福冈县警察航空
队、福冈市消防局航空队,让一条跑道、两条滑行道的福冈空港感觉相当忙碌。
因为航班的关系,行程多延了一日,也多逛了一些点,多感受些福冈的魅力,因祸得福。
再加上EVA的商品、明太子名产、两大袋福砂屋蜂蜜蛋糕,此行满满收获,满载而归。
作者: herbawilliam (黑翼天使)   2019-03-11 10:07:00
感谢分享
作者: sallymei (MEI)   2019-03-11 12:23:00
喵岛好可爱~恭喜求婚成功~~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9-03-11 15:27:00
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