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关东志-百名城#17新田金山城迹

楼主: hank410870 (江雨霏)   2016-11-12 16:50:27
※ [本文转录自 WarringState 看板 #1O9jTUF_ ]
作者: hank410870 (江雨霏) 看板: WarringState
标题: [讨论] 关东志-百名城#17新田金山城迹
时间: Sat Nov 12 16:48:23 2016
无音乐图文网志好读版:https://goo.gl/hKMFFk
台湾人日本一周中粉丝团:http://goo.gl/K8CbM4
(未来将发表许多日本历史相关文章)
今天的文章要介绍的新田金山城(太田市)不算有名,
但是曾经被上杉谦信、北条氏政等名将反复争夺过,
初夏的关东还是宜人的气候,
某个假日,
笔者坐上火车来到北关东,
同一天的另一个百名城景点-足利氏馆迹,
群马县的地理等背景资料也在这篇网志中说明过,
这次就不再占用篇幅赘述,
建议大家先阅读这些背景资料再继续看接下来的文章。
笔者先从东京出发到足利市走访足利氏馆迹,
足利市到太田市不过10分钟车程,
途中可以看到城迹所在的“金山”。
从空照图可以明显看出,
金山是一座伫立在平原之中的丘陵,
海拔235公尺,
城迹就座落在山顶。
从太田车站到山腰的活动中心还有3公里的距离,
本来还想先在这里看看导览和介绍,
可是抵达时已经关闭,
名建筑师隈研吾的作品,
据说墙面的拼贴是石垣的意象。
金山城的规模非常大,
从活动中心到最高的本丸约还有30分钟路程,
太田市的网站上有非常详细的路线介绍。
因为建立在名叫金山的山上,
所以被称作金山城,
那么为什么前面还要加上“新田”呢?
因为金山是非常常见的地名,
为了便于区分所以在前方补充说明,
这是说明城迹时很常使用的区别法,
但为什么不是地名的“太田”而是“新田”?
这就要讲到历史名人“新田义贞”,
庄园时代此地人才辈出,
还记得我们上一篇讲到的下野足利庄吗?
太田市古称上野新田庄,
新田氏出身河内源氏的贵族,
传说金山城由新田义贞(1301年~1338年)建造因而得名,
不过目前尚缺乏考古证据,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1469年由新田一族的岩松氏筑城,
至于新田义贞勤王和隔壁足利庄的邻居足利尊氏大战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说。
新田一族的岩松氏一直统领此地直到战国时代,
新田四天王之一的由良具滋后代由良成繁担任岩松氏家老,
1528年,由良成繁反叛主家夺取了金山城做为居城,
由良氏统治的上野被许多大势力包围,
信浓武田氏、越后长尾氏、常陆佐竹氏、古河足利氏、新兴的后北条氏等,
为了生存,
由良氏在这些大势力之间反复游走求生。
河越夜战(1546年)后,
后北条氏成为名符其实的关东霸主并且赶走原来的关东管领上杉宪政,
由良成繁自然也臣服于后北条氏,
上杉宪政辗转逃亡到越后投靠长尾景虎(后来的上杉谦信),
长尾景虎接收了关东管领上杉氏的姓氏,
并且改名为上杉政虎,
揭起大义之旗出兵征讨关东后北条氏,
1561年,
上杉政虎从越后(今新潟县)来到上野,
当然也把新田金山城攻陷了,
由良成繁很聪明的投靠了上杉政虎,
越后的部队席卷整个关东,
此战让上杉政虎名震天下并赢得“军神”的头衔。
谦信进一步包围了后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今神奈川县小田原市),
但远征而来的上杉政虎部队终究无法进行持久的包围,
一个月后就返回越后,
后北条氏也渐渐恢复原有的领地,
由良成繁再次转投后北条氏。
1578年,由良成繁死亡并将家督交给嫡男由良国繁,
国繁担任当主后又几度在织田氏、佐竹氏之间徘徊,
最后被处罚幽禁于小田原城。
1590年,丰臣秀吉进行小田原征伐,
没有城主指挥的金山城很快就陷落了,
战后遭到废城,
江户时代被画分为国有林,
直到近100年才再次被指定为史迹并加以整修。
一开始沿着产业道路行走,
偶而会在路边看到堀切等遗构,
金山城从1590年荒废至近代,
江户时代又被指定为国有林地人迹罕至,
遗构保留完整,
但几乎都在荒烟蔓草之中,
登城过程中就可以看到许多堀切和土垒、石垣。
路迹还算明显,
标准的山路,
不过路况不好而且坡度变化大,
这次的登城路径走的是南路,
日本国土地理院地图有标出登山道。
上图三点由南到北依序如下照片:
登山道入口、
谷地中的山路、
本丸南方的曲轮-南木户。
越过南木户就来到南曲轮和御台所曲轮,
这里可以展望整个关东平野,
据说天气好也可以看到富士山,
休憩所的后方有金山城的模型和地图。
从地图可以了解金山城规模之大,
也可以看到刚刚的登城路径,
实际上爬过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山城,
就可以想像当时围攻的难度。
展望所的北方是低漥的日之池,
东边是大手虎口(正门),
隔着日之池的北方是二之丸,
东北方的高地是本丸,
建有新田神社,
再北方还建有北之丸,
沿着整座山的棱线,
从大手口北方不断向西延伸的绳张绵延约4公里直到西之丸。
被各个曲轮包围的日之池,
位于大手虎口进入后的平台,
可说是金山城的核心,
这种传统的山城难以强攻,
大多采取包围,
在围城时守军最重要的就是水源和补给。
先去攀登最高处的本丸,
御台所曲轮到本丸的阶梯成了参道,
本丸上祭拜新田义贞的新田神社,
展望也非常好。
从参道走下来就是御台所曲轮,
这里也建有一座鸟居,
然而如果继续沿着参道行走就会掉下悬崖,
毕竟是形势险要的山城。
吓阻力十足的大手虎口,
利用自然的地形,
在谷地建立道路,
两旁的高处堆砌石垣,
从正面进攻的敌人会有很强的压迫感。
从大手门前仰望二之丸的景像,
要这样仰攻想必十分困难。
不同于常见的枡形虎口讲究包围歼灭,
这座古老的山城设计的是食违虎口,
即是攻城进路会变成S形、Z字形,
容易遭到侧边的攻击,
大手道底部面对一面石垣,
酷似传统中国建筑的照壁。
大手虎口外的月之池,
旁边有一条“三之丸下堑壕”,
目测深度约6公尺左右的空堀,
强迫大家一定要从大手口攻城就是了。
长型的马场曲轮下方也有许多橹台和石垣,
如此滴水不漏的防御,
马场曲轮的最前端建有见物台,
此处除了可以向南展望关东平野,
也可以向北展望。
右手边的群山是赤城山,
左边的则是榛名山。
从见物台上看马场曲轮。
金山城绳张沿着棱线延伸,
从长形的马场可以看到侧边通往西之丸的走道,
随着地势构筑的高台配合空堀防御,
形势险要可见一斑。
金山城的规模很大,
而且因为荒废许久,
笔者在登城过程中备感艰难,
当时攻城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也因此保留了非常完整的绳张、空堀、石垣等遗构,
现在正在进行许多考古和整修工事,
可以期待未来开放更多区域和更明确的路标,
成为很有教育意义的山城遗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