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阪樱花飞舞:龙安寺.仁和寺御室樱

楼主: k4851118 (高望)   2016-10-22 23:31:42
2016京阪樱花飞舞:龙安寺.仁和寺御室樱
巴哈姆特小屋图文版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322880
时间:4/8白天
世界文化遗产:龙安寺、仁和寺
樱花品种
龙安寺:染井吉野樱
仁和寺:主打为御室樱
当天开花状况
龙安寺:因前日大雨大量掉落
仁和寺:御室樱五成开
有稍微认识京都的人都知道
京都内共有17处寺院、神社与城遗址
1994年被联合国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17处世界遗产经过我这几次的关西之行
已经去过12处
4/8当日本来的行程是陪父母去姬路城
但父母说我已经去过了
所以他们自己去就好
因此在大阪车站把他们送上往姬路的火车后
我捡到一整天自己的时间
虽然前一天4/7下了一场大雨
樱花花况(指染井吉野樱)已预期大不如前
但还是决定前往京都赏樱
首要目标就是在京都近郊
至今依然还没去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龙安寺与仁和寺
尤其是京都最晚开的仁和寺御室樱
龙安寺
龙安寺创建于室町幕府时代的1450年
创建者是室町幕府时代的武将细川胜元
(他死后也被葬在此地)
他年轻时就深信佛教的禅宗
因此他创建的龙安寺是典型的禅宗寺院
创建时的龙安寺相当广大
连今天京福铁道的龙安寺站周边都曾是寺院范围
但也曾因为战乱与天灾数度焚毁
被认为最经典的方丈与庭园
是1797年该寺因为火灾焚毁后
从其中的一个塔头西源院移建过来的
江户时期该寺就因回游式庭园出名
1975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到日本访问时
指定要参观该寺的庭园
并对该庭园赞不绝口
因此曾受到国际的注目
1994年被选为世界遗产之列
要去龙安寺有铁道与公共汽车两种方法
铁道的话使用京福铁道在“龙安寺”站下车
但要走到龙安寺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使用公共汽车的话乘坐京都市营巴士的59号系统公共汽车
在“龙安寺前”下车就直接到门口
但班次不多
当时乘坐时虽然不是假日
但依然挤满了观光客
尤其因为有经过金阁寺所以上车的人更多
不过使用这一路公共汽车
可以一口气串联金阁寺、龙安寺与仁和寺3处世界遗产
算是它的最大优点
进入龙安寺境内马上就是售票处
门票500日圆
过了售票处后参观动线是采逆时针的方式
首先经过的是广大的“镜容池”
镜容池虽然今天在龙安寺境内
但它比龙安寺的创建更早了许多
早自平安时代该寺还没出现前
这里曾是贵族的别庄
文献曾有贵族在这湖上乘船歌舞的记载
当时因为樱花季节而有樱花的点缀
可惜因为前一天大雨
湖边的樱花不少被打到漂在湖上
过了镜容池后便是龙安寺的主体
包含方丈、佛殿与最有名的石庭等
但除了石庭外大多都没有开放参观
因此进入方丈之后就顺者参观动线到石庭
石庭是龙安寺最受瞩目之镇寺之宝
被认为是禅宗“枯山水庭园”的最高杰作
在长25公尺深度10公尺的白沙中
配置了15块大大小小的石头
官方网站特地将这石庭单独介绍
举出该石庭的“四大谜团”
如至今该庭作者依然不明的“刻印之谜”
作庭意图也不明的的“作庭之谜”
利用土墙高度设计塑造远近的手法的“远近之谜”
及高超土墙制作手法的“土墙之谜”等
举“作庭之谜”为例
该庭石头的配置之意义有很多说法
某网站竟然出现多达55种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虎の子渡しの庭”与“七五三の庭”
“虎の子渡しの庭”是引用中国周密“虎子渡河”的故事
该故事是传说母虎如果生了3个孩子
其中一个会是非常凶猛的“彪”
如果另外2个孩子落单会被彪吃掉
因此母虎与3子要渡河时必须要反复来回
避免彪与另外2子单独在一起
在佛教中比喻反复来回之苦难
该石头配置据信是模仿“虎子渡河”的姿态
“七五三の庭”的意义是说
该庭从面对庭园左边到右边的石头
分别以“5、2、3、2、3”为群体配置
“七五三”分别表示“5+2=7、3+2=5、3”
这些数字都是奇数
而古代奇数被认为是吉祥
官方网站并没有推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而是让观赏者“自行想像”
这个石庭并没有禁止摄影
因此网络上的照片也一大堆
就看观赏者如何解释了
离开石庭之后到寺院的西侧
便是一片樱花园
樱花种类也不少
但许多禁不住前一天大雨
从道路到森林里都是被大雨打落的樱花花瓣
这是2年前所没看过的
离开樱花园之后便接近镜容池旁的出口了
龙安寺占地不大而且许多建筑不开放参观
快的话30到40分钟就能参观完毕
但许多人(尤其欧美老外)都选择多花点时间
坐在石庭前感受禅宗庭园的奥妙之处
其实石庭不算很大
当天非假日前来就坐者满满的人
假日的人潮可能更多
想要轻松坐在石庭前的话
可能要尽早前来
仁和寺
仁和寺创立于888年
创立者为平安时代的宇多天皇
这位天皇曾与藤原时平与菅原道真开创“宽平之治”
但后来感于藤原氏逐渐强大
897年就把皇位传给醍醐天皇后
自己就到仁和寺剃度出家直到终老
由于有了天皇退位剃度出家的前例
该寺从此被又称为“御室御所”
往后该寺所有的住持都由皇族担任
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改称为“旧御室御所”为止
该寺在既然长期由皇族主持
当然具有崇高的地位
但在幕府时代皇族地位逐渐衰落后也随者走下坡
室町幕府末期的应仁之乱将该寺建筑全部焚毁
今天所见的仁和寺大多建于江户时代初期的1640年代
其中有部分是趁京都御所改建时
将旧有御所内紫宸殿、清凉殿等移建改筑的
所以这寺院的部分建筑保留了京都御所的遗迹
因此相当珍贵
但比起建筑这寺院的“御室樱”更是宝物
要去仁和寺一样有京福铁道与公共汽车两种方法
京福铁道在“御室仁和寺”站下车后走约5分钟就到
公共汽车的话同样是京都市营巴士的59号系统公共汽车下车即到
不过仁和寺与龙安寺距离不算太远
懒得等公共汽车的话也不妨走个10几分钟
尤其是龙安寺到仁和寺的路都是下坡
走起来不会太累
在仁和寺门口就可看到高耸的“二王门”
是高约18.7公尺的两层建筑
建立时间与南禅寺的“三门”同期
但较偏向平安时代的复古风格
门口也很贴心的写者当天御室樱的花况是“五分开”
由于御室樱是京都最晚开的樱花
以当时的时间而言能看到开花就很幸运了
仁和寺不像龙安寺一样一票看到底
而是分区收费的方式
进去二王门后前方就是伽蓝
左右手边分别是御殿与灵宝馆
平常日御殿与灵宝馆是收费区域
分别都是500日圆
但御室樱开花期间
包含御室樱的伽蓝也要收费500日圆
因此樱花开花期间如果全部都要参观要1,500日圆
跟醍醐寺一样是京都寺院中最昂贵的
所以我当天就只参观伽蓝与御殿而已
进入伽蓝后左边就是一片约200株的御室樱
御室樱是该寺所有极为独特的樱花
特征是树种低矮及开花最晚
光看照片就可看出只比一般成人高不了多少
该樱花从江户时代开始就受到不少文人喜爱
有不少文学作品描写了它开花时的美丽
1924年还以“御室樱”为名指定为国家名胜
相信这也是相当罕见的案例
也被列为日本赏樱100名所之一
御室樱是京都樱花中开花最晚的
所以它也是代表京都赏樱季节的尾声
满开时间通常比染井吉野樱晚6-10天左右
但也要看当年天气而定
例如今年的御室樱在我去仁和寺的隔天(9日)就满开
比染井吉野樱的满开(2日)晚了7天
主要是当时京都气温相当高而加快开花速度的关系
观察官方网站提供的开花日期
也曾有19日才满开的纪录
所以花期的掌握比起染井吉野樱更加困难
但如果晚来京都而完全错过染井吉野樱的话
御室樱可以当成最后的希望
离开御室樱花区之后前方就是金堂
右边则是经常与御室樱陪衬的五重塔
(左边的观音堂整修中)
金堂是该寺建筑唯一列为国宝者
原因是该堂是从1613年的京都御所紫宸殿移建而来的
因此它也就是以前京都宫殿的遗迹
五重塔建于1644年
建筑风格与下篇介绍的东寺五重塔很类似
金堂旁边还有钟楼与御影堂
其中御影堂摆放宇多天皇等像
该堂也是利用京都御所的旧清凉殿改建的
这里沿路也有不少樱花
不过都不是御室樱就是了
离开伽蓝便前往原本二王门进去左手方的御殿
前面提到宇多天皇在此剃度出家
他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伽蓝的西南方的“御室”
也就是今天御殿的位置
1640年代改建时也曾将御所建筑移建到此
但毁于1887年的火灾
今天所看到的御殿大多是明治时代所重建的
御殿由于是以前天皇所居住的地方
所以该殿的建筑在重建时
保留一些皇室的气息
例如前一篇京都御所紫宸殿前的“左近之樱 右近之橘”
在御殿白书院前方的南庭同样也有
相较于南庭以白沙塑造的朴素风格
北庭则是池泉式庭园
还可以看到远方的五重塔
北庭据说仍有留下江户时代初期庭园遗迹
因此被京都市列为指定名胜
之前几次京都之旅都没有去过的龙安寺与仁和寺
在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尤其一直向往仁和寺的樱花
虽然没有到满开但光是能看到就很值得
(本来还需要找某年清明以后的假期专程来此
现在看来不太需要了)
龙安寺与仁和寺由于距离很近
很推荐搭配一起参观
利用59号系统公共汽车还可以与金阁寺串联
可以一口气跑完3个世界遗产
算是非常推荐的世界遗产路线
搭配仁和寺前方的京福电铁
也可以跟岚山周边作串联
算是推荐的赏樱与观光路线
京阪赏樱花絮
去了这么多次日本
却很少去过他们的烧烤店或居酒屋
而且这次是带父母来
父母一向都把烧烤与油炸的东西当恶魔一样
(也因此我们家从来没有中秋节烤肉过
也几乎不曾出现盐酥鸡过)
在单独去龙安寺与仁和寺的当天
晚上结束赏樱行程之后
转念一想去吃吃看他们的烧烤店吧
于是我去了一家在京都车站大楼内的某家烧烤店
去了之后果然碰到了之前不敢去的理由
手上的菜单有一半看不懂
(这还是我N2程度的人而言
几年前的我连这家是吃什么都不知道)
当然随便乱点也是一种方法
但我又有很多海鲜不吃
所以只好点了最保守的套餐
加上几个我看得懂的菜
这点在后来带父母去大阪的关东煮店也同样碰到
要不是老板给我们英文菜单与图片
否则我也只看得懂日文菜单的3成
这并非日语程度的问题
例如有一道菜叫“野菜ふくろ”
送上来才知道他是将几样蔬菜用皮包起来煮
跟台湾的水饺与馄饨有点类似
但光靠字面很难想像这是什么东西
难道日本人真的光看没有图片的菜单就知道这是什么吗?
所幸因为到日本的观光客实在太多了
所以即使像这种很在地的餐厅
很多也开始附有中文与英文菜单
但网络上也有出现摆明不欢迎外国观光客的店家
(虽然相信这种店家是少数)
很多人或许认为这未免过于大牌
但仔细想想当进去一个店家
顾客完全不会日语
双方也几乎不会讲英语
这样如果在点餐或服务上有什么纠纷要如何解决
所以个人认为既然想融入在地人的文化生活
还是多少学一点当地语言吧
当然我相信欢迎老外的日本人还是很多的
作者: NanaoNaru (七尾奈留)   2016-10-23 00:12:00
仁和寺真的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