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兵库县--姬路城

楼主: churky (万法皆空 自由自在)   2016-07-19 20:49:13
网络图文部落格版:
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449609054
这一回来的姬路城,已经有400年的历史了,
因为有着白色的外墙,所以也被称为白鹭城(はくろじょう・しらさぎじょう),
姬路城是日本保留度最完整的城堡,与名古屋城、熊本城并列为日本三大名城,
我只去过熊本城,名古屋城只有曾经“经过”,并没有进去参观,
(熊本城游记: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55544966)
姬路城的天守阁,也是目前日本仅存的12座天守阁之一,
与大阪城这类后来重建的天守阁不同,姬路城的天守阁是真的原汁原味的400年建筑。
姬路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最初建造于1346年,
到了16世纪时,才由“丰臣秀吉”下令建造了三层的望楼,
而到了17世纪,由当时的城主“池田辉政”进一步修筑,也就是目前大家所看到的样子,
因此目前的天守阁算来已经有400年的历史,相当的有历史意义及价值,
姬路城在1931年被日本指定为国宝,1993年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姬路城由姬路市政府管理,算是公家的旅游景点,
在网站上有很清楚的交通资讯,想来游览的人可以直接参考官网上的介绍。
▼ 这一天我们直接从位于美作市的饭店前往位于姬路市的姬路城,走的是“山阳自动车
道”,如果再顺着路一直走就会到达神户,山阳道在去年就曾经来过了,当时从广岛进入
,顺着山阴道以顺时针的方式绕了山阴山阳一大圈,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看时的游记。(
广岛之恋: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427623863)
▼ 下了交流道后,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姬路城的身影,姬路城因为雪白墙面以及飞簷造型
,近似白鹭展翅的模样,因此被誉为“白鹭城”,之所以会有特有的白色外观,是因为整
个建筑都用了日本特有的涂壁材料“白灰浆”进行封涂,就连屋顶瓦片的叠缝也涂抹了白
灰浆,才会有目前看到的白色城堡外观,的确是相当的漂亮。
▼ 在姬路城的对面,设置了超大的停车场,因为每年来到姬路城游览的游客相当多,尤
其是各国的旅行团,因此每天穿梭于此间的游览车都有数百台之多,才会设置了这么大的
停车场在这边。
▼ 在入口处的旁边,有自动缴费机与自动贩卖机的建筑,离场前记得先来缴费再去取车
,有计时制也有计次制,看哪一种方案比较划算。
▼ 大客车的停车位置在停车场的最里头,要走到出口的地方时,要记得沿着绿色的“步
行者通路”行走,会比较安全一些。
▼ 因为是最后一天的行程,我们把围巾、手套等保暖用具收到大行李箱内了,这一天预
定是要回大阪,原本以为应该不会冷的,谁知道姬路城这边的气温竟然不到五度,冷得要
命,只好买瓶热咖啡放在口袋中保暖,这一次买的是黑咖啡,瓶盖可以盖回去,方便许多
,金属瓶身又可以握在手中取暖。
▼ 这个停车场位于“大手门”附近,所谓的大手门其实就是正门的意思,在停车场旁边
有一间大手门茶屋,时间足够的话,可以到这边来喝杯咖啡、吃个甜点蛋糕。
▼ 姬路城的入口在马路的对面,这条马路还满大的,要过马路时要记得走斑马线,并且
遵守行人号志。
▼ 顺着指标往前走,就可以来到姬路城的入口处,姬路城的外围有护城河的设计,可以
防止敌人入侵,目前是很漂亮的拍照景点。
▼ 要进入姬路城,就必须先经过这一座于2007年完成重建的“樱门桥”,这里也是游客
进入姬路城的主要通道,正前方的这个入口就是大手门,这个大手门并不是原来的那一座
,而是在1939年才重建的。
▼ 门口有“世界文化遗产 国宝 姬路城”的看板,还有入城开放时间的说明,旁边有一
个电视萤幕,播放著姬路城的介绍,目前的姬路城也引进了数位导览系统,透过下载的手
机APP,就可以进行导览解说,相当的方便。
▼ 这座就是在1939年重建的大手门,依据旁边的看板说明,只要下载手机APP,就可以透
过手机观看运用AR技术的导览,不过感觉很占网络流量。
▼ 进了大手门后,就可以看到位于里头的姬路市立动物园,动物园的门票还满便宜的,
大人只要300日币而已,不过感觉规模并不会太大,看了网络上其他人的游记,这座动物
园果然很小,里头还有一个小小的游乐园,比较适合小孩子的地方。
▼ 里头还有一块“世界遗产 姬路城”的石头,姬路城是在1993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整体的保存状况相当好,就连目前看到的天守阁都是四百年前保存下
来的历史建筑。
▼ 过了世界遗产的大石头后,可以看到这一大片的广场,广场的对面就是姬路城的天守
阁所在地,姬路城的范围真的满大的,除了天守阁的区块外,还包含了备前丸、西の丸、
二の丸、三の丸等区块,相当大的范围,唯一能将整座姬路城拍摄入镜的地方就是在这边
,这里也是每个游客进城前的必经之处。
▼ 比较高的建筑是“大天守”,在大天守的旁边还有三座小天守,包含“东小天守”、
“西小天守”与“干小天守”,由这一面看得到的是西小天守,与大天守以渡橹连接在一
起。大天守的外观看起来似乎是五层,但实际上是有着地下一层与地上六层的建筑,整个
大天守一共有30公尺高,由贯穿七个楼层的“东大柱”及“西大柱”撑起,这两根柱子的
直径约2公尺,在当时兴建的那个年代,以两根主要柱子就可以撑起整座城堡,真的算是
了不起的工艺。
▼ 在大天守的最上层有一对“𩾇”,又叫鸱尾、鸱吻,原本是中国古代建筑物脊梁上的
一个设计,后来传到日本后,改称为“𩾇”,在许多日本城堡屋顶都可以看到这个装置,
具有克火的意义。𩾇是头似老虎,背上有刺的凶猛海鱼,但这应该算是想像中的生物,实
际上是不存在的,大部分的𩾇都是黑色的,只有名古屋城的是金𩾇,不过重建后的大阪城
上头,设置的也是金𩾇,不知道最原始的建筑是什么颜色的。
▼ 这个方向是“西の丸”,有相当广大的庭园,这一次因为时间的因素,参观完天守阁
就剩下没多少时间了,只能简单的拍拍外墙而已,这个方向也是进入城内的售票大门,进
去大门之后就是二の丸的范围。
▼ 姬路城本身有提供导览服务,只要花上2,000日币,就会有专人导览,不过不确定有没
有中文导览,加上我们也有自己的领队,不需要再特别花这笔钱的。
▼ 这个是以过去士兵帽子为造型的纪念品,称之为“姬路城阵笠”,本来有打算买一个
的,但是在逛完天守阁后,我竟然忘记这件事情了!只好以后有机会再去时,再记得购买
一个当纪念了。
▼ 前方就是姬路城入城口,整个姬路城内都是禁止吸烟与饮食的,旁边还有一个介绍姬
路城历史的说明,有兴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或是自己上网查查,有很多资料可以参考的

▼ 前方还有一个姬路城投句箱,这是用来写俳句投稿的地方,在江户时代很流行写俳句
,这个习惯也流传到现代的日本人,很多地方都有组成俳句的协会。
▼ 姬路城的入城费用为1,000日币,团体打八折,还有与好古园的共通券,好古园就在姬
路城的外头,在大手门停车场的正对面,好古园过去属于私人庭园,目前也是归姬路市政
府所有,里头是日式庭园,有樱花与枫树可以欣赏。
▼ 旁边还有自动售票机,自由行的客人可以在这里购票就好,不需要到人工窗口去买票
的。
▼ 姬路城的门票还满漂亮的,这里有提供导览说明,有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连繁体中文
版本都有,里头有地图,在庭园内行走时比较不会迷路,门票上姬路城的角度,应该是欣
赏这座城堡最漂亮的方向,虽然姬路城在2015年已经完成了大天守的整修,但是旁边的干
天守还在整修中,这次没有办法拍到这样的景观。
▼ 做为入口处的这个地方叫做“菱の门”,是从三之丸到二之丸的门,这个门还保存著
安土桃山时期的样子,也是城内最大的门,要前往天守阁的游客一定会经过这边,门上挂
著“国宝姬路城”的木匾,保存的相当不错。
▼ 往天守阁继续直走,要往西の丸的人直接左转就可以抵达。
▼ 再往前走会遇到“いの门”,进入いの门就是属于二の丸的范围,这座门规模较小,
设计也较简单。
▼ 这个地方属于“二の丸”,是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广场,要上天守阁的游客继续往前走
,往左走的话可以到达阿菊井,不过如果照着参观天守阁的动线一路下来,一样会经过阿
菊井的,没有必要特地走过去,加上时间有限,领队建议大家都先去参观天守阁再说。
▼ 再往前走,会通过“ろの门”,这又是另外的一个大门,之所以会设置这么多道门,
除了有防卫上的需求外,另外也可以做为本丸、二の丸、三の丸间的区隔。
▼ 顺着通路往前走,天守阁就在眼前,看起来很近的感觉,但其实走过去还要一段距离
,主要是因为通往天守阁的道路设计的弯弯曲曲的,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当敌人入侵时,可
以延迟敌人抵达本丸的时间,一切都是为了防御上的需求而设计的。
▼ 城墙上有很多的孔洞,这些都是为了防御需求设置的防卫窗,从这些孔洞可以将枪枝
伸出去外头开枪,击毙入侵的敌人,但从外头却不容易瞄准孔洞,是在日本城堡中很常见
的防卫设施。
▼ 下一道门是“はの门”,旁边原本应该有石灯笼的,不过目前只剩下基座,上头的石
灯笼已经不见了。
▼ 原本的阶梯是石头堆砌而成的,但行走时比较不安全,同时也为了不让石头因为太多
人行走而磨损,目前已经在上面另外搭建了木制楼梯,所有的游客都改走木制楼梯。
▼ 转过弯,继续沿着道路往前走,明明就已经看到姬路城的天守阁在眼前,但怎么走就
是走不到啊!
▼ 前方这个门是“にの门”,中文翻译成尼之门,应该是直接音译的,在にの门上方有
一个小建筑,可以让士兵驻守在这边加以防卫。
▼ にの门内是个转角的斜坡设计,里头有缓升的阶梯,行走时要小心一点,因为通道的
高度不高,身高太高的人可能要稍微弯个腰才不会撞到顶部。
▼ 通过にの门是一个小广场,通道的尽头又是另外一个门。
▼ 这个门是“ほの门”,进去之后本来以为就可以抵达天守阁了,但其实还有好几道门
需要经过,如果一层层都要攻打的话,应该会被消耗掉不少的士兵,果然是个易于防守的
城池。
▼ 通过ほの门后往右看,可以看到这一整片的油壁,油壁的设计与白色外墙不一样,油
壁是用黏土、砂石凝固而成的,不仅可以防水,还非常坚固可以挡子弹,当敌人入侵时,
士兵可以暂时躲在油壁的后方,用以躲避敌人的子弹,因此油壁通常都设置在门口的旁边

▼ 在这一整片的石墙上,可以看到在照片的右下角有一块石头用铁丝网罩住,这一块石
头就是著名的“姥石”,也就是婆婆石的意思。相传当初丰臣秀吉在筑城时,因为没有足
够的石头筑城而烦恼,当时住在城下町一位卖烧饼的老婆婆得知后,慷慨的捐出旧的石臼
让丰臣秀吉筑城,也因为这个抛砖引玉的动作,让百姓也跟着捐赠石制物品来筑城,这块
石头就是当年留下来的石臼,因此特别采用铁丝网加以保护。
▼ 再往前走,又是好几个门,首先看到的是“水一门”,有向内推开的木门。
▼ 接下来是“水二门”,也是小小的一个门。
▼ 过了水二门,是另外一个小广场与通道,前方又是另外一个门。
▼ 前方这个门叫做“水三门”,上方也有防御建筑的设置。
▼ 在这边有说明看板,提醒大家天守阁内是没有洗手间的,整趟天守阁参观走下来,依
据脚程大约会花上一个小时多一点,有需要上厕所的人,最好先在外面处理好再进入天守
阁。
▼ 前方的“水四门”就是进入天守阁的主要入口,进去之后,就算真正进入到天守阁的
范围内了。
▼ 进来后首先看到的是整个姬路城的模型,这是重现当年的景观,包含围绕着城堡的民
房都有制作出来,由模型中可以看到,在三の丸的区块中,其实是有房屋存在的,不像现
在看到的是一整片的大广场。
▼ 要来参观姬路城的人,强烈建议女生不要穿裙子,尤其是短裙是绝对不能穿的,因为
在天守阁内每个楼层间的楼梯,都是这样子又陡又窄,要上楼的时候几乎是要扶著扶手慢
慢的爬上去,如果穿裙子的话,曝光的可能性是相当高的,要是不在意被后面的人看内裤
,那就随便,看个人了。
▼ 这边算是进入天守阁真正的入口,为了不让建筑内的地板被弄脏,所有的游客都要在
这边换穿拖鞋,现场有提供塑胶袋供游客装自己的鞋子,要记住的是,脱下来的鞋子要自
己带着走,因为参观的动线是不走回头路的,会由另一个出口出去,如果忘记自己的鞋子
,那到时候离开时就没有鞋子穿了。我们在现场有看到被遗留下来的一袋皮鞋,工作人员
好像也很烦恼的样子,毕竟也不知道是哪位旅客遗留下来的,要怎么归还我就不知道了。
▼ 所有的拖鞋都是免费提供,在出口的地方再还回去就好,这些拖鞋都是室内拖的型式
,上头有着“国宝 姬路城”的字样,这个鞋子是要归还的,千万不要偷偷带走。
▼ 姬路城的大天守经过了很多阶段的修理,在换鞋处的旁边,就可以看到关于修复天守
阁的说明,这一面是平成年间的修理工事说明。
▼ 旁边有展示著当初更换下来的建筑物件,很多的物品就直接在这边进行展示,这些物
件有些都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 过去为了修复姬路城,日本政府在昭和时代也举行称为“昭和大修复”的解体修复,
于1934年动工,虽然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被迫暂时停工,但最后终于在1964年完工,而
平成大修理就是后续阶段的修理工事的规划。
▼ 参观的动线只有一条,沿着顺路的指标往前行就好,动线相当的清楚,不过在天守阁
内的光线不是很明亮,主要是因为四百年的老建筑,要拉电线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能
够提供的灯光自然是有限的。
▼ 由于整座天守阁都是木头搭建而成的,让人不禁怀疑,如何用木头建造出这么大的一
座城堡来,现场有一个缩小版的轴组构造模型,就可以较容易看出来建造的工法,看得出
来整座城堡是盖在石墙底座上头的,也难怪过去很多城堡都是被大火烧掉的,毕竟是木制
建筑,因此如何防火就成为很重要课题,包含防火涂层的白灰浆,与屋顶克制火灾的𩾇雕
像,都是在这个思维下产生的结果。
▼ 现场还有提供关于姬路城的规模构造说明,也写出了姬路城的七大特色,还有姬路城
的沿革历史。
▼ 所有的通路都有明确的方向,不过偶而要爬上爬下的,如果没有动线的设计,让人在
里头乱乱走,应该会很容易迷路的,幸好城内的参观动线设计得还不错,在几个叉路口都
有工作人员指引。
▼ 这边看到的是“武具挂け”,顾名思义就是挂武具的地方,这边的武具包含日本战国
时代常用的长枪与传自西方的“火縄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步枪,在墙边设置的挂架
,平常就摆满了武具在这里,方便在敌人入侵时直接取用来抗敌,可以推测,这个楼层在
过去应该是有驻兵在此负责守卫的。在日本战国时代,初期还是以马兵、步兵以武士刀、
长枪进行肉搏战居多,但后来火縄铳出现后,拥有较多的枪枝就成为实力坚强的证明,当
时织田信长就是因为拥有为数众多的火縄铳,因此才得以称霸日本战国。
▼ 继续沿着楼梯爬上楼,看得出来楼梯有点陡,也有点长,因此建议来逛姬路城的人,
最好不要带太重的包包,除了自己爬楼梯不方便外,也容易影响别人的视线与动线空间,
每个人手上都提着一个塑胶袋,里头装着的就是自己的鞋子。
▼ 上到这个楼曾有比较明亮的视线,因为这一个楼层的外墙,都有窗户的设计,外头的
自然光线直接照射进来室内空间,完全不需要另外打光,由这片看得出来,不管是外墙、
隔间、天花板、地板等,通通都是木头的构造,难怪要换穿拖鞋,不然打扫起来应该是很
累人的。
▼ 这种窗户叫做“出格子窓”,窗框的设计,可以让阳光与空气进入,但人员无法从窗
户进出,除非破坏这个窗框才行,一样是有防御的作用,在出格子窓的下方有“石落とし
”的设计,平常是用盖子盖住,当敌人入侵时,可以将盖子打开,由这边丢下石头来攻击
正下方的敌军,而因为有出格子窓窗框的设计,外头的敌人不易攻击窗户内的人,也有保
护己方士兵的作用。
▼ 可以看到一整间的武具库,这边的“武具挂け”全部放在这个房间内,也许当时楼曾
有其他的作用,所以特别设计了这个房间来放置武器。
▼ 可以看到天花板的构造,当中有几根梁柱是曲形的,不知道是最初建造时就故意这样
设计,还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点我就不知道了。
▼ 每个楼层都有像这样的平面图说明,在楼层中的几个重要景点都有标示出来,不过这
个平面图,在每个楼层都不是放置在固定的方位,但都一定是在动线之上,进来里头参观
的人可以多留意。
▼ 这个设计是“石打棚”,与上方的高窓及旁边的大千鸟破风互相搭配,石打棚这个构
造很容易理解,士兵可以在这边进行攻击与射击的动作,在下方的小门可以打开,就可以
从这边丢出重物来攻击底下的敌人,或者是直接用步枪射击敌兵。
▼ 虽然大天守是历史建筑,但毕竟是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该有的消防设施还是要有的
,尤其是整座大天守都是木头建造,一旦着火了就不堪设想,里头的消防设备,除了到处
摆放的灭火器外,部分的天花板还有洒水装置的管线,来这里参观时,不妨多抬头看看上
头的设计,常常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设备。
▼ 五楼与六楼的平面图,本来在六楼是有一个AR的设备,目前已经搬到一楼去了,有兴
趣的人自己到一楼的空间去看看。
▼ 整座大天守一共有七个楼层,看得出来地阶是位于石头底座内,基本上大天守的设计
是对称式的,这样的建筑构造是最稳固的,因为四个方向的拉力与扭力会最平均,建筑不
易变形,也会拥有较佳的耐震度。
▼ 在大天守的顶楼有一间小小的神社,这座神社想不到竟然与宫本武藏有关。传说宫本
武藏在木下家定就任城主时任职于姬路城,有一天奉命前往天守阁制服时常出没的妖怪,
每当遇到奇幻的景象后,宫本武藏只要将手放在武士刀上,周围就会恢复正常,最后宫本
武藏就在天守阁的最顶层守卫到天亮,后来出现了一位自称是刑部明神(姬山地主神,姬
路城的守护神)的美丽公主,为了答谢他击退妖怪,于是赠送了一把名为“乡义弘”的宝
刀给与宫本武藏,而这座神社就是供奉刑部明神的地方。上来到六楼时,可以简单的参拜
一下。
▼ 由大天守六阶可以看到整个姬路市的景观,看得出来是个还算繁荣的小城市,底下的
位置是备前丸,也是参观完大天守的出口处,前方的大广场就是三の丸,就是我们一开始
拍照的地方。
▼ 从窗户可以看到位于屋簷上的“𩾇”,相对于城堡来说,其实这个“𩾇”并不算是太
大,牢牢的摆放在屋顶尖端,具有克制火灾的意义。
▼ 这个方向往下看,可以看到类似游乐场的地方,那边就是姬路市立动物园,这个动物
园结合了动物园与游乐园,有点像我们早期的圆山动物园一样。
▼ 从这边更容易看出石打棚与出格子窓的构造,士兵就在这个构造上进行防御与攻击的
动作。
▼ 位于角落的这个构造名为“武者隐し”,顾名思义,就是躲藏武士的地方,平常这边
就会有武士驻守在里头,有点类似暗室的构造,当有敌人真的入侵到这个楼层时,躲在里
头的武士就会出其不意的出来攻击敌人,往往都可以造成极大的伤害。
▼ 这一段楼梯比较长,因此上下楼的时候要更加的小心,以免跌落受伤。
▼ 这个是“筋交”,这是一个建筑术语,也称为“筋违”,在建筑的构造中,在壁柱间
,利用木骨斜撑来进行补强的构造,算是一种复和式墙体设计。
▼ 底下的这个装置就是“石落し”,将木板掀开后,就可以直接以重物攻击外头的敌人
,对于沿着城墙攀爬上来的敌人特别有效。
▼ 在整座大天守内,不管在哪个楼层都可以看到的,就是“东大柱”与“西大柱”了,
这两根柱子贯穿了七个楼层,整座城堡的核心就是这个地方,如果有人去破坏任何一个部
分的话,那城堡应该就会较容易崩塌,这两根柱子直径各2公尺,相当的巨大。
▼ 东大柱是圆形的,旁边的游客与柱子相比,更可以看出来这根柱子的巨大,柱子本身
直接贯穿了上下楼层,由交界处可以看出来这个特别的构造,由于整座大天守约30公尺高
,因此柱子当然是一段段接起来的,大概很难找到一根柱子就超过30公尺长的。
▼ 西大柱与东大柱一样,都是贯穿所有的楼层,但西大柱的形状是方柱,外表有打磨过
的光亮,看起来比较有质感。
▼ 一楼的平面图,这个楼层已经有部分在石墙底座内,因为没有窗户的设计,所以光线
明显的暗了许多。
▼ 厕所也在一阶,但这只是过去厕所的位置所在,并不是提供给游客使用的,厕所设计
在一阶应该是方便直接将排泄物导到外头去,但相对的空气也会比较不流通,如果以现代
的建筑观点来看,厕所应该要设计在楼上的靠窗处才对。
▼ 这个是“流し”,一个说法是厨房的水池与澡堂的冲澡处,由于这个位置在地阶,到
底是干嘛的并不是很确定。
▼ 地阶的平面图,这个楼层算是地下室,也有对外的出口,这一次的天守阁参观行程,
就是从地阶的这个位置离开大天守。
▼ 出口的大门为“水六门”,在出来前要先归还拖鞋,并有提供一个区域让大家穿鞋,
穿好鞋就可以离开,重返户外空间了,整个在大天守内的时间约一个小时左右,大家参观
时要把握时间,因为户外的空间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参观的。
▼ 顺着道路往下走,右边是西小天守的建筑,这条有木头栏杆的栈道,应该是后来才设
计的,当年应该是没有的。
▼ 由出口处回望天守阁,后方最高的自然就是大天守了,前面左方的是干小天守,右方
的是西小天守,另一个东小天守在后面看不到,目前整个姬路城的维修,整个天守阁都算
是完成了,还在进行维修中的都是比较外围的城墙,这个时间来参观天守阁是最好的,因
为外墙当上完漆,整个就是新新的感觉。
▼ 由出口出来后,这个小建筑是洗手间,因为在天守阁内没有厕所,大家都是憋到出来
后才赶紧上厕所,因此里面排队的人还不少。
▼ 在天守阁前方的这个广场为“备前丸”,这个地方属于本丸的一部分,是过去城主池
田辉政居住的地方,原本应该有城主的会客间与夫人的住所,但这些建筑都在1882年的大
火中被烧掉了,实在是有点可惜,现在则是一大片的广场而已。
▼ 整个天守阁在2015年才翻新完成,因此在2016年来的我们,看到的是相当崭新的外观
,从备前丸的位置拍照是最好的取景角度,可以将整座天守阁的一些建筑构造都拍摄清楚
,而且也比较不会受到人潮干扰。
▼ 整个石头底座算是最坚固的地方,由于转角处是整个底座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在建筑
这个地方是,特别使用了类似积木堆积的工法,可以得到较佳的防护力,可以明显的看出
来与一般的墙面设计不一样。
▼ 整个姬路城在晚上会进行打光,在备前丸的旁边可以看到探照灯的设置,这一次没有
办法拍摄到夜景,一般的旅行社大概也不会有类似的行程,只好等以后看有没有机会再来
姬路城参观了。
▼ 这个方向是出口的位置,出口的地方也有一个小门名为“备前门”,大概是与备前丸
相呼应,虽然没有明显的出口方向指引,但反正跟着人潮走就好,不会迷路的。
▼ 在备前门旁边有一个水井,上头有一个机械装置,应该是用来打水使用的,目前应该
是没有在使用了。
▼ 从备前门外的这个小孔往下看,可以看到一个名为“腹切丸”的地方,本来以为是以
前用来切腹的地方,不过这里其实是由城主的心腹武士驻守的重地,由于此处如果被攻陷
了,那整座城池大概也就保不住了,有一股如果守不住那就切腹谢罪的意思。
▼ 旁边看到的这座建筑是“太鼓橹”,所谓的橹就是仓库的意思,因此这个太鼓橹摆放
太鼓的地方,过去这里是用来报时用的,透过打鼓,可以让城下町藩士和町民知道进出城
门时间。
▼ 由出口出来后,会看到这一座“阿菊井”,这又是姬路城内的另一个传说了。传说第
九代城主小寺则职的家臣青山铁山想要窜位,但被忠臣衣笠元信察觉,因此衣笠派遣自己
的小妾阿菊到青山家中作卧底,虽然后来救出了城主,但最后青山铁山还是窜位成功,后
来发现原来内奸就是阿菊,于是乎就将由阿菊管理的传家之宝十枚盘子之中的一枚藏起来
,并将阿菊折磨至死弃尸井中,从此以后晚上就可以听到从井中传来阿菊悲伤数盘子的声
音,这个故事在哆啦A梦中也有出现过,因此我很有印象。
▼ 目前井口已经用铁丝网封住了,防止游客不小心坠落,而且这座井被游客拿来当作许
愿井,在井底可以看到很多的硬币,已经没有那种阴森的感觉,不过我们都是白天来旅游
,也许晚上会有不同的气氛吧。
▼ 顺路往出口的地方走,旁边这个区域还在整修中,有特别设计一条参观的长廊让游客
进入,免费开放参观。
▼ 里头有保存工事的解说,与维护工地之间有玻璃隔开,可惜后来稍微下了小雨,玻璃
上都有水珠,很难对焦,拍得不太清楚。
▼ 旁边有各种不同年代的“𩾇”的展示,透过这个小小的空间,可以看到不同年代对于
𩾇的设计差异。
▼ 包含明治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的𩾇都在此展示,个人感觉明治时代的𩾇线条比
较柔和,从昭和时代开始,就开始有比较坚硬的线条出现,尤其是鱼尾的开叉线条更为明
显。
▼ 接着由“めの门”离开二の丸,上方也有楼房的设计,可以驻军在此。
▼ 旁边的城墙上,可以看到“扇の勾配”的构造,扇の勾配就是扇坡,墙角采用长短边
交错堆叠的算木积堆叠法,优点是高陡坚固、有利防守。
▼ 本来还想要去西の丸看看,但考虑还要逛卖店的时间,这一次只好忍痛放弃,直接从
出口方向离开姬路城了。
▼ 沿途还可以看到这个“をの门迹”,这里过去有一个をの门,目前只剩下一个底座在
这边而已。
▼ 沿着通道,经过“るの门”,就来到最初一进来的地方。
▼ 这里是“菱の门”的背面,顺着原路离开姬路城。
▼ 这边还有一幅依据明治时代画成的鸟瞰图,后方就是姬路城的天守阁,可以看出来当
时整座城池的周围相当的繁荣,旁边有一整圈的护城河。
▼ 旁边还有一块“中村大佐显彰碑”,大佐是日本的旧军阶,大约是上校的阶级,由于
明治维新的缘故,姬路城曾经在1871年废城,在1874年日本陆军开始进驻姬路城,而附近
的居民也开始盗卖城内的古物,在1878年的时候,当时的指挥官中村重远大佐向当时的陆
军大臣山县有朋建议保存姬路城,在地方人士的奔走下,终于在1910年进行第一次大整修
,因此特别在此立碑纪念中村大佐,以彰显他协助保存姬路城的功绩。
▼ 由这里上去,就是通往西の丸的地方,这一次因为时间的因素没有办法去参观,下次
再来了。
▼ 从这个角度拍摄天守阁,大致上与门票上的图案方位差不多,可以将大天守、西小天
守、干小天守都同时入镜,刚整修完的天守阁果然漂亮,洁白的外观仿佛白鹭展翅,因此
才有白鹭城的美称。
▼ 出口的地方,有两个过去日本士兵的雕像,听说姬路城这边偶尔会有工作人员扮演士
兵,可以与他们合照,可惜我们来的这一天没看到,只能拍到这个雕像而已。
▼ 这一间是姬路城官方的卖店,由姬路城本身直营,里头卖的东西比外头的较为精致,
还有一些独卖的商品,但价位也相对较高,还是可以好好的逛逛。
▼ 旁边有这一大片的石庭,大概也是什么的遗迹之类的。
▼ 顺着原路走回停车场集合上车,这时候已经开始下小雨,气温不高显得更冷了,还是
早点上车吹暖气比较实在。
旅游资讯:
地址:日本国兵库县姬路市本町68番地
电话:+81 79-285-1146
官方网站:http://www.city.himeji.lg.jp/guide/castl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