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上高地 (上) 大正池、烧岳

楼主: ritzu   2016-05-10 14:28:56
2012秋 Day 4-1上高地 (上) 大正池、烧岳
完整图文版︰http://vincepan.pixnet.net/blog/post/94608172
今天要去此行最期待的景点-上高地;上高地是日本中部山岳国立公园最具代表的观光胜
地,其地理位置是在长野县西部,梓川上游的山谷,被日本阿尔卑斯山脉的3000公尺等
级的穗高峰峦所环抱的地区,海拔约1,500公尺。
上高地从大正池到横尾前后约10公里、宽度最大约1公里的冲积平原,为日本屈指可数的
天然保护区,以美丽的湖光山色著称。
上高地(かみこうち)日文意指”神明降临之地”,号称”神的故乡”,我因喜爱赏枫的
关系,得知上高地也是日本赏枫胜地,上网发现其风景真的非常美,原本2011年就计画去
上高地赏枫,但因日本311大地震而延后一年。
上高地公式ウェブサイト(官网)如下: http://www.kamikochi.or.jp/
因上高地为天然保护区,有管制车辆流量,即使是日本人开车,也必须停在特定停车场,
再转搭接驳巴士上山,而平汤温泉就有频繁的巴士到上高地,这也是我选择住在平汤温泉
的原因。
上高地的热门上下车点,有大正池跟上高地巴士总站(近河童桥),我今天规划的
健行路线:大正池→田代池→河童桥→明神池→河童桥,故决定在大正池下车,再一路往
山区前进。
(上高地散策地图如图)
光是上午由大正池走自然研究之路走到河童桥,这样就花了将近快3个小时的时间(连拍照
、休息),所以散策地图上所标示的时间,仅供参考喔!
往上高地的巴士都是低污染巴士,我搭的是8:30的班次,非假日竟然还客满!!住同一间
民宿的台湾背包客们人数多,只能等搭下一班,还好马上就加派车辆。车程大概20分钟左
右,就到达下车处“大正池”。
早上不到九点就抵达大正池,一下车我就先往回走大概200公尺,因为刚刚在巴士上就发
现这梦幻般的湖光山色。(不输给奥日光 汤之湖!)
大正池真的有够清澈,在上高地一开始就看到梦幻般的的大正池,根本不需要多余的赞美
来形容,后面远方的山峦就是穗高连峰。
1915年6月烧岳火山爆发,流出的泥石流堵塞了梓川,由此在该处形成了堰塞湖,这就是
大正池的由来。下图就是烧岳,标高 2,455公尺,山上许多针叶林,已经开始变色了。
此时大正池的湖面呈现凝结、静止的状态,我被这超梦幻的美景震撼到了,漂亮的湛蓝色
再搭配后方的穗高连峰构成了这美丽风景图。
池中这根枯木,突显出这是一座湖,不然真的会让人以为是镜子啊!
大正池湖面上映着穗高连峰的倒影,山头上一抹白云,这是仙境吗?
池畔的针叶林-应该是落羽松,刚好阳光被遮住,形成黑影!
我在此地待蛮久的,住同家民宿的背包客也陆续来到,大家都在这边拼命拍照。
再往前走,大正池Hotel旁边有一个小码头,停著两艘小船。
不同的角度欣赏烧岳,烧岳于大正池中呈现完美的到影!
烧岳山坡上有早期冰河流动刮出的痕迹,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这边大正池中几根枯木伴着湖水,往穗高连峰望去,很有意境!
远山、枯树,在如镜的湖水中倒映着!
大正池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将那美丽的穗高连峰完美地倒影在湖面上!
天气晴朗时,烧岳与穗高峰峦倒映在大正池上,可谓是上高地极具代表性的景观。
许多野鸭于湖上自在遨游,显示自然环境保护得很棒!
依依不舍离开大正池,之后就开始“自然研究路”散策行程。自然研究路就是大正池到河
童桥这一段步道,距离3.9公里,中途会分为2条路线:可以选择沿着梓川边眺望烧岳前进
;或是踏着林中木栈道享受森林浴,各有不同风貌。
才走一小段,这边河谷又可欣赏烧岳与许多枯木,吸引许多游客驻足~
针叶林树木被水淹死后仅剩下干枯的树干,形成苍凉景象。
这只野鸭完全不怕人,还一直躲在一个游客的脚边躲太阳,游客移动,牠也跟着移动,
真有趣。
继续健行,天气非常的好,非常适合拍照及散步~沿路都是这样的步道,真的非常舒服!
林间树木的树叶转黄,阳光照射下的光影效果很美~
路旁指标显示,还有2.8公里才到河童桥,我进度落后啦~
这边是田代湿原,有一些座椅可以歇歇脚,一堆游客都在这休息或拍照!
由田代湿原眺望穗高连峰,也是一样美丽!
有一叉路会走到田代池,田代池规模比较小,同样是火山爆发造成的,周围为溼地,水很
浅,所以呈现的颜色也不同。
田代池是含有热涌泉性质所以可以终年不会结冰,跟刚刚的大正池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
但由于后方霞泽岳不断注入泥砂,使得田代池逐年缩小。
过了田代池后,“自然研究路”步道分为两条,一条是河畔的步道,另一条是林间的木栈
道,两条路会在田代桥前合而为一。我选择的是靠梓川河畔的步道,所以从岸边就可以下
到‘梓川’河谷,这边有一片冲积平原,一样可以眺望穗高连峰。
终于来到了田代桥,这时我过桥走到另一端,改走梓川另一岸,一样可到达河童桥。
‘田代桥’与一旁的‘穗高桥’于1998年11月竣工,两座桥仅被用于运输长野县出产的木
材,考虑到景观需要,把两座桥设计成木造。
站在田代桥上,可远眺穗高岳的雄伟英姿。
穿越‘田代桥’与‘穗高桥’后,我改走在梓川的左侧,六百山与霞泽岳就在对面,我继
续往河童桥迈进。
这座六百山看起来似乎不高,但其实也是标高达2,470公尺的高山。
往前会经过“Weston碑”,是纪念Walter Weston (1861~1940),他是让‘日本阿尔卑斯
’扬明世界的英国人传教士,从康桥大学毕业后,在27岁时被英国教会派遣来到日本,之
后成为登山作家,前后征服了日本各地著名的山峰,并将其中纪录编写成‘日本阿尔卑斯
山的登山与探险’(Mountaineering and Exploration in the Japanese Alps),在世界
各地广为流传。
梓川溪流清澈见底,听着潺潺的水声,眺望穗高连峰,呼吸著山里自然新鲜的空气,真是
享受。
梓川河畔一整排笔直的落羽松,即将抵达河童桥。(待续)
作者: tata (tata)   2016-05-10 14:34:00
2012....
作者: tm0987 (koi)   2016-05-10 14:45:00
真美啊,看得心旷神怡
作者: a18905303   2016-05-10 15:06:00
perfec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