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樱雪【三九】春日大社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3-11 11:31:56
~※ 春日大社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87742193
除了“东大寺”,奈良市郊还有座“春日大社”值得行访,其历史同样可追
溯至“奈良时代”,地点也相近,由于我已从“大佛殿”逛至“二月堂”,因此
只要再往南走一段距离,便可抵达了。
出了寺区,会来到“若草山”的入山口,路旁是片辽远缓坡,或许山形还要
上阶再往里探才能得见。这区同样也聚集了鹿儿,但似乎大多年岁尚幼,不像“
二月堂”那里为了抢食袭劫我的壮硕,所以忍不住凑了过去,近距离大肆拍照留
印牠们的可爱身姿。
而在这里反正赶路中左右无事,便翻出清早在“冰室神社”旁买的“大佛布
丁”,边走边尝。首瓶开封的自是最惹我垂涎的大和茶口味,米色布丁里能见磨
碎的绿茶粉末散点,青碧得可人。挖了一匙舔含,感觉较偏向奶酪的绵密丝滑,
跟原先默认的Q弹口感迥异,但也无妨,毕竟那微甜的滋味已让步伐轻跃,接续
茶香的缀漫又令我心花纷绽,突然有股冲动想大口接连挖食,然那袖珍的容量却
迫得我只能忍抑著、小口品含。直至食尽,还忍不住将瓶身刮得一干二净、清明
透亮。
走过被成列樱树妆点的环丘路,周遭景色逐渐被幽碧林树替掩,然在这近似
山野的地方,却有栋矮舍悄然现迹于路边,其歇山顶簷以茅草堆葺,宛若旧时代
遗留的樵屋与自然同生。仔细一看,是间名为“水谷茶屋”的歇脚处,这儿茂林
蓊郁、枝干苔漫,倚坐于古褐小屋边啜著暖茶的确诱人,可惜我只是个赶路中的
过客,无法恣意蹉跎时光,仅能几番抬望,而后续往山阶前行。
一路踩着阶石,不旋踵,我便望见“春日大社”最特别的石灯笼阵列了。这
些不知何时竖立的柱灯大小不同,却反并生出一种参差美感,兼著因山露浸润而
爬漫的碧绿苔色,更让它淡去人工切凿之形,如矮灌木随阶径蜿蜒不知尽处。有
时枝枒于其上曲折探展,有时棚架交错筑跃,随处的一转首,望见的都是充满诗
意的景画。
石灯笼透显神社之路的气氛,而晃游鹿群则让参拜之旅趣味盎然,牠们舍弃
有鹿仙贝贩售的热闹区域,想必是觉得这儿贴近原生的幽静山林吧。随兴地缓踱
、闲散地啃嚼草叶,不畏惧与旅人对眼,也不贪渴可能的喂食,偶尔不经意于石
灯笼间探脸,便成了游众相机的寻猎焦点。
如此笑意满满地赏望鹿儿漫步闲姿,渐渐地朱红样式的小殿多了起来,这些
摄社与末社皆庇荫于“春日大社”的羽翼,据说数目多达六十余。两者的区别据
说在与本社神明的关系亲疏,但对我这样的外行人而言,倒也仅是极具日式风味
的景致,在行步间悠然瞥过。
左探右望中,径路一个弯拐,现出了“春日大社”的西处外院,但还未见主
殿之形就先被院中的川流游客惊慑住了。总以为奈良的观光人潮都聚集于“东大
寺”,岂料这儿也如此热门。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似是“御神宝”的一日特别公
开为其增添了吸引力。这展示的“御神宝”包括“鹿岛立御神影图”与“鹿岛立
鉾”,对古文物极有兴趣的我自是被勾起好奇,但今天下午一刻千金,不容我心
有旁骛,只得按捺著,先往主殿步去。然令人晕眩的是,步阶之上回廊亦是人头
串聚,顿时让我怀疑莫非如此有幸,遇上什么彩金大放送?
往旁看了看,临时立牌上书写着“国宝御本殿特别拜观”,再忆及路上不断
望见的“第六十次式年造替”幡帘,我稍微归纳出原因了,往常的付费拜观路线
仅是在院内绕访,然后于本殿前遥拜,这回应是适逢二十年一次的定期维修,神
明暂迁至别殿,便有了难得的“本殿”开放。
或许就是这样招来无数信众吧,尽管路途舟车劳顿,就算费用翻倍为一千日
圆,也要趁此机缘一睹神明居室。但这便令我为难了,原本规划里就没多花时间
拜观的打算,毕竟下午还有更重要的“法隆寺”之旅在等著,然或许这就是人性
的弱点,如此队众轻易便在心里勾勒无限想像,觉得一个转身放弃也与什么绝景
错身了。
还好当绕过廊口发现人龙依旧辽长不见尽头时,该怎么抉择也刹那明晰,我
发狠从心中逐出诱惑,专注于周边廊荫之色。这儿廊外一如来路,依旧有石灯笼
作缀,再往远看,则为另条步阶转接主参道,那路直抵奈良市区,也因而来去游
人比方才之径更为熙攘。
超车过排队人众,我行至社院南门入口,横陈于院心的,是一栋开敞隔间的
长屋。比对了地图,为“春日大社”的拜殿,由“舞殿”与“币殿”并组,前者
顾名思义是仪典时举行祭舞之所在,后者则用为放置祭品,不过当趋前望进,倒
也看不出什么界分,就是座朴实的遮荫空间。但这殿也很残忍地往旁架连出木栅
,阻去未付费游客的窥探意图。本以为就算不进内拜观,还能略微远观殿阁外观
架构,岂料能活动的,就真只是入门这一小块前院了。
往左走,有片与“平等院”那儿类似的棚架,其间攀枝也同样枯褐,不过棚
前图板倒显明点出它实为绚丽紫藤,仅是未至扬展花舞之时节。一旁是“直会殿
”的侧廊,能见铜绿六角翻叶灯笼于簷下串挂。据说社内回廊亦是如此景致,当
中掺著金质灯列的灿耀,还有间“藤浪之屋”悬设了整室剔亮灯笼,颇令人神往

转向右探,我于栏架旁勉力拗身歪头往里望,此侧内院有几座朱红小神社散
列,簷线挑扬,脊处“千木”如双刃交叉,山墙探簷成“向拜”,似乎就是很典
型的“春日造”模样。这格局缘自敬祭“武瓮槌命”、“经津主命”、“天儿屋
根命”和“比卖神”的四座“本殿”,但很遗憾地,此时可见的就是隔围其前的
廊墙,仅能看着以唐破风缀饰的高踞中门,望眼欲穿。
憾然绕上一圈,我行出南门,虽说与“本殿”观览无缘令人失落,但门外之
景其实颇为引人。门楼自是朱艳亮丽地携著回廊、势如展翼,然原先顺路而列的
石灯笼到这儿却更形密集。它们聚拢著、靠拥著宛若参差叠生的岛岩,隐隐地,
便似处蕴含禅意的院落,而一株孤高樱树于中鹤立,枝上丰缀的樱朵如瀑帘,尽
管已随渐起的阴雨不断翩落飘瓣,却将苔绿石灯拂了一身粉艳。那一刻便像是生
命的流转,一处息,却于另处生。
一路顺着参道下行,望着树藤于灯列高低盘缠,望着小鹿在其间好奇探首,
我不禁勾绘起每年立春前与中元的万灯节盛景了。可以想见地,当所有灯座都点
上烛火后,将会是无比的幽幻浪漫。
那颤动光影随夜里微飔摇曳至社殿,再于长廊悬灯串聚成星辉,每一盏都传
递着人们心底渴愿。那当中自有对健康平安的企求,但应也有着对未来世界的盼
望,在那儿,没有歧视偏见,在那儿,所有的爱情都得到了祝福与幸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