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樱雪【三七】东大寺-大佛殿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3-09 12:23:07
~※ 东大寺-大佛殿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87741431
昨日行过了位于京都边陲的宇治,今日续往外走,拜访的是在更南方的奈良
。奈良的历史其实比京都更早,西元八世纪“元明天皇”迁都至“平成京”,也
就是现在的奈良区域,开启了八十余年的“奈良时代”,一直到“桓武天皇”将
都城转移至“平安京”,京都才因着辉煌的“平安时代”繁盛起来。
“平成京”一如“平安京”,也师法著长安的城街布局,以“朱雀大路”为
中轴,整齐切分。很可惜地,现今只能于遗址藉复原的“朱雀门”与“太极殿”
怀想当年风华了。然都城虽已人事全非,却仍有些庙宇逃过战火,很适合喜欢古
文明的我去感受那种怀旧气氛。
不过今日天气依旧微雨,让人难以从早起的困顿精神中振奋起来。或许因着
这样的脑袋不清,我竟将出发时间搞晚了半小时,也将后续排得紧密的行程投入
变量。警醒后我慌乱赶着公共汽车前赴京都车站,准备转搭熟悉的JR。然屋漏偏逢连
夜雨,周末月台游客众多,但也幸未多到将车厢挤得水泄不通,得以让我顺利找
到空位,免除整路罚站的厄劫。
出了奈良车站,我照着手边地图的指向,一路朝东走,沿途商家排列丛密,
但大多尚未营业,只能由著簷顶樱花引去游人视线。而当花了一番脚程穿出商业
区,便进入广大的奈良公园范围了。这儿碧原虽被车道纵横切割,然樱景华盛,
将茂林缀得粉艳,仍是片让人走来舒朗的景致。且由于濒临花季之末,连几栋在
其间散筑的矮屋都被落英妆点,覆抹了一簷轻柔之色。
再往前,行过了“一之鸟居”,沿途就开始出现传说中的奈良圣鹿了。这些
被认定为神之使者的可爱动物毫不畏人,恣意地、闲散地在步径中游走,饿了便
低头啃食草叶,无聊了就找处树荫卧歇,见人经过还会机灵抬起头,用晶亮双眼
观察是否有点心上门。毕竟此地还有特制的鹿仙贝贩卖,供游客喂食嘻玩,鹿儿
早被训练得耳聪目明,我们随意的一探手就自成掠食目标。
看着几个游客高拎仙贝逗弄,迫得小鹿焦急摇头晃脑,很让人不由得勾起嘴
角笑容,三不五时伫步痴望,而这样的或停或走,结局就是耗了比预估还多的时
间才走至“东大寺”外的“冰室神社”。旧时附近山麓设有制储冰砖的冰室,这
神社便是因之而立,敬奉著冰神,每年还会举办“献冰祭”。
它原非旅程中目标,但当因缘际会行经,满院的樱花却让人惊艳,不由自主
转向而入。在院里,朱红鸟居携著栏栅各自圈围,趣致小簷舍于其间错落筑立,
樱树就这么伴依相生,张起粉色丽伞,虽因花季的演舞几将谢幕而残凋,但落瓣
堆聚于簷、散缀于地,便自成一种浪漫景致,惹人缓步四望。相形之下,敞廊通
抵的拜殿、网墙隔围的主殿就逊了些风采,连戍守石狮都能轻易夺取相机焦点,
它系绑大红颈巾,似因着这片景色愉悦咧嘴畅笑,在披垂的花帘下显得逗趣。
逛了一圈出来,我行至附近的餐馆与纪念品区。很汗颜地,这里才是我绕来
神社的目标,为的是在网络上看到、觉得颇有意思的“大佛布丁”,其圆滚滚瓶
身与可爱大佛图样的瓶盖很讨人喜欢。其实它在车站也有分店,但方才抵达时还
尚早故未开,此地的反因我的一路耽搁刚好赴上营业时段。它于这区的招牌不甚
明显,还好附近有位正晃手作著运动的大叔,靠着他帮忙指点我才终于找到。
由于是一日开始,橱柜内的口味多元齐全,但也令人眼花撩乱、难以抉择。
像皇帝选妃般,我删去没啥吸引力的原味与巧克力,先挑上诱人的大和茶,接着
看半天又点了似乎很特别的地酒,最后在几番犹豫后,手滑多买了个邱比特肥鱼
图样的焙茶口味,不知跟佛形瓶盖的有何不同。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店家,但这么拖磨加上清晨迟出门的后果,就是当行至“
东大寺”参道时,放眼所见已是煞风景人潮,完全没有意想中寺院的静寂清幽。
但既是观光胜地又遇上周末又能奈何,至少大剌剌四处穿晃的鹿儿依旧可爱得抢
镜,完全扫去游人带来的杂扰,甚至栖伏在樱下花毯的身姿也成了景画,勾得我
分心许久,才转首抬望前方的“南大门”。
不知是否为彰显走过千年的历史风霜,它并未如些古寺重上新妆,而是守着
已成褪残的暗红漆色,斑斑驳驳彷若难以辨识的抽象纹绘。这样的古陈也在其壮
伟身形添了份凝重力量,像是位苍老却依旧精神矍铄的门卫,目光炯炯地望着从
下行经的芸芸众生。
“东大寺”是“华严宗”的大本山,与“法相宗”同属“奈良时代”的“南
都六宗”,比出现在“平安时代”的密教“天台宗”、“真言宗”都还要早,更
别提于“镰仓时代”才广传衍生的“禅宗”、“净土宗”了。然尽管教义尚存,
最初的主要建筑几乎都已倾毁于天灾与争战岁月,只留下些零星门舍,而眼前的
“南大门”其实为“镰仓时代”重建之物。
我趋前行至门廊,仰望这所谓“大佛样”的建筑,那是于我们宋朝年间引入
的天竺风格,似乎真与“和样”、“禅宗样”的殿阁有所不同。能看到“飞贯”
与“插肘木”成列穿跨于立柱,然后整齐叠生至楼内高深阒暗处。其簷下的斗栱
挑探也多广,将楼簷张出飞扬气势。
走过廊下,望过两侧仁王贲结著肌肉以怒目斥退世间恶欲,前方参道再次形
如轴线,指向径末的“中门”。它重建于“江户时期”,从色彩便能感觉其簇新
,褐红鲜亮得宛若神社门面。其横展姿态串起回廊往旁包绕,双层楼面也峻伟,
但少了风霜抹饰便显得平常了,不若“南大门”令人感觉深刻。
由于门路被设栅拦挡,所以我们这些游人被迫绕往侧处,从边角购票行入。
而当视野一开,著名的“大佛殿”显立于草坪对处,其渊渟岳峙的姿态令人不由
自主屏息伫望。尽管经历“镰仓时代”重建、“战国时代”杀伐焚劫,这再生于
“江户时期”的殿阁仅为原本三分之二展幅,它仍以存世的最大木造建筑身份睥
睨寰宇。
从环廊我一路转至中路,然后笔直行前,在缓步间端详其匀称身姿。身为“
金堂”的它以“本瓦葺庑殿顶”之样式斜挑棱线,五开间的立面藉“裳阶”推扩
成七,也因而多了下簷及唐破风增添层次,脊顶两端的饰缀则似犄角弯勾,在古
褐楼色中亮灿得醒目。
看着壁面曲折椼架自成的纹路,四望院周廊线被繁樱点抹的绚丽,我来到了
殿前,这里有座“金铜八角灯笼”,是难得幸存的创寺时代之物。其灯簷飞挑,
顶部以明珠净炎作饰,灯窗则于网格上浮透细致饰纹。这些饰纹呈现雄狮飞纵扑
咬、菩萨祥和吹笛,兼著框边祥云显得华美。
再趋前登阶,怔望过梁柱间斑褪的残色,我终与殿内的“卢舍那大佛”相视
。在不同教义也被称为“大日如来”的他,其实指的便是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
”,他端坐于台座,以十五公尺高之身姿成为世界最巨的铜铸佛。其肢躯线条圆
润、表情眼神慈宁,正翻掌结印护守着每位访众。背板是饰缀工艺展现之所在,
虽不若“凤凰堂”内的镂雕致密,但悬临的微缩菩萨、奔炎与耀光窜射的勾缘,
依旧彰显了佛心的浩瀚无边。
大佛左右另设有“虚空藏菩萨”与“如意轮观音”伴守,他们形貌如孪生般
相似,相较于铜暗大佛的衣装简朴,这两尊漆色金炫,胸前璎珞精微,宝冠更以
细致流纹让人端详许久。最特别的是佛旁还摆了复制莲座,重现最初的精工。我
靠近细观,每片莲叶皆以金线刻述“华严经”里的“莲花藏世界”,上方有左右
各十一位的菩萨聆听“释迦牟尼”说法,中段二十六条串缀小佛与殿阁的横线代
表“中千世界”,最下的莲瓣则呈现具体而微的“小千世界”。
长了见识后,我往殿的里侧绕,那儿两端角落各高立了“广目天”与“多闻
天”,前者持笔握册,后者拄杖擎塔,他们英姿飒爽,威严面目下能见盔甲玉带
的繁密图腾。然“增长天”与“持国天”却不知为何没作复原,仅将存留的颅首
置放于台。
此外,这里还摆置了“大佛殿”于不同年代的模型,让我好奇地花了些时间
研究。来回比较后,似乎其最早模样与今时颇为类似,但少了唐破风的点缀,不
过当年尚有左右两塔增添其势,回廊则是往后包绕,隔分现已消失无迹的“讲堂
”。“镰仓时期”的复作就比较偏向同年代的“南大门”风格了,有多层次的栱
架出跳及叠列的贯木。
这么将殿里顺时针绕上一圈后,环围在厅旁立柱的人群吸引了我注意,靠过
去一望,原来是多半游记都会提及的人身宽柱洞。似乎没看过其真确来由,尽管
被美化冠称为“智慧之河”,但不怕动摇结构平白凿了个孔洞还是匪夷所思,难
道早年僧侣不绕室诵经而是钻洞增智?
然反正现今游人玩得欢乐,瘦小者几个缩扭抓爬便顺利穿过,但丰腴又不自
掂斤两的便会开始上演一出闹剧了。只见其人奋力将肚腩送推而入,却将自己逼
到进退不得无从施力的境地,然后开始面红耳赤大声呼救,偏偏众家亲友又故意
袖手旁观,搞得清修殿堂变成笑声频传的游园地。
不过这大殿本就与其余寺院不同,很意外地但也可说贴心地容许游客恣意拍
照,或许其深浓的历史色彩早已凌驾佛理思寻与自我修持,成了与凡界同生的潜
移默化处所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