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樱雪【二十】蹴上铁道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2-05 17:54:43
~※ 蹴上铁道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5865277
“南禅寺”的“方丈庭园”雅致,我不由自主来回踱望,感受树石沙流间隐
蕴的禅意,许久,才推著自己绕回舍门。
循寺院另端步径行出时,自免不了抬望樱朵,但令人诧异的还是尚为碧翠的
枫树枝头。有几株的星叶间漫点着艳红,引人好奇近看,那是一颗颗垂坠的苞蕾
,形如珠铃,有些则已微绽细瓣,扬吐着花蕊,仿佛不欲让繁樱在这生机盎然的
初春独占鳌头。我从未曾见过如此情景,着实长了见识。
从“南禅寺”外的街道往南,接续的行程便是下午的另个目标“蹴上铁道”
了。奇特的命名意指这铁道并非建于平地,而是顺坡上攀。至于设立的因由便得
从“明治时代”说起,当时都城已迁往“东京”,为了提振“京都”渐趋低微的
城市地位,“琵琶湖疏水道”设计案因之而生,提供了水资源及物产运输渠道,
并配套著日本第一座水力发电厂,同步加速现代化发展。而“蹴上铁道”便是疏
水系统的其中一环,以台车接引船只通过高低落差极大的陵丘。
往铁道的路径不算难寻,掌握好方向,注意路边标牌的提点,再跟着人潮自
然移动,没多久便能发现花迹渐生了。而当身处的小径两侧丘坡被一道桥拱跨穿
,坡顶已是繁枝扬著樱朵,在晴空抹画。
我兴奋地踩着一旁徐缓坡道而上,花景果如传言中的茂密,没令我失望,然
四周人众杂沓,这拥聚的盛况似又比“哲学之道”那儿更为惊人。尤其是一路往
远处逸去的铁道,简直不见轨痕,几乎要被游人腿足淹没。转头往上坡处望,路
旁像是个衍生而出的小公园,想着反正待会得顺铁路往下走,便拿了主意,决定
先将上段这区探个究竟。
公园内有小小的简单泉池,附近竖了纪念碑,悼祭当时为工程捐躯的不幸工
人,但也立了人像,表彰设计师“田边朔郎”的发想与付出,这对比的两样情有
点讽刺,虽无法用一将功成万骨枯来形容,但也令人唏嘘了。
再往里走去,大片铁架机房伸探出赭红圆粗管路,猜测该为附属的那座水力
发电厂。我循着旁侧的铁栏环径走,也顺道往下往远处望,山峦之外自是京都市
区的房阁星罗棋布,但眼下这钢铁构体却因着粉樱的衬缀,淡去其刚冷之色,呈
现反差的逸趣。
不过渠水并非全由管路导引,附近尚能见着袒露池面,满溢的渠水由池缘斜
坡流泄,宛若湍急飞瀑。尤其当一旁樱枝垂探,以粉艳花朵抚弄,若不经意过眼
,也真有种身处深岭的错觉,闲幽山情藉水气与瀑声轻漫袭来,在转身间涤去俗
事烦扰。
铁道的上端尽头,纪念性留设了一艘铁架板车承载小艇,若还附有火车头作
势牵拉,应更能重现当时景画了。研究的当口,陆续又不断有游人从山里转来,
我好奇地反溯水道而寻,只见水道随山腰蜿蜒而没,不知尽处,再根据地理位置
推敲,或许这正是从“南禅寺水路阁”直通而来的另条山径吧。
如此在铁道上端探游一番后,便要开始顺经典的轨路之景下行了。我穿入丛
聚人众,眼前坡轨笔直下倾,拓开了视界,际处朦胧远山横陈,空出淡青天色几
抹游云。两侧则是樱树斜探枝枒,以密集花朵掩去沉褐木心,改替为明快的欣艳
之色。那奔扬之势彷若久未见面的情人,燃著牛郎织女的渴望,以花径替代鹊桥
,拉展、窜生,终至指掌交扣一起。
假使坡道只是山径,那在樱树处处的京都便只能算是寻常,但当脚下之路为
铁道,踩着枕木、踢出细碎卵石沙沙声,便自有另种特出情趣。不少人兴起童稚
之心如走平衡木般,摇摇晃晃行于单轨,偶尔晃坠便激起同伴促狭闹语,那在头
顶微荡的樱枝也像是跟着莞然颤笑,若风再疾些便要抖落额肩缀瓣。
徐缓踢着脚步下行,看着欢闹人众,也看着繁盛樱朵。在这样的气氛中,我
突然觉得花树的绽放倒挺适合某种直白说法,像炸开般,以无声的鞭炮奔响,从
枝头窜入天云,也击入人心。此时真挚感激老天爷多给了一日艳阳,让我同时望
见了满开的“哲学之道”与“蹴上铁道”。
轨径慢慢由斜坡转为平地,接入闹区,旁侧也成了不时呼啸来去的车流。在
这儿我又看见台车标志着铁道的另个端点,车内小艇这回有了货物,是一桶桶假
作来自伏见的清酒,仿佛还陈酿着那个繁盛时代的味道,激荡著粗豪笑声与汗水

水道至此转向开展,在拐弯处发散成一座人工湖,一条架高石径纵切,隔出
侧边奔急川渠与湖缘浅涸草地,推测当时舟艇应是在此靠岸,接续藉著台车顺轨
越坡吧。
好奇走着石径探入,原来内里通抵至一栋建物,看标牌是“琵琶湖疏水纪念
馆”,而对岸樱枝在环墙台棚外缀连,粉嫩地引人定目。查了地图才发现那里居
然是动物园,但脚下这路倒像就止于此没继续接绕过去,搞得我似是被逗猫棒耍
弄的猫儿,心痒难搔想一探究竟,却被抓架原地,无法触抵。能作的仅是怔望着
湖中喷吐水泉,看水线散坠与群樱交融一起。
立望须臾后,我又绕原路行出,不远处岸边有座金亮现代雕刻,像是一人踩
著浪头,以不合比例的巨掌往前推举,令人忍不住端详并揣度其意境。那贲结肌
臂凝聚的应就是当时的匠人之力吧,它汇集心血,破退荒芜岩障,带流并延续了
京都的光华与荣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