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樱雪【十五】二条城夜樱、和幸猪排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1-29 12:35:19
~※ 二条城夜樱、和幸猪排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4115533
既然走过天皇曾经幽居的“京都御苑”,接续转往展扬幕府将军权势的“二
条城”也挺合理的。不过在这近晚时分,根本无法逛完得耗费数小时的城区,只
能先藉著夜樱过过干瘾。
可是在报到之前,依旧得先解决恼人的民生要事。根据我出发前于网络的调
查,有人曾在“京都御苑”找到贩食部,但在我走绕的途中,却未发现其藏身何
处,甚至或许怕扰了御所形象,连简单的烧烤摊贩都没有。而当走出御苑,尽管
路边偶有些餐厅,却在犹豫中不断与我错身。最后我厌倦于烦恼,索性抛下觅食
念头直赴地铁站,反正午饭也吃得晚,晚餐就等逛完夜樱再说吧。
由御苑往“二条城”的交通便捷,从“乌丸线”“丸太町”站往南,再于“
乌丸御池”转“东西线”至一站之遥的“二条城前”,很简单就到了。不过一如
昨晚于“东寺”遇见的盛况,这回售票口前依旧人龙遥长,迫使我得经过一番耐
心等待,才购得了门票,走进城门。
“二条城”广义地来说,可泛指十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居地、“织田
信长”为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另建之城池、亦可纳入“织田信长”举兵后焚
毁再立的另个御所。然大部分人概念里的,应就是眼前这座由“德川家康”所筑
的城殿。但现刻夜色暗阒覆笼,自很难一览其布局及妆点,只能在灯笼微光稍稍
剔明的环道,顺着“二之丸御殿”高墙,跟人潮茫然前行。
环道在墙角转折,现出御殿入口的唐门,而门前不知为何塞挤了大批群众。
狐疑中本就要一边望着人墙,一边找缝隙超车的,但却突然一个警醒,这些游人
停伫于此总不是吃饱撑著,或是等发救济金吧,肯定有什么值得待望之事啊。于
是我心念一转,也挤进人列,随他们视线望去。
大伙盯瞧的是晦暗长墙间的唐门,唐门雕琢五彩点金,特意用灯光打亮,是
很值得端详,但众人也非是因此与之合影,就仅怔怔痴望,甚至杵著闲聊,这态
势更令我迷惑了。经过一番窃听与推敲,原来今年除了夜樱,还会上演光雕秀,
再想想街上海报似真有“光”什么的日文字句,只是我如文盲般视若草芥了。不
过这种不知尽头的等待很难熬,总听到旁人互相安慰快了快了,却仅见表上指针
五分十分地错离而过。好在近晚的飘雨稍掠即止,不然在群伞的戳袭下,等候就
更难耐了。
终于,在随前排人众自发坐下后须臾,我等到了鼓击响起、光影流绽。两侧
长墙打出拼花般的徽印,并衬上翔鹤展翼,暗影拟作的门扉于中开启,幽紫花林
旋绕而现。接续,长墙替换为华丽的障壁画,在炫金底色中更迭著四季,从连绵
山景勾绕涓细游川,于苍劲枯枝间透显斑斓彩瓣。而后琴筝声轻徐流淙,场景也
幻作明月下的静湖,有点点浮灯于垂叶间摆荡。
昨日曾在“醍醐寺”见过丰臣家的“五七桐纹”连缀围帘,此刻则于激昂的
曲节转换中,换作德川家“三叶葵纹”朗现在门侧。门隙间花姿缤纷流转、光萤
迸射飞坠,长墙之画解构为拼板,在交错收立间掩映着池畔月影,也互展笔墨下
的风采。
渐渐地,雪花飘飞,衬乐静寂为清铃,但障壁画的绚丽持续更迭,令人目不
暇给。然盛宴总有终时,心醉神驰间,蓦地画景碎乱,曲音升阶转调丰沛而起,
我见到了云间松岭现显、吊睛猛虎威扑,而在景音交互烘托至峦峰之际,门阖沉
声如鼓击,收起响乐,也结束这场百花撩乱的光影之舞。
携著表演带来的悸动余韵,我跟着散去人潮往前行。但还在恍惚中追忆方才
叠景时,远方人墙上窜亮出一片粉色山峦,随着步伐趋近,峰棱缓缓化散为瓣点
,呈现“二条城”的樱林幻美。或许尚有些闭蕾慵懒陷于沉睡,将部分景影点抹
得枯褐,但也反衬已恣意欢绽的早樱明艳,尽管入了夜,依旧精神。
我趋近细望,跟着丛聚游客大肆留摄花景,可是林区的投光过近,虽让群瓣
雪洁炫炽,却增加拍照的困难度,就算手上已是今年新替的相机,然档级不足,
怎样尝试也多半是过曝的枝间团斑,难以捕捉眼前的真实光影。故只能在几番端
赏后,挫折黯然续往前行。
樱林的隔壁,是与“二之丸御殿”西东对峙的“本丸御殿”,身为防御阵势
的核心,尚有条护城河环带而围。然或许是安全考量,夜间并无开放,仅像“二
之丸御殿”那儿的构思,投放著群樱春色、斑斓著彩松游鱼,让灰沉凝重的石墙
跃动鲜活起来。
空寂的城心广道在阒夜里显得冷寒,迎著强袭而来的晚风,我跟着游人一面
望着石壁流景,一面穿至城北,这儿是夜樱的另区重点-“清流园”。园西回绕
步道贴生于池畔,池的对侧有阁名为“香云亭”,也同样以明灭光影让其妆添幽
魅之色。
“二之丸御殿”的剧幕气派华炫,这里的改呈孤秀氛围,缓静的曲风串带略
显诡谲的缀音,从被渲染得靛紫的矮阁推移光照,点明了石径与池间岛松、也柔
亮了阁边如烟花绽射的展生樱瓣。
再往旁走,路边的樱树高耸,暗夜隐去枝枒,仅让密织的繁花碎乱于空,宛
如星河点舞。连尚未展笑的红枝垂樱都以空枝绘抹出金粉瀑流,而稀微的花苞是
飘坠之瓣,落于瀑流,随波远去。
如此绕着“二之丸御殿”,望过“樱林”与“清流园”,也算概略参访过“
二条城”的夜时风华。至于更细部的雕琢,就过几日白昼再来深入端赏吧。邻近
出口之处,似还有筝曲表演,但不巧错过了时段,我也懒得费时等待,随意瞥看
两侧摊贩,忍着香烤气味的诱引,便断然跨出城门,往京都车站觅食去。
直赴京都车站倒不是嫌弃“二条城”小贩,只是操劳一天拿简食作结太对不
起自己,既调查过车站美食作备案,干脆去那儿遵照前人推荐比较靠谱。
然当搭地铁回返“乌丸御池”再转南至车站,于岔径庞杂的广楼前行时,还
是不免感到迷惑。资料上的餐厅皆位于“伊势丹百货”高楼层,但每个经过的百
货入口都已因接近打烊,开始鞠躬敬送客人。推敲了一下,在车站正门找到线索
的机会应比较大,便拿定主意,往那儿寻去。
而当行至入口大厅,眼前的指牌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百货公司在这儿另有外
阶,这道宽长步阶笔直往上,切缘镶串的霓虹变换著,将广坡化为一巨大灯牌,
以图案字串欢迎进出车站的游人。但懒人如我当然不会虐待自己踏阶攻顶,顺理
成章飘往旁侧的手扶梯。
扶梯缓缓爬升,著名的“拉面小路”在十楼,多人推荐的猪排店藏身十一楼
,想了想,猪排还是比较吸引我,便跟“拉面小路”挥挥手,抛句“改日再相逢
”。
推门走进十一楼,尽管已入了深夜,这儿依旧是一级战区,似乎所有累了一
天、不想四处迷寻晚餐的观光客都挤拥至此了,每家门口皆是长列的等待人龙,
颇让我望之心惊。依循标示图,我先找到推荐之一的“名代猪排”,但店外那千
军万马的饥民阵势让我霎时打了退堂鼓。还好另家“和幸猪排”的排队长度尚在
容忍界限,便说服自己,反正夜晚行程已结,跟它拼了。
在疲累与恍惚中,我看着炫乱的店招设计,看着人众在前晃眼,好不容易终
在入定神游前被请进餐厅。据说“名代”的猪排较好,“和幸”的组合较花俏,
但当我点的“锅御饭”呈上时,倒也不觉有什么吸睛配料,几撮渍菜、一碗衬上
马铃薯泥的高丽菜、味增汤,就这样了。好在将沾著蛋汁的湿润猪排送入口时,
其肉质甘甜,不会藏筋过韧,也没我讨厌的肥肉,登时欣喜继续大快朵颐。尽管
我这拙口感受不出与“胜博殿”之类的差异,然在疲累一日的夜终,自是个令人
满意的收尾。
食罢,我走出纷扰的餐区过道,好奇地登至长阶顶巅之处。这儿是个宽广天
台,幽阒中有几处植栽配着凳椅。晚风狂袭,显得凛冽,我走向环绕天台的玻璃
围墙,望着墙外的夜里京都,城市在墨深的天色中自难辨其形,更遑论寻找曾巡
游过的步迹,能见的便是光点灿烁。那些温婉的金橙中掺杂幽魅青绿,像是此间
人们的欢喜悲愁,变换著、也流转着。
我怔望了许久,才乘着扶梯往下,让“京都塔”的环盘塔尖隐没于车站外墙
。梯底,霎时的呼嚷让我分心回望。几个男中学生叫嚣著踏阶往上奔去,比拼谁
先攻顶,数百阶的高度在他们旺盛精力下似都变得微渺了。我望着他们渐趋分歧
的背影,望着有人半途投机绕登手扶梯,望着那带着笑声的嗔骂散隐在远阶光点
,嘴角也不禁微扬起来。
这就是青春吧,一段似已离我遥远的年岁,恣意、若无旁人、不带功利的欲
望、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瞇着眼,不知不觉也陷入了回忆,任那曾在我身边
绽放的阳光笑颜领我奔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