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仓敷美观散策。杨柳河畔与白壁老街

楼主: xxxx900929 (X)   2016-01-22 21:46:05
各位版友好~
去年12月初走了一趟仓敷美观,与大家分享这个好美好诗情画意的地方!
网志图多好读版:
http://vicexassyria.blogspot.tw/2016/01/kurashiki.html
纯文字复制版:
“仓敷”这名字,实在久仰大名,文具控的圣地,纸胶带的故乡,说什么也该要来瞧一眼。过去的仓敷,是江户幕府直辖的“天领”之地,作为商业物资集散地而繁荣一时。富裕商人的屋宅与白壁黑瓦的土藏仓库林立,翠绿的杨柳岸,江上滑过的一叶扁舟。石叠小路依旧,仿佛还是江户时候的气味。
●仓敷川浪漫谭
早上九点踏上仓敷美观地区的石叠路时,街道好像还没清醒。晨光洒落在河岸上,略显苍白的仓敷川中映着柳树的影子——时值冬日,叶子有些稀疏。店家不太起劲地招呼著街上稀稀落落的行人。
冬季是淡季,游客稀少,仓敷有名的乘船游川(くらしき川舟流し)只在周末假日开工。
仓敷川,过去是备中地区的水运命脉,来自各地的物资送上高濑舟,沿着仓敷川顺流而下。时过境迁,已经不具有运河机能的仓敷川,卸下了货物、摇身一变成为游客的观光船。依照旅游书上介绍,我到白色洋房“仓敷馆”(观光案内所)中买了船票(500日币),走过“中桥”到对岸搭船。
一字排开本日型男船夫阵!
接近开船时间,船家递给我了顶斗笠,笑着对我说:“现在只有妳一个客人耶。”
“咦?难道我包船了吗?Lucky~”我开心回答。
“不过这样有点寂寞呢。”船家说。我不太清楚船家的薪水计算方式,不过这个时段只有我一个客人,却有四个船夫,看起来生意的确不太好。幸好,开船之际又有两位日本女性走上了船,总共三位客人,我们的小舟出发喽!
第一次乘船,一路上我坐在最前头兴奋地拍个不停,背后传来船夫滔滔不绝讲解仓敷历史风土与观光景点的声音,这边的宅邸如何如何、前面那棵老松如何如何。但风的干扰太严重,我只能从风的呼呼声中捞到一些只字词组。
乘船是很有趣的体验,风徐徐吹动着发梢,周围景色慢慢向后退。“哇!”穿过桥下,隐藏在桥墩后方的景色一下子开展在眼前,柳的翠绿与晚枫的赤红在水中相融,大自然的调色盘让我不禁偷偷叫了出来。坐在舟中,有种有别于陆地上的临场感,仿佛自己真正成为风景的一部份般,颇有另一番风味。
我喜欢河,一个风景中多了河水,仿佛就多了点浪漫与生气。所以我喜欢鸭川,喜欢桂川,喜欢淀川,现在也喜欢上仓敷川。
我一边享受着来自岸上的人的欣羡的目光(?),一边东张西望拍照。岸上的人们也纷纷拿出相机,想捕捉这一刻的悠闲早晨。只是早上云层偏多,整个天空白茫茫一片,颜色拍起来不是很好看。
因为乘船处在仓敷川的中后段,所以路线是先往后划到底、转个圈到最前端、最后回到原本乘船的地方,完完整整地绕仓敷川一圈。美观地区引以为傲的天鹅们在网后方,“嘎!”叫了一声。
●杨柳河畔历史散步
与船家告别后,我才开始认真逛沿岸的商店。路上的行人游客明显增加,小摊贩也纷纷出笼,直接在岸边铺张布巾,贩卖各种首饰。与所有观光地一样,街上大多是吃吃喝喝、纪念品商店。我对大同小异的纪念品半点兴趣都没有,开始端详仓敷的建筑物。
与京都的町家建筑截然不同,仓敷的建筑清一色是白墙黑瓦的组合排列。由于过去是商业中心地,仓敷地区的建筑以民家及土藏(仓库)为主,全都漆上了防火用的白漆,雪白的墙面非常迷人,因而被称为“白壁”。(让我想起了被称为“黑壁”的滋贺长滨)
被称作“なまこ壁”的黑色正方形平瓦,有的一格一格有板有眼地贴著、有的转了个角度、以菱形的姿态妆点墙面,各有特色。话说所谓“なまこ”,又写作“海鼠”,其实就是中文的“海参”的意思——当时的人们觉得这黑色瓦片长得像海参的平切面故称之,我只能佩服他们想像力丰富...。
凑近仔细看,乍看都一般样的黑瓦,其实也各有不同颜色深浅,这种低调的铁灰、乌黑交错排列让人很着迷。
像“仓敷考古馆”这样的建筑就是标准的土藏(仓库),墙壁厚实、防火性强。
民家建筑下面还会看到木造结构,墙壁也比较薄。
到了下午时分,积云渐渐散去,只剩下细如棉絮的云纠缠着天。只要有老街的地方,一定可以发现人力车“えびす屋”的踪影,一位小哥拉车走过,格外地有历史风情。
・大原美术馆
散步途中,一定不会错过美观地区最最著名的景点——大原美术馆,古典希腊风格的外观,是日本最早的私立西洋美术馆,馆内收藏诸多包含莫内在内的近代油画大师的作品。但昨天已经在艺术岛度过一整天的我,今日不想再吸取任何艺术养分了(笑),只是散散步、外观见学也很棒。
虽然没进入大原美术馆室内参观,但我还是没忘记去逛美术馆商店,还买了一枝美术馆牌的魔术色铅笔,超好用的!
・大原家住宅
在美术馆庭园绕了一圈后,我来到位于美术馆正对面、大原美术馆创始人·大原孙三郎的旧宅,据说是一栋非常典型的仓敷町屋。不过说实在的,大家都对它门前赤红的红叶比较有兴趣。今年是暖冬,就算到了十二月初仍然可见红叶在枝头。
・有隣荘
隔壁一幢墨绿的宅邸也是大原家的别庄——“有隣荘”,使用的是独特方法烧炼出来的绿色瓦片,在整排的白壁黑瓦建筑中独树一格。
・仓敷馆
早上乘船前买船票的地方“仓敷馆”,建于大正时期的白色木造洋房,当年的仓敷町役场(町办公处),现在是作为观光案内所使用。
除此之外,仓敷川沿岸还有许多的文化设施——发扬民间工艺之美的“仓敷民艺馆”、展示吉备地方考古文物的“仓敷考古馆”、搜罗日本各地童玩的“日本乡土玩具馆”、守护着在地艺术的“加计美术馆”等,它们藏身在传统建筑物中,静静等待旅人前来挖掘探索。
我很喜欢这种思维——所谓老街,不仅仅是保存了它的建筑外观,还保存了它的文化内涵。观光客们成群来到老街,除了吃吃喝喝、乘船玩耍、拍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外,是不是能够与这片土地有所连结呢?
散步在仓敷川沿岸,真正感受到仓敷一面欢迎著旅客的到来(看看那些土产店与小吃店吧),一面珍惜着它的在地文化,并为此感到自豪。所以旅人会知道,这里如诗如画的河川景观及沿岸和洋交错的时代建筑,并不只是空有外壳的舞台布景,而是与土地上独自的文化与历史记忆紧密联系著。——当地人们努力而细心地让历史的川流沿着仓敷水道一路从江户、明治、大正传承到了现在,你与我的身上。
看着仓敷,我不禁想念起了台湾的老街们——淡水、九份、三峡、安平老街的面影变得很模糊,我想我回台湾后该找时间去拜访他们了。
●旧街区文艺巷
拐个弯转进旁边的小巷子“本町通り”,又是不同的风景。如果说仓敷川沿岸是一位守护传统历史的老人家的话,那由本町~东町间数百公尺的小巷,则是创造在地文化的年轻小伙子。巷弄中商店林立,他们是町家民宿、在地工艺品、町家咖啡店、古书店、仓敷出品的杂货...,这些小店不仅观光客爱逛,更流露出一股令人怀念的在地生活气味。
・林源十郎商店
本町通的起点,不能错过“林源十郎商店”。林源十郎先生原本是仓敷当地的热心公益的药品商,将自己的药品店面取作“林源十郎商店”。以过去的药品店面旧建筑改装,现在的林源十郎商店是一家以“仓敷发”、“生活的艺术”为经营理念的复合店面,贩售仓敷的设计商品(如纸胶带品牌“仓敷意匠”直营店)、并有咖啡店、展览空间、资料室等。
・有邻庵
林源十郎商店旁边没几步路,可以看到由町家改装的民宿兼餐厅“有邻庵”。有邻庵在Guest House界小有名气,当初我计画旅行时最先想入住的就是有邻庵,只可惜订房时竟然已经满室,只好改住冈山的“とりいくぐる”(其实这家也不错)。
住不到房的遗憾,我改来这边吃中餐。其实我原本并不算太饿,但是屋内传来阵阵的酱油香完全撩拨起我的食欲,我马上点了招牌“生鸡蛋盖饭(卵かけごはん)”。虽然只有白米饭、鸡蛋及酱油,要价650日币并不便宜,但它标榜使用的是完全天然、冈山县自产的白米与鸡蛋,淋上黄ニラ酱油,拌著热腾腾的米饭就很美味,我一连吃了两碗饭、把自己撑得要命才满足地放下碗筷。(米饭、酱油、鸡蛋都可以无限续)
・阿智神社
吃饱喝足,旁边就是通往鹤形山及阿智神社的阶梯。阿智神社祭祀著海之守护神、宗像三女神,是仓敷美观地区的信仰中心。从山上可以眺望美观地区整齐的街景,欣赏晚秋各色的树叶,是不错的饭后消化散步。
・虫文库
虫文库是街角上小小的二手书店,古老的町家空间内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古书店都以社会人文书籍为大宗,这里则是一进门就看到满满的自然科学类图书。据说店主人是苔藓的研究家。
・如竹堂
本町通的最尾端,看到玻璃门上七彩的纸胶带图案,就是纸胶带专卖店如竹堂了。除了大牌子MT外、仓敷意匠及仓敷町家自制的超稀有纸胶带都可以在这边买到。
本町通及附近的巷弄中隐藏了许多特色小店,很不可思议的是,在看似相似的每一间町屋建筑内,贩卖的种类却是五花八门,光是一间一间登门拜访就可以消磨一下午的时间。每个人总会在这里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店。我找到了传统的灯笼店、榻榻米店与酒家、纸胶带的转蛋机、土耳其人开的店、一年到头都是圣诞节的店、还有一间町屋招牌上写着“收买土地”。和与洋、新与旧、外来与在地、给观光客的店与给当地居民的店...聚汇在仓敷的街上,一间一间店铺整齐排列,互相生活、互相交流、孕育出一些新的东西,我们称作仓敷味。
●灯光点起的一刻
天空从苍蓝渐渐转白、又变成灰黑,四周景物一下子模糊了起来。我回到仓敷川边,沿岸的洋式路灯一盏一盏点亮,橙黄的光影跌落进水中,摇晃,好似生命之火。远方来了一叶小舟,看看时间,也许是末班船了。
下午时分热闹的川边现在也静了下来,小摊贩早已不见踪影,店家纷纷拿出“CLOSED”的看板放在门前。石叠小道上大家带着满足的表情,三三两两地朝车站的方向散步。一个小孩提着灯笼,边跑边跳地缠着父母说话。
仔细想想,仓敷美观地区似乎拥有所有我喜欢的元素。
这里有河,流经美观地区的水道,我们在岸边散步,在船上欣赏街景;这里有老街,黑白分明的老町屋坐落在岸边整齐有致,诉说著百年来的故事;这里有山、有公园、有一个老神社,守护着街上每一户人家;这里有洋房,仓敷馆与IVY广场见证明治与大正的浪漫;这里有美术馆与一大堆文化设施,适合陶冶艺文情致;这里有独立咖啡店、古书店、杂货店,适宜于生活。
然而一切最让我感动的是,这片土地对于文化的态度。传承著过去的文化,接纳著外来的文化,然后揉合、捏塑出创新的仓敷文化,像是仓敷川一般源源不绝、流动不息。
只有一天的时间,当然看不完仓敷。我低声与仓敷说声晚安,踩着路灯的影子回家。
作者: Cellia   2016-01-22 22:05:00
手帐跟游记都非常可爱!
作者: ecomami (咬一口兔崽子)   2016-01-22 22:27:00
文笔真不错!
作者: xu3u6fu04 (akane)   2016-01-22 23:51:00
推!文图都好棒:)
作者: Ooxxeeoo (阿斯勾依)   2016-01-23 01:47:00
写的真好!2月底也要去仓敷,刚好作为参考路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