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樱雪【八】伏见稻荷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1-20 12:35:01
~※ 伏见稻荷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3560561
“醍醐寺”樱景绚丽撩人,若是许可,终日在此荡晃也不为过,然我早餐仅
塞个小饭团,午餐还没着落,再待下去恐就真往修仙成佛之路去了,况且,还有
个“伏见稻荷”被排在黄昏之前,行程满满呢。于是只能在往“上醍醐”的登山
步道前,看偶尔行过的返归游人,猜测山顶古寺形姿,然后一路不舍望着樱枝飘
逸,走出寺门。
“伏见稻荷”的位置与“醍醐寺”一样,都位于京都东南,却没直接了当的
交通方式,网络资料皆说应先搭地铁反向北归,然后在“三条”站转京阪电车南
行。但自己看了地图总觉得很绕,毕竟乘地铁往南两站至“六地藏”、再换JR往
北亦同样能到,而且似乎快了些,于是就自作主张了。幸好这样也没出什么意外
,看着电车窗外风景轮转,不知不觉就抵达“伏见稻荷”了。
曾查过景区外是否有果腹之处,尽管餐厅好像不多,但商店街算是兴盛,不
像“醍醐寺”那儿空空旷旷仅为佛门清修地。比较推荐又适合我口味的是台湾很
少见的烤仙贝,然很诡异地,许多店家在门口放了炉具却不见师傅在顾,难道是
要买一旁包装好的不提供现烤?还是仅因我错过用餐热门时段?日文口说零分的
我自没法去询问,只能摸摸鼻子找间大店进去寻宝。而店里摆列的虽非暖烘热食
,但各种口味的袋装仙贝琳瑯满目,倒很令人眼花难以抉择,好险瞥见八口味的
包装,综合了海苔、酱油、紫苏、七味之类的鲜艳洒料,就立刻掏钱拎走了。
然正要开一包往嘴里塞,安抚早不断抗议的空胃时,却看到转角列了五、六
种霜淇淋品项,然后游客人手一只、笑脸盈盈晃过,顿时令我像嗅到糖果的蚂蚁
,目光直勾勾往前报到。其实照理来说要买也该挑最爱的抹茶,但想想昨日已吃
了不少,再看到又挂在面前诱引的“期间限定”樱花口味,就意志薄弱地依从了
好奇。然而,期间限定果真八九不离十都是骗钱的啊,一舔入口,仅是坨不知所
云的甜腻,难道这就是樱花?还是我被狠狠诓骗,傻愣买了支“樱花色”霜淇淋

含泪把整根吞完,勉强先当塞腹的淀粉质物,但也因为这样,还未及多吃点
仙贝让自己有饱足感,就已走到“伏见稻荷大社”鸟居前了。看看手表,离闭门
仅剩一小时余,不好将光阴浪费在吃食,只得又把仙贝塞回背包,当是趟消除腰
间赘肉之旅。
神社的表参道鸟居气势逼人,以艳红之色扬展,在随风飘振的夹道“稻荷祭
”旗海间前行,径末是更为壮伟的楼门砌于石阶之上。其格局跟“八阪神社”那
儿颇为类似,新灿的朱红漆色抹染上柱梁斗栱,也勾出壁面的曲折饰纹。特别的
是大门两侧,修长优雅的狐狸雕像高踞于座台,成对地俯瞰来去人众,守望神社
入口。
将狐狸敬为守护神其来有自,因神社拜祭的是“宇迦之御魂神”,这在日本
神话中掌管食物的神祇别名“御馔津神”,唸来与狐狸的古日语相像,故此原本
平凡的动物便在人民信仰中添了神性,成了社境随处可见的坐立护像,同时也幻
化作趣致的纪念品,恶质勾拉游人袋里钞票。所以我还尚未入手必买的御守,就
着魔先拣了个号称能除灾驱厄的雪白小狐狸娃娃。
过了楼门望见的建筑是“外拜殿”,殿簷下的宽广空间敞露,以半垂竹帘微
掩,不过殿外却用矮栅隔围,看样子拜殿也非如想像随时容信徒在里参拜,得等
重大节日才会开放民众入内观礼行仪。
绕着殿往右转,支路口标示著“东丸神社”,根据资料这儿本为学者“荷田
春满”的旧宅,不过往内寻去却辨不出是何栋。反而祭祀他的神社醒目亮眼,门
栅之上簷脊交错,顶尖装饰的“千木”如武将头盔的挑勾刃牙,脊背像一根根横
棒的“坚鱼木”则有其意,代表以水属之鱼镇压火劫。此外,径旁整片挂满绘马
的长壁也吸引游人按动快门,下端宛如彩辫丰羽的其实是不知以何种手法串缀的
千纸鹤,每只皆存著祈求学业进步的翔飞祷念。
而在此稍稍走探一阵,回头再绕过“外拜殿”,便能见到神社“正殿”了。
探出的唐破风使它多了曲流线条,团云般的点金坠饰令其华丽,簷下绳穗与垂铃
则是鲜明的日式风情让我不禁伫望。虽说根据神社的体制,“正殿”为神明居地
,“拜殿”才是信众祈福之处,然就如在“八阪神社”那儿望见的一般,殿前挂
垂的铃索似乎代表“正殿”也附加了“内拜殿”结构,让人们能更靠拢至神的跟
前,传达心里的冀求欲念。
一般来说,神社的亮点大概便止于此了,或许,再望望边处的“神乐殿”,
看沉郁木色上的勾金簷边,揣想祭礼时会在里奏起的悠扬响乐,但“伏见稻荷”
不同,对多数观光客而言,方才这些都是过眼云烟,目标还在后方山径,是很别
致的“千本鸟居”。它源自江户时代的习俗,当时来此参拜的人们会捐钱盖设鸟
居,而随着时年流转,这一座座鸟居也沿山径铺展为长龙,成了望之瞠目的壮观
景致。
我随川流不息的游人走往神社后方,踏着长阶弯拐,不旋踵便真望见那传说
中的画面,朱红鸟居顶着墨黑“笠木”,参差地、杂错地,串接为游龙脊鳞,蜿
蜒盘绕,辽远不知尽处。“艺伎回忆录”里有着这样镜头,小女孩奔游于无人的
鸟居廊道,笑靥透著纯净自在,颇令人神往。然尽管景画绚美,实际行走方知是
镜花水月,如蚁般的人众填塞于视界,半分空净的瞬间也不可得,更遑论与之留
下独影照片了。
但行走于下依旧让我感到新奇,它如曲径上的敞廊阶道,但氛围又不同,鸟
居筑叠的簷架筛落日落前的耀芒,化为触脸生暖的变幻光影,在廊柱、在人身背
恣意勾划。而当一路抬眼旋身望看,径路又一切为二,似有着出入分流的规制,
但在此时节也仅是将人潮暂时划开。我挑了一边步进,与前段挑高的格局不同,
这儿的鸟居低矮,是伸手便能触顶的高度,同时也排列得更为稠密,因此随着地
势斜倾,便像串不断摆扭的联并框架,牵携夕阳斑影,缓舞著与我相和的曲节。
人潮慢慢荡过这烁亮着朱红光影的栅道,在一处小广场找到倾泻口,这儿有
个小神社名为“奥社奉拜所”,廊墙摆挂的层密绘马很有意思,一般都是在规矩
的五角板片上点缀风景动物,这儿却将板片倒转化形,成了狐狸的拉尖口鼻,配
上信众促狭的涂鸦表情,让人望之嘴角上扬。多数游人皆在此转绕、稍歇,便算
见识过“千本鸟居”打道回府了,然其实这里仅为长龙开头,后方还有大段径途
等著勇者登顶挑战。
当初规划时曾经犹豫,毕竟本身是个逃避爬山的懒人,但又对未知风景极度
好奇,现下尚有些闲余时间,便不禁望着接续鸟居意动。这时一组三人众将我思
绪打断,原来是要我帮忙照相,当中面貌清秀、眉目带点英气的少年相当惹眼,
抓捏得尖尖角角的夸张发型让我疑惑是否是日本现今流行,不过一开口却是很美
式腔调的流利英语。帮拍完照后,他饶富兴味盯望着我,殷切替我回拍,顺道问
从何处来。结果我才腼腆答道“Taiwan”就辞穷了,负责英语会话的脑细胞长期
未用早已锈败,连反问都无法,只能傻愣看他笑着端望我数秒后,跟我挥手而别

领回张零分的交际试卷后,我继续往鸟居后段探去。严格说来,廊道内的景
致变化不大,不过减去些人潮后,多少能寻着机会感觉原本的清幽味道,偶尔还
可找到叉路缺隙,由外侧用相机捕捉廊道的参差身节与挑扬犄角。同时发现这儿
的黄种人并不多,不知是西方人较精力充沛,抑或对日式风情更为神往,而他们
也极度亲切,随便找了位帮忙,便坚持要帮我候到无人净景才按下快门。
渐渐地山径由斜坡转为较耗体力的石阶,而阶边陡岩也开始长出杂错的小神
社,胆小者若在阴暗天不经意一瞥或会误认为乱葬墓冢,但若清心而观,那与林
岩交生的染苔鸟居与墨簷却是很迷人的风景,漫着匿于深山的古神信仰,一树一
石皆是守望我们的耳目。
长阶在名为“新池”的小湖边稍歇并被迫转绕,湖侧窄径旁是更为密集的朴
拙神社群,鸟居垂铃、朱栏石碑,当中堆叠的立石便是信仰凝聚的核心,据说日
本尚有些神社没有本殿,古树、巨岩、甚或是一整座山便是信众的心之所寄。
时至黄昏,不少西洋脸孔的男女兀自兴致勃勃往上攻顶,然一旁标牌提醒,
达巅可还要一小时的脚程呢,担忧日落仍困于山的思虑顿时让我气馁了,况且未
来数天还需大量体力。于是我收敛登阶脚步,在归返前倚望眼前静池。不知为何
,相较方才行过的亮艳鸟居长廊,池畔的这些更有着涤心的幻力,极有可能是那
不具工巧的质朴更贴近自然,与山林的心灵对语也更加清晰了。
作者: hellotsuyo (NaNa)   2016-01-20 16:33:00
请问现在就有樱花了吗?
作者: kanokazurin (我既是叶教授,也是博士伦)   2016-01-20 19:13:00
京现在要看樱花就去平野神社后门 有十月樱绽开京都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1-20 19:16:00
抱歉 这是去年的樱花 因为写得比较慢 写到现在才写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