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八王子祭:文化的创造与传承

楼主: LAPIS9900 (LAPIS)   2015-09-27 22:25:10
图文网志: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973227
参观日:2015-08-09
从‘武藏小金井’站,继续向西行,
来到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八王子市。
八王子祭被称为关东地区数一数二盛大的山车祭典,
由19台山车进行充满魄力的游行,在灯火之中浮现的样子十分值得一看。
打从1961年开始举办的‘市民祭’,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地方文化、
振兴观光产业,以及市民间的合作。
到了1966年开始加入山车巡行,广受观光客好评之后,
在1968年开始改名为‘八王子祭’,一路传承至今,也走过了54个年头了。
祭典期间的主要会场,大致是以甲州街道为中心。
走出 JR 中央线“八王子”站北口不久,路边就出现许多发放祭典DM的人群。
越走向前,人潮也逐渐汇聚,到了大街道上,
就可以看见许多的山车沿着甲州街道巡行了。
可能是因为两年前去过京都、大阪参加夏日祭典,
看到类似的东西,不免会拿来比较一下。
以个人感觉来说,八王子祭有点像是京都祇园祭,只不过在规模、数量方面就迷你多了。
整个八王子市分成许多町会,其中又大致可以分成以‘多贺神社’为中心的上地区;
和以‘八幡八云神社’为中心的下地区。
到了祭典期间,每个町会都将自己所珍藏的山车移动到街上,并加以装饰和打扮。
日本的山车,也被称为‘移动美术馆’。
就像中国的庙宇一样,每辆车上,都施加了无数精致的雕刻、绘画。
透过这些图案,将过往的古老传说与故事,一代代的教导后世子孙。
除此之外,山车本身的工法结构、祭典的仪式做法、
以及上面的舞蹈音乐,都是种种的‘无形文化’。
在没有巡行的时候,这些山车就定点停放于街道上,供大家靠近欣赏与拍照。
【能面舞蹈】
或许是这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吧?
在‘八王子祭’中,随时可以见到戴着面具、穿着华丽的演员,
进行传统的舞蹈演出,样式也是各有特色。
对于这方面的文化事前研究不足,因此有点看不太懂。
但大致猜想,每种不同的面具,所代表的角色也不同,
且应该有固定的模式、服装、舞步动作......
龙头舞中,大约有4~5名带着龙头面具,腰挂太鼓,穿着古朴的人物。
动作比较庄严稳重,每一步之间都做出顿点、
架势也是一板一眼,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样子。
而头戴‘火男’面具的演员,则是负责搞笑剧情。
除了动作扭来扭去、态度不庄重之外,
还三不五时,(拟似)做出挖鼻孔、弹鼻屎的小动作。
看了之后,不少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喜气十足。
有男生,自然也会有女生啦!
女性面具称为阿龟(おかめ,Okame)或阿多福(お多福,Otafuku)。
穿着女性和服,动作也是温柔婉约的女子风格。
但因为和火男是彼此一对的组合,所以不小心碰到时,也会出现一些有趣的互动。
虽然同样都是招福辟邪,但是日本的舞狮和台湾(中国)有点不同。
台湾的舞狮是两人一组,一起扮演一只狮子。
但日本的舞狮则是单人就可以完成。
人形有人形的舞姿动作,兽形当然也要模仿动物姿态。
这只小狮子也很认真的在山车上扭来扭去,模拟狮子的样貌。
在日本习俗中,若是小孩子被舞狮咬过,就可以驱魔辟邪。
所以在会场中,也不时可以看到父母特别靠近舞狮,让孩子被咬一口。
当然,年幼未知的幼儿们,看到这么恐怖的东西,而且还会咬人,
往往都吓得嚎啕大哭,也替祭典增添了不少乐趣。
随着发车时间到,山车也一一上路巡行。
俗话说:‘输人不输阵’!
每当不同町会的车辆交会、碰头时,山车上的舞者、乐队,更是比平常演出卖力。
上演真实版的《舞力对决》,非得要彼此分个胜负才罢休。
最高潮的爆点,莫过于行经十字路口,六辆山车各据一方,互相演舞的场面。
人家是‘尬车’,这边则是采用‘尬舞’的模式,进行文化君子之争。
祭典的另一重头戏,则是上下地区的神舆渡御。
由神社内的巫女和神官开道,众人抬着金光闪闪的神轿,
将神明大人从神社内部,暂时搬到甲州街道上的御旅所,进行数天的渡假。
等到祭典结束之后,再度返回神社内。
在日本的文化中,当然也不会安安静静的抬过来就算了。
神明出巡,沿途自然是活力满点、喜气洋洋。
大家都高声呼喊、恣意放纵,想要将祭典的热情与活力,分享道四周的人群中。
【友好都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