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http://littlejump.blogspot.tw/2015/08/blog-post.html
和歌山有什么?
这个问题就算是现在来问我,我依然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于是毫不意外的,在
和歌山醒来的早上,我们就面对了到底要去那儿走走的问题。
摊开昨天在麺屋 ひしお拿到的地图,欸,很尴尬的发现,昨天来去匆匆没有细看,
但这其实是一份中华そば(中华面,和歌山当地的特色拉面)的店家分布地图,对于景点
的资讯着墨不多。但或许是因为和歌山市这地方,除了两条商店街之外,真的只有和歌山
城算比较著名的景点也说不定。
但看看窗外万里无云的好天气…逛和歌山城?……
我想商店街可能是实际一点的选择。
再花旅馆虽然有小厨房提供一些免费的小茶包,但我们并没有在这里用早餐;由于出
发前晚整理行李到凌晨三点的缘故,这夜我睡的很沉,一直睡到九点多才起床。
走出和室门口,遇到穿戴整齐的OL两枚与两个型男,地上整齐的放置著一些工具。仔
细观察才发现,这几个人是来进行地板施工的。从昨天开始一直踩踏的粗糙面木地板原来
是施工到一半的半成品,今天才要进行最后的光滑面木纹面板层施工。
等我们整理好出门的时候,工人们正安静而清爽的施工著,穿着笔挺干净的衬衫,干
净俐落的工地,一边施工一边把制造出来的小碎屑都扫好收起来,这和台湾装潢工程大相
迳庭的施工场景,狠狠震撼了习惯台湾杂乱工地的我。
工人宁静有条不紊的施工著,这画面在往后的好些时间里,都深深的烙印在我脑海里
。担心不礼貌的问题,我只把这个画面记忆在脑海里,没有拿出相机拍照。只有在中午回
到旅馆时,拍摄一下施作到一半中午休息中的工地场景,以及就算只是休息时间也整齐摆
放的工具堆。
根据地图,就在再花旅馆隔壁有两条商店街,分别是ぶらくり丁和北ぶらくり丁,这
两条商店街我们昨晚都走过了。早上九点半,大部分的店家都还没开门,我们边走边看,
依据昨晚的记忆寻找咖啡店,想吃一顿热腾腾的早餐。
在日本并不像台湾有满坑满谷的早餐店家可以选择,住宿地点如果没有附早餐,觅食
往往只能往咖啡店的轻食餐点去找;但就算是咖啡店,往往也要到九点甚至九点半之后才
有供餐。
有供早餐的咖啡店通常会在门外摆上菜单,我们一路边走边看,最后选定了一家图片
看起来还不错的店家,进去享用了一顿悠闲的餐点。
在台湾嘎嘎一直不太能喝咖啡,一喝就心悸。但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咖啡喝起来意
外的爽口,一点都没有心悸的问题。
虽然只是商店街里随意找的咖啡店,但端上来的餐点一点都不马虎,生菜沙拉、优格
、面包、水果、咖啡,附上小小一杯调味的牛奶(我还先尝了两口确认是牛奶还是鲜奶油
)和糖;简单却心意十足,完全没有辜负一餐六百日币的价位。
这一餐也奠定了我们这趟旅行的基本风格,在往后的旅途之中,寻觅好吃的咖啡店早
餐成了我们早上最重要的一件事。
离开咖啡店之后,我们决定先往刚刚找咖啡店的路上在对街看到的文具店去,之前远
远的一瞥店外似乎还有贩售明信片,这对刚到日本的我们来说是个无法抵挡的诱惑。顺着
原路走回去,等我们走到店家门口,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文具店,是一间人形屋(注1)!
门口贩售的确实是明信片,但是是价格爆表的和纸明信片。我们很快的就对明信片失
去兴趣,推门而入,走进琳琅满目的人形世界里。
这间店有两个店面,其中一个贩售人形用的小物,另外一间则是各款人形的展售店面
。我们着迷的一尊一尊人形看过去,做工非常细致,连脸部表情、眼神都有微妙的不同。
店面中间一群妇女正笑吟吟的交谈著,一面手不停歇的制作各种人形小物。
一开始我们只是着迷的看,一进入店门左手边就是一整排花魁场景的展示人形,虽然
我一点先备知识都没有,但看这个仗阵多少也可以推测出来,这应该是标准的花魁派头,
从帮间、新造、仲居、若众、花魁…每一个角色的衣服、头饰到身上的配件通通都很讲究
,一字排开仗阵相当惊人。
征得店员的同意之后,我们开始拍照。大仗阵很难拍摄,第一次使用Olyplums TG-4
的全景摄影,尝试了好几次才拍出满意的照片。
除了花魁系列的人形之外,另外一侧摆放的就是女孩子的雏人形了。每一个人形都有
属于她们的气质与神韵,除了日本服饰版本之外,也有洋装打扮的人形。拍摄的时候阳光
刚好穿透门口的落地玻璃洒入屋内,我着迷的捕捉人形在阳光下的神韵,不知不觉,小半
个小时就过去了。
惊人的价位很直接的打消了我们带走人形娃娃的冲动,拍照留念谢过店员之后,我们
告别这间精致可爱的人形店家,散步回旅馆整装再出发。
刚从松山城回来准备出发前往德岛的两个台湾室友推荐我们去松山城走走,但夏日正
午烈日炎炎,这提议让我们非常踌躇。后来旅馆老板告诉我们,JR和歌山駅地下室有脚踏
车可以租,我们商讨片刻,觉得走路过去租台脚踏车移动,似乎是个不错的点子。
就这样,中午十二点半,我们踏上前往JR駅的旅途。
从再花旅馆走到JR和歌山駅,大约有十五分钟的路程;但这条路会穿过险恶的商店街
,这个时间所有的店家都开门了,不复昨夜安静空寂的气息,光是走过小桥路旁一间餐车
就让我沦陷了。
我与嘎嘎都不算喜欢逛街的人,物欲也不高,除了一开始的小餐车面包之外,就只有
另外一间门口有摇尾巴的萌猫咪小店顺利拐骗我们入内绕了一圈。正当我们开心得意的觉
得我们不受任何商店诱惑的时候,一间书道文具店安安静静的,在商店街的最后等待着我
们。
………
一个小时之后,花掉两千多元买信纸便签与彩笔的我们才顺利走出这间店……
接着路上我们又遭遇了猫咪店长的甜点蛋糕店(门口那只温驯的猫实在太犯规了!!
!),吃了奇妙的甜点;然后在松叶屋继续买了和菓子………
连续两轮甜点炸弹之后,我们终于承认,虽然我们早餐吃完没多久,但确实是该吃午
餐了。不然这样没完没了的甜点攻势下去,我们的荷包很快就会爆掉的。
走走看看,在寻觅午餐餐厅的时候看到很多有趣但没开的店面,大片简单却风格鲜明
的玻璃绘画,我们还特别拍照起来说之后回来可以来吃这家店(当然按照惯例,当下没吃
最后一定没吃到就是了…)。最后我们选定了路旁的一家门口有商品模型的店家,在门口
挑好看起来顺眼的餐点拍起来,才走入店内,打算采用对我们这种日文白痴来说一定行得
通的点餐法:看图说故事!
结果,依然是一阵鸡同鸭讲,这间店家是一对老夫妻经营的,非常诚恳的看着我们眼
睛用日文试图对我们说明些什么,我们除了报以尴尬的微笑之外,什么也无法沟通。最后
他们有些无奈的交谈了一下,走入厨房开始下厨。
很久之后我们才有点恍然大悟我们可能犯了什么错误。因为那天中午我们只有一点点
饿,所以我们两个人共点了一份餐点。店家可能是想要跟我们说明我们需要两个人都点餐
但完全无法沟通,才会显得那么无奈XD
面点送上来之后,老板还细心的示范了一下怎么沾调料酱汁,才让我们开始用餐。日
本的面条很有趣,在口中咀嚼之后都会泛出一股鲜甜的后劲,不管是昨晚的面屋或是这一
餐,搭配的酱汁吃起来都非常爽口,让我们对日本的面点有了非常良好的初印象。
就这样,离开再花旅馆两个半小时后,下午三点,我们总算抵达了JR和歌山駅。
这个时间,说起来很尴尬。
要租脚踏车嘛~就特别骑去逛个和歌山城就得还车了,感觉很不划算(旅馆老板说租
车要在六点前还车),要走贵志线嘛~又显得这时间太晚了,逛不了什么地方。
小小讨论之后,我们两人对城池的兴趣都不大,决定放弃租车游城的路线,把所剩不
多的时间用在贵志线上。
在车资告示牌前研究了半天,如果来回贵志駅一个人就要740元,不如买720的和歌山
电铁贵志川线一日卷。一开始我们还找不到要到哪里买车票,傻傻的拍了照片拿去JR服务
柜台排队问服务人员,才得知要直接进站,穿过地下道到贵志线的第九月台去购票。
穿越地下道,爬上第九月台的阶梯两侧,摆满了一张又一张的海报照片,有的是猫站
长的Q版卡通人物,其他多半是贵志川线沿线的景点介绍。
我啪啦啪啦的跑上阶梯,买好了一日卷,转头发现嘎嘎还停留在楼梯半路看着墙上的
照片,“我想去这个!”发现到我的疑问,她指著照片说。
我跑下楼梯,墙上的照片是一串挂满草鞋的神社绘马:足守神社。
贵志川线上有几台特色列车在运行,今天运行的是草莓列车和小玉列车,我们运气颇
好,啥都没准备的来,遇上的就是草莓列车。
身为长期利用台铁通勤的上班族,第一次搭乘日本的特色列车让我着实感慨良多;草
莓列车除了车如其名的有许多草莓装饰之外,在许多细节处都有非常细致的设计。车头的
徽章是草莓图腾,全车红白色系,所有的座垫都是草莓图形。车厢铺上木制地板,座椅、
扶手、拉环、小桌子、遮阳帘都是木制品;车厢间的挂帘写着SINCE 2006标示草莓列车特
的开始运作时间,车厢外的制造标示写着昭和47年(1972年),算算这列车年纪已经四十
三岁了,比我还大XD
一台虽然有点年纪,却非常有质感的列车。这种细腻的质地让我非常感动,连带的一
整路的风景也显得愉悦了起来。
列车行进中,我们临时抱佛脚的读著刚刚才到手的各种资料,讨论要怎么安排所剩无
多的时间。嘎嘎这段时间一直觉得走路脚会痛,担心这趟旅程后面要一直走路,所以想最
优先去足守神社,想拜拜看祈祷一下让自己的脚接下来不会痛。
那么,剩下的就是移动问题了。
翻看刚刚拿到的贵志川线观光案内,足守神社位在山东駅,徒步大约十五分钟。前一
站是伊太祈曾,有脚踏车出租;打开Google地图搜寻了一下,这两个站距离并不远,下午
三点多的午后烈日,徒步十五分钟不如提前一站下车,租台脚踏车骑过去。
于是,阳光灿烂的下午三点四十分,我们走出了伊太祈曾駅。
伊太祈曾駅提供自行车出租,租金很便宜,一台车出租四小时只要日币一百元;跟站务
人员租车的时候她还特别跟我确认,因为时间有点晚了,五点站务就会下班,我们只能使
用一个多小时这样还要租吗?
签署完租车同意书,站务人员牵了两台红色的折叠小车出来。这时嘎嘎也逛完了这个
迷你小站,站内有公告,二代小玉站长这几天都休假,我们在和歌山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天
,跟二代目彻底的没有缘份。
跨上自行车,打开地图,下午四点,我们踏上前往足守神社的旅途。
足守神社位在社区的小丘陵上,并不难找,依靠Google地图的导航或是路上的指标都
可以轻松找到。途中经过一些神奇的造型稻草人,让我们好几次忍不住停下来拍照。
穿过小路,走过田园,最后爬上一小段太阳能发电板旁的上坡路,足守神社就在路的
尽头安静等待着我们。
足守神社的门口有一尊石雕观音,庄严的神情让我们着迷的看了好些时间;这是一个
宁静安详的神社,嘎嘎虔诚的入内参拜,我的速度慢了些,目光多半放在整体的庭院构成
上:大树、建筑、庭院空间的配置和动线安排。
神社内有巨大的草鞋,祈愿墙上挂著的绘马也以草鞋为主,但我们左看右看却找不到
可以购买草鞋绘马的地方。最后只能合理的推测,写在墙上那串我们看不懂的山主公告,
可能就是在说要买草鞋绘马要打电话询问山主。
但我们的SIM卡只能上网,没办法打日本电话!!!(其实就算真能打,能不能用破
英文跟山主沟通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想要换回台湾的SIM卡,却想起台湾SIM卡被我放
在大背包里,根本就没带出门……
看着造型精美的草鞋绘马却无法下手,这残念可真不是一点点……
夕阳斜洒,参拜完的嘎嘎突然停下脚步,开心的说她的脚忽然就不痛了。这么灵验的
神社还真是惊人,离开前,我们再度转身,虔诚恭敬的揖身道谢,告别这个宁静的神社。
回程一路都是下坡,迎著夕阳和微风,感觉十分幸福。
慢慢的往伊太祈曾駅骑回去,路上先去山东邮便局旁边的田里拍刚刚来的时候看到的
神奇稻草人们。拍完照片之后,嘎嘎看到马路对面就是前往西应寺的路标牌,就提议骑过
去看看西应寺:“都来了,感觉没有很远,就去看看嘛!”
我拿出Google地图定位了一下,看起来确实没有很远,也就同意了这个临时路线。
然而,我们都忽略了,这附近“很多丘陵地”这个地理事实…西应寺距离县道十三号
山东邮便局的十字路口确实不远,但,它在“山坡上”!(注2)
才骑到半路,嘎嘎就后悔了,嚷嚷着想要放弃,直接回伊太祈曾。我看了看地图,距
离西应寺只剩下一个转弯的距离,就半哄半拉的一路推车的,拖着嘎嘎走到了西应寺。
西山净土宗 瑞云山西应寺。我们抵达的时间,神社长廊关在落地玻璃门中,不知道
为何我本能的不想靠近主殿,只在外围打转。
西应寺后方是坟墓群,庭院中也有地藏和坟墓;也许是因为习惯的文化不同,日式的
坟墓并不像台湾的墓地一样会让我感觉毛毛的。整个寺院空无一人,但庭院洒扫的非常干
净清爽,地藏石像的头上都戴着毛帽,看起来格外的亲切可爱。
按照我自己对不可知世界的习惯,在心底打了招呼,用感觉询问了一下;不知为何神
社主殿还是不给拍,但是地藏们没有问题,我放心的拿起相机,拍了几张可爱的地藏。
悠扬的钟声响起,五点了。
最后一站是祭祀种树之神的伊太祈曾神社,小迷路了一下才找到,Google导航这次就
带我们大绕圈子找不到路,车站前的观光地图比较可以信赖,神社离车站并不远,后来想
想该先去还车再来参拜的,拖延了还车时间(五点半)很过意不去。
抵达的时间晚了,神社主殿都已经关门,伊太祈曾神社有宽阔的庭院,从入口的鸟居
开始,一路都是它的庭院;我们把自行车停在入口的停车格里,徒步进入神社庭院,过了五
点,御手贩售服务处也关门了,神社里不见游客,只有几个当地人在闲聊。
没得参拜,我们大致上绕了一下庭院,钻过厄除神木的洞穴,看了看直蛭子神社的龙
神,最后我们一起被放在森林小径入口的“御井社”三个字给吸引了目光。
感觉……像是有很好喝的水啊!
身为一个长年追饮山泉水的家伙,遇到好水一定要试试看的。短短的林间小径,傍晚
的阳光穿透枝叶,像是通往奇异的王国,御井社并不远,从入口走进去大约一分钟就走到
了;井水用木盖子盖了起来,我打开盖子,拿起一旁的杓子捞了一杓水起来试喝。
好甘甜的水!!!
开心的喝了几口水之后,我观察了一下周围,御井社小路尽头是一个木栅栏,栅栏后
是一条小路,看起来是车辆可以通行的路。神社内悬挂著水杓与漏斗,想必这里是许多人
会开车来载水的地点。
于是,我领着嘎嘎开始往回走,打算回到停车的地方,骑车过来取水,毕竟水罐都放
在自行车篮子里,现在手中没有任何容器可以装水。方向感不好的嘎嘎有点犹豫,但还是被
我说服跟我走了一趟。
回到伊太祈曾神社鸟居之后,我依循着记在心底的路线,出鸟居左转,沿着河边的道
路骑上一小段之后,通过消防车格纳库之后左转,弯进山边的小路,一路贴著山边走,不
到两分钟就抵达了御井社门口的小出入口。这个出入口很隐蔽又没有任何告示,要不是刚
刚才走过御井社,直接从外面经过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
把身上戴着的水罐全部装满水,拍手揖身,谢过泉水之神,才忽然回过神想起,我们
已经超过还车时间五点半了;匆匆忙忙的骑回伊太祈曾駅,票务窗口已经关闭,办公室门
也都关起来了。人都不在了也不知道怎么还车,最后我只好把自行车牵入站内,自己停放在
月台旁边那一大排同款式的红色自行车旁。
停好车之后,一台小玉列车刚好就停在车站里,我跟嘎嘎打了招呼,开心的跑上列车
,继续我们的旅程。
继草莓列车之后,小玉列车又是更大的惊喜。
作为贵志川线招牌的小玉列车,整列车从车身到车体到内装,无所不在的小玉猫已经
是可以预期的基本配备了,但连木制座椅都有猫咪椅背,这已经超乎我的想像太多了。
地板上有猫咪脚印、窗户上有猫尾巴、执勤站长室的木笼子、最让人惊喜的是车厢内
居然有一整柜的书!虽然都是我们看不懂的日文,但对于喜爱阅读的我们来说,在移动的
列车上有读不完的书,堪称是梦幻的移动方式了。
长久以台铁列车作为日常通勤工具的我忍不住幻想着,要是哪天我们的太鲁阁、普悠
玛号,真的可以有一节车厢是移动图书馆,让乘客可以挑选喜欢的书本,在晃荡旅行的时
候也能尽情阅读,该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除了一整柜的书本之外,另外一节车厢书架上展示著绘本、并且摆满了一整个玻璃柜
的哆拉A梦、展示小纪念品……这两节列车,完全是日本旅行文化的浓缩精华,让我在短
短的旅程之内,开启了无限的想像。
不过,欢乐的旅程总是过的特别快,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嘎嘎对着太过兴奋的我提
出她的疑问:“我们……是不是搭错方向了啊?”
两分钟之后,我们在冈崎前駅跳下车,等待前往贵志駅的下一班列车。
挥别小玉列车,再次搭上草莓列车,二十分钟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贵志駅。
贵志駅的小玉站长已经在今年六月的时候过世了,过世之后的隔周我人刚好在日本,
还在电视上看到有三千人出席小玉站长的告别式。当时本来想要冲来看看,但碍于有任务
在身,没有办法走远,于是就只好把这件事情记在心底。
时隔一个半月,我终于来到贵志駅了。
时间是晚上六点多,车站空无一人,我们是唯二在这个站下车的旅客。我走到车站大
厅,门口摆放著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盆又一盆给已经逝去的小玉站长的御供兰花。
安安静静的合掌致敬,给已经无缘相遇的Tama站长。
贵志駅是一个说起来挺荒芜的小站,我们抵达的时间晚了,咖啡店已经关门,相关的
纪念品也都无法购买;车站的外观是一只巨大的猫咪,在Tama离开之后,伴着这光景看来
格外有一种奇异的凄凉感。
我与嘎嘎看了一下车站门口的地图,讨论了片刻,决定放弃贵志川的河边景色,徒步
往附近的市镇走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觅食的地方。
沿着十号线道往前缓行散步,放眼望去是古老形式的房子,以及川流疾行的车辆;马
路上没有人行道,只好贴著道路的边缘沿着田边慢慢的走。片刻之后,一个奇异的建筑映
入眼底,等我们看清楚它的标示,几乎当场就呆掉了。
“无人精米所”!
这这这,我们是知道日本很多自动贩卖机啦!但是连精米设备都可以自动贩卖机化,
这实在超出我的想像太多了。
走进无人精米所,里面有非常详尽的使用说明,包含该如何操作、精制的等级选定等
等;一旁也有放置精米过程产生的米糠,供人自由取用(注3)。
精米设备(似乎就是台湾的辗米?)的普及,对于小农的农业发展是很关键的一件事
;之前在台湾就听说过小规模种稻的朋友,遭遇到因为产量太小辗米厂不愿意帮忙处理的
状况;像是无人精米所这种设备如果在台湾一些乡下小地方可以多设立的话,应该会相当
程度的降低一些小农的门槛。(注4)
看完无人精米设备,又漫步了将近一公里之后,我们才找到一间连锁的餐饮店,解决
了我们的晚餐。
踏着夜色回到贵志駅,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搭乘夜班列车返回和歌山;途中我们检
视相机里存盘的温泉地图,敲定了要去泡刚好就在我们住宿地点旁边的“ふくろうの汤”
。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温泉今天的营业时间到晚上十一点,最终入场时间是十点,我们
回到和歌山车駅的时间已经九点多了,等于要一路马不停蹄的快步走回住宿点,才有机会
在关门前进入温泉。
于是,抵达和歌山駅之后我们毫不恋栈的立刻出站,一路快走兼小跑步,终于顺利的
在九点半就冲回再花旅馆,用十五分钟完封白天花了两个半小时才走完的移动距离。
别过一日,再花旅馆的地板已经完成木地板的最后舖设了,整个质感瞬间提升了一个
等级,和昨天相比根本就是两个世界;今晚入住的旅客多了很多,嘎嘎所在的女生和室宿
舍房直接爆满,连她的床位都被人家换了位置;嘎嘎花了一些时间用破英文沟通之后,最
后无奈的接受在冷气出口的上铺床位(晚上有太冷的问题,但我们后来跟老板借了遥控器
开睡眠模式,就没那么冷了)。
带上洗浴用品和要更换的衣服,我们离开旅馆,前往ふくろうの汤。
ふくろうの汤位在某栋大楼的地下一楼,距离再花旅馆并不远,徒步大约三到五分钟
的路程,位置就在ぶらくり丁商店街另外一端的十字路口上。
晚上整栋大楼都关闭了,一楼出入口依然灯火通明。一进门左手边就有ふくろうの汤
的告示牌,走下阶梯,穿过长廊,一路像是土包子一样赞叹华丽的装潢,最后总算顺利的
在九点五十分,抵达了ふくろうの汤。
进门左侧有一整区的鞋柜可以放鞋子,但我们太紧张了,就直接在右侧用餐区的鞋柜
放了我们的鞋子。鞋子锁进鞋柜之后,带着钥匙到柜台去,把钥匙交给柜台,付钱的同时
柜台给我们一人一个手提袋,里面有大浴巾和小毛巾各一条,以及另外一把更衣置物柜的
钥匙。
接待大厅有餐饮吧台与休息区,男女汤的出入口就在隔壁,我道别嘎嘎,走进男汤之
中。
入内就禁止使用手机等3C设备了,虽然没有看到禁止拍摄的字样,但我还是没有把相
机拿出来拍的胆量,只有打开置物柜的时候,快速的拍了一下置物柜的状况。(注5)置
物柜内有衣架,可以吊挂换下来的衣服,也有小小的置物区,可以放一些像是手表之类的
随身小物品。
换完衣服,带着毛巾进入浴场,开始这一夜的泡汤旅程。
ふくろうの汤是我们这趟旅程的第一个温泉,不知道是不是最初所以最好的缘故,我
们一致对这个温泉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
更衣区铺着非常舒适的榻榻米,浴场门口有体重计;穿过玻璃门之后,就是温泉浴场
。进入温泉浴场的左手边有洗手台和置物架,可以把大浴巾放在这边;右手边就是洗澡的
区域,在台湾就已经泡惯了裸汤,对于浴场规则基本上算是熟悉的,熟门熟路的挑好了一
个位置,先好好的洗个澡,把身体洗干净再说。
浴场内提供了基本的洗浴用品,洗发精和沐浴乳都有,水龙头是按压式的,每按压一
次大约会连续出水30秒,如果要洗头就要每隔一段时间再去按一次。一开始不是很习惯,
但一会儿就适应了。
洗完澡之后,我开始巡礼温泉浴场内的各项设备。
ふくろうの汤大致上分成几个泡汤的区域,洗澡区的旁边是冷水风吕,对面是远红外
线室;接着是壶汤、主要的温泉热水池、以及旁边的天然碳酸温泉池(水温32.3度),其
他还有强力水柱按摩池、超细微气泡按摩池、可以躺着休息的浅水流池,以及持续流泄的
人造瀑布景观。
我一个一个池子泡过去,其中的碳酸温泉池让我非常惊艳;一开始的时候我有点傻眼
,看起来乳白色的温泉,踏下去温度却凉凉的,只有32.3度这算什么温泉啊?
但泡著泡著,却泡出某种有意思的感觉出来了,似乎是因为碳酸泉的缘故,身上逐渐
凝结许多细小的气泡,当我缓慢的在水里放松自己时,渐渐的感觉到全身上下每一个毛细
孔都开始变得刺刺麻麻的,像是细小的电流穿过身体一样,一点一点的把紧绷的细小肌肉
纤维解开,放松。
我在这个时里待了好些时间,一开始刚从热水池转换过来的时候觉得池水太冷,但等
身体习惯之后,开始觉得32.3这样的温度非常刚好,凉凉的,却不会让人觉得冷,可以在
泉水里待上很久很久,碳酸泉浸泡起来质感非常好,和在台湾泡惯的礁溪白磺泉相较,是
很不一样但极为舒适的感受。
在碳酸泉之后,我一个一个把剩下的汤泉都泡过,但感受都没有在碳酸泉里来的舒适
;等到造景水瀑停掉之后,我才悠闲的冲洗身体,离开这个舒适的温泉浴场。
等嘎嘎出来,漫步穿过笼罩在晕黄灯光下的北ぶらくり丁商店街回再花旅馆,安静的
把行李整理打包好,准备明天一早就要离开和歌山,前往四国。
注1:人形専门老舗-をぐらや株式会社
注2:因为是没有规划随性所致而走的行程,一直到整理这篇游记的时候,我才发现在伊
太祈曾駅门口的观光案内看板里,就有建议的足守神社+西应寺的移动路线,比我
们实际上走的路线要省事的多。这两个神社其实在附近而已,从足守神社可以直接
穿过乡间小路抵达西应寺,不需要回到县道上再重新绕进去。
注3:其实粗糠、米糠用途很多,简单的用途像是当做土壤覆蓋物或者肥料使用,或者用
来当做饲养微生物菌的营养物质都可以,但一般人通常不会使用,多半是农家才会
拿来使用。
注4: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我也上网稍微搜寻了一下,发现除了无人精米机,日本甚至推出
了家用的小型精米机,像是电锅一样可以在家里自己小规模精制稻米…不得不说日
本人真是一个狂热的机械化民族啊!另外,台湾小农似乎现在也比较多有自备的精
米设备,这门槛降低似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注5:由于不确定可不可以拍照,我等到泡完温泉,清场人员都进场之后才去询问柜台可
不可以让我拍照?因为语言不通鸡同鸭讲的缘故,我只能拿着相机比手画脚;最后
柜台人员笑着领我进入清场完毕的浴场让我自由拍照,才有了这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