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缓慢之都 京都不道德赏樱指南

楼主: ruujer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2015-04-24 12:58:48
http://goo.gl/OjrjH5
缓慢之都【郭敬耘的伪末日笔记】京都不道德赏樱指南
(作者 / 郭敬耘 )
“京都是一个极度缓慢的城市。从这个角度上来谈论,那么观光的京都简直可以说是架空
在真实的京都上平行运作的,毕竟,Q比、hello kitty的角色扮演服必须随着当下最热门
卡通人物做点cross over ,综合土产店的名物也沦落如角色扮演般使出各式限定版激发著
群众的蒐集癖,但京扇、漆器不用,卖发簪、卖京豆腐、和画颜料的店不用,这些店如果
不仔细看的话,一百年就只是一瞬间,两百年都算是新来的店。
京都的代谢总是建立在细微处:一家小学校废校了,很快变成剧团的驻村与排练场所,一
家大正时期的洋馆咖啡歇业了,dean&deluca进驻做一个一年性的京都计划,甚至、每次
下榻的小旅馆员工好几年来都是一样的,他们既不会和你叙旧,也不会露出你此番隔两年
才来的沈重黏暱感,他们对你的协助与不急不徐的招呼、人际间运作的世故已经洗练入骨
。京都成熟的都会性格,跟世界每一个大城市都不一样,那就是慢,用巴黎或北京差可比
拟的慢,而这种慢一点都不老派,与这份都会感一点也不冲突;在京都,没有更新每年发
行一次的攻略本的焦虑,没有一季季像海浪般拍打上岸的大兴土木的新名所,不仔细看,
这座城市的面貌一点都没有改变,京都是一座永恒亲密感的城市。”
写下这段既主观又喋喋不休的文字时,我才从今年来晚的新年假期中回来不久,然而春日
是那么没有防备的来,过往每年四月兴起的淡粉色花粉热,随着社群网站的即时性频道式
的同步转播而越来越热,在26岁的初春,像逮到一个冷不防地空档,回到台北家中的屁股
没坐热,匆忙间又即将六回目的京都续集。
**
初次与樱花相遇是如何光景?到每次住的小旅店放行李时,想起京都童谣(富有教学使命
的)这样唱:二条城,四条戏,五条弁庆,六条和尚…此时的在四?聚集的巴士站牌一代像
是个多国齐唱的超大型戏台,从金融区的四条乌丸开始往鸭川,商店街的步道工事如临大
敌的迅速完成了七成左右,游客像湍急的河水涌入突然拓宽的河床,这回,四条唱着的是
八国联军进攻的大戏,而现在的旅游团领队似乎都不流行挥舞著小旗帜了?他们拿着像刚
从收音机上拆下来般的伸缩天线,在顶头套上一个滑稽的绿色河童布偶指示鱼群大军往鸭
川樱满开的四条大桥前进,一路上买土产的、在先斗町偷拍华灯初上后神色匆匆的仓皇艺
伎的…那个吵那个闹啊。
从四条转进河源町通,拨开人群,直直往六曜社前进,那个我心中每回可以到先斗町或高
濑川边寻欢作乐再乘着夜风去洗上一回“锦汤”的四条呢,那些在永恒流动的商店街却仍
缓慢播放的古典乐呢?就连河原町通高岛屋对面的转角,此时都冒出一颗盛开的大垂樱,
衬著即将入夜的蓝天再打上淡化滤镜,变成一张张以供展现“京都风情”的照片。
是的,我和日制银盐底片那种清淡的色泽一直不投缘,此时的古都宛如走上了岔路,我
不断的拨开人群、嘴上还念念有词:当然,我的心中仍保有清澄透明、宛如桥本爱那般的
少女出现在“小森时光”中把刚采下的番茄泡进冰块中的日本,但那总在近畿之外,纬度
更高的北陆雪季晴空或是从四国向北眺望,那些围绕岛屿的、日强烈反射的海面。京都夏
的闷热、冬的刺骨湿冷,使我每回被点到京都穴,总是第一个联想起在烈日当空下的町屋
珈琲馆内怀着一把团扇端望坪亭(一边擦著额头渗出地汗)或是在寒冬中进入一吃茶店摸
上一块热气蒸腾的喔西摸利就陷入末梢血管瞬间回温的短暂晕眩中。
因此关于京都,我更热爱傍晚、入夜,或是雨日青苔浓绿而湿润的光泽,京都是乍苦还甘
的浓茶,要等到第二次冲泡才入的顺口,一时在春天来让我有点手足无措,抵达六曜社,
我头也不抬的舍一楼的珈琲而钻往地下店去,简直像是像想凭空挖个地洞躲避人潮般,本
能式的。
作者: balius (爱喝鲜奶茶)   2015-04-24 13:08:00
其他的内容不予置评,但对"日制银盐底片那种清淡的色泽"这句完全无法苟同...
作者: gmoz ( This can't do that. )   2015-04-24 15:10:00
最后一段比较好 前面带入景象应用太杂了XD (离题
作者: radiwei (little bear)   2015-04-24 15:52:00
很难阅读的文章,感觉是故意写的很艰深很曲折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实信徒-我爱萝)   2015-04-24 17:22:00
这种文真的莫名其妙
作者: Lyevna (Lyevna)   2015-04-26 02:01:00
糟糕,这文好像是我的菜 >///< 竟然很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