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直岛 地中美术馆

楼主: hellangel (我。不存在。)   2014-07-11 22:11:05
20120826
网志图文版:http://mydearnoel.pixnet.net/blog/post/41250326
地中美术馆,无庸置疑是个人这趟旅程最喜爱的安排。
同样由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即便先前参观许多,但总能在微小细节上发现不同之处,
地中美术馆与艺术作品的完美结合,双方皆无法令人忽视却也各自保持平衡,
美术馆的永久展示作品屈指可数,却让个人在里头流连了数个小时才愿意离开,
几乎隐藏在地底下的美术馆,让人仔细参观的除了作品也是建筑本身,
可惜内部禁止拍照,却也因此用了双眼扎实深刻的记录所感受到的一切,
虽然看到其他人偷拍,但就是不想战战兢兢的拿起相机按下快门。
拿了机车后立即赶到美术馆也已经近十点了,是当日在直岛的第一个行程,
美术馆的售票处与展览馆是分开的,必须在此买了票才能够入内,
建筑物外面即是可以停车的地方,并没有额外的收费,
虽然美术馆十点才开门,但售票处却已大排长龙,
长长的队伍还不是买票入场的队伍,仅是先抽号码牌而已,
内部空间早就挤满了人,此时相当庆幸将美术馆安排在首要行程。
如果时间没拿捏好错过了地中美术馆而离开直岛,着实会成为最大遗憾,
当日抽到的号码已经被安排到10:45才能购票,中间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哪都有些尴尬,
内部的座位大部分都被坐满也有些吵闹,因此只能在四周到处晃晃,
位于入口墙面后方的座位看起来特别静谧,但户外实在是太热了不宜久待,
只好又回到很吵闹的内部,许多人也都拿着宣传单当扇子使用,
售票处也有贩售商品,不管是食品饮料或商品对个人而言有些偏贵因此什么都没下手,
实在是无聊得发慌,只好开始看起墙上张贴的直岛介绍,
号码牌以15分钟唯一单位颇为相近,加上现场难免也有入场延迟的状况,
由于实在是听不懂广播,所以时间越接近越紧张,
最后索性去询问柜台是不是到了,也直接就站在角落看看来排队的人拿的是几点的票,
跟着排队后,把号码牌丢到箱子里付钱购票也只算完成一半,
必须在一旁等候工作人员的指示,之后才可以出发前往美术馆,
当日票价为2000円,查询官网目前价格已涨为2060円。
终于工作人员请同批时间的人步行前往美术馆,从售票处出发约五分钟的上坡路程,
因为没有指标也不清楚在哪,所以就顺着大家的脚步过去,
虽然也可以走公路但当中会看到一旁有条花园小径,在当中穿梭也稍微不那么热些,
到了闸门工作人员也在此引领和检查票卷,过了这道门后就不能够再拍照了,
也因为不能拍照,因此相当用力的将所看到的一切记在脑海,
在进入到美术馆空间之前,会先经过一区户外的曲折起伏廊道,
在当中穿梭的空间体验,让人想起了几天前才造访的淡路梦舞台,
这半户外的空间让大家不禁走走停停细看建筑体,也有许多人偷拍照就是,
原本以为清水混凝土就是这样子了吧,原来之后的体验远远超过个人所想像,
至今回想,心里的悸动丝毫没有减少。
进入美术馆空间,第一个看到的展览是Walter De Maria的“Time/Timeless/No Time”,
这位知名的美国地景艺术家才刚在2013年逝世,创作的风格总能直接的冲击到观者群众,
原本在开始记录在美术馆的回忆时想着要找官网的照片来搭配,后来决定作罢,
其一是因为先看过照片再到现场的经验,个人觉得当中感受差别岂止千分之一,
其二是如果还不知道空间和作品而正准备造访,个人也不想破坏了这难得的惊喜,
刚一股脑踏入这展场时,被眼前的氛围所吸引住而停下来,
伫立的脚步忍不住再往后退了两步,希望眼睛能容纳更多的视线范围,
两米多直径的巨型圆石低调的反射周遭环境,静止在两段阶梯中间平台让自然光洒落,
周围墙面有着金色的柱体排列,人可以绕着这颗巨球在空间当中游走,
因为阶梯地形的高差,在行走当中和球体本身不仅是距离的差别,
顺着阶梯的不同,巨大的球体在高或低的相对位置皆让人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把自己的想法在心中整理过一遍再回头看艺术品名称,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随后的展厅同样是美国地景艺术家James Turrell的三件光线创作艺术品,
James Turrell的创作特色在于利用空间与光线,把人带入了一个不真实的领域,
“Afrum, Pale Blue”在墙角的投射方块,让人有光线立体化的错觉,
“Open Field”创造出看似平面的发光框景,却是可以让人走入的空间,
一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在排队看一块画布,看到突然出现内部穿梭的人才恍然大悟,
体验内部空间必须脱鞋,沿着阶梯往上走到入口不知为何有些紧张,
框出空间的墙面逐渐收成尖角而感受不到厚度,真正踏入前一刻还是觉得会撞到一幅画,
当中的奇幻感相当难以言喻,真正进入空间后着实觉得与现实脱节,
内部明明是充满光线的场所,却让人像待在黑暗中般想要伸手确认周遭位置,
极度均匀的光线让空间和距离感消失,一步一步往前走还一边伸手看看是否要碰到墙了,
当中的奇幻感到现在回想都还记得,相当有意思。
“Open Sky”则是个人最喜爱的作品,也是逗留最久的地方,
地中美术馆艺术品与建筑的完美融合,一开始个人还以为这是建筑师所围塑的空间,
在一个方型的静谧空间当中有着高挑的天井,三侧皆设有靠墙长凳让观者久待,
同样也是因为看不到围塑出天井的墙厚,因此非常像平面摄影作品,
尤其天空蓝到一朵云也没有,更是让人无法分辨真假,
坐在这里抬头往上望,兴奋与平静的心情同时存在,
“能来到这里真的是太好了。”心中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说不出的复杂感想。
最后一个展厅是莫内的睡莲系列作品,柔和干净的空间和光线围绕数幅巨画,
纯作品而言,老实说由于先前已经在台湾看过莫内展因此没有这么惊喜,
但在地中美术馆对于空间和光线精密计算所营造出的比例和氛围,
却是完全无可比拟,纯粹属于这里才能够体验的印象花园。
美术馆的用餐区也令个人相当喜欢,只是人满为患让空间有些过度喧闹,
虽然因为午餐另有安排而没有坐在这里,但还是待了一阵子,
除了内部用餐空间外,能够走出去的户外空间直接看向濑户内海,
也能够买野餐篮带出来坐在木平台上享用,当中还提供有籐编圆垫供人舖坐,
只不过正中午相当炎热,坐在户外悠哉用餐的人倒是没有很多,
简单的逗留一下,也必须得离开了。
除了这三位艺术家的永久展览,另外也有小的特展,
在里头的时间过得快也过得慢,感觉在静止的空间没想到已经过了三个多小时,
即便有机会再访这个已来过的美术馆,个人依然会安排半天的时间在这里,
用一种极度缓慢的眼光和心境,探索出更多这次遗漏的微小细节。
作者: hsnuc (hsnuc)   2014-07-11 23:12:00
地中美术馆真的很值得去~
楼主: hellangel (我。不存在。)   2014-07-11 23:21:00
超级超级值得!
作者: gloria44 (包子)   2014-07-12 00:56:00
以前买票都不用等,现在人潮好惊人!
作者: samdi (躲起来)   2014-07-12 02:11:00
大推地中美术馆!逛起来非常舒服!喜欢open sky+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