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红叶姫路》易守难攻的姫路城

楼主: phyphy1029 (phyphy)   2009-08-10 23:13:04
图文版:http://phyphy1029.pixnet.net/blog/post/25563672
其实没有文化的阿phy对古城战场一点兴趣也没有,
若不是因为冲著非败不可的淡路屋铁路便当,
虽然身为日本第一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姫路城,
可能要成为旅行中的口袋目标不知会是何年何月,
所以会来这里算是一种神奇的缘分吧!
在JR山阳本线的姫路駅下车,
出北口一条笔直的六线道大马路~大手前通り便直直通往姫路城,
听说天气好时,从駅口便可远望到姫路古城影,
而JR姫路駅更是古时姫路城最外围的外曲轮南面最远边界处,
所谓曲轮便是城郭,古时候的姫路城分做内中外三个曲轮,
环绕一圈的护城河则是内曲轮所在,
其内的古城堡区也是过去统治姫路大名们的最后堡垒,现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在大手前通り上快要接近姫路城前右手路边有个观光案内所,
所里除了姫路市的观光资讯外,也无料提供各国旅人姫路城导览的服务,
导览员都是当地懂得英文的义务志工杯杯阿姨组成,非常的热诚亲切,
因为害羞又紧张的俗仔phy深怕鸡同鸭讲婉拒了他们主动要求导览的邀约,
只敢在城内遇到时偷偷躲在后面偷听,
就不知何时有会中文的导览员出现,这样phyphy才会比较有胆吧!
拜别案内所,拿着刚出炉滚烫的古城区地图继续前行,
没走几步,在大马路的尽头,姫路城前的护城河桥便出现捍卫著老姫路,
跨过城桥,穿过了内取轮的老城门,
历经13氏48代城主的建设,
才长成这细白典雅模样的姫路古城区完全展现在眼前,
入口的三之丸广场非常辽阔,现在是完全开放无料提供市民休憩的公园绿地,
也就是说直到这里,都还不用缴入场保护费就能远眺姬路!真好!
不过再往前进便需购票,二人组买好包含好古园的套票,
在售票口的距离,姫路城上天守们的轮廓就更加清晰了,
这时本该正值秋红的季节,多数枫叶却早已落尽铅华有点可惜,
但城墙脚一旁硕果仅存的亮眼小红树,
可以想见纯白色的姫路城在红绿相间陪衬时那种壮观亮丽,
就这样踏进了姫路古城里最大的菱の门,
我们并没有依据地图上规划的路线参观,反正就一阵乱逛,
才发现以丘陵山势建立的日本典型平山城堡真的是易守难攻,
若是不清楚城内地势起伏,
在故意设计错综复杂的曲径和矮门内乱乱走真的是累人!
虽然西小天守、干小天守、大天守似乎近在眼前,却又像是远在天边,
再加上所有屋舍城壁都可轻易瞧见筑成平滑扇状的大石基座,
与基座上特别突出可随时倒下热油的凸窗台,
唐破风屋簷下或城垣壁垒间,各种形状攻击用的狭间,
储备战备食盐或武器的塩橹箭楼,
圆弧状的造型很特别是不是有什么战术的考量就不是很清楚了!
另外还有保存多年用糯米砂子筑成的油壁,
听说连日本学者都还在猜测实际上的用途,
试想想这么牢固的防御,当年攻城者若打到了这里,
不知已牺牲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而塩橹旁小木亭展示的13氏48代各大名的家饰徽纹,
便正在述说著这些历史过往改朝换代的斑斑血泪!
越接近本丸那串连一气的大小天守阁,
姬路城的门楼屋宇和天守阁城壁就越是高陡,
由下而望还真是壮观非常,
好不容易终于登上大天守的楼阁,这儿室内是禁止拍照的,
每个楼层的阶梯都很陡峭狭小仅够一人通过,
室内空间里也处处有暗门玄关可藏匿偷袭的武士,
光这样顺着导览路线上下三层楼走过一圈,便已觉室内阴冷,
更难想像战时长期守卫这里会有多么的辛劳,
也难怪流传许多妖魔鬼怪的民间故事,不过从大天守往外望,
姬路市、三之丸、二之丸、备前丸却都一览无遗,风光景色令人赞叹!
下了天守阁便转往古城内的后花园西之丸前进,
一般参观路线应该是以这边为起点才是,
二人组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胡乱走反而这里成了终点,
这儿某几段的城垣较低,可以清楚望见历代大名修建时留下的徽纹,
在西之丸底,跟本丸的天守阁一样必须脱鞋进入参观的百间廊下,
据说是后宫侍女们的住所,长长的回廊也遍布防御的工事和夹层,
但采光似乎都不是很好,直到由本多忠正为爱妃千姬所建立的化粧橹才略见光明,
不只可以透过窗櫺欣赏西之丸的花园风光,也可以远望天守阁的另一面像,
而依据当时千姬生活所塑造的人偶,更活生生的描写着这段历史,
离开了西之丸踏出菱の门,
这趟让二人组气喘吁吁的攻城大战终于划下小小的句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