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黑泽明《生之欲》个人与体制的对决(有雷)

楼主: weitzern (高级杂工)   2015-02-03 22:37:03
※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KqCGvZN ]
作者: weitzern (高级杂工) 看板: movie
标题: [好雷] 黑泽明《生之欲》个人与体制的对决
时间: Tue Feb 3 20:50:54 2015
图文版:http://weitzern.pixnet.net/blog/post/41950372
三十年来,在市公所工作的鳏夫渡边每日如一日地穿同样的西装、戴同样的帽子、吃同样
的食物,做同样的工作,并不是说换工作才叫有变化,但实际上渡边做的就只是不停地盖
章盖章盖章,虽然是市民生活课的课长,其实也没有在解决市民的问题,他就像是行尸走
肉,一直到有一天去医院检查,被宣告得了胃癌,渡边才赫然自死尸般的生活中清醒……

或许,就是因为人免不了一死,所以这种面临死亡/生命的题材从来都是影史里的常客,
这类型的电影通常不会太难看,题材优势,生离死别总是能让人鼻酸落泪,但就是因为数
量太多,所以在这个光谱里要让人耳目一新变得相当困难(而说实在地,这也不是我喜欢
的类型),虽然《生之欲》是1952年的电影,理论上应该此类型的先河,但对我这种往前
追溯经典的观众来说,是累积了一堆拍得好的普通的多如繁星的观影经验去看《生之欲》
,原本担心会失望,但黑泽明的电影不愧是经典,除了“面对死亡/生命”这个显而易见
的主轴外,还有另一个同等重要的命题是:个人之力能否对抗整个体制?
● 生きる,所谓活着……
得知噩耗的渡边茫然失措,他想回家向独子倾诉,却听到不堪的对话,其实他有如行尸走
肉的生活,不只是在公领域,在私领域也早是如此,双重打击下,他带着一大笔钱离家出
走,想自杀又临阵退缩,想把这笔钱全花掉又不知该怎么花,死不能,活也不成。这时候
他遇上一位作家,便向作家倾诉自己的故事,他说他这辈子第一次为自己买酒,他说他好
像在知道自己要死了之后,才突然发现过去没活过,就是知道自己快死了,才突然活过来
,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作家听了渡边的故事,深受震撼,便带他去声色场所把钱挥
霍殆尽,渡边唱着老歌《人生苦短》,潸然泪下。
人生苦短,少女啊恋爱吧!
在朱唇褪色之前
在满腔热血冷却之前
没有明日般地去爱吧!
人生苦短,少女啊恋爱吧!
在黑发褪色之前
在心火消失之前
今日过了不会再回
(剧照)左/饰演渡边的桥本忍光是透过眼神就能表达千言万语,比言小女主角还强(误)
(剧照)右/渡边与小田切
但这样的生活能让空虚被填满吗?显而易见地,渡边还是得回家,在路上遇到市公所的年
轻女职员小田切,她进市公所才一两年,发现这个官僚体系正在消磨她的热情,她萌生退
意来找渡边签辞呈。她的年轻、友善、热情和生命力刚好站在渡边的对立面,渡边告诉她
自己的故事,自妻子过世后,自己的生活就是绕着儿子打转,到头来竟是如此,而自己什
么都没留下,小田切却表示,人生是自己的,不能都怪到儿子身上,这样并不公平。渡边
渴望从她身上得到解答,到底要以什么姿态、什么方式才能像小田切那样生气勃勃?人到
底该怎么活着?
作家曾下了这个评语,他认为“人本该有享受生命的贪欲”,但是对渡边来说,满足“贪
欲”的途径不是享乐,而是“做事”,一件有意义的事。
To complete himself
● 官僚体系的潜规则
(剧照)左/渡边三十年如一日的样貌;右/逢迎拍马推诿卸责的同僚
在故事的开始,一群婆婆妈妈到市民生活课陈情,希望政府处理废弃地的污水,但市民生
活课立刻推给土木课,然后公园课、环境卫生系、预防课、防疫系、虫疫系、下水课、道
路课、都市计画部、区划整理课、消防课、儿童福祉系,最后到了副市长,副市长一推又
回到了市民生活课。
一开始,因为事务庞杂衍生出各种专职部门,理论上当案件涉及多个部门,应该由多部门
彼此协调,共同处理,但官僚体系随着时间演进而益形僵化,变成每一个部门都仅有一点
点相关,所以推到其他部门变成理所当然,因为实际上还真的称不上谁需要负全责,黑泽
明透过十分钟的陈情过程,让人见识到官僚体系的推诿卸责。以公文签结而不做为,俨然
成了官僚体系的潜规则,就算一开始胸怀大志,进入这个体系后不需要多久,就会慢慢被
吸纳同化,成为瞎忙但什么都没做的小螺丝钉。旷职已久的渡边回到市公所,立刻着手处
理之前民众的陈情。
下一幕直接进入渡边的丧礼,透过参加丧礼的成员彼此对话,来勾勒出渡边最后的日子,
这些成员包括渡边的儿子、媳妇、市民生活课的同僚、居民、副市长、公园课/土木课的
职员等。渡边果然达成当地民众的期待,处理好污水并在该地建了一座公园,在这场丧礼
上,哭得最伤心的不是他的独子,而是陈情的当地居民,居民们忿忿不平,因为渡边最后
是在深夜陈尸于公园的秋千旁边,他们认为渡边是愤恨而死,因为在公园落成的记者会上
,发表演说的副市长完全没有提及渡边的功劳,而他的座位也被安排在最偏远不起眼的位
置。
民众离开后,在场成员化解尴尬,讨论起建立公园的功劳到底该归到谁头上,而众人都有
志一同地赞许副市长的大力促成,渡边是很努力,但若没有副市长在议会提案,绝不可能
成事,副市长得意洋洋地自居功劳,但不忘称赞公园课和土木课的协助,渡边的身影完全
被遗忘。而在副市长离开后,众人不再需要逢迎拍马,说词马上变成,要不是因为副市长
有选举考量,根本不可能有公园,所以其实不是谁的功劳,而是结构和时机促成,就算没
有渡边,或迟或早总是会在那边盖一座公园。
● 一场体制内的对抗
其实渡边并没有对其中任何人透露罹癌之事,众人就渡边为何突然性情大变进行一番论战
,有人猜测,渡边是因为知道自己罹患绝症,所以才突然决定要做点事情,大家(包括渡
边之子)一开始不采信这种说法,后来透过众人的回忆拼凑,才证实了渡边真的知道自己
时日无多,而且也真的是因为渡边一无反顾,比三顾茅庐还有耐心地一天又一天到各处事
痴痴等待,以毅力对抗惰性,否则就算空地没有污水问题,可能也成了红灯区,他也因此
得罪副市长和其他处事的同僚,最后不被记上功绩也是为此。
渡边靠着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官僚体系的潜规则,透过意志力(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权力)
来感动/迫使其他必要的角色共同促成这座公园,最荒谬的是,在场得知真相的同僚们,
竟说出:原来他早就知道他时日无多了,难怪他会如此,换成是我,一定也能做到。最后
众人感叹在这个体系里什么也做不到,大家要从明日奋起,向渡边学习,但明日一到,众
人又各自归位,昨日的反省只是昙花一现。
“否定改变的可能性”是绝大多数多人不作为的理由,即使改变发生了,又因为难以切割
个人的行动与结构的诱因,因此往往以贬低个人贡献的方式,将结构的不可撼动无限上纲
,以正当化自己的不作为,继续不看不听不作为,继续随波逐流,跟着潜规则走,其实这
并非官僚组织的通病,而是人之常情,只是这样的惰性在官僚组织里往往持续扩大。
渡边的行动是否徒劳?
如果他的贡献不被记忆、不被认可,这样的行动是否还有意义?
《生之欲》的海报(如上图)是渡边荡著秋千的画面,秋千是不能移动的,若是静止不
摇晃,那就会在原地不动,一直到生命完结,而渡边人生最后的画面是忽上忽下的风景,
因为在摇晃,所以眼睛要睁开,因为要控制高度和速度,所以手脚要使力,所以神智要清
明。渡边最后死在下大雪的夜晚,就在新落成公园的秋千上,最后的目击者是巡逻员警,
他转述当时所见,渡边很开心荡著秋千,嘴里头哼著《人生苦短》,同样的一首歌,人生
意象自成两种风景。
《生之欲》的原名生きる ,是活着的意思,活着是什么?人该怎么活?我觉得《生之欲
》最精采的地方在于,它很明白地告诉你,在世人眼中,活着可能是徒劳无功的,在历史
的长河里,被遗忘的远大于被记得的,个人行动的影响范围相当有限,往往只有那么一点
点,比如一座公园,而他的名字甚至不被记载在上面,也没人在意。
但活着,是内生的,意义是自我赋予的。
作者: kauyau (The Great Pretender)   2014-02-03 21:52:00
推 我喜欢的片之一 相当的有深度
作者: Zuleta   2014-02-03 21:55:00
之前才在学校看过 不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