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异常/桐野夏生

楼主: tc1769258 (时雨)   2021-01-10 20:31:08
(完整心得请至签名档的部落格地址)
要摆脱不幸,就得想想比你更不幸的人。
这本书是以真实案件为构思点出发,
但看内文其实与案件本身关联性不大,多为作者自行发挥创造的故事,
所以我当成架空小说来看。
尤其是犯人设定为偷渡的中国人,这点令人莞尔。
其中对于犯人的自白与过往经历,都给人一种瞎扯蛋的荒谬感XD
(不过看到后面又会惊觉这是个巧妙的伏笔)
试想要是有翻译本流传到中国,大概有很大的可能会被评为辱华小说wwww
(然后因为越看越不舒服,所以这本花了很久时间才断断续续看完它。)
其实看不太出来小说想要传达的主旨是什么,
单就书的内容来评论,我觉得这是恶意满点的一本书。
我觉得全书中最精华,点出主旨的句子,应该是快结尾那里,百合子所说的:
‘客人之所以想买年经的妓女,不是因为肉体的魅力喔,
是因为年经代表有未来,男人买的是年轻女人拥有的时间。
……而喜欢我们这种怪物的男人,爱的就是衰弱或衰退、丑恶,
他们要让我们变得更堕落、粉身碎骨之后再杀了我们。’
虽说百合子精准的预言了自己的命运,
不过这本书里主要视角其实是以她长相平庸的姐姐做展开。
关于这对混血姐妹中的姊姊,我多少能体会长期被比较在貌美妹妹的阴影下长大,
所养成的别扭阴暗个性。
但由于我自己已经度过以恶意揣测或设计他人的时期了,
所以对于她的心路历程,只能抱着类似于:
“我多少能了解,但无法认同这么幼稚的行为”。
在我还没看完全文,我就已经下了这样的结论,直到结尾,这想法也依旧没有改变。
有趣的是,被姐姐轻视、且用带着恶意的言行推动自己迈入更加悲惨际遇的和惠,
同样看不起这平庸的无盐女姐姐。才会在465页,为了给自已打气,
用那个姐姐当作例子,催生出开场那句内心话。
"要摆脱不幸,就得想想比你更不幸的人"
看到这句话时,有一种被说中心情的颤栗感。
仿佛被什么人揭发了内心不想被承认的阴暗面,
这真是很让人感到悲伤且无力的一句话,坦白说我不太喜欢,因为太过真实了。
可是又不得不承认,内心脆弱又无助时,
软弱的我的确会闪过这种念头,给比下有余的我开安慰剂。
虽说我觉得很难遏止闪现这种想法,但不能沉溺于透过这种比较而产生的优越感,
否则长期下去,内心也会变成污秽不堪的泥泞般的存在。
虽然作家新井一二三在导读说,这本书是
"为了理解被害人堕落的过程,细腻描写了同一代日本女性走的人生道路。
这样的作法,至少在读者的印象里,会起把受害者由孤独地狱救济上来的作用。"
可是我认为,再怎么铺陈,这些桥段与人物终归是虚构的,
要让读者借由虚构的故事衍生出同情现实中真实的被害者,
这种想法本身就有点过于理想而不现实。
我始终认为每个作者书写的,从来就不是他人的故事。
而是借由故事,阐述或投射自己的想法。
故我认为,与其说作者是借由书写这本书,唤起大众对被害者的同情,
倒不如说更像是用这事件做为写作爆点,阐述自己对于人为了让自己过得好,
为了如何生存下去,进而产生多么强大恶意,并与其互相交织和对立的看法。
若是她只是单纯想说一个充满恶意的人性交织,我觉得是成功的。
但若是说要是为参考背景的被害人所作的安魂曲,那倒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看到快尾声时,不禁好奇其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
所以我搜了一下网络,发现一些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评论。
其中一人的心得和我不谋而合,我们都认为说这本书改编自真实案件,
不过是另一种“消费死者”的耸动宣传手法。
在读者回响中,路那说了:
‘我羡慕,并且憎恶那些看完这本书后能够无动于衷,
吐出简单的“好看”与“不好看”的读者,
因为她们拥有坚强的人生观,那是无法动摇的。’
虽然不能简单说出好看与否,
不过看完后偏向无动于衷派的我,应该也可以小小自豪一下,
或许我也拥有坚强的人生观吧,因为老实说,我觉得应该算不好看XD
作者: JI1 (HauHau)   2021-01-31 20:27:00
去看共产党
作者: gold11001   2021-03-13 22:18:00
不好看+1 不知道是不是描写得太刻意,觉得很难入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