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流》

楼主: dog1592 (梗王豫)   2016-07-06 11:31:40
读完东山彰良的《流》了,一个以1970年代的台北为故事背景,埋入国共历史情节包装成
的青春推理小说,看完的第一时间觉得,这正是台湾现今多么缺乏的一个极具商业与内涵
的原创故事阿。
在《流》之中没有说教式的史观,而是小人物的沧桑,以寻找残杀祖父的真凶为引子,深
刻带出在1970年代蒋介石去世后整体的社会氛围,年轻气盛的主角在生活上面临种种的爱
恨情仇,热血的冲撞加上青年对于未来的想像与纠结,拉出了整个台北城的立体与真实感
,仿佛我就活在那未曾经过,却似曾相似的时空中。
而主线祖父的凶杀案,主角的祖父是从国民党迁台的山东兵,他的故乡是中国,共产党是
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他说不准,只是战争期间,谁给饭吃了,就替谁打仗。主角的祖母
是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嫁给了老兵,忍受他总是在夜半时刻想念的故乡的太太,而暗自
泪流,就如同我们身旁很多长辈的故事那样,而主角的友情、主角的爱情甚至主角本身的
自我认同就陷在一切的浑沌中。
而什么是《流》,流水来自何方,台湾来自何方。国民党、共产党、日治后的台湾人、日
本人,在台湾这座岛上,生命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尽互相认同但必须一起生活,或者根本
谈不上认同,只是日子总是要过,爱的人、恨的人不会管他是哪种人,生而在世大部分时
间,还是陷在身边那些是非漩涡。
大时代下,统治者们以意识形态与利益,轻易操纵著源头与水流,让这些小人物不停地被
撕裂著,这故事在现在的台湾仍持续上演着,看完这本书说实话并没有太过喜欢,但或许
台湾的复杂性对日本的读者而言相对猎奇,这样寄情于史的故事却在台湾本身的娱乐小说
上鲜少看到,希望台湾的大众小说家们可以将眼光看得更大,说一些超过校园与初恋的小
故事。
本身是一个影像创作者,看完希望这个故事有机会影像化(觉得机会非常高),但愿是个
台湾导演来拍,但一时半刻要说谁能驾驭这个故事,我也说不上来,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看
了小说来聊聊。
虽然整个故事很多地方我觉得太过刻意粗糙或教条,但一个日裔台湾人,写了台湾的故事
,拿到可以说是日本大众小说的首奖直木赏,还是觉得非常值得大家一看与讨论深思。
作者: wadekimo (Tu m'aimes?)   2016-07-06 18:14:00
我看完觉得这本是写给日本人看的,写70年代,火候就是不太对,相较之下白先勇还是比较到味毕竟作者小时候在台湾的时间太短,年纪也轻
作者: chi12345678 (to Terabithia)   2016-07-10 19:09:00
给一般大众看的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