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lqgray (counting stars)
2016-04-03 17:25:44出处连结: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WebArticle.aspx?id=61159
本篇文章摘自:第 1480 期
作者:张舒婷
前言:过去火红的类全委保单,今年客户纠纷为何特别多?最大问题,可能是在进场投资
前没搞清楚四件事。
去年最火红、为寿险者的营收挹注活水多年的类全委保单,如今买气却急冻,拖累今年元
月投资型保单新契约保费仅近一百四十六亿元,较去年同期衰退五六‧六%。
过去火红的类全委,发生了什么事?
近期,对于不少银行来说,由类全委保单衍生的客诉,有增多的迹象。淡江大学保险系副
教授郝充仁忧心指出,某些银行的分行经理,为了平息顾客的不满,甚至自掏腰包,贴补
顾客部分损失。“在我看来,现在的类全委,已经演变得有点像二○○八年的连动债风暴
,是隐藏在台湾社会的‘不定时炸弹’。”
郝充仁眼里的不定时炸弹,就是类全委保单,恐将成为下一个金融机构与投资人之间,纠
纷最大的理财商品。问题,就出在许多投资人可能搞不清楚类全委商品的特质与风险。
类全委保单,属于投资型保单的一种,金管会的定义是“委托投信公司代为运用与管理专
设帐簿资产之投资型保单。”简言之,其机制是保户将资金委托寿险公司,寿险公司再委
托投信全权操盘,亦即俗称的“组合型基金(fund of funds)”。
“与其说是类全委保单,还不如称之为‘复全委’更贴切。”知名理财作家李柏锋打比方
说,类全委就跟投资海外股票的“复委托”的概念相近。复委托是投资人先委托台湾的券
商下单,台湾券商再委托海外券商下单;类全委则是保户先委托寿险业者,寿险业者再委
托投信来操盘。
类全委保单另一项特色是:多数附有“资产拨回”功能,寿险公司每年提供四%到七%的
“拨回率”,也就是所谓“配息率”,这正是让一向迷恋配息的台湾投资人对类全委趋之
若鹜的主因。
多热?去年就发行65档
类全委究竟多热门?根据统计,在二○一二年以前,国内类全委保单的总数都在十五档以
下,但自一三年以来,几乎年年发行超过四十档,去年更达到颠峰,来到六十五档。
根据投信投顾公会统计,截至今年一月底,类全委商品规模已达到四千二百二十亿元,超
过境内固定收益基金总规模的两倍。
多惨?81%保单皆亏损
其实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黑天鹅”四处乱飞,全球市场表现都不好,打开各寿险公司的
类全委绩效表,几乎一片红字。
根据本刊实际调查,十七家寿险业者发行的一百九十多档类全委商品中,超过八一%的最
新净值(编按:多数统计至三月十七日,部分至三月十六、十八日)皆已跌破十元。当保
单净值低于十元,代表投资亏损,而且保户拿到的“配息(拨回)”金额,基本上都来自
本金。至于剩下不到两成,多数是因为净值未公开而无法计算,仅一小部分是净值在十元
以上。
尽管今年类全委买气虽下滑,但一位投信公司总经理坦言,他的公司仍着手规画与寿险和
银行业者发行类全委商品,“没办法,其他基金商品,销量根本出不来,包装成保险还是
最好卖。”
因为穿着保险糖衣的类全委保单,让许多投资人以为是最安全的商品,但类全委的热销背
后,投资人应该了解其四个理专没告诉你的秘密。
秘密一:关于保本
投资人得身故了才有用
类全委保单热卖的关键是强调保本,一般人的观念是,保险属于“保障”,基金是“投资
”,亏钱机率高。
郝充仁指出,最近市场波动剧烈,多数类全委保单都赔钱,无法着墨于投报率这块,故业
者只好强调“保障”的部分,“他们会告诉客人,虽然绩效不好,但最起码你本金领得回
来,其实就是多给你一张死亡保单而已,而且(该权益)也是来自你缴的保费。”
类全委保单主要可分为变额年金险、趸缴型和分期缴费型变额寿险,变额寿险属于“死亡
保单”性质。但业者不会讲明的是:既是“死亡保单”,基本上就是身故后才“保本”,
生前缴保费期间,非但不保本,仍要承受市场下跌的风险,更遑论若提前解约,不但要负
担解约费用,也没人能保证解约时你的报酬率如何。
秘密二:关于抽佣
潜藏费用比一般商品高
类全委还有项理专没透露的秘密,就是由于类全委是保险业者发行、委托投信操盘、由银
行通路贩售。简言之,这是保险、银行、投信三方都可“获利”的商品,所以潜藏费用比
基金和一般投资型保单还高。
“基本上,平均最少会多收(该帐户净值)一‧五%的经理费。”彰银财富管理策略分析
师李育泰表示,倘若又属于后收型,费用就更可观。
除了保费本身和经理费外,类全委保单的相关费用还包括“管理费”,以及进入投资阶段
的费用,包括“投资标的申购手续费”、“赎回”及“转换费用”,还有后置费用,例如
解约费。
秘密三:关于盈亏
投信代操不知何时爆雷
类全委保单虽名为保单,但性质更接近投资商品,而且强调有专家代操,但投资本来就有
赚有赔,盈亏仍然由保户自行负责。
投信公司目前为类全委保单投资的商品,包罗万象,有的是ETF(指数型基金)、高成长
股票或固定收益型的REITs,景气向上时,类全委投资人有可能取得好成效,但景气反转
向下时,类全委又形同保单中的连动债,你可能不知投信公司为你规画的商品中,你不知
何时哪一种地雷会“爆”开。
对投资人更不利的,还有另一种可能情况:负责代操的投信公司,挑选自己公司所发行的
基金和产品,从基金的管理费再赚一笔,但如此一来,投信公司不见得能为投资人挑选到
最优质或绩效最好的标的。
秘密四:关于拨回率
“不等于”帐户报酬率
许多投资人没建立的观念是:类全委保单的拨回率“不等于”帐户报酬率,帐户净值会随
市场波动,当投资亏损、净值走低,净值就可能会低于刚成立的十元,代表该笔投资已亏
损(报酬率为负值)。
目前市面上的类全委保单,标榜的拨回率普遍在四%到六%左右。但一旦净值低于十元,
投资人领到的配息,极可能是投资人的本金所支付,或是保单的投资标的已亏损,所以该
保单的实际报酬率就是亏损,对投资人而言,拨回率并不是投资人获利的保证。
现阶段市场如此诡谲难测,投资人更该意识到一件事:过去,你买的保险,靠保险公司投
资固定收益商品赚取稳定报酬。但如今利率低档,甚至是负利率,寿险业者为追求更高报
酬以回馈投资人,必须透过布局股市等更多风险性资产。
但,高报酬等于高风险,追求高报酬,代表保单绩效不可能再像过去稳健,现在买类全委
保单的投资人,很可能是构筑在沙滩上的城堡,看似有保障,其实稍不留意就会崩塌。
所以,投资人该不该买类全委保单?答案或许因人而异,但可确定的是:投保前,厘清自
己的需求和不同商品间的属性、费率,才是避开“黑洞”、持盈保泰的关键所在。
想法评论:
本身就不喜欢类全委这种商品...感觉真的不是很透明
看统计,到3月中旬是81%都亏损,我猜现在也差不多?
作者: dayaju (艾草) 2016-04-03 17:27:00
阿不就是话术 反正一定亏
作者:
beriaura (beriaura)
2016-04-03 18:45:00只要费用收的不比直接买基金少,那要赚就更难了
作者: toro736 (草木本有心) 2016-04-03 22:28:00
基金都不见得好看了 何况这种还要被收额外费用的
作者:
zivking (想不到指定填写原因:要S)
2016-04-04 00:44:00拿全委保单与连动债比较,基本上是牛头不对马嘴,连动债原理是固定收益商品连结衍生性金融商品,标的是单一的;而类全委保单是委托投信动态调整投资标的,标的分散在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现金部位,简单说被委托的投信角色就是用来代替原本该自己做功课的保户,会让人误解的是在强调保本保息,尤其保险业务或银行理专用固定配息错误的说法引导保户,配息固定,但没告诉客户或轻描淡写净值是浮动的。全委保单是否可以投保?个人认为某些族群是适合的,但要注意的是:1.不应该在景气即将泡沫时候投保2.应该选择没有危险保费的商品3.要有风险承受的认知全委代操不仅只见于投资型保险商品,期权商品全权委托也是走了一段很长的路;手中持有部位越大,越是需要全权委托业务;没有危险保费的全委保单,过些年若股票市场反转,其实是很好的时机点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6-04-04 05:10:00如果自己有能力判断市场走向,那全委本身就很奇怪
作者: mobetam07670 (编号1667) 2016-04-04 10:17:00
有买过投资型的,很难会再买第二张投资型,所以变难卖也不易外。
作者:
zivking (想不到指定填写原因:要S)
2016-04-04 13:28:00如果在投资市场无法察觉景气变化,其实就不该进入,这就是为什么要KYC!全委客户多半在投资市场历练长久,而他们所追求的反而不会是多高的报酬率,反着眼在合理报酬,所以全委操作诉求多在配置,例如股债平衡,而全委保单特点在于身故保险金,可选择没有危险保费商品,所以,不要在高点进场,对某些族群,真的很有吸引力,但对小资族,我反而建议要追逐高报酬,资产配置以基金、ETF、股票、期指为主,少部分定存与短年期储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