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冒险,没有缺憾:专访《时下暴力》廖哲毅、李劭婕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74/34741843/
e周报 vol.474 文:保温冰
《时下暴力》取材自导演廖哲毅心目中的经典剧作《熔炉》,他形容:“这是一个剧场人
必读的剧本……它相当程度影响了我的创作观,我一直想将它所探讨的人性层面加以延伸
、提喻。”
即将上映的《时下暴力》应验了一股电影人的冲劲和活力,电影团队由几个初生之犊的年
轻人所组成,并发展成制作公司“壹玖捌柒”,具体而微,颇有活力。
其中,本片导演廖哲毅与陈心龙——两个打从学生时代便培养出扎实默契的战友,两人分
工也概念清楚,廖哲毅是剧场导演,陈心龙为影像导演。《时下暴力》取材自廖哲毅心目
中的经典剧作《熔炉》,他形容:“这是一个剧场人必读的剧本,曾于1996年改编成电影
《激情年代》,我非常喜欢,它也相当程度影响了我的创作观,我一直想将它所探讨的人
性层面加以延伸、提喻。”
不过,这回大胆取用大师经典,大有心理准备的他,倒不担心观众会以超高标准视之,“
每个角色的心态、动机,完全跳脱出那个时代的限制,从而辐射出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人
性维度。我们现在来看当时人们的盲从、愚昧,感到不可思议,同样,未来五十年的人看
现下台湾发生的事件,说不定也同感荒谬。”
正因为如此,廖哲毅采取了更抽离、更客观的视角,辅以交叉叙事,来完成实验性的操作
,亦透过一个古今共通的公式,来贯通一种人性的隐喻。
至于将主场景放在校园,有两个层面的解释,一则《熔炉》这个故事需要一群人作为情节
的基底,而人在国、高中生这个年岁,某种程度最是邪恶的温床,这年纪已经成熟到知道
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却可以伪装在这个年纪下面,去强调自己的无知、无心。他说,过去
前辈拍了很多高中生为主体的影片,但这个时代的高中生活,一直在急速改变,“就像我
们当时的高中生活跟现在的高中生活,一定有其差异,如何转强雷达,拿捏出不一样的细
节观察,是《时下暴力》所要努力的。”
本片挑大梁的女主角李劭婕,过往曾在台南人剧团磨练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廖哲毅表示大
学时期就常看劭婕演戏,对她的演技大表叹服,心想一定要找她来演未来执导的电影。
这次挑战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的高中生角色,李劭婕表示:“我本来在剧场演戏,年纪一
向跨幅很广,从15岁到30岁都能胜任,也习惯大家说我娃娃脸。”
较之以往,当然拍片大有可以NG的机会,但钜细靡遗的分工与编制,也带给她不少压力。
舞台剧表演,有大剧场、小剧场的差别,大至千人,小至牯岭街小剧场大约八十个人,劭
婕剖析自己的表演,没有大小剧场之分,尽管拍片的时候,情绪常常是紧绷的——进度各
个环节都在赶时间,她也感受到这个团队大家都在学,“跟剧场比较不同的是,我不是依
循剧场思维,积极想要带给镜头什么……那个被拍摄的状态,我必须去想像镜头看到了什
么。过去我在剧场经历长时间的磨练,曾在国家剧院登台,也演过音乐剧。舞台剧看似封
闭、实则多元的面向,开展了我体内的潜能。这些经验,让我胆子练得很大。在电影,我
算新人,但在表演上,我不是新人。”
片中章回形式的剧场桥段,有很多一镜到底的场面,亦考验著导演场面调度的功力,廖哲
毅说:“尽管拍片时我们都在学习,但在理念上,我们是从一而终的,包括对剧场的美学
思维的贯彻,一直都没变……剧场的视觉场域,是提供观众去选择,端看你聚焦哪个演员
。而我想引导观众主动去选择性观察,而不是退得远远,拆解整个形式……”
《时下暴力》最后一场礼堂的冲突戏,难免让人联想起日本片《告白》,廖哲毅说,当然
过去的视听经验,都是创作的养分,但绝非刻意模仿。朝会对学生来说,等同是一个发言
、发声的场合,可类比一般民众之于媒体,用意不言而喻。
与老伙伴林心龙的分工合作,也不能说全然和平,“我是戏剧导演,掌管形式和演员表现
,他是影像导演,专司镜位、美学。既然可以分工,想当然没有太多意见上的分歧。唯独
有时某场戏,我认为演员表现是最OK的,再拍或许没办法Push到更好,但他觉得镜位还没
到最好,才会有摩擦。”即便片长不长,剪接过程还很难割舍,毕竟将每一个角色讲清楚
很难,但剪掉任何一场戏都舍不得,毕竟大家都那么用心。
对廖哲毅而言,《时下暴力》的优点或不足,以及拍摄过程流下的每滴汗水,都化为下一
个作品的养分,“目前版本是我自己最认同的一个选择——过程历经许多的冲撞、敲测,
现在想起来,只有冒险,没有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