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7631 文 洪渼涓
【不可思议的印度】印度幅员辽阔,有些地方的印度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看电影就是为
了消磨时光,不是为了寻求精神共鸣,加上观影场地和放映品质也不佳,夸张的剧情、动
作和热闹的歌舞,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最近和一位嫁给印度台商的朋友聊天,她提到自己喜欢这里的理由是,充满戏剧感。
德里确实如此,所有在其他国家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里都看得到:车水马龙的街头,
缓步前进的牛、马、大象和骆驼;为了乞讨,红灯一亮就在大马路上猛翻跟斗的小乞丐;
学费高昂的德里英国学校前面,就是一大片的贫民窟。
学费高昂的德里英国学校前面,就是一大片的贫民窟。
这些生活中充满戏剧感的场景,给了印度人拍电影特别多的启发。印度近年来,每年大约
产出1,600部电影,以平均每天产出4.3部的数量,成为世界第一的电影产出国家。
一般都以宝莱坞(Bollywood)电影统称印度电影。
其实印度是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宝莱坞只是代表以孟买为产出基地,并以北印度
语(Hindi)和乌尔都语(Urdu)为主的电影类型。
英语以外,单是官方语言就有22种的印度,还有两个重要的电影产出基地:一个是使用泰
卢固语(Telugu)称为Tollywood的海德拉巴,另一个是使用坦米尔语(Tamil)称为
Kollywood的清奈,其实印度还有Mollywood、Sandalwood…。
有趣的是,印度有些纯粹主义者是非常反对,以模仿好莱坞(Hollywood)的宝莱坞来称
呼印度电影。只是牛津英语词典都已经有了这个条目,所以印度不但继续沿用,而且延伸
更多。
年产1,600部难免良莠不齐,不管舆论对于印度电影评价如何,但来到印度,我确实更真
切的感受,电影之于印度人的意义和价值。
印度电影里歌舞之必要
印度不但神多,而且还会不断造神。最近一个消息是地方人士总算打消将总理莫迪入庙的
新闻,同样地,印度人也会为在世的超级球员、明星盖庙,或是铁粉们会在偶像出赛或出
片的时候,用牛奶洗涤配戴花环的偶像图像,祈祷他们大获成功。
很多时候印度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也是完全的情感投入。今年3月在斋浦尔观赏印度英雄
电影Kesari的时候,目睹全场观众跟着剧情的发展欢呼、叹息的盛况,同行的朋友形容,
就像参加偶像的现场演唱会。
当天观看的电影没有太多歌舞场面,否则印度人是会跟着起身共舞。我觉得印度人都满有
舞蹈细胞的,感觉人人都可以来段宝莱坞舞,而且都舞得有模有样的。
歌舞形同印度电影的必要元素,而且其来有自。印度在1931年产出第一部有声电影─光的
世界(Alam Ara),就包括7首歌曲和多轮歌舞场面,当时首映之轰动,还要警察出面维
持秩序。
还有一种说法是,印度人认为舞蹈是湿婆神(Shiva)所创造的,可以用舞蹈和神沟通,
因此舞蹈能够成为印度主流文化的元素。
宝莱坞舞背后的基础深厚
来到印度之后,我也跟一个曾经拍过20多支影视作品的前印度女演员学跳宝莱坞舞,后来
等我看了经典名片“宝莱坞生死恋”的歌舞之后,我觉得自己连边都没有沾上。
宝莱坞舞之所以特色鲜明,因为有印度传统舞蹈为基础。最普遍的是卡萨(Kathak)舞蹈
,南印度电影也运用婆罗多(bharatanatyam,泰米尔文)舞蹈。
我现场看过卡萨舞蹈两次,真的是技巧非常高超的一种艺术。除了手部和脚部动作的细致
和变化外,还有头部和身躯的摆动,处处都是学问。
宝莱坞舞蹈基本上就是根植于印度传统的卡萨舞蹈。
宝莱坞舞当然不是那么纯粹,而是结合许多其他元素,近几年还包括西方很多流行舞蹈的
动作。
因此宝莱坞超级明星普遍都擅舞,有些不擅舞的还会因此星路受限。不过,歌的部分通常
交由代唱歌手,而且形成一个和电影产业等量齐观的音乐产业。
音乐产业和电影产业密不可分。印度一年生产数千首歌曲,半数来自电影。很多歌曲传唱
之广,几乎成为印度人共同的语言,或是一首刻画众人人生的主题曲。
马撒拉式的电影配方
歌舞之外,有人觉得印度电影的套路还有搞笑、耍酷、浪漫,甚至还有宗教歌曲的吟唱,
目的就是把所有人吸进戏院看电影。于是对印度人而言,看电影可以是一种集体行为,有
时会出现数十位或数百位亲友一起看电影的场面,后者感觉是家族包场的概念。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有种知名的综合香料,称为马撒拉(Masala),很多人觉得元素丰富,
甚至有点像大杂烩的印度电影就是另一种马撒拉。
持平来说,印度幅员辽阔,有些地方的印度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看电影就是为了消磨时
光,不是为了寻求精神共鸣,所以喜爱马撒拉式的印度电影也不难理解。
加上观影场地和放映品质也不佳,夸张的剧情、动作和热闹的歌舞,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
2017年台湾的公共电视播放过一部影片“帐蓬里的宝莱坞”。
诉说印度一个32岁年轻人继承父业,开着75年的老卡车,载着 85年的古董放映机,还有
老旧的大顶帐蓬,走过一个又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因为身居内地的乡下人家就得等候流
动电影院,来排解现实的忧愁和烦恼。
这就是印度的现实和多元,也是年产1,600部电影的条件。
印度电影的华丽转身
不过马撒拉式的印度电影也在华丽的转身。
不只号称“印度良心”的阿米尔.汗的作品已经主轴鲜明,其中“三个傻瓜”还有歌舞场
面,但“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几乎没有了。
而我最近看了“披萨的滋味”,是刻画贫民窟孩子和家庭的在社会快速发展下的处境;“
起跑线上”则是描写不同阶级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共同焦虑,也都没有马撒拉式的电影配
方。
我觉得这些印度电影的好,在于即使处理尖锐和敏感的社会问题,总是可以用轻松和幽默
的手法,兼顾娱乐性和社会性。真的让人笑中带泪,觉得寓教于乐。
人在这里,看印度电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多了一些亲切感,也多了一些同理心,也理解
为何印度人说,最好的电影剧本来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