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好雷] 《Devdas》(中译:宝莱坞生死恋)

楼主: linmiou (小蝶)   2012-07-03 22:10:37
※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FylIwTu ]
作者: linmiou (小蝶) 看板: movie
标题: [好雷] 《Devdas》(中译:宝莱坞生死恋)
时间: Tue Jul 3 21:33:44 2012
这出悲剧,建立在印度社会的阶级差异上,如同一般的模式,男女主角因为身分地位
的差异而无法结合,这样的老梗看似无法有任何突破,毕竟千百年来早已不知写过多少遍
了。但这部片透过电影的叙事技巧,凸显了男女主角境遇的对比,尤其两人对爱情的体悟
与成长,更是支撑整部片最重要的基点,也是这部片之所以感人之处。
剧情建立在环环相扣的阶级对比之上,先是男主角德阜达的家庭,因地位高尚而无法
接受女主角帕罗;再是德阜达住在地位卑贱的歌妓婵佐穆琪之家,象征他的堕落;再是成
为豪门女主人的帕罗,接受歌妓婵佐穆琪成为她的朋友,并在庄园祭典上两人共舞,表现
一视同仁的关爱;最后是脱尽一切成为浪人的男主角德阜达(也象征脱离阶级地位束缚)
,与社会地位高高在上的女主角帕罗再次相遇。
除了这条线之外,还有一条隐形的线索,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每个环节的相遇
,都是地位上的巨大对比,与此同时,却更可见人间真情的可贵,从男女主角不脱稚气的
相恋,至两人分别对歌妓婵佐穆琪的接受,最后再回到受尽爱情考验的两人的见面,皆是
“至情可打破一切限制”的展现。以阶级差异为主题,即是印度种姓制度的体现,但这也
是这个故事“浪漫”之所在。
本片原名以男主角德阜达为名──《Devdas》,可见是以男主角的遭遇为主线。确实
,在境遇上,男主角颠沛流离,女主角安稳而寂寞,两人心灵上的转折,也以德阜达较能
触动人心。一开始一副贵族公子形象的德阜达,完全不懂帕罗的心,连要送给帕罗的手环
,都不知要如何套入,其实只要简单地打开开关就好了。这象征着他性格上的自尊与强硬
,完全不知如何体贴他人的心,连对待他的爱人帕罗都一样。
所以在离家的那晚,他没有带帕罗一起离开,甚至还写了“从今起,妳对我只是个邻
家女孩”这种信给帕罗。他不是不爱帕罗,但他的自尊心,让他无法意识到心中爱的份量
。直到遇到爱他的婵佐穆琪,他从她身上,慢慢学到何谓“爱”,所以才会说他的心每天
都要“受到审判”;有时爱,就是要在失去之后才会了解。
就是因为这样,当他在帕罗的婚礼前回去找她,要求帕罗与他私奔时,帕罗不会答应
。表面上是因那封信,帕罗还在生气,实际上是帕罗意识到她在德阜达心中的份量,不是
不爱,但比不上他的自尊。但帕罗还是因庄园男主人不忘原配的缘故,得以保持处女之身
,这里有个作用,就是让观众以为最后两人一定会重新结合,而产生隐约的期待。
自尊受到严重打击的德阜达(对他来说,应该是严重“摧毁”,他几乎无法想像帕罗
会不听他的话),开始了糜烂的生活,下半部他的每个镜头,几乎都与酒、水连结在一起
。对帕罗来说,他是她心中永远的一烛火苗,永远都不会熄灭,但在德阜达那里,火的意
象不断变形,是熊熊火焰,是愤怒之火,是在婵佐穆琪家分散为多盏的烛火(象征德阜达
希望分心,也象征婵佐穆琪在他心中的地位──多到不值钱)。所以他想做的,就是不停
以酒与水浇熄心中的那盏火。对他来说,酒是剧毒,一滴都不可以沾;对他来说,爱也是
剧毒,一滴都不可以沾;但他还是愿意牺牲生命接近,因为那就是他的生命。他一定从来
没想过,他所浇灌下肚的酒精,就是最容易引起火焰的液体──火的意象,也在此以变形
的方式继续存在着。
下半部德阜达看似一直处于昏乱状态,但其实每次出场所代表的爱的层次与意义皆不相同
。从一开始的激怒的熊熊烈火,离开家前闷烧着的愤怒之火,──想要烧尽家族与阶级的
负累──到淹进河底的颓落,到最后强颜欢笑的悲伤,其实身心早已不堪负荷。
这一层层的铺展,也体现了他爱的层次,看似单调,实则是他对“爱的觉悟”的成长,使
其由一个吊儿啷当的公子哥儿,转变成体会爱情真谛的“爱人”。那象征临终告别式的河
水,不仅洗去了他傲慢的自尊心,也冲磨出他坚定不移的心。如此,看似不明的感情基础
才有了着落,终结点的悲剧所要凸显,两人坚定的心意,在此才真正显现。
能够将这些表现得如此恰如其分,让后半这一段明显单薄无变化的剧情,(以及超级长的
影片时间...)一点都不会显得无聊,正可见男主角演戏功力所在,真不愧为宝莱坞影帝。
“朱尼,你知道,离真正的解渴,我还是感到非常遥远。”德阜达喝最后一杯酒的时
候,下个镜头出现的是火车进煤熊熊燃烧的画面,这就是德阜达体悟的最后一个层次,为
爱而死。因为他喝下去的,并不是解渴之物,而是让胸中火焰一次燃烧殆尽的助燃品。让
他喝下最后一杯酒的朱尼,在此只有工具价值,德阜达还是可选择要否在身体堪虑的情况
下,喝下这杯“友情之酒”。琪体现乃是德阜达最终的觉悟──爱,是火,是毒,但最终
,还是爱。
女主角帕罗后半部的成熟女人形象,在作用上默默支撑著男主角德阜达的堕落形象,
没有帕罗的成熟稳健,也无法对比出男主角的堕落迷惘,以及两人坚贞的爱情。歌妓婵佐
穆琪的出现,让帕罗的爱更加成熟,愿意与他人分享爱人的美好,甚至为了爱人好,而愿
意让德阜达娶婵佐穆琪。帕罗这个角色真正的力道,就在于突破贯穿全剧的阶级差异,不
管处于卑下或高尚,皆能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人,并突显了她面对人生的勇气。
帕罗的成熟女人形象,支撑了她表现出来的勇气,也体现了爱的不同层次。男女主角的境
遇,一个是为了爱的人变得更好更成熟,一个是为了爱的人走向毁灭。符合他们各自的个
性,也让这拉扯能够在分开这么长的岁月里面,不停被拉大级距。直至最终他们的相见,
一个是不停地想甩开家族的枷锁,一个却不停走入家族的牢笼,这也是命运的可悲。
不变的是,他们依然深爱着对方。就在最后一刻,两人仍挣扎着想挣脱家族的牢笼,因为
他们知道,他们心中互相为对方守护着一块圣地,存藏着唯一如星星般的永恒之火,无法
燃为巨燄,却也无法被轻易踏熄。帕罗企图冲出庄园时,背后追着的是可笑的喊着她妈妈
的儿女,那些是她内心鄙视的;德阜达死前,耳中响起父亲那严厉的鞭打声,即使父亲早
已死去,带着阶级与家族的枷锁仍然如影随形,那些是他内心鄙夷的。他们渴望抛弃一切
,再次面对爱人,将自己成熟的爱的果实再次献给对方──在他们心中,终于回到只有真
爱的纯然天真时刻。强大的枷锁再次断裂了他们的渴望,那扇铁门关上了,德阜达永远闭
上了眼睛,那双渴望看见帕罗深情脸庞的眼睛。
回到最初伴着月光亲密重逢的时刻,他们曾互相看着对方的指纹,笑着说出对方的命
运:德阜达说帕罗会“嫁给一个老男人”,帕罗说德阜达会“今生不娶”。当初的玩笑话
,如今一语成谶,怎不让人唏嘘。这出戏最终指向“命运”的主题,虽然他们有突破一切
世俗限制的勇气,但一切努力,还是在命运的枷锁面前化为乌有。悲剧的残酷,在此血迹
斑斑。
当两人的爱终于在相见一刻成熟之时,一次将两人在时间(死亡)空间(关上铁门)上切
隔开来,一举将爱的果实击落摧杀,让人恸心落泪。这出悲剧,就是因为如此的残忍,才
得以深远流传。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2-07-03 21:36:00
最后一幕告诉我们,住印度豪宅,体力要好、脚程要快!!
作者: philotony (摩尔爱东尼)   2012-07-04 16:52:00
写得好好Q 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