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大稻埕一日游、草莓大福推荐、古蹟巡礼

楼主: lemonpoison (Sydneysider)   2025-01-06 01:29:34
有图部落格版:https://lihi2.com/6VFeH/il
在大稻埕走跳的日子已经满一年啦!在2024伊始就来大稻埕附近上班,平日中午吃各种大
稻埕小吃,天气好的时候还放弃午餐、到处拍照,整篇文章全部都是我亲自拍摄~这张照
片就是今年2025年最新迪化街年货大街的灯笼啦,跨年一跨完,马上开始张灯结彩。
我最早大概是疫情期间开始来大稻埕、刚好在阿嬷博物馆跟207博物馆熄灯前都来逛过,
后来2023年曾经带日本朋友来逛街、还在治警事件百年的那一天到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参加讲座跟历史导览,后来在附近上班之后觉得这里的老建筑真的很美!本篇就是提供一
些景点参考跟现在的照片,我也无意复制官网的介绍,对建筑物本身的介绍比较有限,若
有兴趣想了解更多,可以自行搜寻~
2025年大稻埕年货大街的时间为2025年1月11日到1月27日,Google的营业时间虽然是写24
小时,但是这里不是夜市啊~应该不是24小时吧XD
首先就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大稻埕草莓大福到底要买哪一间?答案就是在niko bakery下面
的这摊路力草莓大福,虽然旁边有很多摊,但那些跟他都没关系喔!
这间我去年也买过,过年之后就收摊了,其他摊草莓大福都是卖一整年,这间只有草莓季
节才出来摆摊,2024年是从12月开始卖的,我12月开始每天经过,队伍没有少过,仔细看
首图那张居然没人排队,那时候是12月初,我那天原本想回头去买,才发现是很早就卖完
了才没排!另外我还吃过别间的芋泥大福,觉得大福还是要吃草莓!
2025年最新价格是1入50,4个200,今年开始用纸盒4入装,但也可以不要买到4颗,只是
都排这么久了,大家都是一人三盒起跳,跟我一样只买一盒的很少XD 我是12月某个星期
五排的,大概是从第二排的尾巴开始,居然要排40分钟,但吃过其他草莓大福就会发现这
家真的很值得,皮薄又Q、红豆馅甜度适中、草莓酸甜可口,我后面的顾客还跟别人分享
,她说她每年都来买,这家草莓用台湾草莓,其他家用进口,而且她还曾经手提到东京给
朋友~她说她都吃这家的,不吃滋养,我也觉得滋养的是适合送礼跟IG打卡,红豆馅是日
本甜~
另外如果要买糖葫芦是不用排队的,也有人排到一半先买个糖葫芦解解馋,今年的规定是
一次只能买10盒,但大家都买很多盒,所以要等很久~平日基本就要排40分钟,假日更不
用说囉!
提到大稻埕,一定不能不提郭雪湖在1930年所完成的胶彩画南街殷赈,我刚好最近去北美
馆《喧嚣的孤独:台湾胶彩百年寻道》看到了原作,还跟了官方导览听到一些细节。
永乐商场 1908
关于永乐市场里面的食物,可以再另辟一篇文章探讨,我就先放一张图带过,一楼是卖吃
的、周一休息(但里面有间卖素食的周一有开)二三楼是布业市场,首图就是在三楼拍的
喔!
我还在平日中午遇到Super Junior的圭贤来拍观光署的广告,当时其实也不认得是谁XD
但有发现阵仗特别大,平常也有蛮多日本杂志来拍一些东西,第一次看到阵仗这么大的,
原来是圭贤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uomSzKwRI
大约在12秒处
二楼楼梯会看到一个像展览的空间
市场里面就有很多改衣服、做旗袍的店。
大稻埕戏苑 2010
换个角度,就可以拍到大稻埕戏苑的招牌,我觉得这里是一个很棒的免费景点~中午来几
次都没人。
这是在市场旁边那栋的8楼跟9楼,这个电梯也太有特色了吧~
门口有很多旅游文宣可以拿
里面可以看到布袋戏、傀儡戏、皮影戏的制作方式跟道具,解说都有中英双语,很适合推
荐给外国友人。还有掌中戏大师陈锡煌介绍布袋戏的影片。之前po了这张照片在脸书粉丝
专页,结果飘出去,获得六百多赞,51个分享。
近距离欣赏戏偶。
台北霞海城隍庙 1856
一直都香火鼎盛的霞海城隍庙实在不需要我多做介绍~这也是日本游客必来的景点,日本
旅游书都会介绍,还会介绍怎么拜月老!
屈臣氏大药房 1917
这个屈臣氏大药房其实是我对大稻埕最初的印象,而且我其实是先在宜兰的传艺看到复刻
的建筑,才知道大稻埕有这一栋。但这个其实是屈臣氏代理商的建筑,总之也不完全是第
一间屈臣氏。这里一楼是一个书店兼咖啡厅,二楼目前有一间很漂亮的茶馆,
大稻埕游客中心 1924
我觉得这个游客中心还不错~里面有一些空间可拍照,有免费厕所,还有置物柜跟免费旗
袍租借服务,详情请上官网。
这里的文宣很多,有分中英文、韩文跟日文的内容。
一楼这个地图很可爱!我这篇文章都囊括了大部分的建筑,但是陈天来故居在2024年4月
开始修复,为期两年,预计到2026年4月才会完工,我还特地去拍照,都围成蓝蓝的~完全
没有去的必要。
二楼有这个看起来像是拍照用的吃茶店,三楼还有个充满灯笼的空间。
我是有天在大稻埕到处拍照才意外发现在游客中心外面的无障碍厕所门口有一幅南街阴赈
的复制品。另外在稻舍食馆的本店跟分店外面也都有这幅画的放大版,我在1/1刚好去了
微风馆吃饭,吃起来还不错~有空会想去本店吃看看。
旁边小樽咖啡的这栋建筑拍起来也很漂亮
台北迪化街邮局 1915
我很喜欢这个邮局,是个活历史建筑,又很低调,低调到我常常不小心走经过,这就是蒋
渭水当初发电报的邮局~
姚德和青草号 1946
附近有好几间青草店,可以买药材自己回家煮,也可以花25块买一小杯来喝看看,旁边还
有一间滋生青草店,是有出现在洪爱珠《老派少女购物路线》里面的电。
龙月堂糕饼铺 1932
我知道龙月堂最有名的是指甲大小的绿豆酥,而且还参加过1935年举办的台湾博览会,但
我最热爱的是他们中午出炉的菠萝面包!大约1点去会有,真的是有经过都必买,刚出炉
的菠萝面包真是太好吃了。
十字轩糕饼舖 1930
在龙月堂糕饼铺同一条路上走路5分钟,可以看到另一家十字轩糕饼舖,这家卖很多祭祀
相关的糕饼,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得到,但我最推的是非自制的桃酥XD 两片桃酥25块很好
吃~
义美创始店,前身为大安医院 1934
我是参加历史走读才知道这间义美就是义美的创始店!前身是蒋渭水创立的大安医院,门
口也有相关的铭牌。
义美的店里会卖一些特色礼盒,有翠玉白菜礼盒、南街殷赈礼盒、过年的时候也会卖一些
年节点心,这个福尔摩沙地图的不是常常有~另外就是在某些义美店面可以买单入的冰棒
,很棒不用买整盒。然后Iris&friends的顶级冰淇淋是鲜奶油制成的,成分单纯好吃。
渭水驿站 1916
这间就是专门介绍蒋渭水的纪念馆,免费开放,二楼也有一些展品。
大安医院的模型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1932
这个馆本身建筑很美,前身是台北警察署。当天很荣幸由蒋渭水基金会的执行长替我们导
览,还拿到复刻版的台湾民报,还有义美特制的泥巴面包。
台湾议会设置请愿歌~很好听
大千百货 1970
当时是台北很现代的百货,前身是亚细亚旅馆,网络上查资料说这个外观是按照亚细亚旅
馆的外型修复的。目前一楼有一间吐司专卖店。
仁安医院 1927
仁安医院是全台湾第一间完整保存的医生馆,一楼有还原诊所的样貌,是柯谦谅医师开的
医院,多位儿女都是医师,是医生世家。
大稻埕慈圣宫 1864
慈圣宫前的小吃很有名,但这里离我有点远,只来过一两次。
郭怡美书店 1922
读书共和国创办人暨社长郭重兴租回祖父郭乌隆的起家厝“郭怡美商行”,在2022年开设
的书店。我非常喜欢他们的选书,三楼也偶尔有策展。
跟大稻埕许多建筑一样,是二进式建筑,保有天井。像是新东阳、Olympia等店家都有天
井。
在2024年6月,郭怡美书店的营业时间提早,我才有办法在中午的时候来这里看看。他们
的粉丝专页也很活跃,经常办一些人文讲座、分享书店营运,像最近的议题就是他们也开
始卖电子书,还有书店不堪游客借厕所(还留一星评论)的困扰,决定将向借厕所而无消费
的客人收30元使用费。
新芳春茶行 1934
我是在2023年带日本友人来的时候误打误撞到新芳春茶行(博物馆)参观
可以认识到一些当时茶叶外销的历史~
林五湖本馆 1851
我有天上网查才发现这间是大稻埕最早的街屋,而且现在都还有在使用,真的是很低调的
一栋建筑!
李临秋故居 1887
李临秋故居是在2024年7月整修后重新开幕,我是没进去过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李春生纪念教会 1936
李春生是大稻埕以茶叶致富的一位富商,也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奠基者,大稻埕教会就
是他出资盖的。我查维基百科才发现他居然有详细的捷克文维基百科条目。这间教会旁边
有围篱,我是透过围篱拍照的。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大稻埕教会 1875
这是一间很气派的教会,当时是依照李春生在厦门去的教会外型所建,而且里面有管风琴
喔!上网查了一下,台湾总共也才三十几台管风琴,大多数在教会里面。
星巴克保安门市 1926
我原本就很喜欢这间星巴克,觉得非常有特色,在2023年带朋友来,里面也很好看。到了
傍晚里面的灯亮起来之后拍起来比较好看!这栋建筑物是凤梨大王叶金涂的宅第,后代都
住在国外,所以陆续租作不同用途,到2014年才变成了星巴克保安门市。这间星巴克离大
稻埕教会不远,就在转角。
大稻埕辜宅 1910
当时跟朋友来的时候,看Google地图感觉是个景点就过来小巷子看看,只看得到外观。辜
家在鹿港的大宅,现在的鹿港民俗文物馆倒是值得一去,也是很壮观的建筑,藏品丰富。
迪化街一段207号店屋(原广和堂药舖) 1962
这是我在2022年8月底207博物馆关门前来所拍的外观,现在已经成为龙应台基金会,不对
外开放。
侧边有展示一些药柜
顶楼的view太好了吧,可以看飞机,我最喜欢看飞机了~觉得自己相当会拍XD
刚捞了旧照,当时的展览是全台湾各地的老建筑,这不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民俗博物馆吗!
波丽路西餐厅 1934
很有名的餐厅,2024年还出了一本书~我没吃过。
大稻埕7-11、全家、莱尔富 1947
这面墙还会不定时更换
大稻埕的7-11本身是个历史建筑,里面也有天井,放一张照片做代表。
这是全家二楼,往下看的view也不错。
另外迪化莱尔富门市这间莱尔富空间蛮大,有几米涂装,是光泉牛奶的发迹地,所以门口
有个光泉的灯箱,有拍到好看一点的照片再补上来。
高建桶店 1957
我是日本朋友指定要来高建桶店买竹制品,才知道原来这间店这么受日本人欢迎!也是很
有历史的一间店,门口也有卖日本游客超喜欢的芷茄袋。
结论
关于大稻埕,能分享的店家实在太多啦,年节将至,先把这篇古蹟巡礼生出来,有空再来
写迪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