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5939
(耽搁许久才写完,请见谅)
半日游的“美山”行,回“会安”可以选择坐一段水路,在船上吃顿简单午餐,但我
觉得这样很耗时间,又读到有人说沿途景色普通,便让旅行社直接送我们回旅馆,然后再
搭预约好的车去“岘港”,毕竟那儿也有景点想看。
由于“岘港”拥有占地长阔的沙滩,大多推荐住滨海饭店,配备无边际泳池者尤佳,
于是我也在几番比较后挑了一间。订房的事我交给旅伴去处理,哪知居然订到一间CP值极
高的,进门处有料理台跟餐桌,再往里是放了沙发电视的客厅。往旁推开门的卧房更大,
连浴缸、淋浴间都有奢侈的占比,这...真的没给错房吗?
可惜这些在惊喜巡视后都形同虚设,抵达“岘港”的时间已比预估晚,而我下午还塞
了个“五行山”,若太阳落尽还困在里头就糟糕了,便又匆匆忙忙叫了车,来到山区的南
边入口。这儿在“占婆”时代便有宗教活动,留下了祭祀痕迹,会以五行称之,是后来“
广南国”于中越窜起,接续再兴的“阮朝”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而此区五山分立,就被
各自安上了金木水火土。有闲的人会五座都走,研究是怎样的风水宝地,我们这种快速来
去的观光客则多半只选择“水山”,毕竟它的庙宇、景点相对多。
若秉持省钱或真想苦行参佛,阶路是上山直觉的选择,但这地方很贴心盖了电梯,照
顾老弱残,也造福了偷懒又想省时间的人,我们便把这当成一种捐献,排队,然后飞速登
至山腰。电梯的出口延伸为望台,视线越过马路与散乱民房,能见四山比肩伟立,或展阔
或尖削。它们是“水山”的其他四兄弟,据说由左至右分别为木火金土,不知当初是如何
决定谁是谁,掷签、捡拾、一切交予天意?
尽管视野不错,在此驻留的人并不多,可能都放眼山内更高的两座望台吧。转过身随
步道前行,近处是相当醒目的七级宝塔,以素雅纹绘勾勒框边。地图将其标为“舍利塔”
,不晓得是否真奉了佛之舍利,当地人看来是挺虔信,经过的都会进去敬祷。
经过一处以“鹿野苑”初转法轮为题的雕作场景,便会来到“灵应寺”(Linh Ung
Pagoda),同名的寺庙在“岘港”有三座,其一在邻近的“山茶半岛”,以六十七公尺高
的观音知名,另一在“巴拿山”,明日会去。而眼前这座虽小巧,却曾是“阮朝”的国庙
之一,就算已非当年建物,妆点上仍别具风姿,在熟悉的中式格局以素白底漆呈显柔美,
再添缀山水花鸟斑斓。这些花缀远望颇像彩绘,近看才知皆为色砖拼贴,且似乎有刻意避
去过艳的朱红,衬著茂林盆栽,连石狮都咧著舒怀的微笑。
敬过殿里佛陀,院侧尚有个观音亭,类似色调的拼贴从亭柱的长龙盘缠,转为拱桥前
的守望伏狮。欣赏了一阵突然发觉,主路到庙竟就是尽头了,这很奇怪,照景区图板,分
明有很多地方可逛啊。左右环望,是有标牌指著岩间石阶,偏偏几个带团的导游都走往观
音亭,接着朝庙后钻。这让我陷入疑惑,园方的指引应不会错,但连续几批人都忽视那个
标牌,便将我的好奇挑得高昂,想了几秒,就决定跟着走了。
没想到,庙后头还真有条路,穿着拐著,是被地图标注为“藏珠洞”(Tang Chon
Cave)的地方,它被画在“灵应寺”后,路线算合理,可是没指牌真的很怪,谁会没事往
庙后走啊?难道导游带的是捷径?没找到解说,无从知晓这洞究竟藏了啥,倒是洞间像个
窟寺,入口两侧设了门神般的雕像,一尊大佛就这么奉在里头石台,台座与佛像盘腿界线
难辨,仿佛佛身便是从山壁雕化而成。尽管相较印度、中国那些摩崖石刻,气势规模皆逊
,在昏黄微光的勾勒下,一样让人望之心定。
附近亦有个以矮栏护守,简约砌建的小庙,由两边窟穴钻进又别有洞天,不免同被肃
穆奉了立佛,却也有处摆了两老相对,像修道者的禅机辩诘,亦似仙人在嗑瓜子聊天。就
算没有摆置,从穴顶偶然的日照筛落,也将石壁勾烙得幽祕。有文章提及,若技术胆识足
够,踏着石隙往穴顶登去,会有极佳的开阔视野,印象中虽不在此,眼前带有可能性的岩
块堆叠搭配穴光却惑力无穷。然都大叔了,也没常登山,想了想便还是保守折返,反正主
道也能通往地图标记的“望海台”,视野感觉不会有太大差分。
哪知当找到相关指标,从岔路攀上,转过一座三层塔,所见却与期待有着落差,那是
个岩台凉亭,周遭林树茂盛,视野便因而侷限。虽一如其名,为朝海面向,在广阔灰天与
连绵屋宅的夹挤下,海面细细狭狭,晴日时,还能以海天一色的湛蓝来疗慰,然此刻是大
雨完入夜前,就只能在浅叹后以一声快门作交代。
尽管海景不如人意,随山道从岩口探入,嶙峋石壁搭配苔绿垂藤,在暗晦天色下仍有
著深幽意境。走着望着,“云通洞”(Van Thong Cave)的标牌出现在侧处,好奇踩着阶
路登上,里头窟室不大,仅以简易坛座奉著作工普通的上色佛像,试了几个相连小洞,布
置也都差不多。是有看见窄狭穴路往更深处钻去,且所谓的望远祕境似乎藏在此,仿佛呼
应着洞名,可通抵云端。不过身为软脚虾,天色转暗的速度也令人心惊,就果断放弃探险
。
再经过另道凿通穴口、被苔藤侵染至相当斑剥的墙门,主道在“三台寺”(Tam
Thai Pagoda)邻近多方分叉,有去“灵岩洞”(Linh Nham Cave)的、去最高峰的、尚
有几个徒具拼音的不知名寺庙。但优先目标是此山最大的“玄空洞”(Huyen Khong Cave
),便先走往把守其前的“玄空关”。不太知晓这几座塔门及环墙是否皆隶属于“三台寺
”,看来都交予大自然照抚,缺乏养护。如此的一身苔污若沐于夕晖,应有着迷人的历史
感,在这天色便会令人联想电影里的荒山野寺,在幻音中误入雾茫幻阵,遇上长舌姥姥。
快步穿进“玄空洞”,先望见的是尊石雕秀美观音,颀长身形和飘飞袖袍与岩壁纹理
极为相衬。再转个弯,视野瞬间推扩,几尊门神般的塑像守着落降阶路,也将我们目光引
向前方硕大的山窟。窟底设了几座小殿,高处则切凿为坛,有如来祥和端坐。看别人游记
,假使早点来,日芒是会由顶上裂隙将洞窟照得彻亮。此时虽将入夜,如来居高如飞临,
斜映的微明仍勾勒其身形,绘染一幅慈光普照。
在愣望中慢慢下了阶,又抬头凝视了好一阵,我将视线转向旁处,除了较为易辨的关
公、关平、周仓三人组,其余被奉祭的都像当地神,女性为主,据说掌管着恋爱运。而当
中的“波那加夫人”(Yan Po Nagar)地位相当我们的妈祖,不仅是越南神话中的“天依
圣母”,也是“占婆文化”中湿婆神的转化。或许因为有着诸神照抚,即便洞窟已因暗阒
透著些许幽魅,行走其间倒没感到寒悸,和宁定静的氛围覆拥著,很让人自在。观光客也
自动降低了声量,或赏望、或拍摄洞里的各个坛殿。
待了许久依依不舍走出,当回到诸路交会的“三台寺”,天色自然又更暗了。这儿跟
“灵应寺”的历史类似,皆可追溯至十七世纪的“广南国”,于“阮朝”大幅重建,为国
庙之一,还曾迎请中国“曹洞宗”大师至此说法,引来成千僧众听聆。然经过连年战祸,
一切早今非昔比,或许仅有周边那些相当陈污的院门,才是旧时之物。
穿了进去,庭中有笑咪咪的胖肚弥勒迎客,可能跟“灵应寺”那儿的是同位设计者,
如今殿体显著相似的装饰风格,除了瓦色由淡绿替成赭红,墙面刷为蓝,皆能见彩砖碎组
为花林,穿插著鸟兽悠游。里头主奉如来,有观音相伴,以梁柱的金炫雕镶提亮龛室的山
林云海。
匆匆拍摄过,本应赶紧趁天全黑前下山,看到“望江台”的指标,又忍不住爬了上去
。它跟稍早电梯望台的视野类似,只是挪转了些许,俯瞰角度自然更高。划穿市区的“汉
江”虽不甚清晰,站在“水山”,看着五行山的其余四座在灯火中巍立,仍颇值得。夜暗
抹去丛挤的市区楼房,凸显了四山的嵚崎棱线,阴灰的天色此时莫名带了点幻紫,也挑勾
着想像,或许在某个古老时年,也曾有过这样的灯阵,召唤著蛰伏灵兽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