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越南游记【九】会安-夜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3-11-24 11:04:22
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5800
(耽搁许久才写完,请见谅)
市面上旅游团来“会安”多是快闪,吃个午餐,逛几栋老建筑,放风shopping,在天
色暗前就收队开往别的城市。但看了一些游记,总觉得入夜相对宁静的氛围才是它该呈现
的风貌,就决定要住上一晚。而在解决晚餐之前,有道前菜得先去尝尝,就是法国面包,
它在“河内”给了我极佳印象,这儿也有两家在争夺头牌,有些观光客会特地都去作验证
,我们比较懒,想了想就把远的那间删去,尽管如此,要到另一家仍旧得走好长一段路。
往北行去,路边出现一方大池,这在屋房密集寸土寸金的河岸区里,相当特别,何况
池后尚有雕琢长墙,中心是以奇兽撑托的圆环窗洞,两侧为棱线曲折的孪生门面。不禁对
着它盯瞧许久,毕竟它虽大量采纳了中式元素,却跟印象里的中式格局完全不同,一般都
是大门居中,再配上照壁避去直进目光,它反倒分殖为二,并以环洞招人进前窥望。
会是种镜花水月的意象吗?我端起相机,拍了几张它与池镜化形的双生世界,感受因
打灯而漾散的神祕氛围,然后顺其招引走近,但很诡异,洞后似乎就仅一排林树,看不出
另有什么建筑。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仅能在闭锁门扉前端详,看墙面彷若大型瓜果的雕镂,
以及于簷上欢绽的莲瓣刻缀。事后不禁多查了一下,原来它是“The Ba Mu Temple Gate
”,似乎还有个“和平宫”的前称,主祭妈祖娘娘与保生大帝,曾经殿阁连绵,只是因着
战祸,现在仅剩庙门及外院,以努力修复的雕琢,供游客们怀想过往的华美。
从残遗池墙续往北走,由于远离河岸,街区显得静谧许多,建筑也较稀疏,直到接近
这家“The Banh Mi Queen”,才又热闹起来,能见其摊前被慕名而来的观光客围聚著,
幸好店里尚有座位可供歇腿。相比“河内”那家品项琳瑯满目,这边仅猪、鸡、蛋、素食
、综合,五种可选。牛以外都不挑食的旅伴很快点了招牌综合,地雷很多的我由于对肝酱
“Pate”仍心怀忌惮,有点想选素食,偏偏这款的材料挺阳春,就决定挑战一下,勾了含
酱的煎蛋面包,
等待的时候我走去厨台打量,在上头制作的几双手完全没停过,若是我,这样罚站操
劳一天应该马上辞职吧。没多久,面包上了桌,除了身为主角的煎蛋,夹馅中另有配菜,
黑黑一坨坨的肉碎估计就是肝酱,毕竟根据菜单,这款并无肉块。关闭脑袋对其成分的推
敲,我鼓起勇气咬了一口,没感觉到有啥怪异口感,咸甜咸甜搭配着菜蛋还不错,就不知
不觉吃掉半个,然后往旅伴那边进攻了。
其实若要把面包当晚餐也是可以,但由于“会安”尚有许多特色美食,便决定拼一下
,从网络的推荐中,挑了一家“Old Garden Restaurant”。它藏在连通大街的小巷里,
走庭园风,一进去便见气根须帘自棚架挂垂,搭配由竹编灯笼泛漾的婉约光晕,有着让人
纾怀的乡居情趣。怪的是客人没几个,让我心有点抖,想该不会是雷店。只能跟自己说小
巷本就不会有太多观光客,且这安安静静的气氛挺好。
此地主食一般首推“高楼面”,为肉菜相拌的干面,有这怪名,据说是当年商人会在
楼上边吃边监视有没有人偷货物。然根据网络的描述,那面有炸猪皮,感觉很恐怖,就选
了安全牌“广南面”。它来自“广南省”,有肉有虾有配菜,与洒上的蛋碎和花生同食,
口感相当丰富,调的酱汁也不错。主食之外,搭配沾酱的炸馄饨也是这儿特色,由于很多
人说其实满普通,我便改点名字取得很骗的“白玫瑰”。这东西说穿了也是馄饨,因此肉
馅不可能像饺子饱满,算是吃其造型的趣致。尽管如此,洒上油葱酥跟鱼露,还是满对我
胃口,少少四颗,一下就被吞完了。
吃饱后一路穿回下午走过的主街,此时的“会安”果然换了风貌,夜色抹去那些杂乱
的、斑污的,只许一盏盏灯笼点起斑斓。行于其间,莫名有种节日氛围,再加上观光客少
了许多,让心情更加自在。店内卖品也变得撩目,尤其是那些画廊,不小心又发现一间别
致的,其人物多半细眉秀目,一区穿着奥黛已是缤纷,另区则致敬著以“吻”知名的“克
林姆”,相仿构图中,衣饰以碎金图腾炫亮。只是光靠观光客偶然的购买,它们真能长久
生存下去吗?相当存疑。
画廊附近另有家卖高档丝质衣的,反射性略过的当口,却瞄到二楼有些特别布置,就
装模作样逛了进去。店员见生意上门肯定殷切介绍,我们只能以假笑应付著,慢慢飘去楼
上。果然二楼有个植满绿意的中庭,并设了荡秋千,搭配不远处贴了字样的玻璃,轻易就
能互相帮忙拍出假掰杂志封面照。靠外则是我从街道瞄见的灯笼厅,高低悬吊的各样灯饰
营造出奢华感,也持稳着色调,不让其流为浮炫,可惜有很多立柱遮挡,很难拍出全貌。
店员大概识破我们醉翁之意不在酒,特别指引了隔壁主打有机棉的姊妹店,说也有不
错布置。好奇过去,门面设计的确相当近似,店里则藏了个绿意庭园咖啡厅,棚架同样诸
多灯笼挂悬。且为了切合情境,灯面还投上了飞鸟剪影,若再添几声莺啭,应该更仿真了
。我来的真的是共产国家吗?这根本是资本社会才有闲营造的情趣吧。
逛过出来继续往“日本桥”方向走,找到许多网络文章都推荐的莲花茶。它店面不大
,也非主打饮料,更多的是木竹手工艺品,可能茶原本仅是亲友间的招待,却莫名闯出名
号。走向设于门口的茶摊,那儿以植栽点缀显得雅致,邻近也有座椅供顾客闲坐,因为我
还有其他目标,便选择了外带,看小弟熟练由茶桶捞了几匙,再缀入花瓣。可惜印象中没
留有这茶的味道,或许就跟莲花一样清清雅雅,是几分钟的沁凉舒惬。
饮尽了莲花茶,刚好也走到想久坐的“Reaching Out Teahouse”,昏暗厅间里,能
见不少茶具、工艺品的展示,座席方面相当混搭,最里的小庭院摆了洋式勾卷锻铁椅,大
厅有花艺配衬的中式桌凳,边角藏着日式跪坐木板区,犹豫几许后,我选了靠门的小沙发
,把自己变成懒骨头。这儿较特别的是店员皆为聋哑人士,若有需求都得以事先做好的字
牌或用纸笔表示,也导致进来歇坐的客人都相对安静。这很切合我的心性,毕竟越老越怕
吵,最讨厌那些把店当自己家一样,叽叽喳喳大声谈笑的客人了,完全破坏店家设定的调
性,也干扰旁人的阅读写作。
根据说明,店里冲泡的茶种虽多是常听闻的基本款,仍都有经过认真挑选,很让我想
点来印证。不过在好奇心作祟下,还是选择奇妙的红灯笼茶,它属于花草茶无咖啡因,很
适合入夜饮用,且依文案叙述,也泛著木质调香气,能舒缓心情。只惜味蕾没有记忆能力
,就算当时静心品味,的确获得了一段慵懒时光,现在要再回想,早无法追迹是何样的味
道。
喝过了茶,便对同样列于计画中的饮料店“COCOBOX”感到犹豫,偏偏它的二号分店
就在附近,望着里头以水果格架支起的挑高空间,因无顾客而显得静谧的氛围,就进去找
位置坐下了。店里卖的品项相当多样,除了主打的果汁,也有咖啡、茶,以及取名奇幻的
冰淇淋,尽管后两者挺具惑力,在不想咖啡因过量的前题下,最后选择了奇异果奶昔。座
位方面,其实整个二楼都算被我们包下,大可偶尔到阳台看街间灯点如萤,不过室内沙发
靠着很舒服,就懒得动了。一边啜饮,一边望着柜架纵横如枝,纸袋、瓶罐,降低彩度的
标签们成了缀生的繁花,而架下的抽象画作,应是仿拟长川的鱼群悠游吧,斑斓间烁著水
面的映光。
将河岸北区大致逛过后,我们越桥来到河的中岛,这边几乎都是大餐厅跟酒吧,因此
反倒显得吵杂。尤其当中还设了夜市,即便很多小贩都准备收摊,游客仍川流着,不愿歇
息。夜市品项自不可能如主街文青店精致,倒是有间灯笼店相当吸睛,能见一整区外型圆
润的典雅竹编灯,亦有彩绘过的纸灯,以水墨笔触的花鸟屋阁,勾著观光客流连挑选。不
清楚有多少人最后掏了钱,这样的体积,要全程带着旅游应该是真爱。
酒吧区亦藏了几间按摩店,旅伴见了又说想试,在“河内”时我耳根子太软被他拐进
结果重伤,再之前的“清迈”也没舒服到,就别提更早的印度了。于是这回不管他如何舌
灿莲花,先使出个拖字诀,要离开时见他未死心,便放他自己去按,我在旁滑手机,总算
平安渡过一劫。
而绕来此岛,当然不是为了逛夜市或讨皮肉痛的,主要目标是岛东的表演厅“Lune
Center ”。其剧目中有很具特色的现代舞“A O Show”,虽是越南农渔生活的表达,使
用的也是简易的竹竿竹篓,借由经过设计的舞台,意象式的舞蹈编排,再搭配抛接、翻筋
斗、转环之类的特技,显得相当有意思。可惜档期没对上,便仅能过来看建筑了,毕竟它
用木竹搭接的外观相当特殊,像个小小巨蛋,以枝条的菱纹编结作为自身衣妆。周边造景
亦为同样风格,甚至还摆了一台脚踏车,上面堆满纺锤状的竹篓,这东西感觉应该是捕鱼
用,却猜不出是怎样的操作,况且这种运载数量真的是民家日常吗?
不免也在此盯望着“秋盆河”,远离了餐厅夜市,岸边显得无比静谧,时光仿佛停止
了流动,只有墨川的光斑微微烁眨著,与风拂涟漪相应和。而河畔的灯火串延无尽,像是
它仍未被“岘港”取代的时年,纵使夜已深邃,仍要聚拥著,畅饮繁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